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人行羊迹》,完成下面小题。 人行羊迹 凸凹① (一) 祖父俊美,身形高大,...

阅读《人行羊迹》,完成下面小题。

人行羊迹

凸凹

(一)

祖父俊美,身形高大,面白无须。但右腮上,却孤零零地长了一根长毛,与洁净的面额不协调。家人说,还是拔去吧,因为它让人感到怪异。祖父说,不拔。问其理由,他说:“这根长毛有说辞,它叫‘玲珑须’,是仙人才有的物件。为什么独独长在我脸上?是造化让我与你们不同。”

真是不同。

他1938年就入党了,为了能顺利地搜集情报,组织上给他配了一群羊让他放。全国解放了,作为革命功臣,组织上给他安排了一个让人眼红的差事,让他当地区的武装部部长,他居然辞了。理由是,他尽跟羊打交道了,跟羊有说有笑,跟人却谈不来。

私下里祖父跟家人说:“你们不要认为放羊就委屈了人,与其说是人放羊,不如说羊放人,是羊让人懂得了许多天地间的道理。譬如说吧,羊一撒出去,就争着吃草。以为只有眼前的草好,如果不赶紧吃进肚里,就失去机会了。可羊不知道,山这么大,遍地是好草,然而羊只有一个胃,这搭吃饱了,那搭就吃不下了,为什么羊的眼里常汪着泪蛋子?因为羊拿遍地的好草没办法。都说属羊的命不济毁就毁在一个‘贪’字上。”

(二)

祖父一生,育有六男二女,香火延续,半个村庄都是他的人丁。但对子孙们的生活,无论顺畅,还是艰辛。他都不过问。每到晚间,他都要喝上一杯,仅仅一杯。他既享受又节制,从不胡言乱语、怨天怨地;从容自在,一世清明。

祖母对他说:“子子孙孙可都是你的,无论如何也应该给一些照拂,他们过得好与坏,可都连带着你的脸面。”

他说:“不。你看到羊没有,无论瘦肥,都是它自己在啃青草,难道他们还不如羊?你想,那些病了的羊为什么不能喂吃喝?因为你一旦喂了,它就真以为自己病了,到了山上,也懒得吃草,因为它对人产生了依赖,知道你不会让它饿死。以后,它会连跑山的本事都比别的羊差了,不是掉队,就是被狼撵上。怜就是害,道理就在这里。”

祖父又说:“你就说这鞭子吧。它不只是为那些调皮捣蛋的羊预备的,更是为那在偷懒撒贱的羊预备的,羊的勤快和矫健都是鞭子抽出来的。所以,对儿孙的不管不顾,反而是又管又顾,使他们及早懂得自立,自己活出尊严。”

祖父的做法,断了子孙们的指望,他们只好咬紧牙关。在苦日子里硬撑硬挺到了后来,家族里的人竟都变得很有气性:个个要强,个个勤勉,个个乐观,个个本分。家境也都渐渐地发达起来,且人才辈出:父亲当了村支书,老叔当了南海舰队的营长,堂兄做了石材加工厂的厂长,幺表妹是县里有名的中医……

(三)

我在文学的路上走过许多年之后,一个时期,突然生出焦灼,因为那时我心中有了“高峰”之想,面对文章发表之后的不温不火,就陷入了幻灭与寂寞。

祖父对我说:“你能不能跟我放一天羊?

一天下来,祖父问我:“你看,羊最喜欢待在哪里?

我说:“半山腰的阳坡。”

他又问我:“羊最不喜欢待在哪里?

我懵懂无言。

祖父说:“羊喜欢待在半山腰的阳坡上是对的。因为那地方水分存留多,土质也肥,光照温暖,百草繁茂。羊最不喜欢待的地方是山顶,山顶无遮无拦,只生荆棘和苦草。这样的瘦寒之地。羊是待不下去的。羊都知道,到了山顶,就意味着走下坡路,就意味着归栏,就意味着被关起来,远离了青草。”

我明白了祖父的用意。他让我感到,所谓“高峰”之想,无非是名利之念与文学的本质无关。如祖父所说,到了山顶,就一步一步地走下坡路了,那才是终极的失落,才真正可怕。所以,一如羊喜欢待在青草繁茂之处,写作者能够自由地读写,而且总是有的写,就是生命的喜乐福地了;也一如羊只关心草,写作者只关心写作本身,心无旁骛。自然就会下笔有神,乐其中了。

(四)

祖父以90岁的高龄无疾而逝。去世前一天,还赶着羊群,在大山里矫捷行走,绝无老态。他是在睡眠中飘然而去的,最后的面相安详,唇角像有一丝笑。子孙们感到他还活着,均肃然起敬。

祖父是没读过书的。站在他的灵前,我想:有文化的,不一定有智慧,有智慧的,不一定有喜乐。祖父的智慧与喜乐,得益于他终生与羊为伴,在大自然里行走。大自然虽然是一部天书,但不刁难人,字里行间说的都是深入浅出的道理。只要人用心了,就会终有所得。如果说祖父像个哲人,那么。他的哲学主题就是四个字:人行羊迹。

(原文有删改)

注:①凸凹,原名史长义,北京房山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北京文联理事、北京作协理事,北京作协签约作家。

1.文章第(四)部分最后一句写道:“他的哲学主题就是四个字:人行羊迹。”请结合前三部分的内容,完成下面的表格。

羊的行为

给人的启示

只吃眼前草

人要自立

羊不喜欢呆在山顶

 

 

 

2.把“头羊走得直,后边的羊就会走得齐整”这句话放入文章哪一部分比较合适?结合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答:这个句子应放入第(_____)部分。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祖父说自己与众人不同,作者也说“真是不同”。请结合文中的具体事例。简要说明祖父在做人与教育子女的方式上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

 

1.①戒贪 ②羊都是自己啃草 ③淡泊名利/写作者应只关心写作本身,要心无旁骛 2. 二 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说头羊对后面的羊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在本文中是说家族里长辈以身作则,带头作用做得好,后辈自然就会做得好(1分)。第二部分中说祖父为人懂得节制,从不胡言乱语、怨天怨地、从容自在、一世清明,(1分)他教育子女是要他们自立,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后代也都自立,在各个领域做出很大贡献(1分)。 3.(1)祖父不贪,上级给他让人眼红的差事,他竟然辞了; (2)别人都觉得人放羊是委屈了人,祖父却觉得是羊让他懂得了很多世间的道理。 (3)别人对子女都是照拂有加,祖父却对子女“不管不顾”,但实则是在以这种方式逼子女自立; (4)当发现作者在写作之路上遇到不顺时,祖父用让作者跟他放羊的方式,让他从羊身上领悟“淡泊名利”的道理,而不是说教;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和概括。人行羊迹,即人从羊的行为上受什么启示。全文前三部分从三个方面讲“人行羊迹”。第一部分最后一句总结句“都说属羊的命不济毁就毁在一个‘贪’字上”,给人启示:戒贪;第二部分的第三段“它自己在啃青草” 给人的启示:人要自立;第三部分写羊不喜欢呆在山顶,给人的启示:写作者应只关心写作本身,要心无旁骛,看淡名利。 2.本题考查语句的衔接。先整体把握原文内容,然后,准确理解要插入的句子的内容,再锁定与这句话表达的内涵和思想相一致的段落。“头羊走得直,后边的羊就会走得齐整”这句话,表面意思是说头羊对后面的羊有很强的影响作用,在本文中是说家族里长辈以身作则,带头作用做得好,后辈自然就会做得好。而第二部分中说祖父为人懂得节制,在他的影响下,他的后代也都自立,在各个领域做出很大贡献,恰恰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所以,这句话放在第二部分。 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把握。必须结合人物相关的故事情节,听其言,观其行,从人物性格、品德思想、能力特长三个角度分析概括。第一部分第三小段“组织上给他安排了一个让人眼红的差事,让他当地区的武装部部长,他居然辞了”说明他思想品德与众不同;第一部分第四小段祖父说“你们不要认为放羊就委屈了人,与其说是人放羊,不如说羊放人,是羊让人懂得了许多天地间的道理”可见其性格与众不同;第二部分写别人对子女都是照顾有加,祖父却对子女“不管不顾”,但实则是在以这种方式逼子女自立;第三部分,当发现作者在写作之路上遇到不顺时,祖父用让作者跟他放羊的方式,让他从羊身上领悟“淡泊名利”的道理,而不是说教。这些是祖父教育后代能力和方法与众不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房山的“红色历史”,学校举行了“观红色基地,学红色精神”教育活动。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

平西抗日战争纪念馆位于十渡风景区内。在馆内珍藏的史料中,记载着房山抗日根据地的第一个开拓者——包森的英雄事迹。包森在房山创建了第一支人民军队建立了第一个区级抗日政权,贡献卓著。他对敌斗争英勇顽强,在带领队伍与日伪军交战时不幸牺牲,年仅三十二岁。

(材料二)

霞云岭的堂上村,是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诞生地。1943年,19岁的曹火星来到堂上村,负责抗日宣传工作。一天,他看到《解放日报》发表的《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一文后,深受触动,脑海中不断闪现出共产党英勇抗战的场景。于是,他在微弱的灯火下,写出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的歌词。为了方便传唱,他又借当地流行的“霸王鞭”的民歌曲调谱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中国》这首歌就诞生了。后来,在毛主席的建议下,歌曲改名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并传唱至今。

(材料三)

“红色背篓”纪念馆,位于周口店镇黄山店村。这里地处大山深处,在上世纪50年代,交通极为不便。村和村之间基本都是崎岖不平的羊肠小道,牛马车辆根本无法通行。为了解决村民买东西难的问题,共产党员王砚香带领黄山店分销社的全体职工,背着装有三四十公斤货物的篓子。步行几十里的山路,为散居在山沟及山腰的540多户村民送货上门。他们的举措,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买到日用品,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

1.上面材料中三个人物的事迹体现了_______的“红色精神”。

2.为了让游客更深刻地领悟“红色精神”。上面三个基地都准备在参观环节开展一些特色活动。请仿照下面黄山店“红色背篓”纪念馆的示例.为另外一个基地设计活动形式及口号。

活动地点:黄山店“红色背篓”纪念馆

活动形式:重走送货路

活动口号:红色基因烙心间,背篓精神代代传

3.活动结束,学校要向大家征集活动感言。请在“红色、红歌、奋进、热爱、英雄、纪念”这几个词语中,至少选择3个连缀成一段话,表达你对家乡的真情实感。

 

查看答案

    蝉的隧道大都是深十五六英寸,下面较宽大,底部却完全关闭起来。做隧道的时候,泥土搬到哪里去了呢?为什么墙壁不会塌下来呢?谁都以为蝉的幼虫用有爪的腿爬上爬下,会将泥土弄塌了,把自己的房子塞住。其实,它干起活来简直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矿工用支柱支撑隧道,铁路工程师利用砖墙使地道坚固。蝉同他们一样聪明,在隧道的墙上涂上灰泥。它身子里藏有一种极黏的物体,可以用来做灰泥。地穴常常建筑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是为了从这些根须取得汁液。

(节选自《昆虫记》)

1.经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法布尔揭开了昆虫世界一个又一个的奥秘,如上文提到的“蝉的幼虫建造地穴的方法”。通过阅读《昆虫记》,你一定还了解了其它昆虫在习性、劳动、繁衍等方面的奥秘,如:______________

2.周作人评价法布尔说:“他以人性观照虫性。并以虫性反观社会人生。”请仿照下面示例,从书中任选一种昆虫(蝉除外),结合具体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示例:作者对昆虫的描述洋溢着对生命的尊重与关爱,同时对昆虫的观察又折射出对人类世界的思考。例如:他把蝉的幼虫当作人来写,说它像矿工或铁路工程师一样聪明,会用粘液当灰泥使隧道坚固;同时会将地穴建在含有汁液的植物根须上,以便就地取材。这些做法也提醒我们人类:做任何事情都要动脑筋并考虑周全。

 

查看答案

阅读《愚公移山》,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甲)“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逐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乙)“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下列词语中的“负”与“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句中的“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如释重负 B.负势竞上 C.负荆请罪 D.忘恩负义

2.依据上下文,对文中[甲][乙]两处画线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甚矣,汝之不惠!”,这句话把“甚矣”提前,强调愚公不聪明的程度,充分反映出智叟对愚公的轻视。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和“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句式相同。妻子的话合情合理;智叟的话尖刻夸张,表现了他对愚公移山的反对。

C.“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都是反问句,但智叟的一个“其”字,表达了强烈的嘲讽意味。

D.妻子提出“且焉置土石”的疑问,反映了她对移山的担心,希望愚公知难而退。

3.结合上文与下面(链接材料)、简要说明面对移走大山和洪水泛滥的困难,愚公和大禹分别是怎么做的。任选其中一个人的做法,说说你获得的启示。

(链接材料)

大禹治水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尧同鲧治水,鲧用雍堵之法,九年而无功。后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疏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一成一败,其治不同也。

(选自《经典史记》)

注:①尧舜,尧和舜,传说是上古的贤明君主。  ②[鲧(gǔn)]传说中禹的父亲。  ③[雍]月“壅”堵塞。  ④[开九州]相传古代大禹治水时,把“天下”分为九州,于是九州就成了古代中国的代名词。⑤[陂(bēi)]修筑河岸。  ⑥[度(duò)]剂量,勘测。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①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停止夜间活动。②长:―直。

1.杜甫的诗大多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上面两首诗均写于“安史之乱”时期,都反映了_______________等相同的社会现实

2.杜甫被称为“诗圣”。他的诗常通过描写个人遭际国家命运来表现深沉的情感。请任选上面一首诗,结合相关词句对这一特点进行说明。

 

查看答案

_______________,国恒亡。(《<孟子>三章》)

②《雁门太守行》中运用鲜明色彩描绘惨烈战斗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③飞鸟本无意。却引情致起。晏殊叹“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眷恋怅惘:陶渊明见“________________”,悠然自适:李清照呼“________”,豪情万丈……飞鸟本无情。有情的是写诗词的他(她)和读诗词的你。你能想到的带有“鸟”字或提到“飞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本套试卷内出现的除外。)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