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他每趟赶马回来,一心盼家,最大的盼头就是享受天伦之乐

B.面对美味大餐,我们常常有味同嚼蜡的感觉,是物质生活过于丰富让我们无法选择还是味觉麻木了呢?

C.初春,乍暖还寒。他身着冬装,漫步在广阔的田野中,仍然觉得不寒而栗

D.最近到沿海地区,虽然只是浮光掠影地看看,但那里的变化,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A 【解析】 A.天伦之乐:泛指家庭的乐趣。使用正确; B.味同嚼蜡:形容说话或文章枯燥乏味。望文生义; C.不寒而栗: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语境使用错误; D.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没有深的印象;又指文章言论的肤浅,无真知实学。语境使用错误;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选出加点字读音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      )

A.biě    脱(zhèng         战战兢兢

B.铢()     手(duò)      元xiāo)    咬文嚼字

C.席(yán)   戏xuè)       荣yīng)   金壁辉煌

D.刻(qǐng  择(jué       xuē    吹毛求疵

 

查看答案

(题目二)

联想和想象是人类特有的思维,拥有这样的能力才能激发我们的创造力。本学期我们读了《西游记》《猎人笔记》《镜花缘》等充满神奇想象力的作品,你一定也被深深的吸引了。回顾名著中具有神奇想象力的故事,为同学讲述一个你印象深刻的故事或创编一个具有神奇想象力的故事。

要求:1.虚构要合理,人物的表现必须符合其性格特征。2.故事要生动有趣,注意设置悬念,还要有具体细节。3.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4.字数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题目一)

初中生活已经过了半年了,这段时间里你可能经历了很多事,有成功,有失败;有欢乐,有伤心……相信你获得的更多的是成长,回首过往,不禁为那时的你点赞。请以“为    的我点赞”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叙事具体,主题突出。2.文章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3.字数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阅读《难忘一种鸟叫声》,回答各题。

难忘一种鸟叫声

陈忠实

在乡村生活和工作的几十年里,每到公历5月中下旬的初夏时节,无论是行走在乡间土路上,亦或是坐在月光朦胧的自家小院里,都会听到“算黄算割——算黄算割”的鸟叫声。在乡村叫得上和叫不上名字的诸多鸟中,最让人亲切的鸟叫声,莫过于这种被乡下人称作“算黄算割”的鸟了。没有任何神秘的因由,这种鸟叫声提醒庄家人,麦子黄熟一点就要及时收割一点。不能等得整块儿麦子全黄熟了才收割。那样往往会被骤来的暴风雨毁了成熟的也是即将到口的麦子。其实,麦子一边黄熟一边收割,这是任何一个庄稼人都明白的常识,谁也不会太在乎空中响着这种“提醒”。然而,人们对“算黄算割”的鸟鸣声和对这种鸟儿的亲切感,在于它传递的小麦即将成熟的喜讯。对于喝了一个冬天又一个春天的包谷糁①子的庄稼人来说,麦子成熟最切实的意义,便是碗里可以挑出美味的面条了,锅里可以烙出酥脆的白面锅盔了。尤其是那些日子过得紧巴到吃上顿愁下顿的人家,早已瞪着眼瞅着麦苗返青,拔节,吐穗,扬花,再由绿变黄。“算黄算割”的鸟叫声,既撩拨着他们急不可待的心,也搅动着他们亏欠太久的饱腹的欲望。

在我幼年的记忆里,虽然没有饥饿,却对纯粹的白面馍馍,有一种本能的期盼,盼到过年,可以吃到白面包子、饺子和臊子面,过罢初五,就换成包谷面馍了。再盼到收割麦子,打下新麦,直到地净场光,大约半个月左右,馍和面条儿都是新麦磨下的纯白面做的,之后又以包谷,豌豆等杂粮为生了,正所谓“跟着撵麦子的碌碡②过个年”。打下第一场新麦,磨下白面,母亲总要先烙一张焦黄酥脆的锅盔,咬出嘎嘣脆响的声音,那是美味香甜到刻骨铭心的吃食了……我对“算黄算割”的鸟叫声的敏感,源自幼年的生存感受,即使活到这把年纪,每到初夏时节,在城市的街巷里听到树梢上一声连一声的“算黄算割”的叫声,脑子里便浮出在案板上从母亲刀下抓过锅盔的情景,口中似乎有口水溢出……

同时浮现于脑际的图像却有点不堪,那是在收割过麦子的麦茬地里搂拾遗丢的麦穗的情景。难耐的是头顶火辣辣的太阳,直晒得裸露的胳膊由红变黑,再脱下一层层白色的皮来。脚下的麦茬地也像火烤一样,满脸满身都流出汗水,直到没有汗水可以流出,喉咙里也似乎有一种着火的焦灼。父亲拉着空车到地里来装麦捆,大约看到我不堪忍受乃至气急败坏的脸色,没有安慰或劝导,只是平静地说一句:这会儿你想一想白面锅盔就好办了……

后来上了中学,读到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我不是听人教诲之后才得知,而是在能拖动那把搂拾麦穗的竹耙的幼年就知道了“粒粒皆辛苦”的道理,是用流尽汗水再无汗水流出的切身感受获得的生存道理,盘中的餐更具体为母亲案板上的一块锅盔,或一碗纯粹麦子白面做成的面条。我对这位已记不得名字的诗人产生了敬重和亲切感。

记不清哪年看到一幅画,是一个拾麦穗的女孩,扎着羊角辫儿,穿着红肚兜,模样是天然的好看,正在收割过麦子的麦茬地里拾捡麦穗。我看见这幅画面,当即想到我拖着耙子搂拾麦穗的情景。我体会到的不堪和画面上那个阳光又富于诗情的美形成反差。我拾麦和搂麦是生活真实,画面上拾麦穗的女孩形象展现的是艺术化了的生活,未必把拾麦穗者被太阳炙烤的淋漓的汗水和脱皮的肌肤不雅画出来,那样就缺少诗性的浪漫、诗性的美了。

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真实是个大命题。我从喜欢上文学就面对这个命题了,几十年过来,依旧朦朦胧胧莫衷一是,姑且不赘。倒是宁可淡忘幼年搂麦穗拾麦穗的记忆,多欣赏画中所洋溢的诗性韵味,当会有一种解脱的轻松。

选自《今晚报》2012年8月18日

注:①糁(shēn),谷类磨成的碎粒。②碌碡(liù zhou)农具,用石头做成,圆柱形,用来轧谷物,平场地。

1.结合全文看,作者为什么对“算黄算割”的鸟叫声那么难忘?

2.有人评价陈忠实的散文“善于捕捉富有包蕴的生活细节和颇具内涵的心理活动”,请借助这个评价,赏析文中画线句子。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作者在文末发出的感慨“倒是宁可淡忘幼年搂麦穗拾麦穗的记忆,多欣赏画中所洋溢的诗性韵味,当会有一种解脱的轻松。”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五猖会》,同答13-16小题。

五猖会

鲁迅

孩子们所盼望的,过年过节之外,大概要数迎神赛会的时候了。但我家的所在很偏僻,待到赛会的行列经过时,一定已在下午,仪仗之类,也减而又减,所剩的极其寥寥。往往伸着颈子等候多时,却只见十几个人抬着一个金脸或蓝脸红脸的神像匆匆地跑过去。于是,就完了。

我常存着这样的一个希望:这一次所见的赛会,比前一次繁盛些。可是结果总是一个“差不多”;也总是只留下一个纪念品,就是当神像还未抬过之前,化一文钱买下的,用一点烂泥,一点颜色纸,一枝竹签和两三枝鸡毛所做的,吹起来会发出一种刺耳的声音的哨子,叫作“吹都都”的,吡吡地吹它两三天。

[甲]现在看看《陶庵梦忆》,觉得那时的赛会,真是豪奢极了,虽然明人的文章,怕难免有些夸大。因为祷雨而迎龙王,现在也还有的,但办法却已经很简单,不过是十多人盘旋着一条龙,以及村童们扮些海鬼。那时却还要扮故事,而且实在奇拔得可观。他记扮《水浒传》中人物云:“……于是分头四出,寻黑矮汉,寻梢长大汉,寻头陀,寻胖大和尚,寻茁壮妇人,寻姣长妇人,寻青面,寻歪头,寻赤须,寻美髯,寻黑大汉,寻赤脸长须。大索城中;无,则之郭,之村,之山僻,之邻府州县。用重价聘之,得三十六人,梁山泊好汉,个个呵活,臻臻至至,人马称而行……”这样的白描的活古人,谁能不动一看的雅兴呢?可惜这种盛举,早已和明社一同消灭了。

赛会虽然不像现在上海的旗袍,北京的谈国事,为当局所禁止,然而妇孺们是不许看的,读书人即所谓士子,也大抵不肯赶去看。只有游手好闲的闲人,这才跑到庙前或衙门前去看热闹;我关于赛会的知识,多半是从他们的叙述上得来的,并非考据家所贵重的“眼学”。然而记得有一回,也亲见过较盛的赛会。开首是一个孩子骑马先来,称为“塘报”;过了许久,“高照”到了,长竹竿揭起一条很长的旗,一个汗流浃背的胖大汉用两手托着;他高兴的时候,就肯将竿头放在头顶或牙齿上,甚而至于鼻尖。其次是所谓“高跷”、“抬阁”、“马头”了;还有扮犯人的,红衣枷锁,内中也有孩子。我那时觉得这些都是有光荣的事业,与闻其事的即全是大有运气的人,——大概羡慕他们的出风头罢。我想,我为什么不生一场重病,使我的母亲也好到庙里去许下一个“扮犯人”的心愿的呢?……然而我到现在终于没有和赛会发生关系过。

要到东关看五猖会去了。这是我儿时所罕逢的一件盛事,因为那会是全县中最盛的会,东关又是离我家很远的地方,出城还有六十多里水路,在那里有两座特别的庙。一是梅姑庙,就是《聊斋志异》所记,室女守节,死后成神,却篡取别人的丈夫的:现在神座上确塑着一对少年男女,眉开眼笑,殊与“礼教”有妨。其一便是五猖庙了,名目就奇特。据有考据癖的人说:这就是五通神。然而也并无确据。神像是五个男人,也不见有什么猖獗之状;后面列坐着五位太太,却并不“分坐”,远不及北京戏园里界限之谨严。其实呢,这也是殊与“礼教”有妨的——但他们既然是五猖,便也无法可想,而且自然也就“又作别论”了。

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乙]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粤有盘古,生于太荒,

首出御世,肇开混茫。

[丙]就是这样的书,我现在只记得前四句,别的都忘却了;那时所强记的二三十行,自然也一齐忘却在里面了。记得那时听人说,读《鉴略》比读《千字文》,《百家姓》有用得多,因为可以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知道从古到今的大概,那当然是很好的,然而我一字也不懂。“粤自盘古”就是“粤自盘古”,读下去,记住它,“粤自盘古”呵!“生于太荒”呵!….

应用的物件已经搬完,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清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呜叫似的。

他们都等候着;太阳也升得更高了。

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

“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丁]直到现在,别的完全忘却,不留一点痕迹了,只有背诵《鉴略》这一段,却还分明如昨日事。

我至今一想起,还诧异我的父亲何以要在那时候叫我来背书。

五月二十五日

1.概括作者围绕“五猖会”写了哪些内容?

2.文中“我”在看五猖会这件事上有着怎样的心理变化过程?

3.回忆性散文中,作者常将自己站在现时的评论与思考穿插于回忆叙事中,请阅读本文中相关语句,从[甲][乙][丙][丁]划线句中任选一处谈谈其在文中的作用。

4.《朝花夕拾》中有多篇谈到了关于儿童教育问题,请将你读完本文后对相关问题的思考以提问的形式写出。(一个问题即可)。

我的问题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