下列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建设法治中国是每一位公民的责任和义务,我们每个人都不能袖手旁观。
B.弟弟已超重20斤了,他发誓再也不吃零食,结果不出两天,他就又重蹈覆辙了。
C.我照着网上搜的菜谱做了一道红烧牛肉,准备给家人一个惊喜,哪知道火候不够,吃起来味同嚼蜡。
D.经过近一年的改造,我们小区彻底改头换面。如今,小区内游泳池、健身器材、八角凉亭、休憩长椅等一应俱全。
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宽宥(yǒu) 旁骛 独辟蹊径(pì) 眼花缭乱
B.豢养(huàn) 防碍 矫揉造作(jiāo) 净手焚香
C.箴言(zhēn) 劫掠 扭捏作态(niē) 恻目而视
D.白芷(zhǐ) 褴褛 自惭形秽(huì) 形神闭现
请以“这次,我没有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书写工整,卷面整洁;(3) 有真情实感,不要套写抄袭;(4)不少于600字。
想象你将在学校的“说诚信”主题活动上发言,请参考下列材料(不必全部使用),结合自己的认识,写发言稿。
要求:(1)自选一个角度;(2)运用举例论证或道理论证的方法;(3)不超过150字。
(材料一)所谓诚信,就是指诚实守信,表里如一,言行一致。
(材料二)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哲学家、思想家孔子曾经以言警世:“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材料三)不欺骗,不隐瞒,才是正确的人生态度。远离尔虞我诈,圆滑世故,多一份真诚的感情,多一点信任的目光,脚踏一方诚信的净土,就可浇灌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夯筑起人生坚不可摧的铜墙铁壁。
(材料四)一次,曾参的妻子要到集市上办事,年幼的孩子吵着要去。曾参的妻子不愿带孩子去,便对他说:“你在家好好玩,等妈妈回来,将家里的猪杀了煮肉给你吃。”孩子听了,非常高兴,不再吵着要去集市了。这话本是哄孩子说着玩的,过后,曾参的妻子便忘了。不料,曾参却真的把家里的一头猪杀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换个角度看问题
刘淑萍
①朋友圈有人发来一条微信,点开看是四幅图,第一幅是只青蛙,第二幅是个花瓶,第三幅是“天使与魔鬼”,第四幅是“老妇和少女”。图片间有文字:你看到了什么?青蛙?花瓶?天使?老妇?那么请你换个角度看一下,你又看到了什么?
②按照提示,我换个角度来欣赏图片。第一幅图横过来看,青蛙变成了一匹马;第二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个花瓶,但看旁边黑色的部分则是两个女孩的头像;第三幅图看白色的部分是很多身穿裙子的小女孩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案,再看黑色的部分则完全成了面目狰狞的怪物;第四幅图正着看是位老妪,将手机倒过来180度,看到的竟然是一位漂亮的妙龄少女。
③非常神奇,我佩服制作者的创意。这条微信告诉我们,换个角度看问题有多么重要!
④青蛙和马、花瓶和女孩、天使与魔鬼、老妇与少女,有的风马牛不相及,有的是美丑的对立,有的是人生的两端,可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影像,竟然可以互换。
⑤想起盲人摸象的寓言,摸到耳朵者,说像簸箕,摸到大腿者,说像柱子,摸到尾巴者,说似绳子。苏轼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指出由于人们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往往是事物的局部,有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才能摆脱主观成见,观察事物,左看右看,横看侧看,才能看到各种影像,从而得出全面正确的结论。
⑥鲁迅先生说,一本《红楼梦》,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淫,才子看见缠绵,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这也是说换个角度看问题的方法和结果。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任何事物都存在着两个方面,硬币有两面,人生也有正面和背面。阳光鲜花,青春美貌,友谊爱情,事业成功……这些都是正面;但“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谁都会经历坎坷挫折,疾病衰老,可能面临背叛失误,生活暗淡无光,郁闷、烦恼、惆怅、痛苦……这样的时候,倘若能够调整思维方式,调整心态,换个角度去看问题,或者换个积极的活法,生活也就充满了希望和快乐。
⑦台湾作家刘墉有一位朋友,与一个离过两次婚的女演员结了婚,当别人说他捡了个剩货时,他说:我开个旧奔驰,虽是三手货,但马力很足。就像我太太,在演艺圈20多年,见过多少场面,现在老了,收了心,没了以前的娇气、浮华气,却做得一手好菜,又顾家。其实,她真正最完美的时候反而被我遇上了。当别人又说她看不出当年的风采、并不完美时,他又反驳说:我自己也不完美,谁没有往事,谁不是千疮百孔。正因为我们经历过一些事,所以都成熟都知道珍惜,这种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啊!
⑧人人都有烦心事,遇到烦心事,试着换位思考,让乐观主宰自己,可能就会有好心情,继而带来好运气。在“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困境中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凡事往好处想,积极努力,可能你很快“柳暗花明又一村”,那时你会觉得豁然开朗:世界原来如此美丽!
(选自2017年第11期《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本文作者主要论述的观点是什么?
2.文章以朋友圈里的一条微信作开头,有何作用?
3.第⑤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下面的这首七言绝句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请简要谈谈。
侬家家住雨湖东,十二珠帘夕照红。
今日忽从江上望,始知家在画图中。
(郭六芳《舟还长沙》)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花之荼靡,果之永恒
冬天一脸的漠然,天空飘着寒雨,地上脆裂着枯叶。
在苍茫寂寥的大地上,冰雪冷酷无情地肆虐着一切扎根于泥土的植物。当无数生命用消极的冬眠躲避严寒的时候,有一种植物却始终保持着清醒,毫无畏惧地伸展出光秃秃的枝干,把毕生的心血都凝结成无数个小小的蓓蕾,一任寒风把它们摇撼,严霜把它们包裹,飞雪把它们覆盖。
门前那株腊梅不知在星夜的何时盛开了,开在这个枯寒的季节里。柔弱的身躯兀自冲向天空,光秃的枝桠上,却没有一星半瓣绿叶遮挡风寒,就这样在贫瘠的土壤里忍受着煎熬,开着透明的、娇弱无力的、淡雅的小黄花,吐着高雅的清香。
那清香不是静止的,它无声无息地在飞,在飘,在流动。在那淡黄而又清浅的绽放里,临寒独开的腊梅也不知道用了多大的力量才如此盛开,开得衰弱,却很坚强。挺着身躯仰面看成群鸟儿在它的身边自由地翱翔,诗意成天空标点的情怀。此刻,什么叫搏斗,什么叫坚持,只有腊梅知道。
看着它的背影,一枝的春意,一树的生机,擦亮平淡无奇的日子,成为时间长河里的一个个微小符号。瘦弱中透着的坚强,我很想说心疼,而腊梅一定不允许我用这样一个近乎温情的词,这样的词语也许是对她的亵渎。因为生命与美本来就互为一体。
在此之前,我天天站在阳台看望它,而它就是一点动静也没有,久久不开,心里时常埋怨,却不知原来等待花开,是一个多么艰难的过程啊。也许,任何欢乐和美都源自痛苦,都经历了殊死的拼搏,但是世人未必懂得这个道理。
我深深地陶醉在腊梅的风韵和幽香之中了,似乎又明白,它是从冬天走到春天枝头的花朵,见证着那些光阴里发生的故事。
有这样一位女孩的生命,似开在我心头一朵时间上的花朵,像一条轻柔的绸缎滑过我的身际,拂过我的脸颊……
也许做一株腊梅就必须坚忍,必须顽强,必须敢于用赤裸裸的躯体去抗衡暴风雪吧?这样的问题一直缠绕着我,且深深烙进我的记忆里。
正如人们所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女孩有着与花一样好听的名字,她,叫杨艳,正是豆蔻年华,今年刚20岁,生得干净清秀,在常州某高校读书,成绩优秀,且画得一手好画。当生命如一朵花开到极致的时候,女孩却得了白血病,但她自强不息,想在家乡博物馆开个人画展。听此消息,我和同事扛着摄像机去采访,其实心中很想去见见她到底是怎样一位坚强的女孩。然而,因为领导又临时安排我们另外的紧急任务,原打算送给女孩的钱生生攥成一朵花,至今躺在包的角落里。
有些时候,越美的花也越容易凋零,但结出的果实也许是最醇香丰硕的。
女孩成功举办了个人画展,她多才多艺,大胆精美的设计、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引起了广泛关注。在那次画展上,有位叔叔欲送她一本厚厚的小说,与她同来的朋友欲言又止,因为朋友知道,由于病魔正一天天地折磨,女孩的视力已严重下降,也许随时会有看不见任何东西的危险,而女孩微笑着收下了。此刻,朋友背过脸去拭泪,这样的举动女孩是看不到的,谁都理解,叔叔的心意女孩能不领吗?而那么一本厚厚的书,她还能看完吗?
我虽然不知道女孩是怎样看完这本书的,但我似乎听到女孩清秀面庞上正写着令人安静的音乐,似缕缕清笛。那些日子,我站在城市一隅的窗口,总有一个女孩清秀的脸庞如影随形,在幻想女孩那年轻似花似月的脸,轻柔,静谧,安详。
再后来打电话想去看她,她已去了省城医院接受治疗,想见她一面,终未能如晤,而有关她的消息竟如石沉大海。此事令我一直无法释怀,成了我心头一个不小的结。
前些日子,突然收到女孩托人从医院送我的一对常州“宫梳名篦”,木梳弯弯像一艘随时等待起航的小船,盒子的反面打上“千里共婵娟”几个金字,上面烫有“鸳鸯戏水”。捧着她送的礼物,似有千钧重,眼睛瞬间有湿湿的感觉。
女孩正值花季,也许这件礼物原本是女孩闺中珍藏着的物品,听说她的秀发已在一根根掉落,也许这把“宫梳名篦”她一时用不着了,既然用不着,就让它化为一个音符去飞翔吧,她给我的礼物,也许就是她追赶风中飞翔的音符,对于她来说,那样的音符,那样的呼唤,比笛声还要婉转清越。
关于腊梅,关于女孩,也许有人会问:因为疼痛何必要开花结果呢?其实开花是个很自然的过程,一个疼痛的过程,如果说花到荼靡是一种宿命,那么开花结果就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抉择。
花开花谢了无痕。不是每一朵花都会结果的,但每个人都可以有绚烂的花期,丰硕无形的果实,也许她们盛开时都是孤零零的,没有别的什么花卉愿意和她一起开放,甚至没有一簇绿叶陪伴她。她开花绝不是为了结上炫耀之果,更不是为了献媚,只是为了向人们展现风骨和气节,对生命意义的理解。
其实,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花开花谢的过程呢?一些人的人生就像流星划过般短暂,但只要活得纵情,活得充实,就会像恒星一样绽放出持久的光辉。年轻美丽总有一天会成为过往,精神充实、完满向上,才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追求的永恒。
1.请简要分析第一段的作用。
2.请分析第四段划线句的语言特色。
3.前七段写出了腊梅的哪些特点?有什么象征意义?
4.文题中的“果之永恒”,请分析“永恒”有哪几层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