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选自《聊斋志异》

1.下列选项中各有两组词语,每组词语中加点字意思都相同的一项(    )

A.一狼仍/择其善者而    一狼其中/空无物

B.乃悟前狼假/梦以求    骨已矣/弹粮绝

C.恐前后受其/盖以诱    野有麦场/元方入门不

2.翻译文中画线句,结合上下文说说屠夫这样做的原因。

翻译:________

原因:________

3.在上文中,屠户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果断行动的特点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阅读上文和下面的(链接材料),简要说说这一特点在两位屠户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狼自苫(shàn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顾无计可以死之。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shǐ之法吹之。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得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节选自《聊斋志异》,有删改)

(注)①行室(xíng shì):指农民在田中所搭的草棚。②伏:躲藏。③苫(shàn):用草编的席子。④盈:超过。⑤豕(shǐ):猪。⑥乌:哪里,怎么。

 

1.B 2. 答案示例:翻译:屠夫于是奔向麦场,倚靠在柴草堆下,卸下担子拿着刀。(意思对即可) 原因:屠夫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受到两条狼的前后夹击,准备与两条狼搏斗。 3.答案示例:第一位屠夫发现麦场中小山似的柴堆,立刻跑过去倚靠在下面,放下担子拿着刀准备和狼搏斗;发现一只狼眼睛好像闭上,立刻起身把狼杀死。第二位屠夫看到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两只爪子,马上捉住狼爪,使之无法逃脱;想到杀死狼的办法后,立即割破狼爪子下面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两位屠夫的这些行动充分体现了在危急时刻毫不犹豫、果断行动的特点。 【解析】 1.A. 一狼仍从(跟从)/择其善者而从之(跟从);一狼洞其中(打洞)/空洞无物(透彻、清楚)。 B. 乃悟前狼假寐(睡觉)/梦寐以求(睡觉);骨已尽矣(无,没有)/弹尽粮绝(无,没有)。 C.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人);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 故选B。 2.第一问考查翻译语句。翻译时注意关键词:乃:于是,就。弛:解除、卸下。第二问结合文章前后文分析。“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可以看出,贪婪、凶残的狼把屠户逼到了死角,这是屠户占据了有利的地形,准备开始反抗了,表现了他的机智。 3.本题考查对文章和材料内容的分析。文中“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屠夫发现麦场中小山似的柴堆,立刻跑过去倚靠在下面准备反抗;“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他发现一只狼眼睛好像闭上,立刻起身把狼杀死。想要离开,发现另外那只狼在打洞,他从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杀死了这匹狼。材料中“狼自苫中探爪入。屠急捉之,令不可去”屠夫看到狼从苫房的草帘中伸进两只爪子,马上捉住狼爪,使之无法逃脱;“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他身边只有小刀,立即割破狼爪子下面的皮,用吹猪的方法往里吹气。这些举动充分体现了屠户机智勇敢、善于斗争、果断行动的特点。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天净沙·秋思》,完成下面小题。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1.文中画线句写出了________的景象。

2.下面对这首元曲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此曲无一句直接抒情。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把感情融入景物描写中,使作品更动人。

B.“小桥流水人家”写沿途所见的温馨景物,此景使游子内心的悲凉一扫而空。

C.“古道西风瘦马”一句,使一个不畏劳苦,长途奔波的游子形象跃然纸上。

D.“断肠人在天涯”以游子的思乡之苦收束全篇。

3.《天净沙·秋思》描绘了秋景,文中却没有出现一个“秋”字。请写出两句带有“秋”字的古代诗句。(每句允许有一个字用拼音代替)

 

查看答案

(1)树木丛生,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子曰:”学而时习之,________________?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________________,不亦君子乎?”(《论语·学而》)

(3)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既描绘了昼夜和冬春交替的景象,又暗含自然理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学校举办“诵读·书法”展示交流活动,请完成下面的任务。

1.某同学背诵了《纪念白求恩》和《天上的街市》的片段,请按原文填空。

(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________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2)我想那________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2.某同学讲了下面的寓言故事,请完成各题。

赫耳墨斯想知道他在人间受到多大的尊重,就化作凡人,来到一个雕像者的店里。他看见宙斯的雕像,问道:“值多少钱?”雕像者说:“一个银元。”赫耳墨斯又笑着问道:“赫拉的雕像值多少钱?”雕像者说:“还要贵一点。”后来,赫耳墨斯看见自己的雕像,心想他身为神使,又是商人的庇护神,人们会对他更尊重些,于是问道:“这个值多少钱?”雕像者回答说:“假如你买了那两个,这个算添头,白送。”

这个故事适用于那些爱慕虚荣而不被人重视的人。

(1)这个故事出自________

(2)文中加点词“这个”指代的是________

3.某同学朗诵了《皇帝的新装》的片段,根据要求,完成各题。

许多年以前,有一个皇帝,他非常喜欢好看的新衣服。为了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着马车去游公园(甲)除非是为了去  ①  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他居住的那个大城市里,生活是轻松愉快的,每天都有许多外国人到来。有一天来了两个骗子(乙)他们自称是织工,说他们能够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美丽的布。这种布不仅色彩和图案都分外地美观,而且缝出来的衣服还有一种奇怪的特性:任何不职的或者愚蠢得不可救  ②  的人,都看不见这衣服。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乘(chèng  称(chèn    B.乘(chéng  称(chèn

C.乘(chèng  称(chèng    D.乘(chéng  称(chèng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①眩  ②药        B.①眩  ②要

C.①炫  ②药        D.①炫  ②要

(3)在(甲)(乙)两处分别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甲)破折号  (乙)句号    B.(甲)破折号  (乙)逗号

C.(甲)冒号   (乙)句号    D.(甲)冒号  (乙)逗号

4.某同学展示了下面四幅书法作品的图片,其中字体属于隶书的是(    )

A. B.

C. D.

5.下面是四位同学分别写下的活动记录,其中修辞方法或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校长的讲话风趣幽默,同学们时而认真记录,时而随声附和,时而热烈鼓掌。

B.语文老师的声音如涓涓流水般美妙动听。

C.听着同学们的朗诵,我仿佛看到了滚滚的波涛,辽阔的田野,迎风招展的红旗。

D.语文是百花齐放的花园、让我流连忘返。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总有一些画面,挥之不去:徜徉于流转的四季,与自然对话,心灵会纯净安宁;遨游于书籍的海洋,与经典神交,思想会丰满深邃;驻足于感人的场景,与美好相拥,性情会豁达阳光……亲友团聚,欢快温馨;书画相伴,闲适舒展;运动竞技,热烈奔放……一帧帧撩拨心弦的画面,让我们沉醉、流连……

请以“         ,让我流连”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不得透露个人信息。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最美的照片

①九岁那年,因为父母都在城里打工,不想让他一个人留守在家里,于是就让他跟着来到城里,父亲托了很多的人,说了很多好话,他才得以在一所城里的小学借读。刚到学校的时候,他总觉得自己土里土气的,不大喜欢跟别人说话,一说话就脸红,一个多月过去了,他似乎还没有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②有一次班里举行了一个活动:评选最美的照片,班主任希望同学们将自己认为最美的照片带到学校来,张贴在班级的文化角进行展览,并最终投票选出最美的照片。活动刚布置完不久,同学们便都纷纷议论起来,有的同学说:“我去年和爸爸妈妈一块儿去欧洲旅游,在巴黎埃菲尔铁塔下我们照了一张照片,绝对是最美的照片!”有的同学说:“我今年去香港迪斯尼乐园,我的妈妈给我拍了很多张照片,我觉得其中有些照片绝对能获得‘最美的照片’!”还有的同学说:“我爷爷家里养了几株昙花,那次开花的时候我就在现场,还拍了好多照片呢,昙花一现的照片恐怕独一无二吧!”……

③正当同学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自己的照片的时候,只有他一个人坐在角落里默默不语,他把头埋在桌洞里。在那时,他恨不得立刻离开教室,他不想听到同学说的那些话,因为从小到大他的照片也不过三四张。家庭条件不好,他从小很少照相,仅有的那几张照片也是很小的时候照的,他觉得跟其他同学的照片相比,自己的照片简直就是相形见绌。

④到了第二天,同学们依次将自己的照片贴到了班级文化角里,可唯独就是没有他的照片。班主任看了之后没有说什么,只是说本来今天要对所有的照片进行评比,但唯独缺少了一张照片,所以推迟一天进行评比。他的心里一直惴惴不安,他不敢抬头正视大家,仿佛几十双眼睛像是刺刀一般扎进他的心里。

⑤又过了一天,当同学们陆续走进教室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缺少他的照片的位置贴上了一张图片,大家定睛一看,图片上一个学生在帮一位老人用力地推着三轮板车上斜坡,而这个学生恰恰就是他。原来有人目睹了这一幕并拍摄了下来,被投到报社并刊发了出来。看到这张图片的同学们都目瞪口呆,啧啧赞叹,这一张质朴得不能再质朴的图片获得了同学们的一致好评,大家一致认为这张图片才是“最美的照片”,并且推举他为这学期班级的“最美少年”。

⑥就这样,原来默默无闻、不善言辞的他一下子被同学们包围了起来,一时间所有的同学都来主动找他做朋友,他也开始渐渐地与同学们打成一片。但是有一个疑问却始终萦绕在他的脑海——那张照片的来历,是谁拍的呢?带着这个疑问,他终于找到了刊发这张照片的那期报纸,照片下面赫然写着——拍摄者:胡中华,而胡中华正是他的班主任。

⑦他倏地明白了一切,但他不会想到的是,这次班里举行的“最美的照片”评比,是班主任提议,然后和其他所有同学一起策划的,他们想通过这次活动帮助他融入到这个班级里来,而班主任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就是源于他无意中拍摄到的那张照片。

1.请结合语境,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他不敢抬头正视大家,仿佛几十双眼睛像是刺刀一般扎进他的心里。

(2)照片下面赫然写着——拍摄者:胡中华,而胡中华正是他的班主任。

2.文章第②段写同学们热烈讨论自己“最美的照片”有什么作用?

3.文章结尾说“他倏地明白了一切,但他不会想到”,他明白了什么?他不会想到什么?

4.文章中的胡中华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5.有读者认为,本文的题目“最美的照片”应该改为“最美的摄影师”。你认为用哪个题目更好?为什么?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