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匠心
杨一凡
①穆爷爷是镇上的木匠。听说他从小便没了父母,被一个好心的木雕师傅养大。木雕师傅本是紫禁城里头修缮宫殿的匠人,几经辗转流落到了这穷乡僻壤的地方。他刻刀下的凤凰漂亮得像是要飞起来一样。穆爷爷承袭了他的手艺,木雕水平出神入化。无奈战乱年代无人欣赏木雕,他便转了行,做了个普通的木匠,平日里干些简单的木工活计。
②穆爷爷住在镇外的一座废园子里,废园已有好些年头了,其间换了数任主人,最终荒芜破落至今。别人都不懂为什么穆爷爷要住在这么个坍塌了大半的地方。只有我明白,穆爷爷是为了这园子里的木雕。
③穆爷爷时常在园子里抚摸着那些染上尘埃、疲惫不堪的雕花,就像很多年前那位木雕师傅所做的那样。木雕师傅在这园子里叹惋了半辈子,最终也未能见到它焕然一新的模样。听闻这位老人临终时还拉着穆爷爷的手嘱咐,游廊的花窗该如何开,亭子的匾额该如何修复。末了说:“老头子我这一辈子,最遗憾的就是看着那帮洋鬼子打了进来,毁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当年我没出息,自个儿跑出了京。老天爷发善心,让我到了这儿,安安稳稳活了几十年。可我这心里头难受啊!小穆啊,老头子有私心,舍不得这门手艺跟着我埋进土里。你把那园子修修好,就当是圆了老头子的一个梦。”
④我不懂那是怎样深重的愧怍和念想。我时常觉得,穆爷爷做木匠,不过是为了让自己活下去,而活下去,则是为了修复那些木雕。
⑤我清晰地记得那个看见过千百回的画面:旧屋,木凳,暖阳。穆爷爷眉头紧锁伏在案上,他似乎听到了那些花鸟的不甘,不甘湮没灰尘,如秋虫敛鞘翅,在枯叶下瑟瑟忍冬。于是,他布满皱褶的手一丝不乱地刻下起死回生的诏令。他的脚边堆满木屑,空气里有陈旧却不曾霉变的木香。好像一个世界的种子就在那把刻刀下,破土成芽。
⑥时光荏苒,岁月静默。穆爷爷一天天地变老。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那双眼睛染上一点点浑浊,目光却依然专注而执着。
⑦他开始加快了修复木雕的速度。以往我去时,还能见他在做着不知哪家的木凳,现在却已渐渐看不到了。他一心扑在了他的木雕上。他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消瘦着,好像把所有的气血都注入了刻刀。但我没有试图阻止穆爷爷的废寝忘食。那样的专注,仿佛最轻微的扰动都是一种罪过。
⑧我隐隐约约地感觉到,有什么事要发生了。
⑨那一日,我到废园时,静寂的园子里隐有人声。我并没有进去,而是转了个弯,去了废园一个偏僻的角落。那里有一座小亭,四根红木柱子上游龙蜿蜒,昂首奋飞,栩栩如生。昨日我来时,穆爷爷指着那条失了双眼的游龙,道:“这是园里最后一处需要修复的地方了,”语调兴奋如孩童。“了却这桩心愿,我也能安心地入土了。”谁料一语成谶。
⑩那以后我再未去过废园。不,现在它已不叫废园了。省城来的专家见到它后如获至宝,听闻修复它的老人业已过世,又是好一阵扼腕叹息。废园的名字被从古籍中翻了出来。它叫匠园。木匠的匠,工匠的匠。镇上的几个老人一拍脑袋,笑叹道:“我说老穆怎么总守着那个园子呢。你还记得不,他单名一个匠字啊!”
⑪穆匠。木匠。匠园。
(选自《光明日报》2018年3月9日16版,有删改)
1.根据提示,将小说情节补充完整。
①______→穆爷爷秉承了木雕师傅的遗愿,专注而执着地修复园子里的木雕→②______被穆爷爷修复的废园受到专家重视,并命名为“匠园”
2.从修辞角度赏析文中第⑥段画横线的句子。
他的腰杆不再挺直,一头白发如废园里的荒草,整个人犹如一枚失水皱缩的橘核。
3.请简要分析第⑧段在文中的作用。
4.“目前,中国正迎头赶上世界制造强国。要成功实现中国制造2025目标,就必须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工匠精神’为核心的职业精神。”请结合本文内容,说说你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在社区组织的推进“全民阅读”活动中,你参与了部分工作。请阅读下面的材料,针对“智能时代,如何读书”这一话题,谈谈你的看法。
材料一:数字阅读有利于迅速获取信息,能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与管理,还有利于进行搜寻式阅读。纸质阅读是一种主动性行为,能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其中,有利于进行深度阅读和持续性阅读。
材料二:俞敏洪始终坚持在适当的时候读纸质书;他还读电子书和碎片化文章,购买了3000多本电子书,收藏了近一万篇微信群的文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①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②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③________,望峰息心。(吴均《与朱元思书》)
④________,半竿斜日旧关城。(纳兰性德《浣溪沙》)
⑤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借明月抒发思乡怀人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下列小题。
春思二首(其一)
贾 至①
草色青青柳色黄,
桃花历乱②李花香。
东风不为吹愁去,
春日偏能惹恨长。
(注释)①贾至:唐代洛阳人。这首诗是他在被贬为岳州司马时所写。②历乱:烂漫
1.本诗前两句描写的景物有哪些?通过对它们的描写,体现出春天什么特点?
2.赏析“春日偏能惹恨长”中“惹”字的妙处。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
(乙)当今天下之病,臣请譬诸病者:其安时调养适宜,固不病矣;病在皮肤,医者能早去之,病且安矣。此二者皆已不及,而病在支①体,若得良医,可速愈也。天下之病,势已如是,于可医之时,陛下又选任良医,倘信任不疑,听其施设,非徒愈病,又致民于寿。
若于此时,使②良医不得尽其术,则天下之病愈深。愿陛下拔贤材,收众策,不惮改作,以成大功,天下幸甚幸甚!
(选自蔡襄奏折《乞③用韩琦④、范仲淹》,有删改)
(注释)①支:通“肢”。②使:假使。③乞:乞求,请求。④韩琦:北宋政治家,名将。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的是( )
A.非徒愈病(只,仅仅) B.入则无法家拂士(“拂”通“弼”,辅佐)
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被任用) D.不惮改作((怕,畏惧)
2.下列句子中加点“而”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是( )
例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A.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乃记之而去。
C.然而不胜者。 D.时时而间进。
3.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4.请用选文中的句子填空。
(1)甲文中孟子认为人才是在艰苦环境中造就的,所以说“______”,有了这样的磨炼,才能“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乙文作者认为“天下之病愈深”的原因是“______”。
5.甲、乙两文都论述了治理国家的问题,它们的观点分别是什么?在人才的问题上,他们的看法又有何相同之处?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石潭记》《醉翁亭记》均是我国古代文学游记类作品的经典之作,其作者都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B.英国作家凡尔纳自幼热爱海洋,向往远航探险。正是由于凡尔纳无限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象力,《海底两万里》才得以呈现在读者面前。
C.唐诗、宋词、元曲是我国古代诗歌史上的三大高峰。唐有大小李杜,宋有豪放派代表“苏辛”,元有四大家。
D.《傅雷家书》首先强调的是如何做人的问题。傅雷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要有国家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