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内选段,完成题目
散步
①我们在田野上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在清明将到的时候死去了。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儿小块儿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枝上的嫩芽儿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儿……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于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我想找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儿子了,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睛顺小路望过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说。
⑧这样,我们就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了。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我的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我们的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们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第④段描写的对象是_________,这段景物描写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⑥段中“委屈”一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⑦段中母亲“变了主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第⑧段中的划线句,作者为什么要特地强调母亲的“瘦”和“不算重”,又强调儿子的“幼小”和“轻”?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王敦①有废明帝②意,欲以不孝废之。每言帝之不孝,皆云温太真③所说。及温来,敦便奋其威容,问温:“太子作人何似?”温曰:“小人无以测君子。”敦声色并厉,欲使温从己,乃重问温:“太子何以称佳?”温正色曰:“钩透致远④,盖非浅识所测。然以礼侍亲,可称为孝。”
(注):①王敦:东晋大臣,有谋权纂位之心。②明帝:司马绍,即后文的太子。③温太真:东晋政治家,曾任太子的近侍官。 ④钩透致远:指学识广博精深。
1.解释文中的加点词
(1)及温来 (_________)
(2)欲使温从己 (________)
2.对文中画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小人物没法估量君子德行。
B.我没有资格估量君子的德行。
C.小人物无法测量君子德行。
D.我没有凭借测量君子的德行。
3.文中能体现温太真有胆识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题目
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1.上文选自《_______________》,其编者是南朝的____________(人名)。
2.翻译文中划线句子: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3.下列选项中对上文理解不正确的是( )
A.“门外戏”一词突出元方只是孩童,衬托出他虽年幼却聪慧识礼的形象。
B.“尊君在不?”语气直接,表现出客并没有认识到自己迟到失信的错误。
C.“下车引之”是友人惭愧的表现,他无言以对的狼狈衬托了元方的形象。
D.“入门不顾”表现出了元方聪明智慧、善于言辞又知书识礼的人物形象。
古诗阅读鉴赏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诗人在抒发满腹愁绪时,写到了哪些景物?
2.诗中“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下列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秋天的怀念》——散文——史铁生——当代作家
B.《散步》——散文——莫怀戚——当代作家
C.《济南的冬天》——小说——老舍——文学家
D.《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散文——鲁迅——文学家
下列选项中谦辞和敬辞使用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随信附上我近日大作,请您雅正。
B.鄙人今天能来到您的寒舍,真是三生有幸。
C.贤弟啊,愚兄想听听你的高见。
D.感谢您把这本书借给我,现原书奉送给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