鄞州区某校文学社成员正在筹备“读风雅诗文・品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也加入进来吧!
1.(方案一・诗文见民俗)
小萤在整理含有梅花的诗句时了解到,古人在冬日有绘制《梅花消寒图》的习俗。査阅了相关资料后,她编写了一份图文材料来普及诗文中的民俗文化:
我们说“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数到“九九”八十ー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自冬至始绘制“九九消寒图”是古人抵抗寒冬,期待春天的一种风雅活动,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贵族皇室都很热 zhōng ① 。因梅花位列“岁寒四君子”之首,所以最常见的消寒图就是画素梅一枝,枝上梅花九朵,
每朵花瓣九片,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九尽春深,一幅《梅花消寒图》也就画成了。古人是多么智慧又温情啊!即使在没有网络,也没有娱乐设施的年代,仍能把万物萧条的寒冷时光过得诗意àng ② 然。有了这样闲适从容的心态,寒冬瞬间成了个美好的过渡,等在后面的是充满希望的暖春。
(1)书写时,小萤对两个字的写法不确定暂用拼音代替,请你帮她补写。
① ②
(2)朗读时,小萤对加点字的读音不确定,请你帮她选出正确的读音( )
A.数( shǔ ) 即( jì ) B.数( shǔ ) 即( j í )
C.数( shù ) 即( jì ) D.数( shù ) 即( jí )
(3)配图时,小萤想在《梅花消寒图》上题写相关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竹寒沙碧堂成处,移得官梅绕屋栽。
B.上月青阳启曙晖,园梅变腊识春归。
C.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D.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2.(方案二・诗文抒情志)
下面是小萤与小舟两位社员就上述图文材料展开的对话,请你一起参与。
小萤: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梅花消寒图》的起源与爱国诗人文天祥有关呢!当时文天祥被流放边地,后又押解到北京,身为南方人的文天祥在北方冰天雪地中,画下八十一个格子,每天涂抹一格,期待熬过寒冷的冬天,能够重获自由。但为了坚守民族大义,他毅然拒绝了元朝大汗忽必烈高官厚禄的诱惑,慷慨就义。
小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写的正是这种舍生取义的志向啊!
小萤:确实如此,这学期我们就学过不少抒怀情志的诗歌!比如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1)______,(2)_______”表达他刚直劝谏的胆魄与匡正祛邪的决心;李白在《行路难》(其一)这首诗中用“(3)______,(4)_______”抒发了他摆脱彷徨苦闷积极用世的追求。
小舟:再比如李商隐在《无题》中言说,“(5)______,(6)_______”,吐露了对所思之人缠绵执着的眷念与爱而不得的痛苦;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7)______,(8)_______”两句道出了久别思归的忧愁之情;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的“(9)______,(10)_______!”是他对两遭迁谪的喟叹。
小萤:这样的诗句在古诗文中太常见了,我们不妨举办一场诗词接龙大赛,就以“诗言志”为话题吧!
3.(方案三・诗文传雅趣)
小萤和小舟拟请学校的语文老师开设“诗文中的闲情雅趣”系列讲座,请正确解释加点字完成表格,这将成为你参加讲座的“入场券”。
诗 | 文 | 解释 |
竹窗秋睡美,荻浦夜渔寒。 |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 (1) |
缓歌慢舜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2) |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 后有招予观弈者,终日默坐而已。 | (3) |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 孙权引肃合榻对饮言议。 | (4) |
阅读下列材料,写作。
有些花儿,总是静静地在没人关注的地方,默默地打苞、盛开、凋谢。对于路边这些随处可见的花儿,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特别关注。错过花期不要紧,只要你还记得下次花开的时间,终归有机会在那一季花开的时间欣赏到最美的绽放时刻。
要求:(1)以“花会开”为题写一篇作文;(2)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老柿树
陈敏
①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没人知道他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
②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痛惜。
③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
④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烂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柿子酿出的酒浓郁、醇香,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家宴陈酿”。
⑤但它同时又是一棵烦恼树。老树除了招来各种鸟儿在上面筑巢外,也招来了猫头鹰。猫头鹰向来被视为“凶鸟”,只要它一叫,村里定有人驾鹤西归。这几乎很灵验,为此,我外爷经常在冬夜里,披衣下床,扛着竹竿出门,驱赶停留在树枝间叫声沉闷恐怖的猫头鹰。老柿树因此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谁在夜间从树下过,朝树根浇了一泡尿,结果闹了一夜肚子;谁将坠落在树下的鸟窝捡回家煨了炕,没过几天房子便着了火。更为不幸的是有一回,一个男孩上树摘柿子,惹怒了隐藏在枝叶间的一个马蜂窝,被蜂蛰得坠下了树,摔得不轻。他刁蛮的爹带着人马,锯子、刀斧恶狠狠赶来伐树。一村人都来看热闹,我外爷搂着树身说:要砍就把我也砍了吧!记忆中,那些大人因树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我外爷外婆给那个小孩送了半年的饭。
⑥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情窦初开的男女碰巧在树下相遇,他们的爱情便能生根发芽,修成正果;花开时节,从树下经过的准妈妈被柿花击中了头,定会生出个漂亮的女娃娃,被落下的柿子击中,一定能生个男娃……
⑦这些传说让人们对老树更多了几分敬畏。
⑧树木不老,人易老,人亦变。家乡在外爷外婆去世后一夜巨变。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都外出或打工或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留了下来和古树一起见证着世间的沧桑。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
⑨外爷的家也换了主人。新主人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对老树还一无所知,一搬进去就扬言是要砍掉遮住了院子阳光的老树。他给树列出了五大罪状,消息传到我耳朵,我的心犹如针锥。我在哀伤的同时又默默地在心里给为树祈祷了一番。
⑩半年后,出差路过家门,忐 忑地将头伸出车外,将目光落在老树的地方,心突突地跳,想偷偷看一眼那棵长在我心中的古树是否还尚在人世。
⑾大树依然昂首挺立在那里。我顿时乐坏了。哪路神仙保佑啊,我儿时的伙伴没有被砍。它还在。我像拥抱久别的亲人一样,冲出车门,奔向树,紧紧搂抱,隐约瞥见舅舅一步步向我走来。
⑿我用诺诺的声音询问老树没有被伐的原因,听到的却是舅舅做的一个梦。
⒀老树被砍伐的前一天晚上,舅舅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黑色的天空闪出一道光,顿时狂风大作,树干和树枝摇摇欲坠,仿佛在与风暴对话,他听不懂它们的对话。
⒁突然,一声巨响,古树倒向一边,强风吹来,异常剧烈,整幢房子摇摇欲坠。
⒂他在里面吓坏了。天哪,如果大树倒向他的房子,家毁人亡就在眼前。
⒃他赤身裸体奔出门,向大树喊:别倒下去,挺住,你会挺住的,你不会倒的。他伸出双臂将其抱住,设法将它立稳……树枝在风中摇摆,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突然,树干剧烈摇晃,脚下的大地在抖动。此时,梦醒了。
⒄以为是地震,舅舅从床上爬起,直奔窗户,推窗望去,外面风平浪静,老树依然安静地站在晨光中,他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
⒅舅舅说,他砍树的念头在梦醒之后就断了。
⒆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7期,有改动)
1.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段落 | 内容 |
①-⑤ | ⑴ |
⑥-⑦ | 老柿树留下美好传说,让人心生敬畏 |
⑧-⑩ | ⑵ |
⑾-⒆ | 老柿树依然挺立,“我” 喜出望外 |
2.文章⒀-⒃自然段详写舅舅的梦境,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叶子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籍。(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本文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
1.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2.请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项是( )
A.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
B.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
C.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D.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
岳飞
或问:“天下何时太平?”飞曰:“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师每休舍①,课②将士注坡③跳壕,皆重铠以习之。卒有取民麻一缕以束刍④者,立斩以徇⑤。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军号“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卒有疾,躬为调药。诸将远戍,飞妻问劳其家;死事者,哭之而育其孤。有颁犒,均给军吏,秋毫不私。善以少击众。凡有所举,尽召诸统制⑥。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故敌为之语曰:“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每调军食,必蹙额⑦曰:“东南民力竭矣!”好贤礼士,雅歌投壶⑧,恂恂⑨如儒生,每辞官⑩,必曰:“将士效力,飞何功之有?”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
(注)①休舍:休息。②课:督促。③注坡:从斜坡上急驰而下。④束刍:捆束喂牲口的草。束,捆。刍,喂牲口的草。⑤徇:示众。⑥统制:当时的武官名。⑦蹙额:皱眉愁苦的样子。⑧雅歌投壶:虽雅歌,做投壶的游戏。这里形容儒将风度。⑨恂恂:谦和的样子。⑩辞官:这里指辞谢升官。
1.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限断两处)
卒夜宿民开门愿纳无敢入者
2.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卒有疾(后来) 寻病终(随即,不久)
B.或问:“天下何时太平?”(有人) 影布石上(倒映)
C.凡有所举(行动) 心乐之(以……为乐)
D.东南民力竭矣(用尽) 欣然规往(打算,计划)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飞妻问劳其家。
(2)谋定而后战,故所向克捷。
4.岳飞是古代名将,请结合本文,说说我们应该学习他哪些优秀品质。
酬李穆①见寄
刘长卿
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②。
欲扫柴门③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注)①李穆:作者的女婿。②赊:遥远。③柴门:原指用荆条编织的门,这里借指作者所住的茅屋。
1.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应这样划分停顿节奏:孤舟/相访/至天涯,万转/云山/路更赊。
B.前两句应读得深沉婉转,后两句应读得悲哀凄凉。
C.三、四句中的“迎”“满”两字应重读。
D.三、四句的停顿节奏为:欲扫/柴门/迎远客,青苔/黄叶/满贫家。
2.三、四两句蕴含了怎样的感情?请做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