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注释:雪:指梨花。

1.除了以“雪”比喻梨花,诗歌还用了哪些词来描绘梨花?写“柳深青”有什么目的?

2.看着雪白的梨花,诗人为什么会产生“惆怅”的心情?(请用原诗回答),这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1.淡白、清明,是为了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2.“人生看得几清明”, 抒发了诗人感叹春光易逝,人生短促之愁情。 【解析】 1.考查对诗句内容的理解。作者在写“梨花”时,除了第3句用“一株雪”来设喻外,还运用“梨花淡白”直接对花的色彩进行描写;运用“清明”一词还描绘成型的梨花所形成的清澈明朗的境界。写“柳深青”运用的是衬托的写法,把梨花与柳叶的色彩对比,更加衬托梨花的洁白以及繁盛。 2.考查对诗歌主旨的理解。诗句“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写梨花已盛开,柳叶已深青。柳絮纷飞之景,说明时至暮春,盛极而衰,春天已一去不返,含有伤春的惆怅之情。最后一句“人生看得几清明”写如此盛景,人生难得看过几回,由梨花盛开感到人生的短促,由此感到无限感慨与惆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面对《游山西村》分析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诗歌首联写农家拿鸡和鱼招待客人,“足”字可见其热情好客。

B.颈联写乡俗民事,从村民的服饰、言行和习俗的描写中,展现村民勤劳俭朴的品质以及宣扬迷信、拜神求佛保佑的陋习。

C.“拄杖”说明诗人已年迈,加之去职回乡后的郁闷,所以诗人不愿乘月叩门叨扰人。

D.这首诗记叙村行沿途风光,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流露出诗人对农村生活的热爱。

 

查看答案

对《登飞来峰》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这是首七言绝句,前两句写出了飞来峰塔之高,后两句写登飞来峰塔的感想。

B.这首诗前两句的意思是:我登上飞来峰顶寻找高高的塔,听说每天黎明鸡叫的时候,在那里可以看到日出。

C.诗人没有记叙登山的过程,也没有描绘山中的美景,而是一开始就把自己置于千寻塔的最高层,抒写当时心中的感受。

D.作者善于把抽象的事理寓于具体形象中,借景抒怀,表明自己不畏艰难,对前途充满信心。

 

查看答案

下列对《已亥杂诗》的理解有误一项是(    )

A.“浩荡离愁”指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

B.“更护花”的“花”指青少年,此句表明自己要为培养下一代做出牺牲。

C.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诗的后两句以落花为喻,表明自己的心志。

D.这首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

 

查看答案

下列对《登幽州台歌》的理解有误一项是(    )

A.诗的前三句粗笔勾勒,以浩茫宽广的宇宙天地和沧桑易变的古今人事作为深邃、壮美的背景加以衬托。

B.全篇前后句法长短不齐,音节抑扬变化,互相配合,增强了艺术感染力。

C.“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古人”和“来者”,分别指明君和贤臣。

D.本诗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抒发了诗人抑郁已久的悲愤之情。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望岳》的理解有误一项是(    )

A.首联以设问统领下文。以一望无际的青翠之色烘托泰山的绵延不尽、高耸入云。

B.颔联采用虚实结合的写法。上句用虚笔写泰山的神奇秀丽,下句实写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

C.尾联写企盼登山之情。“会当”意为“终要”,写诗人从望岳产生了登岳的想法,似写登山,实为明志。

D.全文没有一个“望”字,但句句写向岳而望。距离是自近而远,时间是从暮至朝,并由望岳悬想将来的登岳。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