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身处巴蜀,为远方的妻子写下了这首诗,“君”指的便是诗人的妻子。
B.诗中两次写到“巴山夜雨”,一实一虚,点明了特定的背景。
C.从“未有期”、“何当”中可以读出作者对未来充满了绝望。
D.本诗语言朴素自然,如话家常,字里行间蕴含着微妙的情感受化。
2.简要说说“秋”在诗中起到哪些作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清晨的滩涂色彩浅淡,如同一幅水墨画蔓延在灰蒙的大地上,有着 甲 (A 纯粹 B.纯洁)原生的天然美感;当一轮朝阳升起,在海平面上徐徐绽 ① 放,浅灰、橙黄、绯红、亮金…各种色调便在一片静谧里开始无休止地 乙 (A.荣耀 B.炫耀),光影交错中,整片滩涂像是一只上帝挥毫间不慎掉入人间的调色盘,又像是_____________,五彩缤纷,令人目不暇接,远处,几座灵巧秀气的小山温驯地quán ② 伏在滩涂上,恬静悠然。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书写汉字
①绽 ________________放 ②quán __________________伏
(2)从语段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在空白横线处补写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
A.一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电影
B.一座春风吹拂下百花争艳的花园
C.一段如泣如诉婉转悠扬的旋律
D.一片黄沙漫天无边无际的沙漠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型毒品,公民个体也应具有一定的辨别防范。
B.寒假即将来临,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C.能否规范地书写汉字,是对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写的基本要求。
D.关于新产品发布方案的具体详情,刘经理一直守口如瓶。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其一》)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 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6)终古高云簇此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谭嗣同《潼关》)
(7)《次北固山下》中描写时序更替又蕴含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诫子书》中诸葛亮告诫儿子为人不可放纵懈怠、轻薄浮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文
还记得风雨坎坷时,牵着我们的那双粗糙而充满了力量的手掌吗?还记得蓦然眺望窗外时,教我们感受温暖的那一寸温厚甜糯的阳光吗?还记得书海徜徉经典,曾经为我们传道解惑的字字真言吗?就是那一本经典,就是那一寸阳光,就是那一双牵我跨越山河的手掌……陪伴我在这个喧嚣浮华的人世间,从懵懂走向成熟,从脆弱走向坚强,任我一点点,一节节,成长为茂林修竹……
请以“ 伴我成长”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请将题目补充完整(可填阅读、阳光、母爱、友谊、信任、挫折、奋斗、书信、舞蹈等,也可自行提炼一个词填上),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要有真情实感。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
与父亲抬担子
王清铭
①很小的时候,家里生活十分艰难,我们几个半大的孩子经常被当作“全劳力”使用。印象最深的是我与父亲抬担子。我个儿矮,走在前,父亲个儿高,在后。担子的绳子离父亲的肩膀很近。我从小就肯吃苦耐劳,担子可能不很重,但因为我太小,几次下来,嫩小的肩被粗糙的扁担压出一块血红,血珠子快要淤出来。扁担好像钢板一样硌得辣疼,我只好佝偻着,用上背部来支撑感觉越来越沉重的重量。父亲看到了,伸手将担子的绳索又往他那边一捋,我的脚步轻而快,而劳累一天的父亲却蹒跚起来。我对父亲说,我能行。父亲说:“小孩子的肩嫩,压得太重,长大骨头会变弯的。”
②我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父亲在我眼中变矮了,读书放假时给家里帮忙,我个儿高,走在后,父亲个儿矮,在前。十多年过去了,生活的重担早压得父亲有些佝偻,父亲像我小时候一样用上背部来支撑担子的重量,看着父亲吃力的样子,我的心有点酸,但强忍着不让眼泪盈出眼眶。父亲一生最见不得眼泪。阳光下父亲的背影不再是挺直着的,而是“缩”成一团。上坡时我装成漫不经心地用手往我这边捋担绳,将担子的重量尽量往自己的肩上压。这回父亲没有发觉,脚步迈得更稳健了。我对父亲说,你太累了,歇会儿。这回轮到父亲用手背揩拭额头沁出的汗说:“我能行。”说着他脸上的皱纹拉直了,露出一个表情平板的笑容。
③到达目的地后,父亲才发现担子后移了许多。他上下打量我一会儿,只轻轻地说一句,阿铭懂事了。那一天夜里,我的肩膀肿得老高,血淤成青色,疼得睡不着觉,但我不叫痛,因为我真的懂事了。
④工作以来回家的次数少了,父子相对,没有什么话可讲,我极少谈自己的境况,怕给他再增加心头的负担,父亲除了劳动还是劳动,也没有太多的闲话。好几年过去了,父亲的背越发佝偻。上星期回家帮父亲打煤饼,天不热,但他很快就大汗淋漓,脱掉外衣,父亲的背再一次呈现于我的跟前。这是怎样的一个背影啊,肩上的骨骼垂成两个弧形,背部佝偻成一个前倾后拱的弧形,而腰部又有些前拱后倾。背部肌肉有点松弛,原来我以为皱纹只长在人的脸上,现在才明白,老了的人,背部甚至躯体各部都会长起褶皱。我们两人一起将袋装的煤抬到埕场,父亲在前,我在后,父子体高相差10多公分,担子的重量倾向父亲那边。这一次我不再掩饰,用手直接将担绳捋到我这边。父亲看在眼里,还是那句话,我能行。但他不再推让了,毕竟是60多岁的人了。
⑤父亲稳健地走着,我心头忽然涌起许多回忆,但很快就收住思想野马的缰绳,现实的生活是实在的,就如这脚下的路,根本就无须抒情。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
1.第①段中划线句,说“扁担好像钢板”的表达效果是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第①②④段有三处加点的“我能行”,请你默读体会,写出这三处分别表现了说话人物怎样的情感。
第①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②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④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细读第④段中的划线句,这段对于父亲背影的细致描写,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
4.以下对于上文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文章主要记叙“我”三次与父亲一起抬担子的情境,表现了父子之间的深厚情感。
B.文章按照“我”的成长历程来安排三个场景,主要表现 “我”有吃苦耐劳的好品质。
C.文章多次写 “我”抬担子的疼痛,从侧面反映父亲承担家庭重担的艰难和不容易。
D.文章结尾 “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既写父亲带着“我”抬担子,也写父亲教会“我”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