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人体的独特性》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

阅读《人体的独特性》一文,回答下列小题。

人体的独特性

①全球有70亿人口分布在世界各地,而在过去的5万年间,据估计共有1000亿人口在地球上生息过。每个人都会是独一无二的吗?随着生命科学对人体认识的日益深入,人类个体的独特性被越来越多地揭示出来。那么,人类个体的独特性和不可取代性究竟表现在哪里呢?

②人体的独特性首先体现在DNA,即脱氧核糖核酸。它是人体所有遗传信息的原始备份。人类DNA中包含有大约32亿个碱基对,人类在基因上显示出的差异有0.5%,这0.5%就意味着大约有1600万个碳基对,它们的组合数则更多,所以任何人都没有机会和你的基因完全一样。

③与隐藏在体内的基因相比,我们更多的是从长相来确定他人是谁。对熟悉的人我们辨别的准确率可以达到66%,而对不熟悉的人,准确率只有56%。好在有新的研究显示,其实人们并没有局限于只依赖长相识别人。美国研究人员发现,人们的大脑还非常善于综合收集身体信息。当人的面孔被遮挡或者因距离太远而看不清时,大脑会通过身体的信息,例如个头和身材来识别人,而且效果通常很好。

④和长相相比,指纹似乎更加可靠。他们的形态更能显示人的独特性,所以指纹一直被用来确认一个人的身份。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

⑤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⑥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

⑦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活动的独特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据说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⑧所有这一切都证明你是唯一的,没有人可以取代你。亘古至今,天地间只出现了一个现在的你,同样的事情以前没有发生过,未来也不会发生。

(原文有改动)

1.本文从多个方面介绍了人体的独特性,下列内容中并未涉及的一项是(    )

A. 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和长相

B. 牙齿和呼吸

C. 指纹和步态

D. 耳朵的形状和心跳

2.以下各项对于第⑧段画线句子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美国和荷兰的破案手段高超。

B. 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有力地说明了美国和荷兰的破案手段高超。

C. 使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

D. 使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

3.下列各项关于本文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第①自然段说明了人类个体具有独特性,交代说明对象,引出下文。

B. 第①②⑤自然段中的加点词“据估计”“大约”“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C. 指纹的形成受基因的影响,也就是说兄弟姐妹之间的指纹应该是相同的。

D. 文章结尾处的“唯一”与开头的“独一无二”相照应,本文的结构为“总——分——总”形式。

 

1.B 2.D 3.C 【解析】 1.试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文章第2、3段涉及到“DNA(脱氧核糖核酸、基因)和长相”;文章第4、5段涉及到指纹和步态;文章6、7段涉及到耳朵的形状和心跳。只有B项的“牙齿和呼吸”在文章中没有涉及。故答案为B。 2.试题考查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语句“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实例”,列举了美国和荷兰运用“耳纹”破案的例子,运用的是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据此可排除A和C。语句说明的是“耳朵的形状也非常独特”的特点。可排除B。据此,答案为D。 3.试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依据文章第4段“指纹的形成除了受基因的控制外,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子宫内的压力和羊水的晃动都可能会影响胎儿指纹的形成,这意味着即使是同卵双胞胎,他们的指纹也不会完全一样”可知,C项“指纹的形成受基因的影响,也就是说兄弟姐妹之间的指纹应该是相同的”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小心患上考试焦虑紧张综合征

①你是否曾有过这样的经历?考试之前肚子总是不舒服,考试中多次想上厕所。

②考试对你越重要,题目越难,你对自己要求越高,这种症状越严重,给自己的心理压力就越大,最后导致原本烂熟于心的知识想不起来,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陷入一片泥沼,考试的结果自然也就不会太理想。

③考试前总想上厕所就像一个魔咒困扰着你,每次考试必灵,而每次考完之后这种症状就消失了,去医院检查身体一切健康。

④其实这些都是考试焦虑紧张综合征的表现,此外还有食欲缺失、憋气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状。病情反复甚至加重,而身体器官经检查并没有出现明显病变,使用药物治疗一般效果不明显。

⑤长期的精神紧张,心理压力过大,使大脑处于一种过劳的状态,血管痉挛,进一步造成大脑供血不足,脑细胞缺氧,大脑神经调节能力下降,导致大脑的手下——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从而造成失眠健忘等各种各样的症状出现。

⑥因此,正确处理考试带来的压力,提高自己心理素质,那些魔咒会慢慢地不治而愈。压力使我们进步,但过多的压力会阻止我们前行的脚步,当你面对考试带给你紧张的压力时,不妨试试几个缓解考试综合征的小技巧:

⑦可以尝试将你内心的焦虑认真写下来,整理自己的心情,控制内心的焦虑。做好最坏的心理准备,悲观地看待,乐观地接受,就能无畏地静观一切困难。

⑧音乐可以使人放松。外界刺激使人体的交感神经系统兴奋,从而出现惊恐、愤怒、紧张、兴奋等情绪。而音乐激活人的副交感神经系统,与交感神经系统相对抗,促使人缓解紧张,进入放松状态。

⑨转移注意力。让大脑放松一下,尝试做一些如运动、绘画等你所感兴趣的事情,不要长时间不间断地学习,哪怕只是简单地和朋友聊天,散步也能改善你的考试焦虑。

⑩在考试前可尝试闭眼挺腰进行深呼吸。将双手交叉放在桌面上,一般节奏为吸气5秒,呼气3至4秒,连做3次,可有效改善大脑缺氧状态。

调整饮食,多吃水果和蔬菜,也可适当吃些刺激食欲的微辣或酸味食品。另外,温水浴有同样的帮助,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总之,考试焦虑并没有那么可怕,我们只要积极调整,就能克服心理障碍。

(选自《小心患上考试焦虑紧张综合征》,有改动)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考试焦虑紧张综合征是由大脑供血不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导致的。

B.患了考试焦虑紧张综合征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如能使用药物治疗效果更佳。

C.文章先从考试焦虑紧张综合征的表征写起,再说明原因,最后介绍缓解考试综合征的方法。

D.第⑥段中加点词“魔咒”,原指“魔法符咒”,文中指考试焦虑紧张的表征。

2.下列关于考试焦虑紧张综合征表现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考试前肚子不舒服,想上厕所。

B.原本烂熟于心的知识想不起来,注意力无法集中,思维混乱。

C.食欲缺失、憋气心慌、失眠健忘等症状。

D.身体器官经检查出现明显病变。

3.下列关于缓解考试焦虑紧张综合征方法的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内心的焦虑写下来。 B.考前深呼吸。

C.多吃刺激性食物。 D.转移注意力。

 

查看答案

大型文化探索类节目《国家宝藏》在央视三套首播,一经播出即获好评无数。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走近国家宝藏”系列活动。有人推荐王叔远雕刻的“核舟”进入《国家宝藏》节目,你同学小华觉得不合适,他认为核舟仅是一个手艺人的雕刻艺术,不能代表中华文明的发展历程。而你不同意他的观点,请向他简要陈述你的理由。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予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水乐大典》⑤,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节选自《啸亭杂录》)

(注)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本级,人名。③赀():通“资”,钱财④衢():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1.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1)时家贫  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人惊骇  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两条“/”给文中面线的句子断句。

同 僚 取 架 上 所 有 抽 以 难 公 无 不立 对

3.请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

4.结合选文,举例说说李绂是一个怎样的人。

 

查看答案

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具体摘述了“船头”和“船尾”人物各异的情态,目的是说明核舟工艺的精巧。

B.苏黄是诗人、学者,,受世俗礼法的约束,佛印是和尚,不受这些的约束,所以神气质各不相同。

C.本文的说明对象是王叔远送的本文作者“简核桃修狭者”所刻成的小船。

D.“记”是古代一种叙事的文体。如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清朝人魏学洢的《核舟记》。前者叙述了渔人游桃花源,后者记叙了王叔远送给作者的一只核舟。

 

查看答案

下列对《核舟记》一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对船头上苏轼、黄鲁直和佛印的外貌、神情和姿势等方面都进行了详细地描写,显得非常生动逼真。

B.作者介绍船尾部分,写舟子二人,一人悠闲、粗犷,一人神情专注,写出了舟中轻松的氛围,跟船头的情景相呼应。

C.作者在文中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生动地介绍了王叔远的雕刻作品,表现了他高超的雕刻技艺。

D.作者通过细致的观察,准确地把握了雕刻作品的各个细节,并按一定的顺序写下来,清楚地表现出它的形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