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背影》中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ᾴnshᾱn)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
(pᾴnshᾱn)
2.结合语境,说说“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一句中“攀”改成“抓”好不好,为什么?
3.语段中画线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朴实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请你以第一人称口吻,写出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2.翻译下列语句。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忧患意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品质,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学了上文,同学们就“忧患意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大家结合历史或现实,踊跃发言。请把你的发言内容写在下面。(不少于50字)
欢庆祖国70华诞,请你参加“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盛大阅兵,研读解说词)
一曲深情的《红旗颂》奏响,致敬方阵的21辆礼宾车徐徐驶来。在第一辆礼宾车上,是6位新中国缔造者的亲属代表,3位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属代表和9位老红军、老八路军、老解放军。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先辈筑起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功臣,永远值得人们尊敬、爱戴和敬仰。
一部民族史,一部奋斗史,一部英雄史。英雄胸前的勋章、奖章凝结着人民的敬意,后代手中的荣耀牌和纪念物铭刻着国家的记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让我们再次向共和国的英雄和先锋致敬!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加点词“深情”“礼宾”“缔造”“铭刻”的词性全不相同。
B.画线句的主干是“先辈筑起长城”。
C.“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用双重否定句式,突出强调了英雄、先锋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D.“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一句朗读时语速要慢,语气要肯定,“不能忘记”应重读。
2.假如你是一名记者,阅兵式结束后,你要采访礼宾车上的一位老红军,请你写出采访的目的并围绕目的提出一个问题。
采访目的:______________
采访问题:______________
(活动二:铭记英雄,致敬科学家)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中,习主席颁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获得了此项荣誉。
于敏,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51年,于敏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转行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依靠自己的勤奋,克服重重困难,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并不乐意承受:“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相比较,他更喜欢“国产土专家”的称谓,因为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2019年1月16日,于院士溘然长逝,享年93岁。他实现了“愿将一生献宏谋!”的誓言。
3.上面这则材料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后,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评,大家纷纷发帖赞颂于敏精神。请你从以上材料中概括出于敏院士的精神,发一个跟帖。
(活动三:重温经典,牢记创业史)
4.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班里举行“专题探究”阅读分享报告会,下面是小华准备的专题报告提纲,请你另外选择本书中感兴趣的阅读专题,写出你的报告提纲。
小华的专题报告提纲:
专题名称:领袖人物读书情况
报告提纲:(1)朱德读书:细心做出有计划的读书表,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
(2)彭德怀读书:读了《新青年》,对社会主义产生了信仰。
你的专题报告提纲: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
报告提纲:(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2条)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采菊东篱下,_______。(《饮酒•其五》陶渊明)
(2)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黄鹤楼》崔颢 )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
(4)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5)杜甫的《春望》中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表达忧国伤时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请以“挥手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是谁爱着你的背影
邓迎雷
这个周末回家,临走时,母样将我送到门口。
我走了一段,即将拐进小巷时,发现母亲竟然在身后跟了过来。我催她回去:“妈,快回吧,大门敞着呢。”她说:“没事,我就站在这路口。”
我知道,母亲是要站在路口看我远去的背影。带着一种温暖的滋味,我走进小巷,再回头看母亲,只见她站在原地,正一动不动地看着我的方向。因为隔着一段距离,我看不清她的表情,但我能感觉到她殷殷期望的眼神里满是留恋不舍。
近些年,母亲越来越显老了。孩子们像小鸟一样,离开她温暖的羽翼,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各自的事业,陪伴她的日子少了许多。母亲不止一次地感叹:“还是你们小时最好,天天在一起,现在你们姊妹几个天南海北四下分散,团聚一回可真不容易。”
每听见她这样说,我总不以为然,没品味出她话里面的孤单和失落。直到有一天,我猝不及防地发现,在我远去的身后,母亲追随的目光是那样爱意深沉。
那是个夏天,母亲住在弟弟家。有次我去看她,告别时,她又送到门外。直到我从五楼下到四楼,看不见我的身影,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
我出了楼,绕过一片绿地,走过小区院子。快走到小区门口时,我偶然间向后望去,忽然被身后的一幕惊呆了——只见弟弟家那个小小的窗框里,母亲正趴在窗口,向我望着,就像一只守在巢里的老鸟,眼巴巴地看着小鸟的远去。看见我回头,她向我不停地挥手,依稀又在说着什么。
那一刻,我心里酸酸的,眼泪不由得落了下来。如是不是我偶然回头,我哪里知道,就在我一路走去的时候,身后会有母亲浓得化不开的目光。
也是从那时起,我才发现母亲是多么痴恋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光,哪怕只是渐渐远去的背影,她也想多看几眼,不愿错过。
去年秋天,母亲患病住院。我在医院陪她,午后下起了雨,天色阴暗,母亲催我回去。她说:“我好好的,没有什么事,你妹妹也快来了,你快回去吧,别等雨下大了。”
我收拾东西回去,母亲送我上电梯。
很快,电梯从八楼下到一楼。我穿过病房楼大厅,走到院子里,看雨下得不大,我没有打伞。就在这时,电话忽然响了。只听母亲在电话里说:“你怎么不打伞呢,快把伞打起来,别冻感冒了。”
原来,母亲又在隔窗望着我的背影。
病房楼的电梯间没有窗户,想望向我出门的这个方向,需要出了电梯间,穿过病房长长的走廊。我能想象到,当电梯门关上的那一刹那,母亲是怎样拖着行动迟缓的腿,努力加快脚步,快速占领那个窗口。然后,老眼昏花地她透过蒙蒙细雨,努力向外望着,只为了看女儿在院子里经过的那一分钟。
雨天里没有打伞,淋湿的是母亲的心。我连忙撑起了伞,在连绵不断的冷雨里一步步走得很稳。我知道身后有双爱我的眼睛,而母亲不知道的是,伞下的我,眼泪早己不知不觉地流了下来。
1.本文叙述了母亲注视着“我”背影的三个事件,请你按照时间顺序,用概括的语言补充下面表格。
①那个夏天,母亲趴在弟弟家的窗口里望着我离开小区 |
② |
③ |
2.请你结合全文,分析母亲的形象。
3.请你按照要求进行品析。
(1)“我才听见她关门的声音。”句中的“才”不可删去,理由是什么?
(2)结尾段“淋湿的是母亲的心”在表达上有何妙处?
4.文章两处画横线的句子都写到“我”掉泪,请你结合文中内容分析泪水中蕴含着“我”怎样的复杂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