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一文,完成小题。 ①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

阅读刘国信《小蜜蜂影响大生态》一文,完成小题。

①蜜蜂属于传粉动物。美国农业部的研究显示,传粉动物参与了养活全球1/3人口的粮食生产。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南宋诗人杨万里《蜂儿诗》将蜜蜂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体现得淋漓尽致:“蜜蜂不食人间仓玉露为酒花为粮。作蜜不忙采蜜忙,蜜成犹带百花香。”

②蜜蜂被称为“自然之子”“人类益友”。研究显示,蜜蜂的体重虽然只有约100毫克,尚不及一滴水重量的一半,但其短暂的一生能够酿造出达自身重量30倍的蜂蜜。蜂蜜一直是甜美的代名词,被誉为“天赐的礼物”。自古以来,国人对蜂蜜的营养和美味极为推崇,视其为养生祛病、健体强身的天然保健品。此外,蜜蜂还能提供诸多健康长寿因子——花粉、蜂胶、蜂蜡和蜂王浆等蜂产品。

③其实,蜜蜂酿蜜只是它为人类贡献的很小一部分,传粉才是它的丰功伟绩。因此,蜜蜂又被誉为“月下老人”“农业之翼”。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

④目前,地球上已知植物共有22万多种,除蒲公英等不多的植物靠自然风传送花粉外,有16万种靠昆虫传粉,其中依靠蜜蜂传粉的占85%。粗略统计,在人类所利用的1330多种作物中,有1000多种需要蜜蜂来传授花粉。

⑤实践证明,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达到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同时,蜜蜂传粉能够显著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有利于控制病虫害,降低生产成本,减少农药残留,有效提升农产品品质。有数据显示,养蜂给农业带来的效益是其直接产值的100倍以上,其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都非常突出。

⑥蜜蜂还被称为“生命使者”“环境哨兵”。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在长期生存竞争中形成了异常敏锐的嗅觉,对周围环境极为敏感,可以识别出许多种细微的气味。蜂群的数量直接反应环境状况——蜂群多的地方,一定是生态环境良好的地方。

⑦同时,蜜蜂的传粉促成了作物的联姻和受孕。这不仅可以为人类和其他生物提供食物,而且有利于提高植物杂交概率,为其杂交进化提供可能,进而保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如果说大自然的生物链组成具有神奇的密码,那么蜜蜂就是破解密码的大咖工匠。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爱因斯坦说过:“如果蜜蜂从地球上消失,人类只能活4年!”

(选自《新民晚报》,有改动)

1.文中第②段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

2.根据全文,说说蜜蜂如果消失,对生态有何影响?

 

1.作比较。运用蜜蜂体重与酿蜜重量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蜜蜂酿蜜多、贡献大的特点。 2.作物无法结出果实、种子,粮食会减少;生态遭到巨大破坏,很多植物濒临灭绝,动物生存也会受到威胁。 【解析】 1.此题考查对说明方法的理解。说明文中常用的说明方法有:列数字、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作诠释、下定义、摹状貌等。画线句虽然有数字,但作者列举数字的主要目的是对比,所以本题主要的说明方法应该是作比较。作者把蜜蜂的体重“约100毫克”,和它所酿造的蜂蜜重量进行比较,蜜蜂所酿造的蜂蜜“达自身重量30倍”突出了蜜蜂的贡献之大。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通读全文,在把握全文内容要点的基础上,在文中找到题干信息对应的语句或段落并加以概括。第一段“在众多传粉动物中,蜜蜂的传粉效果最优,增产贡献最大;同时,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平衡稳定更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总写了蜜蜂的重要作用。三到五段具体说明了蜜蜂传粉的重要作用,“蜜蜂是自然界中植物生存、繁衍的媒介,是作物增产的重要保障。”“利用蜜蜂传粉,可使作物增产普遍达到10%以上,其中,油菜增产15%—20%,果树增产20%—30%,部分果蔬产量甚至可以成倍增长。”由此可概括出如果蜜蜂消失粮食就会减少,作物无非结出果实和种子。六到七段具体说明了蜜蜂对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它是植物赖以生存的因子、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充当着环境质量监测员的角色,是生态环境好坏的重要体现。”“蜜蜂一旦消失,粮食、棉油、蔬果、木材等植物将无法结出果实种子,也就不再有下一代的繁衍,整个生态系统都将面临崩溃。”由此可概括出如果蜜蜂消失,生态遭到巨大破坏,很多植物濒临灭绝,动物生存也会受到威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遂从三姑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幔亭峰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沿溯阻绝  溯:__________  ②属引凄异          引:__________

③不及返顾  顾: __________  ④岩即幔亭峰后崖也  即:__________

2.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B.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C.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D.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

4.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

黄鹤楼(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前四句抒写人去楼空、世事沧桑的感慨。两个“空”字分别突出空间的虚无和时间的邈远。

B.颈联描写登楼所见之景,天地之间阳光朗照,远远望去,连天的衰草凄清荒芜。

C.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

D.全诗视野开阔,写景自然,抒情真挚,为咏黄鹤楼诗作之绝唱,历来为人传诵。

2.诗中最能概括作者感情的是哪一个字?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请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查看答案

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6字,包括标点)

人民网5月28日电 2016“数博会”(中国大数据产业峰会暨中国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峰会)于5月25日在贵阳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出席开幕式并做主旨演讲,他对贵州发展大数据给予肯定:贵州在这里把“无”生了“有”,在信息产业里,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所代表的新一代互联网发展趋势的背景下,所有的国家和地区只要经过自己的努力,都可以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落后的地方甚至可以抢占先机。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建设书香型校园,鼓励学生们读经典的书。

②一所学校可能简陋贫乏,但只要有能为我们敞开世界之窗的书,那么,就足以称得上是学校。

③真正的教育一定是有利于启迪学生智慧的教育,阅读则可以启迪智慧。

④不仅可以使他们获得知识、扩展视野,更能让他们的心灵得到启迪。

⑤有了书,我们可以同智者交谈,与伟人对话,汲取智慧,受益终身。

A.①②⑤④③ B.③⑤④①② C.①⑤④③② D.③①④②⑤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

(1)树树皆秋色,______________。(王绩《野望》)

(2)庭中有奇树,______________。(《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

(3)________________,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4)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5)《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的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

(6)塞外的荒漠,开阔鲜明,气势雄浑,王维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这一特征的最好写照。(王维《使至塞上》)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