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比较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

比较阅读两篇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陋室铭

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乙)河中石兽

纪昀

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首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首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而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

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

一老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潮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1.解释加点的词。

(1)山不在高,有仙______

(2)谈笑有鸿______

(3)十余岁______

(4)非木杮______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2)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

3.下面句中“之”的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孔子云:何陋有? B.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笑曰

C.沿河求,不亦颠乎? D.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去?

4.乙文一事一议,以事说理。甲文以“室”达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甲文结尾引孔子之语,突出“陋室”不陋,增强了文章说理的可信度和说服力。乙文结尾划线句子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1. (1)就 (2)大 (3)经过,经历 (4)这 2.(1)没有嘈杂的音乐声扰乱耳朵,没有官府的公文使身体劳累。 (2)依照他的话去(寻找),果然在上游的几里外寻到了石兽。 3.A 4.文章表现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高洁傲岸的情操,流露出作者安贫乐道的隐逸情趣。(意思到即可) 5.表达方式:议论抒情。表达效果:卒章显志、突出主题,表达了凡事不可“臆断”的观点。(意思到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平时注意多积累归纳,加强对文言文中重点实词、重点虚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等现象的理解与识记,并学会迁移运用。“阅”,古今异义,经过;“是”,古今异义,这。做题时要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1)丝竹,琴瑟、箫管等乐器的总称,这里指奏乐的声音;劳,使……劳累。 (2)如,依照;数,几。 3.A. 之:宾语提前的标志; B. 之:代词; C. 之:代词; D. 之:代词; 故选A。 4.《陋室铭》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创作的一篇托物言志骈体铭文。文章层次明晰,先以山水起兴,点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主旨,接着从室外景、室内人、室中事方面着笔,渲染陋室不陋的高雅境界。作者借赞美陋室抒写自己志行高洁,安贫乐道,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意趣。 5.本题考查赏析句子。乙文,用简练的语言讲述了一则非常有教育意义的寓言故事,文章结尾揭示了主旨:“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作者对此类一知半解而又自以为是的人进行了辛辣的嘲讽,是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表达了观点,即指明了认识事物的方法和途径:不能片面地理解,更不能主观臆断,而要全面深入地调查探究事物的特性。文章寓理于事,给了人们非常深刻的启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文默写。

(1)万里赴戎机,________。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________

(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______,不蔓不枝。(周敦颐《爱莲说》)

(3)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中“政入万山围子里,________”和陆游《游山西村》中“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既富有诗歌的意趣,又蕴含人生的理趣。

(4)赵师秀《约客》中“黄梅时节家家雨,________”和韩愈《晚春》中“草树知春不久归,________”,以“声音”和“色彩”突出春的生机和繁盛。

(5)杜牧《泊秦淮》中“________,隔江犹唱后庭花”和李商隐《贾生》中“可怜夜半虚前席,________”,凸显了家国兴亡、国计民生这一永恒的主题。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这时是上午十点。太阳光在相当倾斜的角度下,投射在水波面上,光线由于曲折作用,像通过三棱镜一样被分解,海底的花、石、植物、介壳、珊瑚类动物,一接触被分解的光线,在边缘上显现出太阳分光的七种不同颜色。这种所有浓淡颜色的错综交接,真正是一架红、橙、绿、青、蓝、紫的彩色缤纷的万花筒,总之,它就是十分讲究的水彩画家的一整套颜色!看来实在神奇,实在眼福!我怎样才能把我心中所有的新奇感觉告诉康赛尔呢!怎样才能跟他一齐发出赞叹呢!我怎样才能跟尼摩船长和他的同伴一样,利用一种约定的记号来传达我的思想呢!因为没有更好的办法,那么我只好自己对自己说话,在套着自己脑袋的铜盒子里面大声叫喊;虽然我知道,说这些话消耗的空气恐怕比预定的要多些。

1.这段文字选自世界名著《海底两万里》,作者____,是法国著名科幻和探险小说家。《海底两万里》是他的“____三部曲”之一。小说讲述了一个神奇的故事:一位叫____的船长驾驶自己设计制造的潜水艇“诺第留斯”号,在大海中自由航行。

2.划线句子是个病句,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查看答案

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句是(  )

A.挪威国旗耀武扬威、扬扬得意地在这被人类冲破的堡垒上猎猎作响。(茨威格《伟大的悲剧》)

B.我全身用力,肌肉紧张,整个人收缩得像一块铁。(杨利伟《太空一日》)

C.这么陡峭的山,这么茂密的树林,走上一天,路上也难得遇见几个人。(彭荆风《驿路梨花》)

D.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梁启超《最苦于最乐》)

 

查看答案

根据原文,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那个春天的早晨,奶奶扫院子,突然发现角落的地方,拱出一点嫩绿,便叫道:“这是什么呀?”我才恍然记起了它:它是从土里长出来了!

②秋天过去了,又过了一个冬天,孩子自有孩子的快活,我竟将它忘却了。

③我却不大相信,执著地偏要它将来开花结果哩。

④它长得很委屈,是弯了头,紧抱着身子的。

⑤大家都笑话它,奶奶也说:“这种桃树是没出息的,多好的种子,长出来,却都是野的,结些毛果子,须得嫁接才行。”

⑥第二天才舒展开身来,瘦瘦的,黄黄的,似乎一碰,便立即会断了去。

A.①②⑤④⑥③ B.②①④⑥⑤③ C.②①⑥④⑤③ D.①④②⑤⑥③

 

查看答案

语文知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孙权劝学、父亲老了、春光明媚”都是主谓短语,“登飞来峰、带上她的眼睛、回忆鲁迅先生”都是动宾短语。

B.《土地的誓言》的作者端木蕻良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的作者普希金,都是十九世纪俄国伟大的爱国主义作家。

C.《陋室铭》《爱莲说》《登幽州台歌》中的“铭”“说”“歌”,都是古代的一种文体,有着较为固定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

D.我们写作的材料源自生活,生活中的材料很多,要围绕中心进行选材;此外,还要注意材料的真实和新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