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信仰·信念·信心 盛玉雷 ①年过七旬的老人响应改革潮流...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信仰·信念·信心

盛玉雷

①年过七旬的老人响应改革潮流,承包六亩地,种下上百棵树,因为“不想当懒汉”;年轻的创业者回望成功足迹,感恩时代际遇,立志“做改革的同行人”……一封封为《人民日报》评论版“生逢改革时”征文写来的读者来信,讲述了大时代的人生故事,荡气回肠的理想抉择、筚路蓝缕的创业传奇、奋斗圆梦的幸福时刻,令人由衷感佩信仰的光芒、感怀信念的热度、感奋信心的力量。

②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离开物质力量我们会失之贫弱,离开精神力量我们则会意志萎靡,物质力量也无从发挥。砥砺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厚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新时代改革开放再出发,我们必将所向披靡。

③信仰是精神的支柱。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共产主义的理想,是共产党人的鲜明标识。回望百年来历史,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在我们最困难的时期,共产主义的理想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牺牲就是为了实现这个理想。”从“革命理想高于天”的战争年代,到“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改革岁月,再到“将改革开放进行到底”的时代宣言,中国共产党始终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有崇高信仰,有为崇高信仰不懈奋斗的崇高追求,更多壮丽前景将在我们手中筑就。

④信念是奋斗的航标。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历史已经充分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实现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选择。汪国真曾说:“永远打不断的是脊梁,永远撕不碎的是信念。”扶贫干部夙夜在公践行“一个也不能少”的承诺,生态建设攻坚克难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广大农民群众胼手胝足只为实现美丽乡村、乡村振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宽阔大道上,处处都有奔跑着的追梦人。风雨无阻,砥砺前行,只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胜信念,人间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创造出来。

⑤信心是力量的源泉。实现民族复兴,凝结着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改革开放40年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已展现出光明前景。当此时势交汇之际,我们面临难得机遇,具备坚实基础,拥有无比信心。“星光不问赶路人,时光不负有心人。”树起乘势而上的坚强决心,激发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心,凝聚亿万人民共同奋斗的强大力量,一定能从胜利走向更大的胜利。

⑥实现民族复兴,不只是一场物质文明的积淀过程,更是一次精神意志的艰苦的攀登跋涉。“穷时要有穷志气,富时没有富毛病。”这句标语一直悬挂在深圳市龙岗区南岭村致富思源展览馆中,激励全村百姓无论任何时候都不忘艰苦奋斗。不断把新时代改革开放继续推向前进,正需要我们踔厉风发、抖擞精神,焕发信仰、信念、信心的力量,书写精彩人生,成就时代伟业,直抵伟大梦想。

(节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选文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③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4.阅读选文第②~⑤段,下面这段文字作为论据放在其中哪一段最恰当?请说明理由。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否则就会不战自败、不打自垮。

 

1.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2.列举七旬老人响应改革潮流、年轻的创业者做改革的同行人等事例,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中心论点,提出本文的论题“信仰、信念、信心”,进而引出中心论点。 3.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信仰是精神的支柱”的观点。 4.第②段,因为该论据阐述的是拥有信仰、信念、信心的重要性,与第②段论证的观点“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相一致。 【解析】 1.寻找或提炼论点。论点应该是明确的判断,是作者看法的完整陈述。在形式上,它应该是完整的句子。找准论点的方法:一看题目,二看开头和结尾,三看论据。它的位置通常在标题和开头,答题时应首先考虑。有的文章的论点要根据论题并结合文章内容自己来概括。此文中心论点在第②段出现的,即“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 2.考查议论文开头段的作用。议论文中开头段的作用一般是引出论点或分论点。表述形式一般为:引出文章的论点(论题)+作为事实或道理论证证明中心论点+吸引读者,增强文章的趣味性。此文第一段先用七旬老人响应改革潮流和年轻的创业者立志“做改革的同行人”的事例,引出“信仰、信念、信心”的这一论题,并作为事实论据证明“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的观点,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 3.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常用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举例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①举例论证:通过典型事例加以论证,从而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②道理论证:通过讲道理的方式证明论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更有力,更具有权威性。③比喻论证:通过比喻进行证明,使论证生动形象、浅显易懂。④对比论证:对比论证的作用就是突出有力地论证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文章③段划线句子引用“邓小平同志的话”,运用了道理(引用)论证方法,具体有力地论证了分论点“信仰是精神的支柱”,使论证更具有权威性。 4.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论据“小到一个人、一个集体,大到一个政党、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要有信仰、信念、信心,就会愈挫愈奋、愈战愈勇。”突出强调了“信仰、信念、信心”对于“一个人、集体,一个政党、民族、国家”的重要性。与第②段“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的论点是一致的,所以放在②段最恰当。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一碗手擀面

①洛阳出差已经一周了。下午忙完,我决定回趟老家。

②夕阳的余晖游走在城市楼房的轮廓中,呆板的大街上车来人往。我不喜欢城里的热闹,会吓跑夕阳。老家的这个时候,倦鸟归巢,炊烟袅袅,风是轻的,田野是静的,夕阳是害羞的……

③大巴车只到镇上,离老家还有十里路。一下车就听到有人喊我,是父亲。他一手接过我的行李,一手对着手机大声说:“接到了!接到了!我们这就回来!”说罢把电话递给我。母亲在那端问我晚饭想吃什么,我脱口而出:“妈,我想吃你做的手擀面。”

④门前的小土坡在夕阳的掩映下显得有些陌生而拘谨,似乎把我当成了客人。而远处,母亲瘦小的身影在夕阳中摇摇晃晃,那是她踮起脚在向我归来的方向张望。夕阳将她的影子拉得很长、很长,长到像一幅剪影嵌进远山,长到拖拽出我更长的难过与辛酸。

⑤“快跟我回家,坐车很难受吧?累坏了吧?”母亲像个得到心爱玩具后的孩子般兴奋,一把握住我的手。一进家门,她便忙着让我坐下。

⑥“去洗洗手吧,一路上出汗多。”我刚要起身,母亲又赶忙示意我别动,对我说:“我给你端水,你别起来。”不等我回话,就转身到院子里了。

⑦母亲端来水,递给我毛巾,转身又小跑着到厨房去了。我知道母亲在给我做手擀面。记得初中时候一天上午放学,由于母亲忙农活做饭晚了,我一生气准备不吃午饭就上学去。母亲也是这样让我坐着,转身小跑到厨房为我擀面条。

⑧吃了无数次母亲做的面条,但从没认真看过她擀面条的样子。想到这里,我轻轻来到院子里,厨房门开着,我站在离厨房几米远的地方,正好可以看到母亲。

⑨厨房里装的还是以前那种白炽灯,夜色包围下加上腾空的水蒸气,白炽灯散发的昏黄光线显得有点力不从心。母亲就在灯下,正用擀面杖擀面,擀面杖很粗大,她似乎要用尽全身的力气。面团在前后滚动的擀面杖下由崎岖粗糙变得慢慢平整,终于像一张纸一样平铺在案板上。就像从小到大我走过的路,多少荆棘坑洼,都被母亲用双手铺平。

⑩我想母亲以前肯定也是这样擀面条,唯一变化的是她的双手,曾经也是白嫩光滑,如今粗糙布满老茧。母亲突然抬头看到我了,急忙出来,问我是不是饿得受不住了。

⑪我慌忙之间连句完整的话也说不出,只对她摇摇头,不再看她,一个人回到屋里,坐下等着。

⑫不一会儿,母亲就端着一大碗手擀面走进来,我起身要去接,她大叫:“你别动,碗很烫。”我便又坐下来。她把碗放在我面前,递给我筷子,催着我赶紧吃。

⑬母亲总是这样,吃饭时候总要催促我趁热吃。以前听到她催,心里总是一阵怨气,偏慢吞吞的,任由她唠叨。今日我却赶忙拿起筷子,夹起面条送到嘴里。

⑭“别那么大口,小心烫着!”我点点头。“对对,还要放点醋,那样才更好吃,我去拿。”她转身去厨房拿来醋,往我碗里倒。“怎么样,淡不淡,再放点盐?”我摇摇头。“吃肉啊,那是我专门放面里的,快吃!”“哎呀呀,你别吃这么快,小心烫!”……

⑮我没有劝她去吃饭,任母亲站在身旁看我吃面。因为我知道,我没吃完,她不肯走开。

⑯我悄悄地打量着母亲满头的白发和不再光滑的双手,又想起自己已经久未归家……一碗面吃完,汗水顺着脸颊淌下。这手擀面的味道,一半在嘴里,口口香醇;一半在心里,满是酸楚。

⑰那些汗水流进嘴里,涩涩的,咸咸的。难道它们真的只是汗水吗?

1.通读全文,母亲对“我”的爱体现在哪些具体的细节之中?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简要分析选文第④段加点词语“摇摇晃晃”的表达效果。

4.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⑨段画线的句子。

5.选文第⑯段“我”觉得手擀面的味道“香醇”和“酸楚”的原因是什么?

6.选文以“一碗手擀面”为题目,有什么好处?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着眼于国家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是继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GLONASS)、欧洲伽利略卫星导航系统(GALILEO)之后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北斗系统实施“三步走”发展战略:

第一步:1994年,启动北斗一号系统工程建设;2000年,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建成北斗一号系统,为中国用户提供定位、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2003年,发射第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第二步:2004年,启动北斗二号系统工程建设;2012年年底,完成14颗卫星发射组网,为亚太地区用户提供定位、测速、授时、广域差分和短报文通信服务。

第三步:2009年,启动北斗全球系统建设;2018年发射18颗卫星,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及周边国家提供基本服务;计划2020年前后,完成35颗卫星发射组网,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材料二)

在北斗三号系统开通全球服务前,北斗二号系统亚太区域服务应用产品就已进入70多个国家和地区。从缅甸的土地规划、河运监管,老挝的精细农业、病虫害监测,到文莱的都市现代化建设、智慧旅游,中国北斗系统已大显身手。

这些年,北斗的国际化步伐明显加快。

——2014年6月5日,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级会议提出北斗系统落地阿拉伯项目的倡议。

——2015年5月8日,中国与俄罗斯签署北斗和格洛纳斯系统兼容与互操作联合声明。

——2018年4月10日,中国北斗首个海外中心——中阿北斗/GNSS中心在位于突尼斯的阿拉伯信息通信技术组织总部举行揭牌仪式。

不断探索与东道国开展合作的模式,让北斗走得更稳更远。

(选自《北斗,拥抱全球》,有删改)

(材料三)

目前,中国正在积极建设一张全国地基网,让中国用户可能获得前所未有的高精度导航服务。北斗地基增强系统2016年正式上线运行,具备在全国提供实时动态厘米级、事后处理毫米级和快速辅助定位能力,行业最重视的“首次定位时间”被缩短到了5秒。

北斗系统近年来在北京、上海、成都等城市大力推广,影响力日益提升。凭借精确定位与发短报文等独门绝技,北斗吸引了众多企业合力培育生态圈。比如凭借厘米级定位,送货的无人机可以准确降落在客户的阳台上。共享单车、小汽车、割草机器人等也开始应用。

据估计,2020年北斗三号系统全面建成后,中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将超过4000亿元。随着一年来18颗北斗三号卫星顺利上天,北斗全球系统已现雏形。

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副会长张全德说,由于北斗系统有短报文能力,且抗遮挡能力强,在高楼林立的城市优势更明显。目前,北斗已经在铁路、测绘、授时、航运、航空等多个行业中应用。未来,北斗将形成庞大产业链。

(选自《凝聚中国航天智慧,北斗拉动经济发展》,《科技日报》)

(注释)①授时:报时。②广域差分:指由中心站、监测站、数据通讯网络和若干用户构成,处理、接收各种参数的差分方法。③短报文:指北斗特有的,能直接进行卫星和用户之间双向信息传递的功能。

1.对以上材料的内容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由我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是全球第四个成熟的卫星导航系统。

B.按照北斗系统的发展战略,2003年发射了第三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进一步增强系统性能。

C.北斗三号系统开通全球服务后,北斗系统的服务应用产品已经进入了70多个国家和地区。

D.北斗地基增强系统2016年正式上线运行,行业最重视的“首次定位时间”被缩短到了5秒。

2.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工作的志明最近换了一部支持北斗导航系统的新型手机。请根据以上材料提供的相关知识和你的积累,推测他购买这种新机型的理由。(至少写出三点)

 

查看答案

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

武昌黄鹤楼在黄鹄矶上,后拖黄鹄山,俗为蛇山。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面临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与琢堂冒雪登焉,仰视长空,琼花飞舞,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此一冷。壁间题咏甚多不能记忆但记楹对有云:“何时黄鹤重来,且共倒金樽,浇洲渚千年芳草;但见白云飞去,谁吹玉笛,落江城五月梅花。”

(节选自清·沈复《浮生六记·浪游记快》)

(注释)①琢堂:石琢堂,作者的好友。②琼花:又称聚八仙、蝴蝶花。这里代指雪花。③播():通“簸”,摇,扬。④楹对:即楹联、对联,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子上的联语。

1.下面句子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为蛇山          呜!其真无马邪(《马说》)

B.与琢堂冒雪登焉       人各复延至其家(《桃花源记》)

C.名利之心此一冷       遂承天寺寻张怀民(《记承天寺夜游》)

D.谁吹玉笛          是日定矣,余拏一小舟(《湖心亭看雪》)

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仰视长空,琼花飞舞,恍如身在瑶台。

(2)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

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

壁 间 题 咏 甚 多 不 能 记 忆 但 记 楹 对 有 云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甲)(乙)两段选文各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

对两首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刘禹锡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注释)①元和十年夏初,刘禹锡再次被贬,柳宗元被贬往柳州(今广西柳州市),本诗是刘禹锡对挚友柳宗元《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一诗的回答。②黄丞相:西汉时贤相黄霸,受汉宣帝信任,两次出任颍川太守,清名满天下。事异,情况不同。③柳士师:柳下惠,春秋时期鲁国的政治家、思想家。士师,狱官。三黜,三次被贬。④桂江,即漓江,也指柳宗元即将赴任的柳州。⑤连山:指诗人所往之地连州(今广东连州市)。

A.两首诗首联都是叙事。《酬乐天》回顾自己被贬谪二十三年的凄凉处境;《再授连州》叙述自己被贬十载始得奉召还朝,却再次贬放远地、与友人分别在即的情况。

B.两首诗颔联全用典故。《酬乐天》用典故写被贬时间长,表达作者对世事变迁、人事生疏的惆怅;《再授连州》借黄霸和柳下惠的典故,抒写自己和柳宗元的人生遭遇。

C.《酬乐天》颈联是全诗感情升华之处,格调从沉郁中振起,抛开个人的悲苦,表达了乐观进取、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D.《再授连州》尾联实写两人分别后隔山水相望、相互思念的情景,表达诗人对志同道合又遭隔别的友人的深情厚谊以及与朋友分别的不舍之情。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请规范书写)

(1)________,青鸟殷勤为探看。

(2)________,忽复乘舟梦日边。

(3)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高处不胜寒。

(4)________,属予作文以记之。

(5)到亭上,________,一童子烧酒炉正沸。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