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

根据你对《红星照耀中国》的阅读,回答下列问题。

他们身上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马上就爬到沸腾的河流上去了,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机枪向敌军碉堡开火,子弹都飞迸在桥头堡上。敌军也以机枪回报,狙击手向着在河流上空摇晃地向他们慢慢爬行前进的战士射击。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但是这时已有二十多个战士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把手榴弹一个接着一个投到了敌军机枪阵地。

1.选段真实地描述了________(填人物)________(填事件名称)的历史事件。

2.纪实作品也具有文学性,具体说说上面选段的文学性体现在哪里。(任选一处分析)

 

1. 红军 飞夺泸定桥 2.示例:①重视动作描写,选段运用“背”“爬”“抓”“匍匐”“投”等动词,塑造了英勇无畏、勇于献身的红军形象;②重视细节描写,选段细节描写具体生动,如“背了毛瑟枪和手榴弹”“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匍匐向前爬了过来”描写了红军飞夺泸定桥的过程;③重视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通过描写敌军的抵抗场面,侧面衬托红军夺取过程的艰难及大无畏的牺牲精神。 【解析】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和内容分析。结合“紧紧地抓住了铁索一步一抓地前进”“第一个战士中了弹,掉到了下面的急流中,接着又有第二个、第三个……敌人把煤油倒在桥板上,开始烧了起来”可知,这里有“铁索”“急流”“桥板”等关键词,结合《红星照耀中国》的文学常识,可知这里描写的是红军飞夺泸定桥的事件。 2.本题考查内容赏析。“文学性”指要从语言文字的运用上来赏析语段,可以从写作手法、遣词用句等角度来赏析。示范:注重词语的运用。“飞迸”生动的写出了子弹速度的快以及四处乱飞的场景,展示了战斗的激烈程度。“沸腾”本来指水温度升高,到达开的地步,这里用来写桥下的水,暗示了桥下水流的湍急,碰撞之下,如同沸腾的有温度的水一般,既营造了氛围,也突出了环境的恶劣。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金字塔之谜新说

①在埃及,大大小小的金字塔有七八十座,其中最大的一座是胡夫金字塔。该塔高约146.5米,共用了230万块巨石。人们一直存在种种疑问,这些石块是怎样开采、运送的,又是怎样堆砌起来的。要知道,即使在今天,拥有世界上所有现代化技术手段的建筑师也很难完成如此艰巨的任务。尤其令人疑惑不解的是,在附近数百英里范围内,竟然难以找到类似的石头。

②不久以前,科学家约瑟·大卫杜维斯提出了惊人的见【解析】
金字塔上的巨石是人造的。大卫杜维斯借助显微镜和化学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了巨石的构造。他根据化验结果得出这样的结论:金字塔上的石头是用石灰和贝壳经人工浇筑而成的,其方法类似今天制作混凝土。

③由于这种混合物凝固硬结得非常好,人们难以分辨出它和天然石头的差别。此外,大卫杜维斯还提出一个颇具说服力的佐证:在石头中他发现了一缕约1英寸长的人发。唯一可能的解释是,工人在操作时不慎将这缕头发掉进了混凝土中,所以保存至今。

④一些科学家认为,鉴于现代考古研究业已证实人类早在数千年前就知道如何制作混凝土,所以大卫杜维斯的论断颇为可信。但少数学者对此提出了质疑,他们说:既然开罗附近有许多花岗岩山丘,那么,古埃及人为什么要舍此而去用一种复杂的操作方法来制造那难以数计的石头?另外,埃及胡夫金字塔的塔高乘上10亿所得的数,和地球到太阳之间的距离相等;穿过大金字塔的子午线把地球上的陆地、海洋分成相等的两半;用2倍塔高除以塔底面积等于圆周率。以上这些都是巧合吗?看来,金字塔之谜并未完全“破译”,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研究、探索。

⑤二十世纪30年代,一群科学家发现在一座金字塔塔高1/3处有一只垃圾桶,桶内有一些死猫死狗之类的小动物尸体。这些尸体非但没有腐烂变质,反而脱水变为“木乃伊”。后来,很多科学家都做了类似的实验,证明了这样结构的金字塔不单能够保存动物尸体,还能够使食物保持新鲜,使刀片变得更为锋利并延长使用年限,甚至可以提高植物种子的发芽率。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为什么会这样呢?原来金字塔内尽管温度较高,但是保鲜效果很好。其内部温度的分布、空气的流动与其他建筑物不同,它有像冰箱和烘干机一样的作用,所以,在金字塔内,水蒸发的速度快,物品脱水迅速。

⑥最初发现金字塔具有这种神秘力量的是法国人鲍比,他推测塔内可能有某种不可思议的力量在起作用。鲍比的发现引起许多学者的兴趣,美国加州大学派出科研人员前去考察,进入塔内之后,他们发现所携带的各种电子仪器几乎都失灵了。因此,他们推测塔内某处可能藏有巨大的磁石。意大利学者还发现长时间在塔内停留,会使人神经失调、意识模糊。这其中的奥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才能揭开。

1.题目“金字塔之谜新说”的“新说”是什么?依据的又是什么?

2.第⑤段“人们称这种现象为‘金字塔能’效应”,“这种现象”具体指什么现象?

3.文章第⑥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后面问题。

(甲)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

市南子见鲁侯,鲁侯有忧色。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鲁侯曰:“吾学先王之道,修先君之业。敬鬼尊贤亲而行之无须臾离。居然不免于患,吾是以忧。”市南子曰:“君之除患之术浅矣!夫丰狐文豹,栖于山林,伏于岩穴,静也;夜行昼居,戒也;虽饥渴隐约犹肯疏于江湖之上而求食焉,定也。然且不免于罔罗机辟之患,何罪之有哉?其皮为之灾也。今鲁国非君之皮邪?吾愿君剖形去皮,洒心去欲,而游于无人之野。”

(选自《庄子·山木》有删改)

(注释)①隐约:困穷。②肯疏:犹豫不进的样子。③定:小心谨慎。④罔罗机辟:捕野兽的机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人恒过然后能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征于色,发于声,而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市南子鲁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居然不免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用“/”为下面这句话断句(标示两处)。

敬 鬼 尊 贤 亲 而 行 之 无 须 臾 离。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2)市南子曰:“君有忧色,何也?”

4.(甲)文中,作者认为一个国家要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5.道家门徒市南子指出贪图权位必然引起争端,建议鲁侯抛弃国家权位来躲避祸患;而如果换作孟子,他给鲁侯的治国建议则会是____________(填一个四字短语)。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回答后面问题。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联引述有关黄鹤楼的传说,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潜在的铺垫。

B.颔联描绘黄鹤楼高耸的雄姿,也抒发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

C.颈联采用叠词描画江上美景,让诗作的思想品位显得更为高远。

D.尾联展现朦胧苍茫江上暮色,表达出作者漠然无奈的思乡之情。

2.全诗最能概括诗人感情的是哪一个字?请在整体感悟全诗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尾联中是如何表达这种感情的。

 

查看答案

在轩辕中学举行的“翰墨飘香”活动中,主持人展示出三幅书法作品。请选择你喜欢的一幅作品,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谈谈其书法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为了优化育人环境,提升办学水平,轩辕中学加快了校园环境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B.深受人们喜爱的中国京剧脸谱艺术,被公认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标识。

C.在学习上,老师要求我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究、互相合作。

D.这群怀揣着城市梦的农民工,难道就不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城市中找到立足之地来安放自己漂泊的身心吗?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