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中的惊喜让我们感到无限欢悦。意想不到的礼物是惊...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生命中的惊喜让我们感到无限欢悦。意想不到的礼物是惊喜,柳暗花明的发现是惊喜,他乡遇故知的邂逅是惊喜,雪中送炭的帮助是惊喜……

请以“惊喜”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不少于700字;②要书写工整、卷面整洁;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例文 惊喜 回溯过往,旧时光中的碎金被我捡起,如繁星般浮现在我的那一份回忆里,在尘土中幽幽的浮现,是一株花树的影子,如画如梦般萦绕在我的脑海里。 一个初春,冰雪未融,城里大大小小的迎春花点缀在古棕色的枝丫间。一夜的“倒春寒”,就使这些本就不明艳的花骨朵腰折枝断、容貌尽失。 那天,我和奶奶坐车回到我太奶奶家里——一个小平房,在一个小巷子里。太奶奶去世两年了,灰败的小屋内有人住过的痕迹。太奶奶生前的老电视、旧椅子、破棉被悉数放在原位,像一张空旧信封贴上邮票寄到三年前,和我印象中的一切差不多。 粉砌的墙壁轻轻一敲便有成片的灰落下来,初春的阳光被冻凝了,但照进来还能看到人一走过飘舞起的灰尘,一本松脆的泛黄的字典放在炕上,上面有被水浸过的痕迹。两年的时光,让土炕即使烧火也热不起来了。 走到后院,一个大蜘蛛网横亘在我眼前。我小心地绕过它,映在眼前的是硬硬的土地。绕过后墙,一些零落的草垛堆在土路上。就在那里,我曾经种了一颗种子。紧走两步,一团小小的黄映入眼睛:一些黑色的砖簇拥着一株小小的迎春花,仿佛这是天地间唯一的生命,唯一的颜色,使我的心骤然明亮。一株迎春花,那个为它祈愿的小女孩还在吗?三年前我从小村庄再次返回到城市里面时,随手埋下了一颗迎春花的种子。不知何时,这件事在时光与现实生活之间被隐去了——我忘了这件事,或者可以说,我不曾记得这件事。那一株我遗留下的迎春花,它长出了萌芽,长出了嫩苗,开出花来。没有人发现这株花,也没有人在意这株花。我又惊又喜,因为这是我留下的梦想的苗,它如今已经开花。 我没有想那株迎春花是如何长出来的,因为没有人给它浇水,没有人给它施肥,和城里的那些花不同,它孤零零的没人照顾。我在等待,等待我的梦想长出翅膀的那一刻,等待它起飞的那一刻,等待它飞到远方的那一刻……等待着,在春天漫山遍野,姹紫嫣红开遍时,开着那么耀眼的迎春花再度绽放的时候。 【解析】 “惊喜”是命题作文,“惊喜”指的是“又惊又喜”,其中“惊”是指出乎意料的,“喜”是指愉悦欢畅的,因此内容应是既在意料之外的“惊”,又在情理之中的“喜”。从命题者意图看,记叙一件令自己(或他人)惊喜的事件,表达对“惊喜”这一情绪的看法,或有所肯定、有所否定,都是合乎题意要求的。“惊喜”,这是一种心理体验,所以文章中应该有相应的心理描写。本文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饮酒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赏析颈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见”字的妙处。

2.“心远地自偏”表达了诗人怎样的人生态度?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回答问题。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乙)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

(1)晓雾将______)            (2)未复有能其奇者______

(3)无与为乐者______)        (4)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夕日欲颓,沉鳞竞跃。

(2)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甲乙两文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有什么异同?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绿皮车上

(1)“我是被连环画骗上车的。”42岁的郑嫂笑盈盈地说,她是常州人,父母大学一毕业就分去上海工作,小时她寄养在常州奶奶家,一放假,就当沪宁线上的小候鸟。“你不晓得,20世纪80年代,从常州到上海,绿皮慢车要停十几个小站,开4个多小时,像我这样的小孩会待得很不耐烦。为了安抚我们,列车员自己凑钱买了几十本连环画,借给大家看。我当时的想法很单纯,以为当上列车员就可以看遍世上的连环画了。这不,一转眼,在车上跑了23年了。”

(2)郑嫂记得当年贺友直画的连环画《山乡巨变》一套四本,有396幅画;《水浒传》更不得了,有26本呢,“当年的家长倾向于来去都把小孩交给同一位列车员,她就像我们路上的妈妈一样。孩子看完了彼此换书,自然就熟了,成了路上的好伙伴”。郑嫂说20世纪90年代末,孩子们在车上的交友有了新途径—— 只要一家租了车载DVD放成龙、周润发的电影,全车厢的孩子都被吸引去了,很快就成了分享食物和见闻的好友,“哪像现在,每个孩子都盯着手机,一趟长途下来,连对面铺上的孩子姓甚名谁都不知道”。

(3)为了打破车上的沉闷气氛,郑嫂在一个连环画爱好者的网站上发动大家捐献连环画,有些连环画二三十年没有再版,成了珍本,主人就寄了复印本来。也是,收藏连环画的人,都40来岁了,小时候,谁没有在绿皮车上看小人书的经历呢?郑嫂的回忆,在大伙心中点下了甜蜜酸涩的涟漪。靠众人帮忙,郑嫂竟然在她的车厢,恢复了一个装连环画的小木箱,成功地将新世纪出生的小旅客引来,与同龄人换书看。

(4)除了当一个额外的小人书管理员外,郑嫂干的所有事,都是跑长途的卧铺车厢列车员的分内事:换铺位票,开关车门,扫地倒垃圾,送开水,到了大一点的车站飞跑下去,给车厢里的水箱加满水……郑嫂说,上海的水,没有南京的好,碧绿的茶,拿上海的水来冲,放个十分钟就成了乌龙茶色。同样,吉林市的水,比哈尔滨和佳木斯的都要好,“松花江水到了吉林市,来自长白山雪水的那股冷冽劲还没有消失,按老人们的话说,喝了是可以败火的。到了下游的大城市,漂白粉味道多少会有点,没法子,一条大河,你总不能叫它从头到尾都是清的”。

(5)郑嫂的办法是在列车的终点站,如上海和佳木斯,只加1/3的水,到了水质好的城市再加满水,这让她在列车停靠的三五分钟内跑上跑下,分外忙碌。

(6)但忙得很值。她记得到上海上大学的一小伙子,两年半没有回家了,到了吉林市,拿老家的水冲了两包方便面,说隔着那么重的调味料,他都能感觉到水的不同。

(7)春运,那个男孩子非但没有买到卧铺票,连张硬座也没有买到。想是想家得紧,站二十几个小时也要回去;他很聪明,到卧铺车厢来蹭过道的活动座位,一有人去铺位休息,他就把弹簧座位扳下来坐。照规定,列车员是可以把这种“外来人员”往外轰的,但郑嫂没有去轰他。

(8)列车在小伙子老家那个小站停下时已是深夜,小伙子已戴上狗皮帽子,打扮得像《林海雪原》里的小分队队员。郑嫂一看,等着下车的就他一个人,忍不住担心:“你家没人来接你?”

(9)小伙子得意地笑了:“为了我娘有个惊喜,我打算走十里地悄悄地进村。”

(10)车在小站只停一分钟。外面的空气冻得发脆,雪地冻得像镜子一样,在关上车门之前,郑嫂把自己灌满热水的茶瓶,拧紧盖儿,抛给了他。

(11)郑嫂没有对他提起,自家儿子这年也上大学去了,大学所在城市还不在自己跑的这条线上。

(作者:明前茶)

1.本文围绕在绿皮车上,写了郑嫂的哪几件事?请概括。

2.“郑嫂的回忆,在大伙心中点下了甜蜜酸涩的涟漪。”这里的“甜蜜”和“酸涩”矛盾吗?结合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3.文中第(5)—(11)段,有多处细节描写刻画出了郑嫂的形象特点,请找出一处并简要分析。

4.文章结尾,郑嫂看到小伙子离去的背影,会想些什么呢?请展开合理想象,写出郑嫂的心理活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

苏州园林(节选)

叶圣陶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其他地方的园林我也到过一些。倘若要我说说总的印象,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因此,谁如果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匠师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可是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总之,一切都要为构成完美的图画而存在,决不容许有欠美伤美的败笔。他们唯愿游览者得到“如在画图中”的美感,而他们的成绩实现了他们的愿望,游览者来到园里,没有一个不心里想着口头说着“如在画图中”的。

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

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

苏州园林栽种和修剪树木也着眼在画意。高树与低树俯仰生姿。落叶树与常绿树相间,花时不同的多种花树相间,这就一年四季不感到寂寞。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看,这是不足取的。有几个园里有古老的藤萝,盘曲嶙峋的枝干就是一幅好画。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游览苏州园林必然会注意到花墙和廊子。有墙壁隔着,有廊子界着,层次多了,景致就见得深了。可是墙壁上有砖砌的各式镂空图案,廊子大多是两边无所依傍的,实际是隔而不隔,界而未界,因而更增加了景致的深度。有几个园林还在适当的位置装上一面大镜子,层次就更多了,几乎可以说把整个园林翻了一番。

游览者必然也不会忽略另外一点,就是苏州园林在每一个角落都注意图画美。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薇木香。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诸如此类,无非要游览者即使就极小范围的局部看,也能得到美的享受。

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____________,其整体特征是____________

2.第3段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简要分析下面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1)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

(2)开花的时候满眼的珠光宝气,使游览者感到无限的繁华和欢悦,可是没法说出来。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互联网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东西,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八年级拟开展“我们的互联网时代”主题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老师设计了两种主题活动形式,请你帮忙再设计出两种活动。

A.举办网络词语小研讨

B.举办“电子阅读会不会替代传统阅读”的辩论会

C.                 

D.                       

(2)结合下面材料的内容,写一段话来表达你对电子阅读的思考。要求:①观点明确,理由充分。②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③不少于50字。

某校八年级的李兴同学最近喜欢上了电子阅读,他常用课余的零碎时间来浏览新闻,了解科技知识,偶尔也读读名著,看看喜欢的微信,常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很受大家欢迎。赵亮同学最近也喜欢上了电子阅读,他热衷明星八卦,沉迷网络小说,对繁杂的信息不加分辨地接受,现在上课总走神,也不爱跟同学交流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