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课外阅读。阅读后完成文后各小题。 带娃看火车 陈立 ①从小到大,父亲一直是家里的...

课外阅读。阅读后完成文后各小题。

带娃看火车

陈立

①从小到大,父亲一直是家里的“国王”,什么都是他说了算。父亲是威严的,说一不二。

②有一天,父亲买回自行车,许下诺言:“你们要听话,过段时间我就带你们去看火车。”为了看火车,我变得懂事起,学习成绩也提高很多。可是,父亲每天早出晚归,好像永远都有忙不完的事。眼看去看火车的希望快成泡影,暑假的一天晚上,哥哥姐姐怂恿我去问问。

③我走到父亲面前,小声说:“爸,什么时候去看火车啊?”母亲在做饭,也帮着说话:“答应过娃的事就不要拖。”父亲看我一眼,说:“明天就带你们去。”这个好消息来得太突然,我们兴奋到半夜才睡着。

④第二天,我们都起得早。父亲说:“有20里路呢,我先载你大哥和二姐到前面一个地方,再回来接你和大姐。”父亲的双手稳住自行车,等二姐在横杠上坐好,他后腿一伸就飞上了车,哥哥迅速跳上后座。看看他们离去的背影,我只有焦急地等,踮着脚尖地望,等了好久,望见父亲骑自行车回来,大姐牵着我往前胞。

⑤“别慌,别摔了。”父亲跳下车来,把我抱上自行车横杠,我抓紧车龙头,然后载着我和大姐出发。尽管屁股在横杠上没坐多久就有些疼,腿吊得发软,我还是喜悦得像只小鸟。路上有多人跟父亲打招呼,有同村的,有学生,有学生家长,父亲回应的声音洪亮又爽朗。到达哥哥和二姐等候的地万,父亲把我抱下车,叮嘱大姐:“你们在这儿等我,千万别走开啊。”又载上哥哥和二姐朝前去了。

⑥又等了好久,父亲终于骑车来接我和大姐。自行车飞驰着,我坐在横杠上,听到父亲粗重的喘息声,忽然好像有水滴到我脸上。“爸爸,下雨了吗?”我问,“太阳大得很,下什么雨哦。”我扭头看他,他脸上豆大的汗珠顺着下巴正流着。我伸出一只手要给他擦汗,他有些生气地说:“坐好,别动。”

⑦父亲来来回回,往返五六次把我们载到眉山火车站,我们激动地在站台边上张望,盼望火车快来。父亲坐在一块石板上用硬纸壳扇风,被汗水浸透的白衬衫紧贴在后背。

⑧“火车来了!”站台上一阵骚动,很多人在喊。我赶紧从地上爬起来,朝着鸣笛声的方向伸长脖子、睁大眼睛。“住后退!”父亲大声喊。“轰隆隆,轰隆隆”,长龙似的火车向我们驶近,然后在我们眼前慢慢停下来。车门开了,几个人从里面下来,又有几个人上去,车门迅速关了。随着一声巨大的响声,火车飞奔起来,离我们远去。

⑨我们看看火车的背影,意犹未尽。父亲要我们说感受。“看到火车,心满意足了。”“像长龙,声音巨大,好像在悲鸣。”“火车是没有家的孩子,一生都在流浪。”我们四兄妹你一句我一句,争抢着说。

⑩父亲开心地把油纸口袋展开,逃给我们一人一截青皮甘蔗。一阵风吹,我们无比享受地嚼起来,那甘蔗真甜啊,每次回想起来都还味悠长。

夕阳是一只倦鸟,静静地穿过杂木树林,向西移动。父亲又来来回回五六次用自行车把我们载回家。母亲冲好热水,叫满身大汗的父亲洗洗,我们一溜烟跑出去,喊拢村里的几个小伙伴,眉飞色舞地讲看到的火车,讲了一遍又一遍,小伙伴们羡慕极了。

长大后,我们都成了蒲公英,飞离故乡,各自安家。每次回来,我们都很珍惜跟父母在一起的时光,总要陪他们散散步、聊聊天。

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2.文中哪句话表现了“我”看火车时兴奋的心情?

3.简析第⑩段中加点字“甜”的含义。

4.品味第③段中加点的“小声”一词,揣摩“我”当时的心理。

5.你喜欢这样的父亲吗?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理由。

 

1.父亲用自行车载我们兄妹四人看火车。 学生答“我们看火车的背影,意犹未尽,我们四兄妹你一句我一句争抢着说”。 2.我赶紧从地上爬起来,朝着鸣笛声的方向伸长脖子、睁大眼睛。 3.甘蔗的甜;看火车愿望实现的满足;美好的亲情带来的愉悦(童年美好的记忆) 4.尽管害怕父亲,为了能去看火车,还是壮着胆子去跟威严的父亲提了这个要求。 5.喜欢。言而有信,答应看火车就去看火车;不辞辛劳,多次往返带四个孩子去看火车;慈爱,细心,给我们吃甘蔗;引领孩子成长,叫孩子说看火车的感受。 【解析】 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有多种方法,如要素串联法、标题拓展法、段意合并法、摘录句段法。本文的标题概括了文章的主要事件,故可以用“标题拓展法”进行概括,结合文章内容,将相关要素进行补充拓展即可。文章的主要人物是父亲和兄妹四人,写父亲来来回回五六次用自行车把我们载去看火车的事情。据此可将本文的主要内容概括为:父亲用自行车载我们兄妹四人看火车。 2.考查对人物心情的把握。根据题干要求,需从原文摘录一句能表现“我”看火车时兴奋的心情的句子。锁定答题区域是在第⑧段,“我赶紧从地上爬起来,朝着鸣笛声的方向伸长脖子、睁大眼睛。”这一句是写“我”听到“火车来了”这句话时的动作,从“赶紧”“伸长脖子”“睁大眼睛”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我”当时的兴奋。 3.考查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意思,除了理解其字面意思,还应结合具体的语境理解其语境义。“甜”一可以指像糖和蜜的味道,二可以用于形容舒适、愉快。第⑩段中,作者吃了甘蔗,甘蔗是甜的,故“甜”可以指甘蔗的甜。同时,父亲带我们去看了火车,看火车是作者长久以来的愿望,这个愿望实现了,对作者来说,这是一种“甜”,精神上感觉到愉快,故“甜”也可以指看火车愿望实现的满足;作者这个愿望是父亲历经辛苦帮他实现的,体现了父亲的爱和美好的亲情,故“甜”也可以指父亲对他的爱和美好的亲情给作者带来的美好感受,这种感受让作者感觉到“甜”。 4.考查对人物心理的揣摩。揣摩人物心理,需结合具体的语境及人物的身份等进行分析。结合前文可知父亲是威严的,说一不二,对于这样的父亲,作者当然是有一些害怕的,“小声”一词体现了“我”当时的害怕,但尽管害怕,所以,“我”问父亲是壮着胆子问父亲什么时候去看火车的。我之所以这样问父亲,是为了能去看火车,由此可看出“我”当时有多么想去看火车。故综合以上内容,可知作者当时的心理是尽管害怕父亲,为了能去看火车,还是壮着胆子去跟威严的父亲提了这个要求。 5.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从文中写父亲答应了带孩子去看火车就真的带孩子去看火车,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言而有信的人。从文中写父亲来来回回五六次用自行车带着四个孩子去看火车并带回家可以看出父亲的不辞辛劳;从第⑨段中父亲要我们说看火车的感受可以看出父亲教育有方,懂得适时引导孩子进行思考;从第⑩段写父亲带上了甘蔗让我们在看火车时吃可以看出父亲的细心和慈爱。这样的父亲怎能不让人喜欢呢?故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喜爱。然后结合文章的相关情节和父亲的形象进行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阅读名著选段完成文后各小题。

(甲)“人之初,性本善”么?这并非现在要加研究的问题。但我还依稀记得,我幼小时候实未尝蓄意忤逆,对于父母,倒是极愿意孝顺的。不过年幼无知,只用了私见来解释“孝顺”的做法,以为无非是“听话”,“从命”,以及长大之后,给年老的父母好好地吃饭罢了。自从得了这一本孝子的教科书以后,才知道并不然,而且还要难到几十几百倍。其中自然也有可以勉力仿效的,如“子路负米”,“黄香扇枕”之类。“陆绩怀桔”也并不难,只要有阔人请我吃饭。“鲁迅先生作宾客而怀橘乎?”我便跪答云,“吾母性之所爱,欲归以遗母。”阔人大佩服,于是孝子就做稳了,也非常省事。“哭竹生笋”就可疑,怕我的精诚未必会这样感动天地。但是哭不出笋来,还不过抛脸而已,到“卧冰求鲤”,可就有性命之虞了。我乡的天气是温和的,严冬中,水面也只结一层薄冰,即使孩子的重量怎样小,躺上去,也一定哗喇一声,冰破落水,鲤鱼还不及游过来。自然,必须不顾性命,这才孝感神明,会有出乎意料之外的奇迹,但那时我还小,实在不明白这些。

(乙)因为东关离城远,大清早大家就起来。昨夜预定好的三道明瓦窗的大船,已经泊在河埠头,船椅、饭菜、茶炊、点心盒子,都在陆续搬下去了。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

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

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

(丙)父亲的喘气颇长久,连我也听得很吃力,然而谁也不能帮助他。我有时竟至于电光一闪似的想道:“还是快一点喘完了罢……。”立刻觉得这思想就不该,就是犯了罪;但同时又觉得这思想实在是正当的,我很爱我的父亲。便是现在,也还是这样想。

……我现在还听到那时的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

1.甲、乙、丙三部分选段皆出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篇名分别是甲:____________,乙:《____________》,丙:《____________》。

2.甲选段中谈到“卧冰求鲤”的故事,鲁迅的态度如何?你认可吗?说出理曲。

3.乙选段中父亲做法给当时的“我”带来了心灵上的障碍,请写出“我”的心情变化。丙选段也写到父子之情。结合三篇选段,谈谈如何处理好“父子”、“父女”关系。

 

查看答案

课内阅读。阅读后完成文后各小题。

①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收音机里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这时,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注意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圈红红地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

②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我,母亲的肝常常疼得她整宿整宿翻来覆去地睡不了觉。

③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刷刷拉拉”地飘落。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北海的菊花开了,我推着你去看看吧。”她憔悴的脸现出央求般的神色。“什么时候?”“你要是愿意,就明天?”“好吧,就明天。”我说。我的回答让她喜出望外。她高兴得一会儿坐下,一会儿站起:“那就赶紧准备准备。”“唉呀,烦不烦?几步路,有什么好准备的!”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看完菊花,咱们就去‘仿膳’,你小时候最爱吃那儿的豌豆黄儿。还记得那回我带你去北海吗?你偏说那杨树花是毛毛虫,跑着,一脚踩扁一个……”她忽然不说了。对于“跑”和“踩”一类的字眼儿,她比我还敏感。她又悄悄地出去了。

④她出去了,就再也没回来。

1.第①段画横线句子中的“悄悄地”和“偷偷地”为何不可以互换呢?

2.“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母亲进来了,挡在窗前”从描写角度品析其中“扑”“挡”的表达效果。

3.第②段“可我……睡不了觉。”属于哪种记叙顺序?它在文中有何作用?

4.短文为何反复写“看花”这一内容,请说出你的理解。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回答下面的问题。

江南逢李龟年

          杜甫

歧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示,落花时节又逢君。

(1)写出一、二两句诗的大意;说出作者隐含其中的情感。

(2)结句中“落花时节”有怎样的寓意?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割席分坐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座,曰:“子非吾友也。”

(丙)儿辈破贼

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言,徐向局。客问淮上利害,答曰:“小儿辈大破贼。”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撒盐空中可拟              (2)未若柳絮因风起

(3)又同席读书                (4)看

2.用“/”在需要停顿处标注出来。

有 乘 轩 冕 过 门 者 宁 读 如 故 歆 废 书 出 看

3.把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公欣然曰:“大雪纷纷何所似?”

(2)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4.《世说新语》按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所录事件,上自汉末,下迄东晋,尤以东晋为详。从所选语段的内容推断一下(乙)和(丙)各属于哪一门?简要说出推断的理由。

(甲)出自“言语”; (乙)出自_______________;(丙)出自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状写。

(1)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王湾《次北固山下》一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也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

(4)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5)________________,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

(7)正如孔子所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可见兴趣的培养是多么重要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