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倾斜六十五度的阳光 ⑴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倾斜六十五度的阳光

⑴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天终于放晴了,连续阴雨十来天,拧一把,每个人的心都能拧出一大盆水来。

⑵他急匆匆地向我请假,想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半小时假。我对他家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老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而且一定要在天气晴好的日子?

⑶我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回家里,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⑷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我们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使得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像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

⑸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都适应不过来。到了二楼,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暗淡,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啦?”彬是他的名字。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他顺路来看看你。”

⑹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又回到房间,搀着一位老太太,慢慢地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地笑了一笑。

⑺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上摆着一张躺椅,躺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几盆花草。他将奶奶扶到躺椅上躺下。我惊诧地看到,一道阳光正好洒在躺椅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他帮奶奶掖好被子,老人用手遮在额前:“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说:“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

⑻告别老人,走出门,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阳光与地面正好处在六十五度角。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晴天,有太阳,我就会回家把奶奶搀到阳台上晒晒太阳。”

⑼“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经常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看法。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⑽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竖起来了。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几乎常年见不到阳光,晾晒的衣服基本上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高楼都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气。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漫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那时候,奶奶在做钟点工,她对雇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天晴的时候,下午两点半准许她回一趟家。

⑾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我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几乎嗅不到一点老楼里的陈腐气息。奶奶把所有能照到我家的阳光都照射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晒到太阳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⑿我相信他能做到。

⒀回头,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1.选文第⑴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指出选文第⑺段画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选文第⑼段中我为什么要“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

4.选文第⑽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5.选文最后一段写得深刻而含蓄,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6.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彬是怎样的一个人?

 

1.描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表现人们的惊喜之情,为彬请假回家作铺垫。 2.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彬的周到、细心、懂事,表现彬对奶奶的爱,突出文章的中心。 3.我理解了彬一直以来只要晴天就在每天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的时间请假回家看看的原因,对彬的孝顺、细心、周到行为的敬佩、感动、与赞赏。 4.不能删去,插入了彬小时候奶奶晴天为他晒棉被的事,表现奶奶对彬的关心和爱,是彬孝敬奶奶、懂得感恩,在晴天的下午请假回家的原因,使文章内容更完整,中心更突出,所以不能删去。 5.高楼的影子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人们不能时时享受到太阳光的照射,但人与人之间的爱(亲情)会像阳光一样让人内心感到明亮、温暖、这种爱是长久的。 6.孝顺,例:看到天晴着急回家,为让奶奶多晒一会太阳等。细心、周到,例:为奶奶铺被子,又慢慢地搀扶奶奶晒太阳等。懂得感恩,例:准备为奶奶买能晒到太阳的房子,让奶奶安享晚年等。 【解析】 1.这道题考查的是记叙文开头的作用。记叙文开头的作用主要有:开门见山,开篇点题;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渲染气氛;引起下文(或总领全文、或为下文做铺垫);奠定感情基调;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回答时要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考虑。“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描写了雨过天晴的景象;从“天终于放晴了”可以看出雨过天晴后人们的惊喜之情;这里的环境描写为下文彬请假回家作铺垫。 2.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他附在奶奶耳边说”这是写彬的动作;“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这是写彬的语言。由此可以看出彬照顾奶奶的周到、细心、懂事,表现了彬对奶奶的爱。 3.这道题考查对词语表达效果的理解。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答题模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根据上下文我们知道,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经常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看法。现在“我”终于理解了彬一直以来只要晴天就在每天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的时间请假回家的原因。加点词“重重地”表现了“我”对彬的孝顺、细心、周到行为的敬佩、感动、与赞赏。 4.这道题考查的是对记叙文顺序的理解。记叙文的顺序主要有:顺序、倒叙和插叙。插叙的作用:使叙述更加完整,使文章更充实,结构上更紧凑,能够更好地突出文章中心。选文第⑽段内容上交代了小时候奶奶晴天为彬晒棉被的事,从“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可以看出奶奶对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从而解开了彬孝敬奶奶、懂得感恩,在晴天的下午请假回家的原因。使文章内容更完整,中心更突出。 5.这道题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含义的理解。理解句子的含义,首先抓住句子的中心词语,明白句子的表层含义,再结合上下文或主旨,并联系句子的修辞、表现手法等,用通顺、明白的语言把深层含义诠释出来。“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意思是彬和奶奶住的这栋幢老式居民楼又被前边高楼的影子挡住了阳光;“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意思是,作者从彬的身上看到了彬和奶奶之间互相关爱的浓浓的亲情和,这种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和爱会像阳光一样让人内心感到明亮、温暖、这种爱会一种延续下去。 6.这道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特征的分析概括。分析时,要结合文章人物的活动环境,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描写,尽量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从“只要晴天,有太阳,我就会回家把奶奶搀到阳台上晒晒太阳”可以看出彬对奶奶的孝顺;从“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又回到房间,搀着一位老太太,慢慢地走了出来”可以看出彬的细心、周到;从“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晒到太阳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可以看出彬懂得感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当前,全球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浪潮,中国政府正加快人工智能的布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摘编自刘少华、郭超凯《人工智能,中国加速前进》)

(材料二)一些有识之士参与了“人工智能”讨论,如物理学家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自行启动,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局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本无法竞争,最终将被超越。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特斯拉公司总裁马斯克则表示;“如果不能战胜人工智能,那就加入他们。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最佳结果就是共生,意即人类自身转变为人工智能。”然而,这些讨论都或多或少脱离了我们的现实。霍金等人虽然很聪明,但他们毕竟没有亲自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

(摘编自《2017·菠萝科学奖 人工智能主题解读》)

(材料三)1993 年,科幻作家弗诺·文奇提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线”设想。(如图)

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线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当前全球新形势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步伐。

B.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人工智能将为建设强国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C.相比马斯克,霍金比较悲观,他认为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D.马斯克、霍金和弗诺·文奇等有识之士对人工智能的解读都很有现实意义。

2.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描述人工智能“智力水平”的发展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②改之乎?不然,迨③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

(注)①还:通“旋”,掉转身。②盍:何。③迨:等到。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白玉之环______   (2) 同舍生皆绮绣______

(3)善学者应有邪______       (4)夫善学者不下问______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断两处)

凡 师 之 所 言 吾 悉 能 识 之 是 不 亦 善 学 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4.甲文通过_______的手法,说明学习要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通过人物对话强调学习要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诗歌赏析。

(甲)《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二月二日出郊

[宋]王庭珪[]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1.对(甲)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采用乐府古题“行路难”,以叙事开篇,渐而过渡到抒情。

B.诗人面对美酒佳肴却“停杯投著”“拔剑四顾”,透露出内心的迷惆痛苦。

C.“闲来”两句连用两个历史典故。表现诗人对乘舟垂钓悠闲生活的渴望。

D.诗人反复感叹“行路难”,唱出了无穷忧虑,焦灼不安的心声。

2.下列对(乙)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云犹含态石披衣”一句采用拟人手法,赋予“云”和“石”以人的情态。

B.诗的颔联写远景,颈联写近景,远近结合,使景物富有层次感。

C.最后两联用鸟类逢春之乐反衬“田家”早耕归来的心情。

D.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热爱田园风光的感情。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马作的卢飞快,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四面楚歌终破楚,________________ 。(《满江红》)

(3)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4)_____________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5)______________,愁云惨淡万里凝(《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_____________ ,坐断东南战未休。 (《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7)《渔家傲·秋思》中运用典故自抒怀抱,慨叹功业未立和思念家乡复杂心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江城子·密州出猎》中运用典故,表达自己希望得到朝廷重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名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浒》塑造的被逼上梁山的众多好汉中,林冲的经历十分典型,他因误入白虎堂而被发配沧州,最终一步步被逼上梁山。

B.《简•爱》是法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作,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的故事。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在卧床养病期间,以顽强的毅力坚持写作,最终著成《暴风雨所诞生的》。

D.《骆驼祥子》讲述了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通过祥子的变化,作者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不让好人有出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