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内选段,完成题目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阅读课内选段,完成题目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于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们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第④段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委屈”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中母亲“变了主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⑧段中的划线句,作者为什么要特地强调母亲的“瘦”和“不算重”,又强调儿子的“幼小”和“轻”?

 

1. 田野的初春景致 渲染了春天生机初现气息,突出了我对生命的联想与感受 2.不满足儿子走小路的想法 3.母亲疼爱孙子,想要满足孙子的愿望 4.表现母亲的虚弱和儿子的幼小,他们都需要照顾和保护的,突出了我和妻子这样的中年人所承担起的家庭责任,表现出他们既要尊老又要爱幼的特殊使命。 【解析】 1.考查对景物描写及作用的理解。第一问根据“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可知描写的对象是“初春田野”的景象。 第二问,景物描写的作用:一、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二、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三、展示人物性格;四、推动情节的发展等等。以上各种作用常常同时出现,景物描写可以同进具有一种或几种表达作用。要根据具体文章具体分析。这“新绿”,这“嫩芽”,这“冬水”的水泡,分明是春的气息的透露,它显示了不可遏制的生机,这是对生命的高歌,对生命力的礼赞。 2.本题的考点是词语的含义。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理解词语一般先理解其表面义,然后要结合语境及课文内容,具体理解出它的语境义及所包含的情感。务必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委屈”的本义指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心里难过。这里是想到“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所以决定听从母亲的写法,走大路。就只能“委屈”儿子,不能满足儿子走小路的想法。 3.考查对句子内容的理解。母亲原本想走大路可能是因为想要孙子想走小路,母亲想满足孙子的愿望,体现中华民族“爱幼”的传统美德,她爱自己的孙子,宁可委屈自己。 4.考查作者这样强调的用意。强调母亲的“瘦”和“不算重”写出母亲已老,需要照顾和保护;强调儿子的“幼小”和“轻”写出儿子还小,也需要保护照顾。“我”和妻子分别背着家庭中的上一代人和下一代人,表明作为中年人,“我”和妻子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对生活有一种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突出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王敦①有废明帝②意,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③所说。及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④,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注):①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权纂位之心。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 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温来 _________

(2)欲使温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

B.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

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

3.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其编者是南朝的____________(人名)。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门外戏”一词突出元方只是孩童,衬托出他虽年幼却聪慧识礼的形象。

B.“尊君在不?”语气直接,表现出客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迟到失信的错误。

C.“下车引之”是友人惭愧的表现,他无言以对的狼狈衬托了元方的形象。

D.“入门不顾”表现出了元方聪明智慧、善于言辞又知书识礼的人物形象。

 

查看答案

古诗阅读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抒发满腹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查看答案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散文——史铁生——当代作家

B.《散步》——散文——莫怀戚——当代作家

C.《济南的冬天》——小说——老舍——文学家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鲁迅——文学家

 

查看答案

下列选项中谦辞和敬辞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信附上我近日大作,请您雅正。

B.鄙人今天能来到您的寒舍,真是三生有幸。

C.贤弟啊,愚兄想听听你的高见。

D.感谢您把这本书借给我,现原书奉送给您。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