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回忆我的母亲(节选〉
朱德
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悲痛。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
……
母亲这样地整日劳碌着。我到四五岁时就很自然地在旁边帮她的忙,到八九岁时就不但能挑能背,还会种地了。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有的季节里,我上午读书,下午种地;一到农忙,使整日在地里跟着母亲劳动。这个时期母亲教给我许多生产知识。
佃户家庭的生活自然是艰苦的,可是由于母亲的聪明能干,也勉强过得下去。我们用桐子榨油来点灯,吃的是豌豆饭、菜饭、红薯饭、杂粮饭,把菜籽榨出的油放在饭里做调料。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赶上丰年,才能缝上一些新衣服,衣服也是自己生产出来的。母亲亲手纺出线,请人织成布,染了颜色,我们叫它“家织布”,有铜钱那样厚。一套衣服老大穿过了,老二老三接着穿还穿不烂。
勤劳的家庭是有规律有组织的。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直到临死前不久还在地里劳动。祖母是家庭的组织者,一切生产事务由她管理分派,每年除夕就分派好一年的工作。每天天还没亮,母亲就第一个起身,接着听见祖父起来的声音,接着大家都离开床铺,喂猪的喂猪,砍柴的砍柴,挑水的挑水。母亲在家庭里极能任劳任怨。她性格和蔼,没有打骂过我们,也没有同任何人吵过架。因此,虽然在这样的大家庭里,长幼、伯叔、妯娌相处都很和睦。
……
母亲最大的特点是一生不曾脱离过劳动。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虽到老年,仍然热爱生产。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纺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愿母亲在地下安息!
1.联系选文,谈谈“我爱我母亲,特别是她勤劳一生,很多事情是值得我永远回忆的”这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2.联系语境,说说下列句中加点词语在句中的作用。
(1)记得那时我从私塾回家,常见母亲在灶上汗流满面地烧饭,我就悄悄把书一放,挑水或放牛去了。
(2)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到八九十岁还非耕田不可,不耕田就会害病。
3.下列语句语言平实如话,字里行间饱含深情,仔细阅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这类地主富人家看也不看的饭食,母亲却能做得使一家人吃起来有滋味。
(2)母亲生我前一分钟还在灶上煮饭。
4.“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5.这是一封现藏于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中朱德写给当时在四川泸州的好友戴与岭的信。请说说你从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与岭老弟:
我们抗战数月,颇有兴趣,日寇虽占领我们许多地方,但是我们又去恢复了许多名城,一直深入到敌人后方北平区域去。日夜不停地与日寇打仗,都天天得到大大小小胜利,差堪告诉你们。昨邓辉林、许明杨、刘万方等随四十一军来晋,已到我处,谈及家乡好友,从此话中知道好友行迹,甚以为快,更述及家中近况,颇为寥落,亦破产时代之常事,我亦不能再顾及他们。唯家中有两位母亲,生我养我的均在,均已八十,尚康健。但因年荒,今岁乏食,恐不能度过此年,又不能告贷。我十数年实无一钱,即将来亦是如此。我以好友关系向你募贰百元中币,速寄家中朱理书收。此款我亦不能还你,请你作捐助吧!望你收到复我。
此候
近安
朱德
11月29日于晋洪洞战地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高峰入云(__________)
(2)晓雾将歇(__________)
(3)五色交辉(__________)
(4)实是欲界之仙都(___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林翠竹,四时俱备。
(2)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3.下列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山川之美,古来共谈。”这里相共谈者,指的是那些有高雅情趣的人。
B.《答谢中书书》是陶弘景写给朋友谢征的书信中的一部分。第二个“书”指书信。
C.“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作者的观察角度依次是“仰视→平视→俯视”。
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一句不仅表现出作者对谢灵运的仰慕之情,也流露了作者对世人面对秀美山水却无动于衷的惋惜。
4.郦道元的《三峡》中有:“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一句,其中写到了“猿鸣”,而本文中“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一句也写到了“猿鸣”。两处“猿鸣”各有什么作用?谈谈你的理解。
默写填空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3)________________,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____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祯《赠从弟(其二)》)
(5)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6)________________,绿水逶迤。(欧阳修《采桑子》)
(7)李清照《渔家傲》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现了一幅辽阔、壮美的海天一色图卷,为全篇的奇情壮采奠定了感情基调。
(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典故写出将士们忘身报国的决心。
综合性学习
学校拟开展以“身边的文化遗产——走进万州天生城遗址”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加,完成以下任务。
链接材料:天生城遗址位于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流水社区。地处主城区内周家坝,山势险峻,峭立如堵。该遗址位于山顶,南北宽、东西长,平面呈月牙形,面积13.2万平方米。天生城为宋蒙(元)战争山城遗址,建于南宋淳佑三年(1243年)。明末清初为抵御张献忠及清军入川,曾子补筑,清晚期再次补筑。天生城遗址现有前、中、后三道城门及两道卡门,另有一字墙残迹。城内现存南宋“淳祐”、“宝祐”“成淳”等时期5处筑城题记及碑刻,元至元十三年(1276年)记功碑1处。另有古炮台3座,大水池2处,水井、水塘各1处,并有部分古建筑遗迹。天生城是川渝地区宋蒙(元)战争山城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宋蒙(元)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对研究宋蒙(元)战史及山城营建技术等有着重要价值。2013年,天生城遗址被国务院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请根据链接材料,概括一下天生城的价值。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校将组织同学参观天生城遗址,并向市民进行保护文化遗产的宣传。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则宣传口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重庆市委常委、万州区委书记莫恭明在调研万州文化遗址保护和城市提升工作时强调:“努力提升天生城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为了更好地搞好文物保护和旅游开发,请你提出三条具体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面是选自《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两段文字,请阅读后回答问题。
他的名字叫起来很响亮,这个名字很贴切,因为这个名字由于在文字上的奇异巧合,在中文中的两个字正好是“红色的品德”的意思。
在南方的这些年月里,他指挥全军,打了几百次小仗,几十次大仗,经历了敌人的五次大围剿,不论如何估计他的胜败,必须承认,就战术的独创性、部队的机动性和作战的多样性而言,他再三证明自己胜过派来打他的任何一个将领,而且无疑建立了中国革命化军队在游击战中的不可轻侮的战斗力。他部下的军队在西藏的冰天雪地之中,经受了整整一个严冬的围困和艰难,除了牦牛肉以外没有别的吃的,而仍能保持万众一心,这必须归因于纯属领导人物的个人魅力,还有那鼓舞部下具有为一个事业英勇牺牲的忠贞不贰精神的罕见人品。至少我个人是不可能想象蒋介石、白崇禧、宁哲元或者中国任何其他一个国民党将领能够在这样的条件下保全一支军队的,更不用说还能够在这样的考验结束时真的做到卷土重来,发动一场大进攻,在敌军为了防止它突破而从从容容地构筑了好几个月的防线上,打入了一个楔子。我走马西北的时候,他在做的正是这样一件事。
(1)上述文字选自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著的《红星照耀中国》第十章________(填目录名)。上述文字中的“他”是________(填人名)。
(2)从上述文字中你读到了斯诺对他的评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上述文字中你感受到斯诺对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
班上举行了“古诗词诵读比赛”。下面是宣传委员在比赛结束后写的一则新闻。请你为其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15字)
为了弘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让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古诗词的神奇魅力,我班于4月22日至24日开展了以“经典诵读”为主题的古诗词诵读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初赛、复赛、决赛三个环节,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出了五名获奖者。这次诵读比赛,让同学们感受到了中华古典诗词的丰富多彩,激发了同学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