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歌
[唐]韦元甫
木兰抱杼嗟,借问复为谁。欲闻所戚戚,感激强其颜。老父隶兵籍,气力日衰耗。岂足万里行,有子复尚少!胡沙没马足,朔风裂人肤。老父旧贏病,何以强自扶?木兰代父去,秣马备戎行。易却纨绮裳,洗却铅粉妆。驰马赴军幕,慷慨携干将。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夜袭燕支虏,更携于阗羌。将军得胜归,士卒还故乡。父母见木兰,喜极成悲伤。木兰能承父母颜,却卸巾帼理丝黄。昔为烈士雄,今复娇子容。亲威持酒贺,父母始知生女与男同。门前旧军都,十年共崎岖。本结兄弟交,死战誓不渝。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惊愕不敢前,叹重徒嘻吁。世有臣子心,能如木兰节,忠孝两不渝,千古之名焉可灭!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欲闻所戚戚 欲: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子复尚少 少:____________________
(3)朔风裂人肤 朔:____________________
(4)易却纨绮裳 易: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朝屯雪山下,暮宿青海傍。
(2)今者见木兰,言声虽是颜貌殊。
3.诗中画线句已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一个成语:___________;与《木兰诗》中“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内容相对应的一句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同为表达对木兰的赞美,与《木兰诗》相比,本诗的结尾方式有何不同?
《木兰诗》中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对《木兰诗》“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
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
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下面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木兰诗》,又叫《木兰歌》,是南北朝时期的一首北方民歌。
B.木兰替父从军既是为国尽忠,也是为父尽孝。
C.木兰替父从军,表现了古代战争的残酷和对统治阶级政策的否定。
D.最后一段用双兔作比喻,妙趣横生,对木兰女扮男装作了赞叹,韵味无穷。
填空。
(1)《木兰诗》选自_______朝_______(人名)编的《_______》,这是______朝时期北方的一首民歌。全诗通过叙述花木兰_______的故事,塑造了一个英勇善战,勤劳能干,____________的女英雄形象。
(2)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_________________
(4)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__________
(5)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木兰一家人迎接她回家的情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下面对诗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 B.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C.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D.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