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塞北之春 刘富田 ①当北京的樱花在和风中漫天飞舞、姹紫嫣红之时,塞北站立的那几株...

塞北之春

刘富田

①当北京的樱花在和风中漫天飞舞、姹紫嫣红之时,塞北站立的那几株枯杨仍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

②是的,此时主宰塞北大地的是西北狂风。它从上年的穷冬一直肆意到第二年的季春。于是田野中不时有打着卷的狂风叫嚣,农人们捆着的玉米秸刮得满野乱跑,吃草的小羊蜷缩着奔到塄下,任凭牧羊人狂风骤雨般落下的皮鞭的抽打和歇斯底里的叫喊。

③也正因为如此,在我的情感世界中,我从不喜欢春天,要不蜗居在斗室中翻翻书,要不去球室中打打乒乓球,而尽可能地减少外出。

④今年三月下旬的一天,远道而来的一个朋友探望我,住了一宿,第二天清早便催我与他一块儿到田野中踏青,我说塞北的春天有什么转头呢,满野的枯黄与萧疏,寻思了半天,离上班时间还有两个钟头,便领他去最近的一处郊野散步。

⑤因为是早上,风清气和,天空晴朗得很,近处林中树梢上的鸟雀不住地啁啾,此情此景吸引我和友人不由驻足于林中的小径中。杨树的枝干虽光秃,但它的皮已泛青;种在路旁的一溜杏树竟已吐出花蕾,只是羞怯地没有舒展开;柳树的树梢更是焦急,过早地吐出一抹浅绿色。我不禁想起明代袁宏道《满井游记》中的句子:“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诚然,古之人领受到了赏玩的妙趣。

⑥我不觉动了容,欣然品尝于眼前所邂逅的春色,感觉到塞北之春的毅美是迥然不同于帝都樱花之娇美的。

⑦友人已然在一处避风的阳坡处停下,不一会儿便欣喜地叫嚷:“过来,快过来!”他不停地用树枝拨着被北风旋来的树叶、农作物的茎秆,拨开来,干涸的土地上面居然铺上了一层用草尖织就的绿毯,密密麻麻,嫩绿如菌,好一派生机勃勃的世界!

⑧这一抹的黄绿的确比不上南国田野中的苍翠浓郁,但我想,它们也正是因为出身环境的恶劣才多了几分让人敬慕的颜色。

⑨塞北的原野是长不出娇柔、青翠欲滴的植被的,它们一出生,使注定与狂恶的西风几近干涸的水源争锋,不是狂风枯死了它们,就是它们用顽强执着的毅力蓄养住了狂风,而当它们稍站稳了脚跟,便铺天漫地繁衍开来,为人间织就一幅如梦如幻的胜景,从来不畏惧风雨的肆虐与洗礼。

⑩由此我也不禁想到晋北地区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他们朴实得像这初春的小草一般,从没有和别人争吵自己为整个华夏做过多少贡献:抗日战争时期,他们是革命老区的先行者;改革开放时期他们是宝贵能源的输出者。他们所牺牲的一切,就是换来国家的欣欣向荣。而如今,别的地方富裕了,他们还处在贫困线以下,但他们从来没有叫过屈,就如这塞北高原上密密麻麻、破土而出的小草,从不抱怨,也从不放弃生命的绽绿。

⑪这样想着,我的心中不知何时抛弃了对塞北春天的厌恶,内心反而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之意。

⑫是的,我为塞北之春的毅美而自豪,我更为它的朴实不屈而骄傲!

(选自2019-10-11中国散文网)

(注释)①塄(léng):田地边上的坡儿。②啁啾(zhōu  jiū):形容鸟叫声。

1.根据全文内容,按要求填写如表

场景

狂风猛烈

邂逅春色

草密如毯

联想人民

“我”的心理

不喜欢

 

 

 

 

 

2.本文多处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请举一例,并分析其作用。

3.本文第⑦段到第⑩段和下面朱自清的《春》选段都写了初春小草的蓬勃生机,但是寄寓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①动容/欣喜 ②敬慕/惊叹③自豪/骄傲 2.示例一:“北京的樱花在和风中漫天飞舞、婉紫嫣紅”与“塞北站立的那几株枯杨仍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形成鮮明的対比,突出了塞北之春给“我”留下了不好印象,表达了我对塞北之春的厌恶之情。 示例二“塞北之春的毅美”与“帝都樱花之妍美”形成鮮明的対比,突出了塞北之春带给“我”的感悟。写出了“我”对塞北之春由厌恶到喜爱再到自豪的转变。 示例三:将塞北的“一抹的黄绿”与“南国田野中的苍翠浓郁”作对比,突出塞北小草不畏惧风雨的肆虐与洗礼,表現作者对塞北小草的敬慕之情。 3.前者通过描摹春草不惧恶劣坏境蓬勃生长的特征,表现作者对朴实不屈、勤劳智慧、有着顽强毅力的劳动人民的赞美,表达了对塞北之春的赞美之情;后者从春草的情态、质地、色泽、长势等写出春草嫩、绿、多、软的特点,表现春草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 【解析】 1.本题考查对人物情感变化的梳理。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相对应的情节内容,体会人物心理感情的变化,尽量找原文词语,没有要自己归纳。第一空:从第⑥段的“我不觉动了容,欣然品尝于眼前所邂逅的春色,感觉到塞北之春的毅美是迥然不同于帝都樱花之娇美的”能提炼出答案:动容;第二空:从第⑧段的“这一抹的黄绿的确比不上南国田野中的苍翠浓郁,但我想,它们也正是因为出身环境的恶劣才多了几分让人敬慕的颜色”能提炼出答案:敬慕;第三空:从第⑪段的“这样想着,我的心中不知何时抛弃了对塞北春天的厌恶,内心反而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之意”能提炼出答案:自豪。 2.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理解。对比手法,是文学创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文中的对比主要有:第①段:“当北京的樱花在和风中漫天飞舞、姹紫嫣红之时,塞北站立的那几株枯杨仍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这一对比,就能理解“为什么在我的情感世界中,我从不喜欢春天”,突出“我”塞北春天的厌恶;第⑥段:“感觉到塞北之春的毅美是迥然不同于帝都樱花之娇美的。”这一对比,让“我不觉动了容,欣然品尝于眼前所邂逅的春色”,突出塞北之春带给“我”情感的转变;第⑧段:“这一抹的黄绿的确比不上南国田野中的苍翠浓郁。”这一对比,突出“我”对塞北小草因为出身环境的恶劣而对它多了几分敬慕;第⑪段:“我的心中不知何时抛弃了对塞北春天的厌恶,内心反而油然而生出一种自豪之意。”这是情感上的对比,表现了“我”情感上的巨大变化,突出表达了对塞北春天的自豪之情。 3.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两文都写了初春小草的蓬勃生机,但是寄寓的情感却不同。本文从第⑩段“由此我也不禁想到晋北地区勤劳而充满智慧的劳动人民,他们朴实得像这初春的小草一般……但他们从来没有叫过屈,就如这塞北高原上密密麻麻、破土而出的小草,从不抱怨,也从不放弃生命的绽绿”可知,作者写作塞北的小草,目的在于以物喻人,通过对不惧恶劣坏境蓬勃生長的小草的描写来表达作者对朴实不屈、勤劳智慧、有着顽强毅力的劳动人民的赞美。朱自清的《春》是一篇写景散文,作者通过对小草情态、质地、色泽、长势等的描写,表现了春草蓬勃的生命力,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蔡洪赴洛

蔡洪赴洛,洛中人问曰:“幕府初开,群公辟命,求英奇于仄陋,采贤俊于岩穴。君吴、楚之士,亡国之余,有何异才而应斯举?”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仓之山。大禹生于东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贤所出,何必常处。昔武王伐纣,迁顽民于洛邑,得无诸君是其苗裔乎?”

(选自《世说新语》)

 

(注释)①蔡洪:字叔开,三国时吴人,吴亡入晋,有才名。②仄陋:同“侧陋”,指出身卑微。③亡国之余:亡国的遗民。蔡洪为吴人,西晋灭吴,所以这样说。④盈:满,满满的。⑤璧:圆形的玉。⑥常:通常的、固定的。⑦邑:城市、县。⑧苗裔:后裔、后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俊于岩穴/哉,回也 B.国之余/处亡气

C.有何异才而应举/逝者如 D.必常处/将复

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横线句子断句。

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仑之山

3.选文中的蔡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陈元方,面对无礼的刁难都能有力回应。请分析两人的回应方式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夫君子之_____    ②非学无以广______    ③与时驰______

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②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3.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书”是一种体裁,它与“记”“表”“志”均为古代常见的文体,属于与韵文相对的“散文”的范畴。

B.“静”是一个核心词语,“淡泊”“宁静”是它的正面表现,“淫慢”“险躁”则是其反面表现。

C.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立志”,一个是“学习”。

D.本文最后一句与《论语》中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一样含有惜时之意。

 

查看答案

仿照下面画波浪线的句子,在C、D两处使用暗喻的修辞手法续写句子。

人们漫步于文学的长廊中,感受到文学的美丽,闻到了人间最香的气息。文学是宝石,光芒璀璨,等着你去欣赏;文学是海洋,浩瀚无边,等着你去畅游;C              ,              ,             ;D              ,               ,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某校为增添班级文学氛围,准备开展与文学相关的系列活动。

(1)第一项活动是请儿童作家李晓玲女士在2020年1月9日下午三时来学校报告厅,为全体同学举办一场文学讲座。请你代表校学生会,给李晓玲女士写一封邀请函。

(2)第二项活动是“走近鲁迅”主题班会,以下是七年级某班主持人的开场白。

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①“横眉冷对千夫指”是您对敌人严厉的斥责,“俯首甘为孺子牛”是您为民族解放贡献一生的真实写照。看到国家贫弱,看到国民麻木,②弃医从文,用笔坚定地书写,用笔唤醒无数国民。即使前方狂风暴雨,即使前方布满荆棘,您也笔耕不辍,③坚强地走在自己认为对的那条路上。其实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就变成了路。您是一位用笔写作的普通作家,您是一位用笔作战的伟大革命家。同学们,知道我说的这个“您”是谁吗?对了,是鲁迅先生。今天,④让我们一起拥有敬畏之心更深入地认识鲁迅,主题班会“走近鲁迅”现在开始。

对这段开场白画横线的词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①句中的形容词“严厉”应修改为“严苛”。

B.第②句中的代词“他”应修改为“您”

C.第③句中的形容词“坚强”应修改为“坚定”。

D.第④句的动词“拥有”应修改为“怀着”。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用正楷字写出相应的词语。

(1)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1iáo  liàng________地响。

(2)这些词使整个世界在我面前变得 huā tuán jǐn cù___________,美不胜收。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