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小题。
白杨礼赞
茅盾
①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②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几十万年前由伟大的自然力堆积成功的黄土高原的外壳;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这时你会真心佩服昔人所造的两个字“麦浪”,若不是妙手偶得,便确是经过锤炼的语言的精华。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这时如果不是宛若并肩的远山的连峰提醒了你(这些山峰凭你的肉眼来判断,就知道是在你脚底下的),你会忘记了汽车是在高原上行驶。这时你涌起来的感想也许是“雄壮”,也许是“伟大”,诸如此类的形容词;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倦怠,你对当前的“雄壮”或“伟大”闭了眼,而另一种的味儿在你心头潜滋暗长了——“单调”!可不是,单调,有一点儿吧?
③然而刹那间,要是你猛抬眼看见了前面远远有一排——不,或者只是三五株,一株,傲然地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的话,那你的恹恹欲睡的情绪又将如何?我那时是惊奇地叫了一声的!
④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⑤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它的干通常是丈把高,像加过人工似的,一丈以内绝无旁枝。它所有的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也像加过人工似的,成为一束,绝不旁逸斜出;它的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几乎没有斜生的,更不用说倒垂了;它的皮光滑而有银色的晕圈,微微泛出淡青色。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参天耸立,不折不挠,对抗着西北风。
⑥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⑦它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也许你要说它不美。如果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那么,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但是它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挺拔,它是树中的伟丈夫!当你在积雪初融的高原上走过,看见平坦的大地上傲然挺立这么一株或一排白杨树,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树?难道你就不想到它的朴质,严肃,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北方的农民?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像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⑧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树。它在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就跟北方的农民相似;它有极强的生命力,磨折不了,压迫不倒,也跟北方的农民相似。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
⑨让那些看不起民众、贱视民众、顽固的倒退的人们去赞美那贵族化的楠木(那也是直挺秀颀的),去鄙视这极常见、极易生长的白杨树吧,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1.对本文内容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A.②段对黄土高原景色作了具体细致的描写,西北高原辽阔坦荡、气象雄伟、色彩分明,让作者感受到“雄壮”,对高原的赞美是本文的重点。
B.“单调”一词从正面为描写白杨树的“不平凡”做铺垫,说明白杨树是极普通的一种树。
C.⑤段“力争上游”“不折不挠”点出白杨树的特质,用人格化的语言写出了白杨树内在的精神美。
D.文章结尾表达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贵族化楠木的憎恶之情。
2.文中说白杨树“是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请问“极普通”与“不平凡”是否矛盾?请简要分析。
3.请结合语境揣摩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这是虽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
4.文中画线的句子是怎样一步步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的?请简要分析。
阅读语段,完成下面试题。
四川军队大概从来没有见过这样的战士——这些人当兵不只是为了有个饭碗,这些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他们是人,是疯子,还是神?迷信的四川军队这样嘀咕。他们自己的斗志受到了影响;也许他们故意开乱枪不想打死他们;也许有些人暗中祈祷对方冒险成功!终于有一个红军战士爬上了桥板,拉开一个手榴弹,向敌人碉堡投去,一掷中的。军官这时急忙下令拆毁剩下的桥板,但是已经迟了。又有几个红军爬了过来。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个左右红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红星照耀中国》节选)
(1)《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_》,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选文叙述的是长征中一次有名的战斗,此次战斗我们通常称之为“_______”;文中的青年“为了胜利而甘于送命”,因为“他们”具有 __________ 的精神。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昆明的雨》以“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为情感线索,将零散的素材聚拢起来,描绘出一个“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昆明雨季。
B.《使至塞上》作者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
C.《美丽的颜色》选自居里夫妇的女儿爱芙·居里所著的《居里夫人传》。本文赞扬了居里夫人对科学忘我献身、执着追求的精神。
D.《周亚夫军细柳》选自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史记》,作者是西汉时期的司马迁。《史记》曾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这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
②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
③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
④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
⑤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羞耻。
A. ①②⑤③④
B. ①②③⑤④
C. ④②①⑤③
D. ④②①③⑤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人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B.这时候,什么苍松啊,翠柏啊,碧梧啊,修竹啊……等都挽不住游人。
C.“唉!”作者叹道:“人海茫茫,要找出个不知姓名的陌生人来,这不是大海捞针吗?”
D.克隆人与他或她的供体人是什么关系?是亲子关系?还是兄弟姐妹关系?都无从知道。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国家速滑馆拥有众多科技创新成果,具有智能化的运动管理系统、观众观赛管理和场馆管理系统,是名副其实的智慧化。
B.一部作品是否真实,不在于它是否如实地描写了事实或现象,关键在于通过对生活现象的描写反映生活的真实面貌。
C.“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空灵静谧,清新宜人,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把此联誉为“诗中有画”的典范之秀句。
D.作为绿色出行工具,“共享单车”受到了广大居民的青睐。然而,“共享单车”蓬勃发展的背后,管理、维护等诸多问题也日益凸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