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内阅读。阅读后完成文后各小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

课内阅读。阅读后完成文后各小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好吧,就明天。”我说。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1.第①段画横线句子中的“悄悄地”和“偷偷地”为何不可以互换呢?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从描写角度品析其中“扑”“挡”的表达效果。

3.第②段“可我……睡不了觉。”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4.短文为何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请说出你的理解。

 

1.“悄悄地”为了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母亲无声离开,突出母亲的谨慎小心,对儿子痛苦心情的充分体谅;“偷偷地”是对儿子不放心,担心儿子做出“傻事”,表现出母亲对儿子的细心关爱。 2.动作描写(细节描写),刻画一个时刻为着儿子着想,性格鲜明、感人至深母亲形象。 3.插叙。补充说明母亲的病具体到哪种地步,突出母亲做出超常努力,对孩子无私的爱(突出母爱的伟大) 4.“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看花”的母爱的集中体现;“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解析】 1.考查对词语的理解。“悄悄”的意思是,指声音低微,不声不响。多形容声音很轻,有寂静安静之意。“偷偷”的意思是形容行动不使人觉察。划线句子前半句写母亲躲出去,是看到儿子在发泄心中的痛苦,母亲这时候躲出去,是想让儿子彻底发泄心中的痛苦,不想打扰儿子,所以母亲躲出去应该是无声的,小心翼翼的,“悄悄”一词体现了母亲的谨慎小心,由此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体谅。但是母亲毕竟是不放心儿子的,她担心瘫痪的儿子会伤害自己,会做出什么傻事,所以她需要在儿子看不见的地方注意儿子的动静,这样的举动自然是不能让儿子发现和觉察的,所以只能“偷偷”地进行,“偷偷”一词体现了母亲的细心。故“悄悄”和“偷偷”两个词语不能互换,换了之后就不符合语境,也没有了这样的表达效果。 2.考查词语的赏析。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具体的文本内容分析其表达效果。“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这句话中,“扑”指用力向前冲,使全身突然伏在物体上,这是母亲在儿子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活着没什么劲时的动作,可知母亲听到儿子说的这句话时是用力向前冲过来,然后全身伏在儿子身上,由此可以看出母亲对儿子的深深的爱。“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这句话中,“挡”是对母亲的动作描写。结合语境可知,母亲之所以挡在窗前,是不想让我看到外面萧条的秋景,以致伤怀伤情,丧失信心与勇气。这个动作,表达了伟大而细腻的母爱。 3.考查记叙顺序及其作用。记叙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分叙。第2段是插入叙述母亲病得严重的情况,属插叙。这一段是交代了母亲生病的程度,母亲病成这样还能精心照料“我”,还能强装让“我”没有察觉,可见母亲是做出了超强的努力的,由此体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4.考查对文章写法的理解与分析。 “看花”反复出现,可知文章是围绕“看花”来写的,看花是全文围绕的中心事件;而母亲想带“我”去看花,是因为想让“我”能感受到这些花是生命力,进而拥有活下去的勇气,故“看花”是母爱的集中体现。结尾处写“我”看到五颜六色的菊花,明白生活的真谛,明白了母爱,因此看花是“我”新生活的象征,是母亲愿望的达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示,落花时节又逢君。

(1)写出一、二两句诗的大意;说出作者隐含其中的情感。

(2)结句中“落花时节”有怎样的寓意?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割席分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丙)儿辈破贼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撒盐空中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又同席读书                (4)看

2.用“/”在需要停顿处标注出来。

有 乘 轩 冕 过 门 者 宁 读 如 故 歆 废 书 出 看

3.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公欣然曰:“大雪纷纷何所似?”

(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4.《世说新语》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所录事件,上自汉末,下迄东晋,尤以东晋为详。从所选语段的内容推断一下(乙)和(丙)各属于哪一门?简要说出推断的理由。

(甲)出自“言语”; (乙)出自_______________;(丙)出自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状写。

(1)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也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

(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7)正如孔子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兴趣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啊!

 

查看答案

选择句子填空,愉当的一项是

我国有句古语“飞瀑之下,必有深潭”,是说飞瀑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凭它那顽强的韧劲,________________。

A.平地硬是被冲成了碧绿的深潭 B.平地硬是冲成了碧绿的深潭

C.碧绿的深潭硬是在平地冲成了 D.硬是把平地冲成了碧绿的深源

 

查看答案

小明跑步健身,坚持一段时间后想放弃,以下句子适合用来激励他的一项是

A.行百里者半九十 B.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C.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 D.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