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A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

阅读语段,回答下列问题。

(甲)A道:“哥哥怕不是好情分,带携兄弟投那里去住几时。只是A做下的罪犯至重遇赦不宥,因此发心,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天可怜见,异日不死,受了招安,那时却来寻访哥哥未迟。”宋江道:“兄弟既有此心归顺朝廷,黄天必祐。若如此行,不敢苦劝,你只相陪我住几日去了。”

(乙)乐和唱这个词,正唱到望天王降诏早招安,只见A叫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宋江)便叫A:“兄弟,你也是个晓事的人,我主张招安,要改邪归正,为国家臣子,如何便冷了众人的心?”

(1)(甲)(乙)两文中宋江口中的兄弟A是指          (人物),他做下的“遇赦不宥”的至重之罪是指                                         

(2)A在(甲)文中渴望异日“受了招安”,有心“归顺朝廷”;在(乙)文中却道“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为何A对待招安的态度会发生如此转变?请结合全书谈谈你的看法。

(3)(乙)文中施耐庵在写这场赏菊筵席时并未对林冲加以着墨,你认为他是否支持招安?请结合人物的性格和经历阐明你的理由。

 

(1)人物:武松。至重之罪:张都监伙同蒋门神、张团练构陷武松,并阴谋于飞云浦下毒手了结他的性命。武松知情后杀死四个公人,转身回到孟州城,在鸳鸯楼杀死了张督监、张团练、蒋门神等共17口人。 (2)(言之有理即可。)【示例1】武松是个不甘于平凡、做事高调之人,例如他在血溅鸳鸯楼之后,在墙上写下“杀人者打虎武松”。他最初落草正处于颠沛流离、郁郁不得志之时,因此落草也是权宜之计,故而渴望招安;武松反对招安之时,梁山正兴旺,数败官军,威名远播,武二也算逍遥快意,此时他便不甘愿招安。 【示例2】武松上了二龙山之后,受到了鲁智深的影响,鲁智深眼光通达,他早已看到“只今满朝文武,俱是奸邪,蒙蔽圣聪,就比俺的直裰染做皂了,洗杀怎得干净。”因此武松可能受到了鲁智深的影响。没多久,施恩、张青、孙二娘等人也都被逼无奈,上了二龙山落草。宋江、花荣等人,陆续被奸臣所迫无处可去,只好落草梁山。这些人的经历,对武松的思想转变产生了影响。 (3)(从性格和经历两方面分析,言之有理即可。)【示例1】林冲支持招安。林冲是个有大志向的人,他跟陆谦喝酒就说过,大丈夫空有一身本领,却只能屈居在小人之下,实在让人不甘心。林冲在上梁山落草为寇前路过朱贵的酒店,心中不是滋味,于是挥笔写下了一首诗,最后一句就是“他年若得知,威震泰山东”。此外在之后攻打辽国的时候,林冲大战宝密圣,十分卖力。因此为了实现平生抱负林冲还是支持招安的。 【示例2】林冲支持招安。梁山好汉本质上不反皇帝、只反奸臣。林冲对朝廷、宋徽宗抱有美好幻想,因此他不是反对招安,他只是反对高俅而已。同时林冲个性隐忍,高球被抓时,林冲显示出十分愤怒之意,欲要杀之而后快,但是在宋江大计梁山实现招安目标面前,林冲最终选择退让。 【示例3】林冲反对招安。高太尉的儿子看上了林冲家的娘子,便设计陷害他,此时的林冲虽被刺配沧州,但仍然对朝廷抱有一丝幻想。然而当他在山神庙中得知高俅派陆谦、富安勾结管营、差拨,欲在他看管草料场之际纵火烧死他后,彻底认识到了朝廷的黑暗,一旦招安便与最痛恨的高俅之流同朝为官,因此他反对招安。 【解析】 (1)①第一段对话出自《水浒传》第三十一回,武行者醉打孔亮,锦毛虎义释宋江。第二段对话出自《水浒传》第七十一回,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宋公明慷慨话宿愿。结合“只是投二龙山落草避难”“今日也要招安,明日也要招安,却冷了弟兄们的心!”可知,这是武松。②至重之罪:武松遭张都监陷害,被刺配恩州。在飞云浦因四个公人欲害武松,武松知道自己受诬是蒋门神与张团练勾结张都监一手策划后,武松杀之。武松回孟州城,在都监府,劈倒张都监家眷、仆役十多人后到鸳鸯楼上。张都监、张团练和蒋门神在楼上饮酒欢笑庆祝成功,忽然见武松上楼,顿时战战兢兢。武松二话不说,举刀就砍。不多时,便将几个恶人变做刀下鬼。 (2)明确思路:结合《水浒传》的相关内容,结合自己的思考,分析武松前后语言不一致的原因,合理即可,语言流畅。示范:武松在发现自己的哥哥死的蹊跷时,不是立刻手刃凶手,而是循规守法,搜集人证、物证按法律程序去报官。武松能暂时压住冲天的怒火和上涌的热血,说明他认为按体制内的法定步骤来,他还是对朝廷和律法有认同感的。后来一再被诬陷、陷害,让他对朝廷和律法有了动摇,而同意诏安的话在落草二龙山之前,可以看出此时他的对朝廷的信心还没有完成消失,而后施恩、张青、孙二娘等人也都被逼无奈,上了二龙山落草,他看到了许多如同他一般的人,对朝廷的信心完全垮掉,诏安的思想改变了,不同意诏安。 (3)明确思路:结合《水浒传》中林冲的经历和性格,分析他是否同意诏安,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能自圆其说。示范1:我认为林冲会同意诏安。结合林冲过去的经历,当高俅陷害他时,他是一退再退,后来在刺配之地也是一再忍耐,因为他从小受到的是传统的教育,对于官府有天然的亲近心理,后来落草梁山,也是敌人要烧死他,不得已才反击。当有重新回到朝廷的机会的时候,他身上受到的多年的传统教育必然会再次占上风,同意诏安。示范2:我认为林冲不会同意诏安。他因为高俅等人的陷害,失去了最爱的妻子、家人,失去了奋斗一生的信仰,看透了朝廷的黑暗。并且此时,朝廷还是高俅等人当道,即使他回到朝廷,他自己也明白,自己不会好过,所以他不会同意诏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艾青的诗作注重色彩的渲染和意象的表现,请你根据对艾青诗作的了解,选出下列诗句中不属于其作品的一项是(  )

A.手推车/以单独的轮子/刻画在灰黄土层上的深深的辙迹

B.写着一首呈给你的赞美诗,呈给你黄土下紫色的灵魂

C.阳光在涟漪上跳舞,像不停息的小不点梭子,在编制金色的绣帏。

D.暴风雨中的雷声特别响/乌云深处的闪电特别亮/只有漫长的黑夜/才能喷涌出火红的太阳

 

查看答案

鄞州区某校文学社成员正在筹备“读风雅诗文・品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请你也加入进来吧!

1.(方案一・诗文见民俗)

小萤在整理含有梅花的诗句时了解到,古人在冬日有绘制《梅花消寒图》的习俗。査阅了相关资料后,她编写了一份图文材料来普及诗文中的民俗文化:

我们说“数九寒天”,就是从冬至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一直到“九九”八十ー天,“九尽桃花开”天气就暖和了。自冬至始绘制“九九消寒图”是古人抵抗寒冬,期待春天的一种风雅活动,下至平民百姓,上至贵族皇室都很热 zhōng  ①  。因梅花位列“岁寒四君子”之首,所以最常见的消寒图就是画素梅一枝,枝上梅花九朵,

每朵花瓣九片,每过一天就用颜色染上一瓣,九尽春深,一幅《梅花消寒图》也就画成了。古人是多么智慧又温情啊!使在没有网络,也没有娱乐设施的年代,仍能把万物萧条的寒冷时光过得诗意àng  ②  然。有了这样闲适从容的心态,寒冬瞬间成了个美好的过渡,等在后面的是充满希望的暖春。

(1)书写时,小萤对两个字的写法不确定暂用拼音代替,请你帮她补写。

       ②  

(2)朗读时,小萤对加点字的读音不确定,请你帮她选出正确的读音(    )

A.( shǔ )    ( jì )      B.( shǔ )    ( j í )

C.( shù )    ( jì )      D.( shù )    ( jí )

(3)配图时,小萤想在《梅花消寒图》上题写相关的诗句,下列诗句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竹寒沙碧堂成处,移得官梅绕屋栽。

B.上月青阳启曙晖,园梅变腊识春归。

C.梅花点遍无余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D.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2.(方案二・诗文抒情志)

下面是小萤与小舟两位社员就上述图文材料展开的对话,请你一起参与。

小萤:我在查阅资料时发现,《梅花消寒图》的起源与爱国诗人文天祥有关呢!当时文天祥被流放边地,后又押解到北京,身为南方人的文天祥在北方冰天雪地中,画下八十一个格子,每天涂抹一格,期待熬过寒冷的冬天,能够重获自由。但为了坚守民族大义,他毅然拒绝了元朝大汗忽必烈高官厚禄的诱惑,慷慨就义。

小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抒写的正是这种舍生取义的志向啊!

小萤:确实如此,这学期我们就学过不少抒怀情志的诗歌!比如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借“(1)______,(2)_______”表达他刚直劝谏的胆魄与匡正祛邪的决心;李白在《行路难》(其一)这首诗中用“(3)______,(4)_______”抒发了他摆脱彷徨苦闷积极用世的追求。

小舟:再比如李商隐在《无题》中言说,“(5)______,(6)_______”,吐露了对所思之人缠绵执着的眷念与爱而不得的痛苦;温庭筠在《商山早行》中的“(7)______,(8)_______”两句道出了久别思归的忧愁之情;刘长卿在《长沙过贾谊宅》中的“(9)______,(10)_______!”是他对两遭迁谪的喟叹。

小萤:这样的诗句在古诗文中太常见了,我们不妨举办一场诗词接龙大赛,就以“诗言志”为话题吧!

3.(方案三・诗文传雅趣)

小萤和小舟拟请学校的语文老师开设“诗文中的闲情雅趣”系列讲座,请正确解释加点字完成表格,这将成为你参加讲座的“入场券”。

解释

竹窗秋睡美,荻浦夜寒。

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

(1)

缓歌慢舜凝丝竹,尽日君王看不足。

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2)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后有招予观者,终日默坐而已。

(3)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孙权引肃合榻对言议。

(4)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写作。

有些花儿,总是静静地在没人关注的地方,默默地打苞、盛开、凋谢。对于路边这些随处可见的花儿,可能很多人都不会特别关注。错过花期不要紧,只要你还记得下次花开的时间,终归有机会在那一季花开的时间欣赏到最美的绽放时刻。

要求:(1)以“花会开”为题写一篇作文;(2)有真情实感;(3)除诗歌外,文体不限;(4)不少于600字;(5)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老柿树

陈敏

①外爷家的院落前,长着一棵三人合抱粗的老柿树,高十丈余,树身硕大,傲立挺拔,遮住了一片天。没人知道他的年龄,据我外爷说,他记事起,它就那么高,那么大。

②我的童年在外婆家度过,老柿树是我儿时的伙伴,柿树叶子圆润油亮,层层叠叠,像一把巨大的油纸伞,遮住了半个院子。我们坐在树荫下编织草帽、剥土豆,躲在树后吓唬暮归的大人小孩。古树给我们带来无限快乐的同时,也带来过不少的麻烦,于是,我外爷总说它像一个淘气的孩子,让人既爱怜又痛惜。

③单说这爱吧,从夏到秋,柿树便舔欢着每一个行走在树下的人。仅那些从树上落下来的红艳艳的灰包蛋柿子就解了不少人的饥渴。

④老柿树从不歇枝,年年枝繁叶茂。秋季柿子成熟时,外爷就慷慨地唤来左邻右舍,让他们随便摘,随便拿。生活在大树周围的邻家都得了树的恩惠,门前房后挂着一串串红红的柿饼、柿皮、柿轱辘,而我外爷则在最后才收拾残局,将那些碰烂了的没人要的柿子统统压进一口大瓮,开始预备酿制春节的“年酒”。柿子酿出的酒浓郁、醇香,是逢年过节招待贵客的“家宴陈酿”。

⑤但它同时又是一棵烦恼树。老树除了招来各种鸟儿在上面筑巢外,也招来了猫头鹰。猫头鹰向来被视为“凶鸟”,只要它一叫,村里定有人驾鹤西归。这几乎很灵验,为此,我外爷经常在冬夜里,披衣下床,扛着竹竿出门,驱赶停留在树枝间叫声沉闷恐怖的猫头鹰。老柿树因此也披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说谁在夜间从树下过,朝树根浇了一泡尿,结果闹了一夜肚子;谁将坠落在树下的鸟窝捡回家煨了炕,没过几天房子便着了火。更为不幸的是有一回,一个男孩上树摘柿子,惹怒了隐藏在枝叶间的一个马蜂窝,被蜂蛰得坠下了树,摔得不轻。他刁蛮的爹带着人马,锯子、刀斧恶狠狠赶来伐树。一村人都来看热闹,我外爷搂着树身说:要砍就把我也砍了吧!记忆中,那些大人因树吵吵嚷嚷了一个下午,我外爷外婆给那个小孩送了半年的饭。

⑥不过,也有不少美好的传说:情窦初开的男女碰巧在树下相遇,他们的爱情便能生根发芽,修成正果;花开时节,从树下经过的准妈妈被柿花击中了头,定会生出个漂亮的女娃娃,被落下的柿子击中,一定能生个男娃……

⑦这些传说让人们对老树更多了几分敬畏。

⑧树木不老,人易老,人亦变。家乡在外爷外婆去世后一夜巨变。村里有劳动能力的人全都外出或打工或安家,只有为数不多的老人留了下来和古树一起见证着世间的沧桑。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落叶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藉。

⑨外爷的家也换了主人。新主人是我的一个远房舅舅,他对老树还一无所知,一搬进去就扬言是要砍掉遮住了院子阳光的老树。他给树列出了五大罪状,消息传到我耳朵,我的心犹如针锥。我在哀伤的同时又默默地在心里给为树祈祷了一番。

⑩半年后,出差路过家门,忐 忑地将头伸出车外,将目光落在老树的地方,心突突地跳,想偷偷看一眼那棵长在我心中的古树是否还尚在人世。

⑾大树依然昂首挺立在那里。我顿时乐坏了。哪路神仙保佑啊,我儿时的伙伴没有被砍。它还在。我像拥抱久别的亲人一样,冲出车门,奔向树,紧紧搂抱,隐约瞥见舅舅一步步向我走来。

⑿我用诺诺的声音询问老树没有被伐的原因,听到的却是舅舅做的一个梦。

⒀老树被砍伐的前一天晚上,舅舅做了一个梦。在梦中,他看见黑色的天空闪出一道光,顿时狂风大作,树干和树枝摇摇欲坠,仿佛在与风暴对话,他听不懂它们的对话。

⒁突然,一声巨响,古树倒向一边,强风吹来,异常剧烈,整幢房子摇摇欲坠。

⒂他在里面吓坏了。天哪,如果大树倒向他的房子,家毁人亡就在眼前。

⒃他赤身裸体奔出门,向大树喊:别倒下去,挺住,你会挺住的,你不会倒的。他伸出双臂将其抱住,设法将它立稳……树枝在风中摇摆,呜呜咽咽的,像在哭泣。突然,树干剧烈摇晃,脚下的大地在抖动。此时,梦醒了。

⒄以为是地震,舅舅从床上爬起,直奔窗户,推窗望去,外面风平浪静,老树依然安静地站在晨光中,他的心才缓缓放了下来。

⒅舅舅说,他砍树的念头在梦醒之后就断了。

⒆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

(选自《小说月刊》2016年第7期,有改动)

1.阅读全文,根据文意填空。

段落

内容

①-⑤

⑥-⑦

老柿树留下美好传说,让人心生敬畏

⑧-⑩

⑾-⒆

老柿树依然挺立,“我” 喜出望外

 

 

 

2.文章⒀-⒃自然段详写舅舅的梦境,其用意是什么?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

3.结合语境,根据要求赏析下面语句。

①老树上的柿子也不再为人稀罕,一到秋天,成熟的柿子随着叶子铺满泥泞的小路,树下一片狼籍。(从描写方法的角度)

②说话间,一个小小的东西落下来,轻轻地掉在我肩头,凉凉的,带着一丝甜意。侧眼细看,是一朵柿子花。(品味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4.本文内涵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

梁鑫峰

①自古以来,人类就知道陆地上有山脉;其实海洋里也有山脉,这些山脉被称作大洋中脊。

②人们意识到海底也有山脉,只不过100多年的时间。大洋中脊的发现,可以追溯到1872年英国“挑战者号”的全球调查。“挑战者”号上的科学家利用探测锤发现大西洋中部有一处高高隆起的地方。1925-1927年,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确认了这条山脉的存在。他们还发现这条位于大西洋底的山脉竟然通过好望角,延伸到了印度洋。

③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间,印度洋中脊和东太平洋中脊也陆续被发现。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到20世纪50年代初期,地质学家已经知道地球上每个大洋的洋底都有山脉,并且这些山脉连成一个巨大的海底山脉系统。

④大洋中脊的发现使得人类对地球的认识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正是因为大洋中脊的发现,让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现在被人们普遍接受的板块运动理论。

⑤大洋中脊既是海洋深处的巨大山脉,又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洋中脊的中轴线上坐落着众多的“火山口”。在那里,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结合周围已软化的岩石,形成新的洋壳。新生成的洋壳挤压大洋中脊两边已有的地壳,不断向外扩张,并最终在板块的交界边缘俯冲回地幔去。因此,洋壳在大洋中脊出生,在板块与板块的撞击中消亡。在过去的几十亿年里,大洋洋壳就这样的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⑥研究发现,大洋中脊相对其中轴线几乎是对称的。从中轴线往外,水深逐渐增加。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轴线处水深大约为2500米,但其外沿的水深则有5000多米。究其原因,中轴线处的洋壳刚刚形成,温度最高,因此其密度较小,所以也就升得最高。在几百万年的地质时间尺度上,中轴线处的洋壳往外移动,其温度逐渐降低,密度增加,随之也就慢慢沉下去了。于是,这些高大的海底山脉就形成了。有时,这些山脉还会露出海面形成岛屿,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冰岛。

⑦虽然同为巨大的山脉,但是海底山脉和陆地山脉的生成机制不同。陆地山脉大多是由板块相互挤压形成的,大洋中脊则是新的海洋洋壳生成的地方。大多数大洋中脊的中轴线处存在一个被称为中央裂谷的特殊结构,形态类似山谷。大洋中脊就像是被从中轴线处劈开来一样。不过,不同的大洋中脊,其中央裂谷的形态也不同。比如,大西洋中脊的中央裂谷非常巨大,大概有25-30千米宽,且有1000-2000米深;而位于东太平洋中脊隆的中央裂谷只有不到1000米宽,深度也不到100米。这些差别主要是由于不同大洋中脊处新生成地壳的扩张速度不同。扩张速度快的(大于5厘米/年)大洋中脊会呈现出如东太平洋隆起样的结构,扩张速度慢的(小于5厘米/年)则更像大西洋中脊。

⑧大洋中脊以其特殊的地质结构吸引着众多的地质学家、海洋学家和生物学家。他们的发现和研究极大推动了人类对于地球和生命的认识进程。

(选自《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略有删改)

1.大洋中脊的特殊地质结构有哪些特点?

2.请分析第⑦段画波浪线句子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项是(   )

A.在德国“流星”号考察期间,科学家利用声学回声测深法再次发现大西洋底的山脉通过好望角,延伸到印度洋。

B.二战后,船载声学设备的发展极大促进了人们对大洋中脊的研究,东太平洋中脊和印度洋中脊陆续被发现。

C.大洋中脊的发现,让大陆漂移学说开始得到重视,诞生了海底扩张学说,并进一步发展成为板块运动理论。

D.大洋中脊中轴线上众多“火山口”喷出的灼热的岩浆,由地幔向上涌,逐渐冷却成为岩石,形成了新的洋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