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那盆水仙花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那盆水仙花

上学期我到横河村小支教。那天正在上课,突然,隔壁教室里传来了李老师愤怒的呵斥声:“你又来了,出去!出去!”很多学生也跟着喊。

嘈杂声影响了我的课堂,我连忙打开教室门,只见李老师正连拉带拽地把一个老头推出教室。老头六十来岁,满身邋遢,拖着个大麻袋,傻笑着离去。

课后,李老师告诉我,老头子是本地的孤寡老人,脾气古怪倔强,不管你上没上课,常常旁若无人地闯入教室乱找乱动,把垃圾桶翻得一片狼藉。

正说着,我班有个学生跑来,“杨老师,快,快去,陈业被那老头打了!”

当我赶到时,陈业已被老头推倒坐在地上哭喊着:“还我……我还没喝完,臭老头!”原来老头盯上了他的饮料瓶,没等他喝完就抢去了,在他眼里,能卖的垃圾就是“宝”。校长也赶来了,一边骂一边把老头踉踉跄跄地推出了校门。

几天后,我班正在朗读课文。“嘭”的一声巨响,教室门猛地被撞开,大家吓了一跳。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攥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那架势随时等着反抗我来推他。

“臭老头,出去!”……很多学生异口同声地喊着,整个课堂一片喧哗。当老头走近我时,我出人意料地让开了道,并向学生作了个安静的手势。

“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平静地说。犹豫间,琅琅书声又逐渐响起。我们反常的举动让老头有些发愣。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他疑惑地看了看我……

又过了几天,我正在上课,教室的门又突然被推开,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缩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门离开了。我们发现老头和以前都不大一样了!

我问学生:“老爷爷为什么会变了呢?”

“我知道,因为前几天老头子没有被老师推出去。”

“杨老师没骂他,还帮他捡瓶子!”陈业若有所思地说,“老头……老,老爷爷好像知道杨老师对他好!”

我说道:“老爷爷一个人孤零零的,每天起早贪黑到处捡破烂不容易呀,老师有个办法可以帮帮他:大家平时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谁愿意负责这件事?”

“我愿意!”“我也愿意!”……好多学生都争着说。没想到陈业也抢着举手,我把这件事交给陈业负责。

从那以后,我班无论上什么课,老头子再也没有闯进教室了。

临近期末的一天,我一进教室就看见讲台上多了一盆水仙花,我惊讶地问:“这花是哪位同学放在这里的呀?”陈业兴奋地说:“老师,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那节课上得特别开心。

转眼间,一个学期就过去了。暑假里我又被临时通知回到原单位。教师节那天,遇到了李老师,我问起老头子的事。李老师说:“他死啦。”“啊,怎么死了呢?”我很是惊愕。

“暑假里,他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李老师补充道,“对了,他救的小孩就是你班的陈业……”

我听着,心里酸酸的,竟有些想流泪,朦胧间眼前就浮现出了那盆水仙花……

1.请概括文中有关老头的两件故事情节(每处不超过6个字)。

2.文中主要刻画了两个人物,一个是老头,一个是杨老师(“我”),你最欣赏哪个人物?请说明理由。

3.请赏析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1)一看,又是那老头。一手拖着麻袋,一手紧拳头,朝教室后面的垃圾桶大摇大摆地走去。

(2)老头刚探进半个身子,一看是我,竟了回去,还轻轻地带上了门离开了。

4.许多文章往往用第一人称“我”来讲故事,如《斑羚飞渡》、《散步》……本文也是如此,请简要分析这种写法有什么好处。

 

1.老头送水仙;老头救人牺牲 2.我欣赏老头。他虽然穷,但他有穷人的风骨,他有尊严,他懂得感恩。他明知不谙水性却纵身跃入水中。孩子得救了,他却牺牲了。这是多么值得尊敬的老人啊。 我欣赏杨老师。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弱者,杨老师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他嗤之以鼻,恶语相加,甚至拳打脚踢。杨老师给了弱者以尊严,改变了一个人对生活仇视,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教育者啊。 3.(1)“攥”字准确地写出了老人随时准备反抗的心理,正是这个捏紧拳头的动作,说明了以往老人得到的都是伤害。“攥”既是给自己造势,又是自卫心理的体现。 (2)“缩”字形象地写出了老人见到曾经帮助过他的“我”时难为情的样子,这是老人懂得感恩心态的一种表现。 4.(1)增强真实感和亲切感。(2)便于作者叙述故事,抒发情感。 【解析】 1.本题考查故事情节的梳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理清思路。先明确全文的线索,然后找到文中对老头的描写,“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暑假里,他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听村里人说老头也不怎么会游泳”再按要求用六个字分别进行归纳概括。 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赏析。这是一道半开放性题型,解答时先了解文章内容,确定自己喜欢的人物,然后找出描写人物的语句与相关事件,阐述喜欢的理由。 欣赏老头,可抓住以下语句概括,从“他从垃圾桶里翻出了几个饮料瓶后,竟加快了脚步往外走,饮料瓶掉出了一个也不知道”可以从他虽然穷,但他有穷人的风骨;从“花是老爷爷从菜市场买来的,他让我带到教室摆在讲台上,说是谢谢同学们,谢谢您呢”看出他懂得感恩;从“他救上了一个小孩,自己却因体力不支被淹死”可以看出他的伟大。 欣赏杨老师,可抓住以下语句概括,从“继续朗读吧,不要打扰老爷爷捡东西了!”“我捡起来送到他手中”“把丢弃的那些废品专门放进一个袋子收集起来,送给老爷爷”可以看出面对生活中的一个弱者,杨老师没有像其他人一样对他嗤之以鼻,恶语相加,甚至拳打脚踢。杨老师给了弱者以尊严,改变了一个人对生活仇视,这是一个何等伟大的教育者啊。 3.(1)“攥”描写来了老头捏紧拳头的动作,写出了老人随时准备反抗的心理,说明了以往老人得到的都是伤害,“攥”是在自卫。 (2)“缩”字形象地写出了老人见到“我”时难为情的样子,因为“我”曾经帮助过他,他不愿意打扰“我”上课,表现了老人懂得感恩的心态。 4.本题考查写作人称的作用。解答此题关键要了解写作人称的分类及作用,结合文章内容稍加阐述即可。写作的人称分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第三人称;第一人称,以“我”的口吻叙述经历、所见、所闻,把人物的经历、事件的经过告诉读者。作用:第一人称叙述有真实感,亲切自然,有利于直接描写人物的心理状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拾馒头的父亲

莫言

(1)16岁那年,我考上了全县城最好的高中。听人说,考上这所学校就等于一只脚迈进了大学。父亲欣喜不已,千叮咛万嘱咐,希望我将来能考上大学,将来坐办公室就不用下地种田了。

(2)恰巧这时我家在县城的一个亲戚要搬到省城去住,他们想让我父亲去帮忙照看一下房子,还给父亲建议说在县城养猪是条致富路子,因为县城人多,消费水平也高,肯定比农村卖的价钱好。父亲欣然答应,一来这确实是个好法子,二来在县城还可顺便照顾一下我。

(3)等我在高中读了一个学期后,父亲在县城也垒好了猪圈,买来了猪崽。我平时在学校住宿,星期六就去父亲那儿过夜,帮父亲照料小猪,好让父亲腾出时间回家去推饲料。

(4)猪渐渐长得大起来,家里的饲料早已吃了个精光,亲戚送给我们家的饲料也日趋减少。买饲料吧,又拿不出钱来,父亲整日显得忧心忡忡。

(5)我也愁在眉上急在心里,但也一筹莫展。有天我去食堂打饭时,发现许多同学常常扔馒头,倒饭菜,我突然想到,把这些东西拾起来喂猪不是挺好吗。

(6)我回去跟父亲一说,父亲高兴得直拍大腿,说真是个好主意,第二天他就去拾馒头剩饭。

(7)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父亲那黑乎乎的头巾,脏兮兮的衣服,粗糙的手立时成为许多同学取笑的对象。他们把诸如“丐帮帮主”、“黑橡胶”等侮辱性的绰号都加在了父亲头上。

(8)我是山村里走出来的孩子,我不怕条件艰苦,不怕跌倒疼痛,却害怕别人的歧视。好在同学们都还不知道那是我的父亲,我也尽量躲避着父亲,每到他来时,我就离得远远的。

(9)但我内心害怕被别人识破和歧视的恐惧却日复一日地剧增。终于有天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甭叫人家都知道了,会嘲笑我……

(10)父亲脸上的喜悦一下子消失了。在漆黑的夜里,只有父亲的烟锅一红一红的,良久父亲才说:“我还是去吧!不和你打招呼就是了。这些日子,正是猪长膘的时候,不能断了粮的。”

(11)我的泪就落下来。

(12)接下来的日子,父亲继续拾他的馒头,我默默地读书,相安无事。我常常看见父亲对着张贴成绩的布告栏发呆,好在我的成绩名列前茅,可以宽慰父亲的,我想。

(13)1996年的冬天,我期末考的成绩排在了年级前三名,而且还发表了许多文章,一下子名声鹊起。班里要开家长会,老师说,让你父亲来一趟。

(14)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我不知别人知道那拾馒头人就是我父亲时会怎样嘲笑我。伴着满天风雪回到家,我对父亲说:爹,你就别去了,我对老师说你有病……

(15)父亲的脸色很难看,但终究没说什么。

(16)第二天,我挟着风雪冲到了学校,坐在了教室。家长会开始了,鼓掌声和欢笑声不断,我却一直焉焉呆呆,心里冰凉得厉害。父亲啊,你为何偏偏是一个农民,偏偏在我们学校拾馒头呢!

(17)我无心听老师和家长的谈话,随意将目光投向窗外。天哪!父亲,我拾馒头的父亲正站在教室外面一丝不苟地聆听老师和家长们的谈话,他的黑棉袄上落满了厚厚的积雪。

(18)我的眼泪就哗哗地流了下来。我冲出教室,将父亲拉进来,对老师说:这是我爹。掌声一下子如潮雷动……

(19)回去的路上,父亲仍挑着他捡来的两桶馒头和饭菜。父亲说:你其实没必要自卑,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

(20)以后,同学们再也没有取笑过父亲,而且都自觉地将剩饭菜倒进父亲的大铁桶里。1997年的金秋九月,父亲送我来省城读大学。我们乡下人的打扮在绚丽缤纷的校园里显得那么扎眼,但我却心静如水,没有一丝怕被人嘲笑的忧虑。我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歧视总是难免的,关键是自己要看得起自己。正如父亲说的:别人的歧视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也会有。

1.父亲为什么欣然答应亲戚帮忙照看县城的房子?

2.文章第(7)段,写道“我为自己给父亲解决了一个难题而窃喜不已,却未发现这给我带来了无尽的烦恼。”“我”的烦恼是什么?

3.请你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文中第(10)段划线的句子。

4.根据第(11)段划线句,发挥想象,描述“我”此时的心理活动。

5.阅读文中第(18)段划线句,联系上下文,分析“我”流泪的原因。

6.“别人的歧视都是暂时的,男子汉,只要努力,别人有的,咱们自己也会有。”说说你对这句极富哲理性的话的理解。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马上相逢无纸笔,________

(2)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

(3)________,便引诗情到碧宵。

(4)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

(5)纪昀的《河中石兽》中,老河兵发表判断石兽寻找地点的看法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6)《逢入京使》中,写诗人由于行色匆匆,只好用捎口信的方式来表达怀亲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王冕,字元章。幼贫,父使牧牛,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暮乃反,其牛,父怒挞之,已而然。母曰:“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夜坐佛膝上,映长明灯读书。会稽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遂称通儒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注释:①王冕:人名。②挞:打。③已而:不久。④会稽:地名。⑤韩性:人名。⑥通儒:博通经典的儒士。⑦卒:死。

1.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B.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C.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D.窃入学舍听诸生/读书

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亡________  (2)复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1)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2)性卒,门人事冕如事性。

4.文中记叙了王冕苦读的哪两件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5.王冕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望洞庭

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末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题君山

雍陶

烟波不动影沉沉,碧色全无翠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处,一螺青黛镜中心。

注:君山:在湖南省洞庭湖中。

1.对这两首诗的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  )

A.刘诗中“两相和”的“和”用字工稳,形象地勾画出秋夜中洞庭湖水和明月清光辉映成趣、水天一色的融和画面。

B.刘诗中“潭面无风”句和雍诗中“烟波不动”句,都贴切地描绘了月光下湖面风平浪静、山影凝重,朦胧而又静谧的景象。

C.雍诗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为是凝视君山映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给人感觉湖水的颜色没有君山倒影的颜色浓重。

D.雍诗中“水仙”指水中仙女,即娥皇和女英。她们是古代传说中尧的女儿,舜的妃子,死后化作湘水神,遨游于洞庭之上。

2.关于这两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刘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通过极富想象力的描写,将洞庭的湖光山色别出心栽地再现于纸上。

B.雍诗从君山的倒影起笔,点出了湖山的色彩,继之又将神话传说融于景物描写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两谐地呈现在我们眼前。

C.两首诗都巧妙地以“螺”作比,但一首皓月银辉下的山比成银盘中的青螺,一首将倒映湖中的山比成仙女青黛色的螺髻。

D.两首诗都将洞庭的山水景物描写得高旷起俗,使人读后油然生出范仲淹《岳阳楼记》中那种“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感觉。

 

查看答案

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去年暑假,爸爸带我去潜山爬山。          ;山顶上,电视塔高高矗立,煞是雄伟。

A.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B.这里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C.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温泉河静静流淌,碧波粼粼

D.那儿的景色真美!山脚下,静静流淌的温泉河,碧波粼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