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说明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

阅读下面说明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螳螂在休息时,捕捉器折起来,举于胸前,看上去并不伤害别人,一副在祈祷的昆虫的架势。但是,一旦猎物突然出现,它就立刻收起它那副祈祷姿态。捕捉器的那三段长构件突地伸展开去,末端伸到最远处,抓住猎物后便收回来,把猎物送到两把钢锯之间。老虎钳宛如手臂内弯似的,夹紧猎物,这就算是大功告成了:蝗虫、蚱蜢或其他更厉害的昆虫,一旦夹在那四排尖齿交错之中,便小命呜呼了。无论它如何拼命挣扎,又扭又蹬,螳螂那可怕的凶器是死咬住不放的。   

(选自《昆虫记》)

1.语段甲运用了多种说明方法,请你写出一种,结合具体句子说说其表达作用。

2.如果把语段甲画线句移到结尾处(即“惟妙惟肖”之后),可以吗?为什么?

3.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语段乙说明的内容。

4.与语段甲比较,语段乙的说明语言有什么鲜明的特点?请结合语句说说其表达效果。

5.班里开展《昆虫记》名著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探讨的问题是:法布尔为什么能够成就这本经典名著《昆虫记》。请结合你的阅读体验,把你的看法写在下面。(提示:结合法布尔生平资料和《荒石园》等篇目,从作品语言或作者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背后体现的精神等角度思考)。

 

1.本段说明方法示例: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示例:摹状貌,形象说明柱头上雕刻的狮子千态万状,突出桥的形式美。 2.不可以画线句说明卢沟桥的坚固,承接上面的联拱结构原文比较连贯。 3.螳螂捕捉猎物的过程 4.示例:语段乙语言生动、准确、传神。(细节刻画增强可读性和趣味性)例如“螳螂在休息时,捕捉器折起来,举于胸前……,一副在祈祷的昆虫的架势。但是,一旦猎物突然出现,它就立刻收起它那副祈祷姿态。”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刻画细致,生动形象传神地写出螳螂的捕食前安闲自在的形态。“突然”“立刻”“收起”传神写出它捕食时反应之快,变化之迅捷。语言很有趣味性。 5.示例1:我发现法布尔并不是像其他研究昆虫的生物学家一样对昆虫进行解剖的,不是把它全部搬到实验室里,而是最大限度地放大大自然可以给他的这些条件,可以看出他对昆虫的喜爱,对大自然的爱。 示例2:这本书运用了比喻、拟人等各种修辞手法展现了昆虫的各种习性,让人读起来感觉特别有趣。法布尔称昆虫为亲爱的朋友们,说出昆虫是人类的一部分,是人类的好朋友。正是由于他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他笔下的昆虫才有了人的特质和光辉。然后就有更多的读者,成就了这本《昆虫记》。 示例3: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执着的科学精神。不停地探究这些昆虫朋友们。 示例4:他比较注重实践,他的所有结论都是通过自己一遍遍的观察与尝试得出来的。这本书非常严谨,也很科学。 【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对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的掌握情况。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方等。首先要根据划线句判断所用的说明方法,而说明方法的作用的答题思路是: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地说明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265、11、自16米到21.6米”是列数字;第二句中“由于各拱相联,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是作诠释。如“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将卢沟桥在永定河发水时极少出事和两岸河堤经常被冲毁作比较,突出表现了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 2.本题考查理解说明文结构特点。画线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突出表现了卢沟桥结构坚固的特点,承接前文“联拱石桥”。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所以不能调换顺序。 3.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概括。“螳螂在休息时,捕捉器折起来”,写作对象是螳螂,“但是,一旦猎物突然出现,它就立刻收起它那副祈祷姿态……”写它捕捉猎物,所以可概括为:螳螂捕捉猎物的过程。 4.本题考查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分析。《昆虫记》的语言生动、形象、传神。如“一旦猎物突然出现,它就立刻收起它那副祈祷姿态。”把螳螂拟人化,运用拟人的修辞,传神地写出螳螂的捕食前悠闲自在、一旦捕食,马上进入紧张状态。“老虎钳宛如手臂内弯似的”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螳螂身体的构造特点,还有一些词语的运用,如“突然”“立刻”“收起”写出螳螂捕食时动作的敏捷、迅速。语言生动、幽默、风趣。 5.本题考查个性化表达。提示可结合法布尔生平资料和《荒石园》等篇目,从作品语言或作者的科学研究方法以及背后体现的精神等角度思考。作为科普读物,《昆虫记》介绍了法布尔所观察和研究昆虫的外部形态、生物习性,真实地记录了几种常见昆虫的本能、习性、劳动、死亡等。虽然不是完全正确,但也为我们了解昆虫世界打开一扇大门,阅读时可以参照其他的昆虫百科全书相互印证。阅读时,了解到法布尔对生命的尊重与热爱,赞美自然万物,让我们体悟到所有生物都是有生命的,应该敬畏生命。法布尔常以拟人手法表现昆虫世界,虫性中渗透着人性,行文活泼,语言诙谐。在《昆虫记》中,作者将科学观察与人生感悟融于一炉,他观察昆虫世界,探索生命的奥秘,思考生命的意义。作者对自然界的各种小生命充满好奇,兴趣盎然,他像美术家一样细致地观察它们,生动地描摹它们,字里行间洋溢着由衷的欣赏和喜悦。《昆虫记》不仅是科普典范,还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如《蝉》用文艺化的笔调描绘蝉的习性和生长,拟人化的语言生动传神;对蝉产卵、孵化过程的叙述,像讲故事一样情节连贯,引人入胜;说明中间有议论抒情,语言饱含感情,表现对蝉和昆虫生命的理解和尊重。答案不唯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背影》中的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望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pᾴnshᾱn)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望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

1.请根据拼音,在田字格中用楷体正确规范地写出词语。

pᾴnshᾱn

2.结合语境,说说“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一句中“攀”改成“抓”好不好,为什么?

3.语段中画线句“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朴实的语言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情感,请你以第一人称口吻,写出作者当时的心理活动。

 

查看答案

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1)傅说于版筑之间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

2.翻译下列语句。

(1)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忧患意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品质,深深地根植于中华文明的土壤中。学了上文,同学们就“忧患意识对于国家的重要性”展开讨论,大家结合历史或现实,踊跃发言。请把你的发言内容写在下面。(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欢庆祖国70华诞,请你参加“我和我的祖国”的主题活动,完成以下任务。

(活动一:盛大阅兵,研读解说词)

一曲深情的《红旗颂》奏响,致敬方阵的21辆礼宾车徐徐驶来。在第一辆礼宾车上,是6位新中国缔造者的亲属代表,3位老一辈科学家的家属代表和9位老红军、老八路军、老解放军。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无数先辈筑起了坚不可摧的血肉长城,铸就了坚强不屈的民族脊梁,是我们党、国家和军队的功臣,永远值得人们尊敬、爱戴和敬仰。

一部民族史,一部奋斗史,一部英雄史。英雄胸前的勋章、奖章凝结着人民的敬意,后代手中的荣耀牌和纪念物铭刻着国家的记忆。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今天,让我们再次向共和国的英雄和先锋致敬!

1.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加点词“深情”“礼宾”“缔造”“铭刻”的词性全不相同。

B.画线句的主干是“先辈筑起长城”。

C.“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用双重否定句式,突出强调了英雄、先锋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

D.“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一句朗读时语速要慢,语气要肯定,“不能忘记”应重读。

2.假如你是一名记者,阅兵式结束后,你要采访礼宾车上的一位老红军,请你写出采访的目的并围绕目的提出一个问题。

采访目的:______________

采访问题:______________

(活动二:铭记英雄,致敬科学家)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活动中,习主席颁授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荣誉勋章——“共和国勋章”。著名核物理学家于敏获得了此项荣誉。

于敏,中国核武器事业重要奠基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1951年,于敏开始了科研生涯。他与合作者提出了原子核相干结构模型,填补了中国原子核理论的空白。1961年,在原子核理论研究的巅峰时期,他毅然服从国家需要,转行开始从事氢弹理论的探索研究工作。从那时起,他开始了长达28年隐姓埋名的生涯。他说:“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消失的,能把自己微薄的力量融进强国的事业之中,也就足以自慰了。”

在研制氢弹的过程中,于敏曾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他依靠自己的勤奋,克服重重困难,在氢弹原理突破中起了关键作用。1967年,中国完成了氢弹核爆实验。对于业界公认的“中国氢弹之父”这一美誉,于敏并不乐意承受:“核武器是成千上万人的事业,必须精诚团结,密切合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相比较,他更喜欢“国产土专家”的称谓,因为在中国核物理的几位开创者中,于敏是唯一一位没有留学背景的人。

2019年1月16日,于院士溘然长逝,享年93岁。他实现了“愿将一生献宏谋!”的誓言。

3.上面这则材料在学校微信公众号推送后,引发了网友们的热评,大家纷纷发帖赞颂于敏精神。请你从以上材料中概括出于敏院士的精神,发一个跟帖。

(活动三:重温经典,牢记创业史)

4.读书,可以逐章阅读,也可以根据专题进行选择性阅读。读了《红星照耀中国》,班里举行“专题探究”阅读分享报告会,下面是小华准备的专题报告提纲,请你另外选择本书中感兴趣的阅读专题,写出你的报告提纲。

小华的专题报告提纲:

专题名称:领袖人物读书情况

报告提纲:(1)朱德读书:细心做出有计划的读书表,熟读政治、经济的书籍。

(2)彭德怀读书:读了《新青年》,对社会主义产生了信仰。

你的专题报告提纲:

专题名称:______________

报告提纲:(1)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至少写2条)

 

查看答案

用古诗文原句填空。

(1)采菊东篱下,_______。(《饮酒•其五》陶渊明)

(2)黄鹤一去不复返,_______。(《黄鹤楼》崔颢 

(3)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雁门太守行》李贺)

(4)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

(5)杜甫的《春望》中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表达忧国伤时之情的两句诗是: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请以“挥手之间”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