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一份约定,或关乎友谊,或关乎亲情,或关乎过往,或关乎未来……你曾经与谁约定?又将这份约定镌刻在何处?

请以“镌刻在______的约定”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作文。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得少于800字。(4)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更不允许抄袭本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否则作文分数为零。

 

范文: 镌刻在栀子花里的约定 记忆里的婆婆总是笑吟吟地坐在竹藤椅上,伸出瘦弱的手和我拉勾作约定…… 又是一年盛夏,栀子花开得正好,纯白的栀子花瓣柔柔的,像新生儿的脸颊,嫩得能掐出水来。叶的绿也越发浓起来,好像一不留神就会在烈日里化成水,滴落下来。这个时候的花香也是最浓烈的,馥郁芬芳,如美人儿一般勾着你的魂,整个人仿佛都泡在了温柔香里。这,是婆婆最喜爱的季节。 早几年,婆婆身体还没有那么坏的时候,她总是会掐一朵半开的栀子花,除净花中的小虫子,然后轻轻地戴在我的耳畔,勾唇轻笑:“妍妍戴花真好看。”伶牙俐齿的我总会把花别到婆婆耳畔:“婆婆比我更好看!”这时候,婆婆的脸颊上就会飞满了云彩,如少女般娇羞。“以后的每一个夏天婆婆都要陪我一起看花啊!”婆婆点头。那是年幼的我与婆婆许下的约定。 后来,病重的婆婆下不了床,我就去为婆婆摘栀子花。我贪心,总是想摘高处开得最好的,就攀着那枝条引得花间的小虫子一阵躁动。待摘到满意的,就找来一只小瓷碗,把花泡在水里。细长的萼托着盛放的栀子花,花瓣柔而嫩,醇厚又灵动,浮在水面上,叶将白瓷碗也映 得一片绿意。放在床边,香浓得化不开,打开窗户,连吹进来的风也是醉醺醺。婆婆嗅着这抚慰了一整个初夏的香,昏暗的眸子里漾起一点星波,苍老而病弱的面上浮起一抹笑靥。我也跟着笑,祖孙俩的心就在这花香中浸润出香甜。 “婆婆怕是不能陪你到下一次栀子花开了。”她总是担心很多,我就去牵她手:“不要瞎说,婆婆你那么精神,我一定会陪着你,待你打败病魔我们再一起去看栀子花。好不好?”然后我就闹着要与婆婆拉勾,那样她就不能反悔。 一阵风过,扬起她所着的素衣,衣下骨瘦嶙峋的轮廓隐隐可见,我勾起她的小拇指,尽管在炎热的初夏,那手指也是凉凉的。两只勾在一起的手,一个干枯瘦弱,一个白嫩圆润,这对比越是鲜明我心中的苦涩就越深。“婆婆一定要陪我看下一次花开啊!”我忍着哭腔故作无所谓模样,她却总是笑着,淡淡地,温柔而娇羞。 现在,她已化为一捧尘土,可我却仍然记得我们的约定。婆婆啊一定会陪我去看那栀子花开的。就算婆婆不在了,待到栀子花开时,也会化作一朵栀子,偎在枝头陪我度过每一个初夏。 栀子花又开了,婆婆,你藏在哪一朵里呢?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写作半命题作文的能力。想要写好此类作文,关键是要拟一个恰当、新颖的题目。一般地说,半命题作文要求补填的内容往往是写作的中心内容。在完成补题的同时实际上也就是确定了写作的素材或明确了写作的中心。在拟题时,首先必须进行选材上的思考,然后根据所选材料再去拟定一个合适的题目。此后的构思写作同命题作文就没有什么两样了。半命题“镌刻在_____的约定”有丰富的延展性,是个大而化之的题目。可以写实,亲情、友情皆可。也可以务虚,心灵之约,侧重于痛并快乐着的自我成长,收获爱与责任和勇气等等。“约定”是承诺、信用、坚守的意思;补题也较简单,如心底的、小树上的、夏天的、花架下等。文章应写成以记事的记叙文。选材时要结合自身的经历与体验,选取真实典型的素材。立意要积极向上。行文中要恰当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清楚“我”和谁之间的“约定”,发生过什么样的故事。要运用细节描写,突出文章主题。语言要生动流畅,表达出真情实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按要求写作。

在人生旅途中,我们常被温暖照亮:父母殷切的期望,老师谆谆的教诲,同学纯真的友谊,自然慷慨的启示……让我们消极变积极,单调变多彩,坎坷变坦途。由此,我们克服困难,勇敢坚强;心有所悟,帮助他人;坚守信仰,乐观豁达……彰显青春的美好与活力。

请以“温暖照亮我前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人名。(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不得少于800字。(4)感情真挚,不得抄袭,更不允许抄袭本试题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否则作文分数为零。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回答小题。

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台湾著名剧作家、导演李国修,年少时,曾抱怨父亲做了一辈子鞋没有发财。父亲痛骂一通后,告诫他: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算功德圆满。李国修深受启发,用毕生的精力只做“开门、上台、演戏”这一件事,让他享有“台湾莫里哀”的美名。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辈子专注做好一件事很重要。

⑵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认识不到这点的重要性。他们信奉“艺多不压身”,礼赞“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谁知到头来却落得个“样样涉足,个个平平”的局面,导致“艺多不养家”的尴尬后果。对普通人来说,这其实是一种必然的结局,因为许多伟人亦无法达到多才多艺的人生高度。

⑶法国作家莫泊桑小时候曾在福楼拜面前自信地说:“我上午用两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用另两个小时来弹钢琴,下午则用1个小时向邻居学习修理汽车,用3个小时来练习踢足球,晚上,我会去烧烤店学习怎样制作烧鸭,星期天则去乡下种菜。”说完后一脸得意。福楼拜听后笑了笑说:“我每天上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下午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晚上,我还会用4个小时来读书写作。”福楼拜接着问:“你究竟有什么特长,比如有哪样事情你做得特别好?”这下,莫泊桑答不上来了。于是他便问福楼拜:“那么,您的特长又是什么呢?”福楼拜说:“写作。”原来特长便是专注地做好一件事情。于是,莫泊桑下决心拜福楼拜为文学导师,一心一意地读书写作,最终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跻身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的行列。

⑷专注于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是对毅力与恒心的考量。成功学上有个著名的“两万小时理论”,即“经过两万小时锻炼,任何人都能从平凡变成卓越”。但芸芸众生平凡者不可计数,卓越者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两万小时锻炼太过漫长、枯燥、无趣,没有坚如磐石的信念,没有钢铁般的意志,动摇、绝望直至放弃是顺理成章的事。

⑸专注于一件事,看似艰难,其实也容易。只要我们选择的事业,是我们内心深处最渴望的,是我们最感兴趣的,漫长的“两万小时”就不会带来遥遥无期的恐惧,别人眼中枯燥、无趣的历程,便会成为时时给我们惊喜的旅程。只要我们拥有一颗任天边云卷云舒,静看庭前花开花落的淡泊之心,滚滚红尘的纷纷扰扰,便不会轻易动摇我们由平凡走向卓越的脚步。只要我们把“两万小时”分解到活着的每一天,我们每天为卓越所付出的不过是半小时、一小时而已。

⑹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和精力十分有限,利用这有限的精力,在有限的时间里专注地做好一件事,就很有可能从众人中脱颖而出。(选文有改动)

1.请找出选文的中心论点,写在答题卡上。

2.选文第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3.请围绕中心论点为选文补充一个事实论据,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

4.选文第段划线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5.读了本文后,请结合自身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倾斜六十五度的阳光

⑴阳光穿过云层,越过前面大楼的楼顶,闯进了我们的办公室。天终于放晴了,连续阴雨十来天,拧一把,每个人的心都能拧出一大盆水来。

⑵他急匆匆地向我请假,想回家一趟。我看看时间,下午两点一刻。每次,只要天气晴朗,他都会在这个时间请半小时假。我对他家了解得并不多,只知道他是个孤儿,是奶奶将他一手带大的。如今奶奶老了,一个人在家不安全,常回去看看,是对的。好在单位离他家不远,骑车十来分钟就到,所以每次我都会准假。只是不太明白,他为什么总是选在这个时间回去,而且一定要在天气晴好的日子?

⑶我正好要到他家附近的一个单位谈一笔业务。我说:“那我们一起去吧,你顺便回家里,然后我们一起去谈业务。”

⑷骑着车,穿街过巷,阳光温暖地洒在我们身上。拐进一条小巷,我们在一幢灰旧的居民楼前停了下来。四周都是高楼大厦,使得这幢老楼显得特别矮小,前面高楼的影子像笼子一样将老楼罩住。他说:“我家就住在这里,进去坐坐?”我点点头。

⑸走进楼洞,眼前骤然一暗,眼睛一时都适应不过来。到了二楼,他掏出钥匙,打开了门。屋里很暗淡,里屋传来一个老太太的声音:“是彬啊,你回来啦?”彬是他的名字。他大声应道:“奶奶,是我,还有我的领导,他顺路来看看你。”

⑹他招呼我在客厅坐下,便匆忙走进房间,抱了一床被子走到阳台上,又回到房间,搀着一位老太太,慢慢地走了出来。我站起来,向老人问好。老人颤巍巍地笑了一笑。

⑺他将老人搀到阳台上,我赶紧帮忙,上前将阳台的门拉开。很逼仄的老式阳台上摆着一张躺椅,躺椅上铺着一床棉被,几乎将整个阳台占满了,边上放几盆花草。他将奶奶扶到躺椅上躺下。我惊诧地看到,一道阳光正好洒在躺椅上,那是从前面两幢高楼的间隙照射过来的。老人眯着眼睛,笑着。他帮奶奶掖好被子,老人用手遮在额前:“好了,彬,你快去上班吧。”他附在奶奶耳边说:“那等会儿你自己回房间时小心点。”

⑻告别老人,走出门,他说:“因为前面的楼太高,阳光都被遮挡住了,每天只有下午两点半到三点半才能透进一点阳光,照到阳台上。这个时间的阳光与地面正好处在六十五度角。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不好,腿脚也不方便,不能下楼晒太阳了,所以,只要晴天,有太阳,我就会回家把奶奶搀到阳台上晒晒太阳。”

⑼“原来是这样。”我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曾经有段时间,我对他经常上班中途请假还有点看法。难得他这么孝顺,这么细心,这么周到。

⑽他告诉我,小时候,他家前面的大楼就一幢幢竖起来了。将他们家整个笼罩在阴影中,几乎常年见不到阳光,晾晒的衣服基本上都是阴干的。时间一久,整个高楼都散发着一股潮湿的霉气。但是,很奇怪,冬天,他盖的棉被却总是暖暖的,蓬蓬松松的,弥漫着一股阳光的气息。后来他才知道,只要天气晴朗,有太阳,奶奶都会准时赶回家,将他床上的棉被拿到阳台上晒晒。太阳能照到他们家阳台上的时间,只有短短的一个小时。所以,奶奶拿去晒的总是他的棉被。那时候,奶奶在做钟点工,她对雇主只有一个要求,就是天晴的时候,下午两点半准许她回一趟家。

⑾他的眼睛湿湿的。他说:“小时候,我穿的衣服总是干干净净,几乎嗅不到一点老楼里的陈腐气息。奶奶把所有能照到我家的阳光都照射到他的衣服和被子上了。”“现在,我最大的目标,就是尽快买一幢能经常晒到太阳的房子,让奶奶在阳光下安享晚年。”

⑿我相信他能做到。

⒀回头,大楼的影子已经笼罩了这幢老式居民楼,但我却隐约看见,另一束阳光一直照射着它,温暖,明亮,持久。

1.选文第⑴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2.指出选文第⑺段画线语句的描写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3.选文第⑼段中我为什么要“重重地”拍拍他的肩膀?

4.选文第⑽段能否删去?为什么?

5.选文最后一段写得深刻而含蓄,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6.请结合文章内容说说彬是怎样的一个人?

 

查看答案

非连续文本阅读。

(材料一)当前,全球掀起了人工智能的研究浪潮,中国政府正加快人工智能的布局。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中高端消费、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共享经济、现代供应链、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摘编自刘少华、郭超凯《人工智能,中国加速前进》)

(材料二)一些有识之士参与了“人工智能”讨论,如物理学家霍金认为:“人工智能可能自行启动,以不断加快的速度重新设计自己。而人类局限于缓慢的生物进化过程,根本无法竞争,最终将被超越。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特斯拉公司总裁马斯克则表示;“如果不能战胜人工智能,那就加入他们。人类和机器之间的最佳结果就是共生,意即人类自身转变为人工智能。”然而,这些讨论都或多或少脱离了我们的现实。霍金等人虽然很聪明,但他们毕竟没有亲自从事人工智能的研究。

(摘编自《2017·菠萝科学奖 人工智能主题解读》)

(材料三)1993 年,科幻作家弗诺·文奇提出“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线”设想。(如图)

人工智能发展的时间线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以上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

A.当前全球新形势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我国人工智能研究的步伐。

B.在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人工智能将为建设强国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

C.相比马斯克,霍金比较悲观,他认为彻底开发人工智能可能导致人类灭亡。

D.马斯克、霍金和弗诺·文奇等有识之士对人工智能的解读都很有现实意义。

2.阅读材料三,请简要描述人工智能“智力水平”的发展过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今诸生学于太学,县官日有廪稍之供,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无奔走之劳矣;有司业、博士为之师,未有问而不告,求而不得者也;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不必若余之手录,假诸人而后见也。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之过哉?

(乙)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识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识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①走。居五日,李生故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冀闻道也。余一言未尽,而君变色以去。几欲拒人千里之外,岂善学者应有邪?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②改之乎?不然,迨③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④。

(注)①还:通“旋”,掉转身。②盍:何。③迨:等到。④炯戒:明显的警戒。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白玉之环______   (2) 同舍生皆绮绣______

(3)善学者应有邪______       (4)夫善学者不下问______

2.用“/”划分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断两处)

凡 师 之 所 言 吾 悉 能 识 之 是 不 亦 善 学 乎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文言语句

(1)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

4.甲文通过_______的手法,说明学习要___________________,乙文通过人物对话强调学习要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