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与例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A.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王观《卜算子》)
B.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C.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D.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管子·权修》)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烦恼就像打结的绳子,一头牵着自己,一头牵着他人。② 我们和烦恼过不去,这个结就会越“牵”越紧,烦恼就越来越多。③为了这些烦恼而消hào ( )我们大量的精力和时间,破坏和谐友好的工作氛围,我们怎么能热情地 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呢 又怎么能获得梦想中的成功呢?④让烦恼只留五分钟,使我们才能获得及时解“结”的好办法,才能快速走向成功。
——《让烦恼只留五分钟》(有改动)
⑴“氛围”的“氛”的读音是__________。
⑵在②句中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语是__________。
⑶给③括号中拼音填上汉字__________。
⑷③句中两个方框处应填写的标点是下列的哪一项(________)
A. , , B. 、 。 C. , ? D. 、 ?
⑸④句是个病句,请把正确的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默写
(1)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
(2)锦帽貂裘,___________ 。(《江城子·密州出猎》)
(3)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借用守边将士饮酒来表现他们因远离家乡和功业未立而发的惆怅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4)辛弃疾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建功立业愿望的句子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综合性学习。
科学进步离不开科学精神。阅读下面材料,你认为最重要的科学精神是什么?
材料一:意大利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哲学家,近代实验科学的先驱者伽利略说:“一切推理都必须从试验中得来。”
材料二:爱迪生做了1600多次耐热材料和600多种植物纤维的实验,才制造出第一个炭丝灯泡,可以一次燃烧45个钟头。后来他在这基础上不断改良制造的方法,终于推出可以点燃1200小时的竹丝灯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最后的牵手
雷抒雁
①这一次,是父亲的手握在母亲手里。
②这是一双被岁月的牙齿啃得干瘦的手:灰黄的皮肤,像是陈年的黄纸,上边满是渍一般的斑点;不安分的筋,暴露着,略略使皮与指骨间,有了一点点空隙。那些曾经使这手显得健壮和有力的肌肉消失了。这是长年疾病的折磨所雕琢出来的作品。
③可是,母亲仍然紧紧地握着这手。很久都是相对无言。突然,她感到那手在自己手心动了一下,便放松了它。那手立即像渴望自由的鸟,轻轻地转动一下,反握住她的手。
④“要喝水吗?”母亲贴近他的脸低声地问。
⑤父亲不回答。只是无力地拉着母的手。母亲知道,父亲实在是没有力量了,从那手上已感到。生命准备从这个肉体上撒离。不过依着对五十多年来来共同生活的理解,她随着那手的意愿,追寻着那手细微的指向,轻轻地向他身边移动着。到了胸前,她感觉到父亲的手指还在动。又移到颈边,那手指似乎还在命令:前进!不要停下来!
⑥母亲明白了,全力握紧那平枯的手,连同自己的手,一齐放在他的唇上。那干枯的手指不动了,只有嘴唇在轻轻嚅动。有一滴浑浊的泪从父亲灰黄多皱的脸颊上滚落下来。
⑦许多记忆一下子酒上母亲的心头。从这两双手第一次牵在一起的时候,父亲就这样把母亲纤细的手握在自己手里。那时,父亲的手健壮,红润而有力量。母亲想挣脱他的手,但像关在笼子里的鸟,冲不破那手指的门,直到母亲心甘情愿地让自已的手停留在他的手里。
⑧这两双手相牵着,走过一年又一年,直到他们的子女一个个长大,飞离他们身边。贫困的时候,他们坐在床边。父亲拉过母亲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苦难的时候,他也拉起她的手放在自己的手里。手指好像是一些有灵性,会说话的独立生命,只要握在一起,就如同魔术师吹了一口神奇的气,什么都有了。信心、勇气、财富,一切都有了。
⑨难道就是这两双手一相牵,就能相中一生?或许这只是他们自己独特的方式。
⑩可是,他们彼此听得懂这手的语言;关切、思念、幽怨、歉意、鼓励、安慰……现在,生命就要首先从他的一双手中滑落。曾经有过的共同的幸福记忆,都将从这一双手开始远去了。母亲的手在父亲的唇上只停留了短暂一瞬,便感到那只干枯的手不再动了,失去了温度。屋于里突然一片静寂,原来那咕咕作响的氧气过滤瓶不再作声了。时间到了!
⑾母亲没有落泪,站起身来。望着那一张曾经无比熟悉,突然变得陌生的脸,她慢慢抓起父亲的手,轻轻地贴在自己唇边。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
⑿母亲相信自己不会孤单,明天,依然会是两个生命、两个灵魂面对这同一世界。
(选自《读者》,有删改)
1.文章线索有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选文有两条线索,请说说明线暗线分别是什么。
明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暗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第②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请从修辞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句的妙处。
4.选文第⑦⑧两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和特点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 )
A.第⑥段中“母亲明白了”是指“她”明白了丈夫只是要再一次握紧她的手。
B.例数第二段中“她觉得沿着手臂的桥,那个人的生命跑了过来,融汇在自己身上”一句,运用了想象,写妻子感觉丈夫的生命融汇到了自己身上。
C.全文以丈夫牵妻子的手这一标志性动作,突出夫妻俩厚重真挚的爱情和相伴相守。
D.第②段对“手”的描写,写出了“最后的手”的特点:皮肤灰黄,肌肉消失,干瘦无力。
E.父亲离世之际,父母心手相牵,父亲的生命已经融入母亲的生命中。在母亲的心中,父亲并没有离开,会永远陪伴自己。
下列对《我一生中的重要抉择》这篇课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文中“大力扶植年轻人”的观点,是期待年轻一代来取代老一代,自己则从集体中退出,最终体现自我价值。
B.本文以清晰的条理,诙谐的语言、谦虚的风格和深刻的哲理,紧紧抓住了观众和读者的心,收到了成功的演讲效果。
C.文章最后,作者引用心理学家荣格的公式是为了表达实现自我价值必须具备团队精神。
D.作者举英国的卡文迪许实验室出了25个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例子,是为了阐述“扶植年轻人是一种历史的规律”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