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在中考冲刺阶段,同学们刻苦学习,几乎达到了忘乎所以的程度。

B.在乒乓球世锦赛中,李晓霞针对对手的特点,随机应变,巧妙运用各种战术,赢得胜利。

C.人生路上有时山高难攀,海阔难越,只要我们锲而不舍,定会登上理想之巅,到达梦想之岸。

D.四川爱乐交响乐团每月举办的免费音乐会,将音乐无与伦比的美,带给了成都的广大市民。

 

A 【解析】 A.“忘乎所以”的意思是形容由于激动而忘了应有的态度;作出不适宜的举动。不符合句子的意思。 B.“随机应变”的意思是指随着情况的变化灵活机动地应付。 C.“锲而不舍”意为雕刻一件东西,一直刻下去不放手。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D.“无与伦比”的意思指事物非常完美,没有能与它相比的同类的东西。皆符合句子的意思。 故选A。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帐篷  孵卵器   人声鼎沸  随声附和

B.废墟  蜷伏     神通广大  畏罪潜逃

C.憔悴  呻吟     害人听闻  怪诞不经

D.抽噎  滑稽     刨根问底  大相径庭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nì)   (miǎo)  (chěng)  人声(dǐnɡ)

B.(lì)   (lìn)   (léng)   咄逼人(chuō)

C.(yín)  (dān)   (qú)     头晕目(xuàn)

D.(sǒng) (bì)    (tuán)   人迹(hǎn)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写作。

匆匆流逝的岁月,有时会让我们感觉自己不断在失去,失去童年、失去伙伴、失去自由……忙忙碌碌的日子,也让我们的心,一天天变得粗糙,渐渐很难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愉悦和幸福;但也许只要一个小小的契机,或者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梳理,你会发现其实你拥有的很多。

请你以“我拥有的真多”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提示与要求)

(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2)文中不要出现透露你个人身份的信息;

(3)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

 

查看答案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不能决,事又寝

(注)①治:修建。②颠踬:被东西绊倒。③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④寝:停止。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箕畚: _____________ (2)我之死  虽: _______

(3)河曲智叟以应   亡: _____________   (4)无地土  置: _______

(5)公止           遂: _____________

2.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2)公从之,又欲行。

3.理解填空。

(甲)文中①_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平庸;②_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担忧,一个讥笑;③____________和智叟对比,一个热心,一个冷漠。

4.(乙)文中的鲁公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他要想做成事还得向(甲)文中的愚公学习哪些品质呢?

 

查看答案

    爱在身后二十米

郝金红

① 读初中时,家离学校有十几里的山路,那时又没自行车可骑,全靠一双脚板走。

② 第一天上学时,我起得很早,父亲也跟着起床了。他收拾利索了,就在一旁等我。“你起来干什么?”我问他。“黑漆漆的夜,我送你一段!”父亲指着外面漆黑的夜。“不用了,我都这么大了,又不是小孩子,我不怕的!”青春年少的我,在父亲面前表现得像个大人。况且,与我一同上学的,还有同村的小栓,两个大男人,不就是走山路吗,有啥怕的?

③ 面对我的拒绝,父亲迟疑了一会儿,“那好吧,我等你走后,把院门关一下!”我背起书包,挺起胸脯,在父亲面前昂着头走出了院门。小栓已在村口等我。我望着前面漆黑的一片,心里还真有点儿害怕。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要走这么长的一段山路。“你怕不怕?”我问小栓。“怕?有啥怕的?我们有两个人呢。”小栓的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出来,他一定和我一样,在假装勇敢。

④ 我们出发了。黑漆漆的夜,天边悬挂着两三颗孤星,阵阵山风吹过,让人不寒而栗。“要是有大人送我们一阵就好了!”小栓在后面低声嘀咕。是啊,现在我真的后悔刚才为什么要拒绝父亲的好意。我想象着此刻父亲就在我的身后,但我不敢回头看,只顾着埋头往前疾走。等我们走到学校,早已是大汗淋漓。

⑤ 这样的时光持续了三年。但每一天上学,父亲必定要跟我一同起床,他有时甚至起得比我还早。自从我拒绝他送我之后,他再也没说过这类的话,只是说等我走后,关好院门,再也没有别的什么。直到有一天,我才知道父亲对我撒了谎。

⑥初三毕业,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县城的师范院校。父亲显得特别兴奋,他邀我下河去洗澡,我这次没有拒绝。当父亲脱下长裤的一刻,我瞥见他的右腿上,有一块长长的伤疤,像一只黝黑的壁虎伏在腿上,特别的刺眼。“爹,你的腿啥时弄伤的?”父亲迟疑了一阵,呵呵一笑:“那次上山砍柴,让树枝给划的,没事,庄稼人嘛,哪没个小伤小疤的,早就好了。”父亲说得那样自然,我信了。

⑦ 但随后不久,母亲和我聊天 时,无意中说到了父亲的那个伤疤:“你爹一天早上送你去学校,让猎人的套弓夹着了,淌了不少的血,好几个星期才好呢。”“送我?爹送过我?我惊讶地向母亲求证。“是啊,你爹不让我对你说,上初中那会儿,他一直在送你,为了不让你发现,他就远远地跟在你后面。他还说,离你二十米远,既能看到前面的你,又不会被你发现。送你三年,你爹呀,都总结出经验来了。”母亲说得自然,我的心却在流血,为自己曾经的固执。

⑧ 那一刻,我的脑海里闪现出这样的画面:漆黑的夜,两个少年行走在狭长的山路上,在他们身后的二十米处,一位老农在悄无声息的跟着,他是那么的小心翼翼……

⑨ 一直固执地以为自己是多么的勇敢,不曾想却辜负了父亲那一颗慈爱的心。这一生,只要我们还行走在人生崎岖的山路上,父亲就会一直紧紧地跟在我们身后二十米,直到他再也迈不动脚步的时候……

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结合语境,赏析文中第⑥段画线的句子。

3.结合全文,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说一说“我”为何“惊讶”?

4.阅读本文后,你认为文章的结尾好在哪里?(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回答)

5.读了本文,你一定联想到朱自清的《背影》、朱德的《回忆我的母亲》等文章。请任选一个角度谈一谈你对“父爱”或“母爱”的理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