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阅读下面课内文言文语段,完成小题。

《论语》十二章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子乎?”

《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雍也》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雍也》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

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张》

1.把下面文言文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

(1)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孔子及其弟子在学习方法上有哪些观点?选择其中一点谈谈你的体会。

 

1.①替别人谋划办事是不是竭尽全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讲准“谋”、“忠”、“信”、“传”、“习”且句意流畅) ②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讲准“不义”、“于我”、“如浮云”且句意流畅) 2.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体会: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优点,我们要善于向身边的每一个人学习,学习他们的特长,取其精华,去其糠糟,我们将会变得更加优秀。 【解析】 1.考查对文言句子的翻译。翻译文言句子,要抓住重点词语,采用“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方式进行翻译。 (1)重点词语:“谋:谋划。忠:竭尽自己的心力。信:诚信。传:老师传授的知识。”句意:替别人谋划办事是不是竭尽全力了呢?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了呢?对老师传授的功课,是不是用心复习了呢?。 (2)重点词语:“不义:不正当的手段。于我:对我来说。”句意: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2.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及结合实际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进行解答。解答第一问,根据题干要求,找到讲学习方法的语句即可。文章中,“学而时习之;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温故而知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等语句都是讲学习方法的。解答第二问,选择其中一个讲学习方法的句子来谈自己的体会即可。例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一句,这一句的意思是:多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人可以做我的老师。据此,可知每个人都会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要学会向身边的人学习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项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下车引            禽兽变诈几何哉

B.修身            刀劈狼首

C.人不知不愠        博学笃志

D.其一犬坐前        非得一人井中也

 

查看答案

选出加点的实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而知新           而两狼之并驱如

B.三军可帅也         匹夫不可志也

C.后狼而前狼又至     有剩骨

D.意与日             相委而

 

查看答案

选出对下面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   )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A.首联写出羁旅天涯的漫漫归途远在青山之外,我正乘船在碧绿的江水中逐浪向前。此两句既写大江两岸青山绿水的旅途景色,,又暗指船行镇江后尚需走驿道才能回乡。

B.颔联的“平”“阔”两字点出江水上涨、平缓无浪方显江岸宽阔,“正”“悬”两字指出江风和顺不猛才能孤帆高悬,缓行江上。

C.颈联把“海日”和“江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透出旧事物必将被新事物所替代的自然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表现出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

D.尾联运用反问修辞,希望像北归的大雁一样插上强劲的翅膀快点飞回家乡洛阳,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对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水何澹澹,____________________。(曹操《观沧海》)

(2)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__________________,我言秋日胜春朝。(刘禹锡《秋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课外语段,完成小题。

苏七块

冯骥才

苏大夫本名苏金散,民国初年在小白楼一带,开所行医,正骨拿踝,天津卫挂头牌,连洋人赛马,折胳膊断腿,也来求他。

他人高袍长,手瘦有劲,五十开外,红唇皓齿,眸子赛灯,下巴儿一绺山羊须,浸了油似的乌黑锃亮。张口说话,声音打胸腔出来,带着丹田气,远近一样响,要是当年入班学戏,保准是金少山的冤家对头。手下动作更是“干净麻利快”,逢到有人伤筋断骨找他来,他呢?手指一触,隔皮截肉,里头怎么回事,立时心明眼亮。忽然双手赛一对白鸟,上下翻飞,急如闪电,只听“咔嚓咔嚓”,不等病人觉疼,断骨头就接上了。贴块膏药,上了夹板,病人回去自好。倘若再来,一准是鞠大躬谢大恩送大匾来了。

人有了能耐,脾气准格色。苏大夫有个格色的规矩,凡来瞧病,无论贫富亲疏,必得先拿七块银元码在台子上,他才肯瞧病,否则决不搭理。这叫嘛规矩?他就这规矩!人家骂他认钱不认人,能耐就值七块,因故得个挨贬的绰号叫做:苏七块。当面称他苏大夫,背后叫他苏七块,谁也不知他的大名苏金散了。

苏大夫好打牌,一日闲着,两位牌友来玩,三缺一,便把街北不远的牙医华大夫请来,凑上一桌。玩得正来神儿,忽然三轮车夫张四闯进来,往门上一靠,右手托着左胳膊肘,脑袋瓜淌汗,脖子周围的小褂湿了一圈,显然摔坏胳膊,疼得够劲。可三轮车夫都是赚一天吃一天,哪拿得出七块银元?他说先欠着苏大夫,过后准还,说话时还哼哟哼哟叫疼。谁料苏大夫听赛没听,照样摸牌看牌算牌打牌,或喜或忧或惊或装作不惊,脑子全在牌桌上。一位牌友看不过去,使手指指门外,苏大夫眼睛仍不离牌。“苏七块”这绰号就表现得斩钉截铁了。

牙医华大夫出名的心善,他推说去撒尿,离开牌桌走到后院,钻出后门,绕到前街,远远把靠在门边的张四悄悄招呼过来,打怀里摸出七块银元给了他。不等张四感激,转身打原道返回,进屋坐回牌桌,若无其事地接着打牌。

过一会儿,张四歪歪扭扭走进屋,把七块银元“哗”地往台子上一码。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子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当下便涂上药膏,夹上夹板,还给张四几包活血止疼口服的药面子。张四说他再没钱付药款,苏大夫只说了句:“这药我送了。”便回到牌桌旁。

今儿的牌各有输赢,更是没完没了,直到点灯时分,肚子空得直叫,大家才散。临出门时,苏大夫伸出瘦手,拦住华大夫,留他有事。待那二位牌友走后,他打自己座位前那堆银元里取出七块,往华大夫手心一放。在华大夫惊愕中说道:“有句话,还得跟您说。您别以为我这人心地不善,只是我立的这规矩不能改!”

华大夫把这话带回去,琢磨了三天三夜,到底也没琢磨透苏大夫这话里的深意。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

1.“但他打心眼儿里钦佩苏大夫这事这理这人。”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事这理这人”分别指什么。

2.本文选自冯冀才的《俗世奇人》,说说文中苏七块的“奇”表现在什么方面。

3.文章最后以苏七块赠药还钱结尾,有何作用?

4.从词语运用或修辞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

这下比按铃还快,苏大夫已然站在张四面前,挽起袖子,把张四的胳膊放在台予上,捏几下骨头,跟手左拉右推,下顶上压,张四抽肩缩颈闭眼呲牙,预备重重挨几下,苏大夫却说:“接上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