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叙文阅读,完成下面小题。
夏天的一条街道
苏童
①在阴雨天气里,期待明媚的夏天。
②街上水果店的柜台是比较特别的,它们做成一个斜面,用木条隔成几个大小相同的框子,一些瘦小的桃子、一些青绿色的酸苹果躺在里面,就像躺在荒凉的山坡上。水果店的女店员是一个和善的长相清秀的年轻姑娘,她总是安静地守着她的岗位,但是谁会因为她人好就跑到水果店去买那些难以入口的水果呢?人们因此习惯性地忽略了水果在夏季里的意义,他们经过寂寞的水果店和寂寞的女店员,去的是桥边的糖果店。糖果店的三个中年妇女一年四季在柜台后面吵吵嚷嚷的,对人的态度也很蛮横,其中一个妇女的眉角上有一个难看的刀疤,孩子走进去时她用沙哑的声音问:“买什么?”那个刀疤就也张大了嘴问:“买什么?”但即使这样,糖果店在夏天仍然是孩子们热爱的地方。
③糖果店的冷饮柜已经使用多年,每到夏季它就发出隆隆的欢叫声。一块黑板放在冷饮柜上,上面写着冷饮品种和价格:赤豆棒冰四分,奶油棒冰五分,冰砖一角,汽水(不连瓶)八分。女店员在夏季一次次怒气冲冲地打开冷饮机的盖子,掀掉一块棉垫子,孩子就伸出脑袋去看棉垫子下面排放得整整齐齐的冷饮。他会看见赤豆棒冰已经寥寥无几,奶油棒冰和冰砖却剩下很多,它们令人艳羡地躲避着炎热,呆在冰冷的雾气里。孩子也能理解这种现象,并不是奶油棒冰和冰砖不受欢迎,主要是它们的价格贵了几分钱。
④孩子小心地揭开棒冰纸的一角,看棒冰的赤豆是否很多,挨了女店员一通训斥,她说:“看什么看?都是机器做出来的,谁还存心欺负你?一天到晚就知道吃棒冰,吃棒冰,吃得肚子都结冰!”孩子嘴里吮着一根棒冰,手里拿着一个饭盒,在炎热的午后的街道上拼命奔跑。饭盒里的棒冰哐哐地撞击着,毒辣的阳光威胁着棒冰脆弱的生命,所以孩子知道要尽快地跑回家,好让家里人享受到一种完整的冰冷的快乐。
⑤最炎热的日子里,整个街道的麻石路面蒸腾着热气。人在街上走,感觉到塑料凉鞋下面的路快要燃烧了,手碰到路边的房屋墙壁,墙也是热的。人在街上走,怀疑世上的人们都被热晕了,灼热的空气中有一种类似喘息的声音,若有若无的,飘荡在耳边。饶舌的、嗓音洪亮的、无事生非的居民们都闭上了嘴巴,他们躺在竹躺椅上与炎热斗争,因为炎热而忘了文明礼貌,一味地追求通风。他们四仰八叉地躺在面向大街的门边,张着大嘴巴打着时断时续的呼噜,手里的扇子掉在地上也不知道。有线广播一如既往地开着,说评弹的艺人字正腔圆,又说到了武松醉打蒋门神的精彩部分,可他们仍然呼呼地睡,把人家的好心当了驴肝肺。
⑥太阳落山在夏季是那么艰难,但它毕竟是要落山的。放暑假的孩子关注太阳的动静,只是为了不失时机地早早跳到护城河里,享受夏季赐予的最大的快乐。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他们甚至要小心河面上漂浮的那些西瓜皮,因为有的西瓜皮是在河中游泳的孩子的泳帽,那些讨厌的孩子,他们头顶着半个西瓜皮,去抓来往船只的锚链。他们玩水还很爱惜力气,他们要求船家把他们带到河的上游或者下游去。
⑦于是站在石埠上洗涮的母亲看到了他们最担心的情景:他们的孩子手抓船锚,跟着驳船在河面上乘风破浪,一会儿就看不见了,母亲们喊破了嗓子,又有什么用?夜晚来临,人们把街道当成了露天的食堂,许多人家把晚餐的桌子搬到了街边,大人孩子坐在街上,嘴里塞满了食物,看着晚归的人们骑着自行车从自己身边经过。
⑧天色渐渐地黑了,街上的居民们几乎都在街上。有的人家切开了西瓜,一家人的脑袋围拢在一只破脸盆上方,大家有秩序地向脸盆里吐出瓜籽。有的人家的饭桌迟迟不撤,因为孩子还没回来;后来孩子就回来了,身上湿漉漉的。恼怒的父亲问儿子:“去哪儿了?”孩子不耐烦地说:“游泳啊,你不是知道的吗?”父亲就瞪着儿子处在发育中的身体,说:“吊船吊到哪儿去了?”儿子说:“里口。”
⑨父亲的眼珠子愤怒得快爆出来了:“让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你找死啊?”就这样,当父亲的在街上赏了儿子一记响亮的耳光,左右邻居自然地围过来了。一些声音很愤怒,一些声音不知所云,一些声音语重心长,一些声音带着哀怨的哭腔,它们不可避免地交织起来,喧嚣起来,即使很远的地方也能听见这样丰富浑厚的声音。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他们这样跑着,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
(有删改)
1.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夏季里,水果虽然好吃,但是卖相太差,所以人们都选择去桥边的糖果店买冷饮。
B.奶油棒冰和冰砖虽然好吃,但是因为价格贵了一些,吃的人就比较少了。
C.作者通过写“夏天的一条街道”上发生的事,给我们展现了人们平凡喧闹真实有趣的生活。
D.本文语言妙趣横生,一根冰棒、一次游泳,都显得那么有趣,令人回味无穷。
2.综观全文,明媚的夏天里孩子们期待什么?
3.按要求赏析下面句子。
(1)黄昏时分驶过河面的各类船只小心谨慎,因为在这种时候,整个城市的码头、房顶、窗户和门洞里,都有可能有个男孩大叫一声,纵身跳进河水中。(简要分析加点词语)
(2)父亲的眼珠子愤怒得快爆出来了:“让你不要吊船你又吊船,你找死啊?”(从描写角度赏析句子)
4.作者在第②~④段为什么详写两个店的店员?
5.文章结尾句写道:于是有人向这边匆匆跑来,有人手里还端着饭碗,他们这样跑着,炎热的夏季便在夜晚找到了它的生机。请你结合文本,说说作者眼中夏季的生机指的是什么?
阅读文言文,完成小题。
余自海康适①合浦②,连日大雨,桥梁大坏,水无津涯。自兴康村净行院下,乘小舟至官寨,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或劝乘蛋③并海④即⑤白石⑥是日六月晦,无月,蜿宿大海中。天水相接,星河满天,起坐四顾太息⑦:“吾何数乘此险也!已济徐闻⑧,复厄⑨于此乎?”稚子过⑩在旁酣睡,呼不应。所撰《书》《易》《论语》皆以自随,而世未有别本。抚之而叹曰:“天未欲使从是也,吾辈必济!”已而果然。七月四日合浦记,时元符三年也。
(选自苏轼《记过合浦》)
注释:①适:去 ②海康、雷州:均为地名 ③乘胥:乘坐蛋船(指南方⑩少数民族的船舶)④并海:沿着海路 ⑤即:靠近 ⑥白石:指石康县白石镇 ⑦太息:叹息 ⑧徐闻:县名,故治在今广东徐闻 ⑨厄:困苦、灾难 ⑩过:苏轼幼子苏过。
1.解释下面加点词。
(1)日星隐曜 (2)宴酣之乐
(3)客此 (4)泉香而酒冽
2.下面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吾何数/乘此险也 B.稚子过在旁/酣睡
C.余/自海康适合浦 D.自兴廉村/净行院下
3.翻译下列句子。
(1)天水相接,星河满天,起坐四顾太息:“吾何数乘此险也!”
(2)闻自此西皆涨水,无复桥船。
4.文中苏轼的心境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请结合文本中的具体内容说一说。
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中的“封”是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同时交代被贬原因。
B.颔联诗人坦诚心志,自己已垂垂老矣,又无辜获罪,委婉表明不愿再为朝廷办事的悲愤。
C.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又凄凉。
D.全诗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家乡有二十五万余亩茶园,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甲)(A.连山连水B.接天接地)地翻涌,(乙)(A.连山连水B.接天接地)地浪漫。春林初盛,漫山茶树吐绿,①xiān(A.纤B.鲜)毫未染,通透深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层层叠叠的曲②(A.qū B.qǔ)线间,采茶人似天女散花,没有队形,没有组合,看似随意,却又是那样和谐自然。她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提篓,双手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
(1)为文中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根据②处汉字选择正确的拼音:_______(只填序号)
(2)为文中甲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___ 乙___________
(3)文中横线处缺少三个句子,下面三个句子依次填入横线处,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______)
①一条有一条的风景 ②一条条茶带随山势蜿蜒 ③一带有一带的韵味
A.②①③ B.②③① C.①②③ D.③①②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能不能切实提高广大市民的综合素质,是创建文明城市的关键。
B.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使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
C.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化,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D.漫长的人生中,谁也不可能不一帆风顺,谁也难免要经历挫折。
请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1)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______________,多会于此。(范仲淹《岳阳楼记》)
(2)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________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
(3)雾松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______________。(张岱《潮心亭看雪》)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
(5)___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6)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______________。(苏轼《水调歌头》)
(7)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8)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9)温庭筠《商山早行》一诗中,由十个名词构成,蕴含六种景物,纯然写景,不说辛苦愁思,而意味自在其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