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帮助老年人适应网络世界,关键是防止他们掉进________时间的“坑”里。
(2)有人认为短视频已成为视频领域的第三极,与电视台和网络视频节目________。
(3)虚拟网络也要有真实的________,否则每个人都可能成为它的“受害者”。
A.打发 鼎足而立 边缘
B.消磨 鼎足而立 边界
C.消磨 分庭抗礼 边缘
D.打发 分庭抗礼 边界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书写或注音有误的一组是
A.锤炼 殉职(xùn) 纵横决荡 汗流浃背(jiā)
B.思忖 颀长(qí) 司空见惯 正宗嫡传(dí)
C.契约 喟叹(wèi) 遮天敝日 坦荡如砥(dǐ)
D.驰骋 愧怍(zuò) 悲天悯人 自怨自艾(yì)
按要求作文
我们每天都会接触到不少物品,比如毛巾、炒锅、电视机、手机、自行车等。
选取你最熟悉的一种物品作为写作对象,以“我的生活少不了它”为题,写一篇说明文。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出现则以A、B、C等大小英文字母代替。
按要求作文
在凛冽的寒风中,大树上的最后一片叶子缓缓飘向大地,它仿佛看到了……想到了……听到了……假如你就是那片叶子。
请以“我看到了(想到了/听到了)________”为题,将题目补充完整,写一篇文章(诗歌除外),要求中心突出。
要求:①不少于600字;②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出现则以A、B、C等大小英文字母代替。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的流逝
①高尔基曾说:“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被忽就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的确,时间与我们朝夕相处,它是如何在我们身边悄悄流逝的呢?
②幼年的时光去哪儿了?我们为何很难记起3岁以前的事情?研究表明,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短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孩子们的遗忘速度远比成年人要快,所以他们的记忆更替也更快,这意味着留下童年记忆的可能性并不大。
③幼时记忆究竟从何时开始模糊,直到被永久遗忘?研究发现,早期回忆往往从7岁开始丢失。虽然不少3岁孩子能够记得前一年发生的事,但这些记忆也只能持续到五六岁。在7岁这一年中,童年记忆迅速衰退,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这是因为在7岁时,人们形成记忆的方式开始改变——在那之前,儿童缺少时间和地点的观念,而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
④如果你到了一定的年纪,可能会有这样的感觉:小时候总是盼望快快长大,但是似乎过了很久才长了一岁,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感觉时间越来越快,这是为什么呢?
⑤首先,人体内的生物钟在逐渐变慢。实验表明,让年轻人和老年人估测1分钟有多长,结果年轻人还没有到1分钟就认为已经到1分钟的时间了;老年人则往往过了1分钟觉得这是1分钟的长。在生命的进程中,人体内的某种节律在变慢,而客观的时间没有变慢,老年人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快了。
⑥其次,与新鲜感能刺激人大脑记忆有关。比如我们新去一个地方时,去的路总是显得很长,回来时却似乎要短得多。因为去时路上你所看到的景色都是新鲜的,你的大脑需要对这些新鲜事物进行处理记忆,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慢,路似乎很长。而回来时,这些景象不再是第一次体验,一切变得熟悉,大脑需要处理的事物也就少了,时间过得就快了,路也似乎短了许多。人生也是一样,小时候看这个世界都是新鲜的,外界充满了各种新刺激,这样就显得每一天都很漫长;随着年龄的增长,外界的事物已经缺少太多的新鲜感,更多的只是一种单调的重复刺激。丰富的经验使神经对于生活中的信息处理得极为快速,渐渐进入了“造应性”的状态,不但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这样显得一天不经意间就过去了。
⑦第三,可以用“相对论”来解释。一个5岁的儿童,他会感觉过去的一年很长很长,这是因为过去的一年占他生命总过程的20%(1/5);一个20岁的青年,过去的一年只是他生命总过程的5%(1/20);而对于一个50岁的中年人,过去的一年仅仅是他生命总过程的2%(1/50)。人越老,几个月甚至几年的光阴在其整个人生当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小,同漫漫人生相比,就会觉得这些微不足道的时间过起来很快。
(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下列选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 )
A.成年人感觉一天时间过得快,是因为他们对外界事物已缺少太多的新鲜感,他们丰富的经验加快了神经对生活信息的处理速度,因而削弱了对时间流逝的感知,同时保留的记忆也信息不全。
B.时间的感知需要儿童的注意力和长期记忆能力的完全形成,这需要前额叶皮质和海马体发育较成熟以后才能具备。
C.用相对论来解释不同年龄的人对时间快慢的不同感受,是因为时间段在他整个生命总过程的比例不同。
D.在年龄较大的儿童中,回忆早期记忆的内容和形式更趋向于成年人,所以到了八九岁,大部分孩子只能回想起童年生活35%的内容。
2.文章以高尔基的名言开头,有何作用?
3.第⑥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请简析其作用。
4.联系上下文,品析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这两个区域的成熟速度较慢,往往到了童年后期才能渐渐完善。
5.朱熹在《偶成》中写到:“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请运用本文中的知识,简析其原因。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①迈着匆匆的脚步回到乡下,路过一块田地,我忽然看见母亲还在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那一刻,我忽然僵住了,站在田埂上,直愣愣地看着稻田里正在拾稻穗的母亲。母亲的身上洒满了金色的阳光,泛着金色的光芒,斑斑驳驳的,很晃人眼。母亲70多岁了,可是她却在家呆不住,她牵挂的是收割好的稻田里那些散落的稻穗。
②我想起小时候,每当到了稻子收割的季节,母亲就会叫我到收割好的稻田里拾稻穗。说是到田里拾稻穗。可是,疯了一天,却没捡回几根稻穗,多的是身上被刮破的道道血痕和泥泞。母亲拎着满满一篮子拾来的稻穗,看到这一幕时,脸上总是露出一丝嗔怪和爱怜,说道:“你看看,稻穗没拾几根,身上倒刮破了这么多血痕,快让我帮你擦点儿药水。”
③我睁着一双懵懂的眼睛,对母亲说道:“我怎么看不见稻田里有掉落的稻穗,您是怎看见的?”母亲含嗔道:“你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只知道在稻田里疯跑,哪能拾到掉落稻穗?”母亲的话,让我好生困惑:我拾穗的脚步太慌乱了?
④此时,看着母亲顶着烈日出来拾稻穂,我心里不禁有些埋怨,______________。
⑤母亲不经意地抬起头,发现我站在田埂上,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她大声地招呼道:“孩子,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我答道:“刚回来,正在看您拾稻穗呢!”母亲笑道:“那你下来,和我一起拾稻穗!”
⑥听了母亲的话,我不由地抬头看了看天空,心里直犯嘀咕,在这么烈的太阳下接真是活受罪。可是,看着母亲手上挎着的拾稻穗的篮子,看着母亲那殷殷期待的目光,我踟蹰了一会儿,才悻悻然走下田地里。
⑦母亲笑着说道:“孩子,我们将剩下的一半稻田走完,就回家。”母亲边说,边弯下腰,拾起一根散落在田里的稻穗。我眼睛漫无目标地看着,似乎看不到一根稻穗。
⑧母亲看着我眉头紧锁,心浮气躁的样子,说道:“孩子,不要急,拾穗的脚步不能慌乱,要将心沉下来,才能发现散落在田地里的那些稻穗,步伐总是急急躁躁,恨不得一下走到头,哪能看到那些稻穗。”拾穗的脚步?母亲又一次说起这句话,让我心里微微一愣,恍如昨日。我不禁注意到母亲的脚步:只见母亲的脚步,始终不急不躁,踏实而稳健。尽管挂阳高照,口干舌躁,可母亲心无旁骛,全身心都沉浸在这拾穗中。
⑨我跟在母亲的身后,学着母亲拾穗的脚步。走着走着,我忽然感到,太阳,已不再那么火辣;口舌,也不再那么干燥;心情,也不再那么郁闷,似乎还有一丝清凉滋入心田,眼前变得明媚、清澈起来。
⑩生活中,我的脚步早已变得匆忙而慌乱,一直在向前奔跑,须臾不敢停留,以为美景总是在前方,当再次体会到母亲拾穗的脚步,我忽然有了豁然开朗之感。我缺少的不是永往直前的勇气,而是这种沉稳的脚步。从容淡定、心态平和,才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
1.结合全文内容,给文章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说明理由。
2.请根据前后文,在第④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内容。
3.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请自选两个角度,为第⑥段画波浪线的句子写两条批注。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批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散文是为了打发作者的情感,或表达作者独特的人生感悟。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人生感悟呢?
5.文末说“从容淡定、心态平和,才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请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获得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