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①夜色渐浓。肖老师还在办...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①夜色渐浓。肖老师还在办公室里批改着语文试卷。肖老师边批改,脸上边露出满意的笑容。她为学生聪明、认真而感到高兴。

②当她批改到王小朋的试卷时,脸色顿时由晴转阴,只见她在试卷上用力打了个叉,由于用力过大,试卷都被戳穿了,殷红的墨水渗透了试卷的背面。只听见肖老师嘀咕道:“这王小朋也太笨了,这道题我都讲了三、四遍了,他怎么还做错?”

③肖老师情不自禁在试卷的下方写上了一行字:小朋啊,这样一道简单的题你还准备做多少次才能做对?

④试卷发下去了,同学们拿着试卷聚精会神看了起来,许多同学还互相对比着试卷。肖老师下意识往王小朋这边看去,只见王小朋的眼睛紧紧停留在试卷上一动不动,同座位的同学想看下他的试卷,他立刻将试卷合了起来,脸色通红。

⑤下课了,同学们三三两两走出教室,王小朋一个人默默地走到窗前,他目不转睛的眺望着窗外。

⑥不知什么时候,肖老师走到他的身边。肖老师笑道:“在看什么呢?”

⑦王小朋看见是老师,用手指着窗外说道:“我在看那树枝上的一只蝴蝶。”

⑧肖老师顺着王小朋手指的方向一看,果然有一只蝴蝶在翩翩起舞。肖老师含嗔道:“这么大了,一只蝴蝶好像也没看过?”

⑨王小朋说道:“看到这只蝴蝶,我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⑩“什么问题?”肖老师疑惑地问道。

⑪王小朋若有所思地回答道:“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⑫肖老师“扑哧——”一下笑出声来,她有些揶揄说道:“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

⑬王小朋自言自语道:“我在想我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

⑭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只听到她也喃喃自语道:“是啊,蝴蝶的翅膀究竟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⑮又是一堂活动课,同学们在教室里有的在做作业、有的在互相交流着……这时,肖老师推门进来了。

⑯忽然,同学们都停下了手上的事,目光全都投向了黑板,只见肖老师在黑板上写上一行字: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⑰同学们情不自禁地面面相觑,不知道老师是什么意思,有的还忍俊不禁地笑出声来。

⑱肖老师开口说道:“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一个有趣的问题,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⑲同学们听了,立刻纷纷议论开来。有个叫崔子涵的女同学站起来回答道:“我看过《动物世界》,上面好像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6次才会飞行。”另一个叫许静的同学回答道:“听我奶奶说过,蝴蝶的翅膀要扇动8次才会飞行。”又有一个叫李平平的同学说:“我看过一次科普读物,上面好像说蝴蝶的翅膀要扇动9次才会飞行……”同学说出各种答案,最多的说蝴蝶要扇动21次翅膀才会飞行。

⑳听了同学们的回答,肖老师心中涌动起一股股暖流。她感慨万千地说道:“谢谢同学们,听了你们的回答,给了我很大的启示,蝴蝶要飞翔,必须要反复扇动自己薄如蝉翼的翅膀,才能够自由地飞翔。同样的道理,同学们在学习中,有时也需要反复地扇动自己的翅膀,才会避免差错,这是一种阵痛,也是一种必然,任何欲速则不达。”

㉑说到这里,肖老师看了看王小朋,她发现,王小朋眼睛里闪烁着兴奋的光芒,腰杆明显地挺直了许多。

㉒肖老师最后说道:“我也曾经反复扇动自己的翅膀才学会了飞翔,就是到现在,我有时对一个问题,也需要反复思考,才会做出正确的答案。”

㉓同学会心地笑了。大家伸出两只手,上下摆动着,像一只只美丽的蝴蝶扇动着翅膀……

1.根据文意,用简洁的语言填写下面表格。

 

主要事件

起因

简单的题肖老师讲了三四遍,王小朋还是不会做。

经过

(1)______

结果

(2)______

 

 

2.结合上下文,说说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肖老师一下愣住了,她抬头看着窗外树枝上的那只蝴蝶,好像也陷入了沉思

3.第⑫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4.文章线索有着串联全文、贯通文脉的作用,本文的线索是什么?指出并说明理由。

5.文中的肖老师是怎样的一位老师?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1. 经过:肖老师发现王小朋在琢磨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 结果:肖老师在和同学讨论蝴蝶要扇动几次才会飞时帮王小朋树立了信心。 2.愣住:为王小朋思考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我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这一问题而感到惊讶。 沉思: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如何帮助王小朋才能让他在学习上飞翔? 3.语言描写。形象地写出了肖老师认为王小朋观察蝴蝶与学习无关,表达了对王小朋的担忧和关心之情。 4.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明线:扇动翅膀的蝴蝶。因为文章主要是围绕“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来展开叙述的。暗线:肖老师对王小朋的态度。刚开始肖老师对王小朋观察蝴蝶这一行为不在意、生气,后来通过和同学们探讨之后,从而对王小朋认可、肯定。 5.关爱学生:发试卷时,下意识地观察王小朋,可以看出她关爱学生; 尊重学生:面对王小朋“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这一问题时,没有批评他,而是自己陷入沉思,可以看出其尊重学生; 富有教育机智,注重教育方式方法:面对简单的题讲了三四遍,王小朋还是不会做,肖老师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而是结合王小朋观察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同学讨论并帮助王小朋树立了学习的信心。(答出任意两点即可) 【解析】 1.考查概括事件的能力。答题时要找到事件的几个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然后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即可。这篇文章主要讲了肖老师帮助王小朋树立学习信心的事,从而赞扬了一位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富有教育机智的好老师。肖老师为什么要帮助王小朋树立学习信心,原因是因为他在改试卷的时候发现一道简单的题自己讲了三四遍,但王小朋还是不会做;下课的时候,肖老师发现王小鹏在琢磨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由此他想到了帮助王小朋的方法;在一次活动课上肖老师在和同学讨论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时帮王小鹏树立了信心。据此概括答题,意对即可。 2.考查理解文章关键语句内涵的能力。答题时,首先必须理解文章内容和主旨,然后再结合上下文理解,不仅要理解表面意思,更重要的是分析其深层内涵,文章中关键语句的深层内涵要结合文章的主旨分析。首先要理解这个词语的本义,然后再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表达效果。愣住:通常表示较强烈的状态,达到心理上的惊讶,结合语境分析,下课的时候,王小朋在看蝴蝶,肖老师认为这时候的王小朋不应该看蝴蝶,而应该思考自己为什么老是做错题,但王小朋却回答说:“我在想我老做错题和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行有没有什么必然联系。”这是肖老师完全没有想到的,因此听了王小朋的话非常的惊讶。沉思:深思,王小朋的话让肖老师认识到王小朋也很为自己做错题而着急,也在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要如何帮助王小鹏才能让他在学习上飞翔呢,这是肖老师当时的思考的问题。据此分析答题意思对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对描写手法的理解。通过画线句“你瞎琢磨这个干什么?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可以辨析所用的描写方法是语言描写,通过运用反问的句式,表达了她对王小朋这一行为而感到气愤。“应该把精力用在为什么老做错题上”则表现出肖老师对王小朋学习的担忧和关心之情。 4.考查学生记叙文线索的能力。找线索的方法:①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②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③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认真分析这篇文章,可以看出本文有明暗两条线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这篇文章的题目“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事件的原因是一道简单的题肖老师讲了三四遍,王小朋还是不会做。经过是肖老师发现王小鹏在琢磨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行。结果是肖老师在和同学讨论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时帮王小鹏树立了信心。因此中心事件都是围绕“煽动蝴蝶的翅膀”来展开的,这就是本文的线索,是明线;而本文还有一条暗线,即感情线,是以肖老师对王小朋感情的变化为线索,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开始肖老师对王小鹏观察蝴蝶这一行为的不在意、生气,后来通过和同学们探讨之后,从而对王小鹏的认可、肯定。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5.考查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能力。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结合文章肖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情等分析,肖老师发试卷时,下意识地观察王小鹏,可以看出她关爱学生,面对王小鹏“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学会飞”这一问题时,没有批评他,而是自己陷入沉思,可以看出其尊重学生;面对简单的题讲了三四遍,王小鹏还是不会做,肖老师不是简单粗暴地批评指责,而是结合王小朋观察蝴蝶的翅膀要扇动几次才会飞这一教育契机,引导同学讨论并帮王小鹏树立了学习信心,可以看出她富有教育机智、注重教育方式方法。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班举行“我身边的文化遗产”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任务。

材料一 贴春联是过年的活动之一,春联文化内涵丰富,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春节来临时,家家户户在室内门上张贴对联,借此寄托人们对风调雨顺、家室安泰的祈盼。

材料二 元宵灯会是年俗之一,灯的花色众多,风格各异:冰灯晶莹剔透,纱灯流光溢彩,宫灯端庄稳重……它们无不具有民间艺术的奇特魅力。彩灯为婚寿吉庆营造了浓厚的喜庆氛围,是中国传统的吉祥象征物。

材料三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它题材广泛,造型生动活泼,是中国民间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剪纸往往选择吉祥喜庆、福禄寿诞、五谷丰登等题材,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请你为“我身边的文化遗产”的调查问卷设计一个调查问题,并写明相应的调查对象。

(2)上面是某小组搜集到的三则相关资料,请你围绕“文化遗产得以传承的原因”整理出两条主要信息。

(3)活动过程中,同桌赵新搜集了大量的资料,对本组的研究内容有较深入的理解,大家推荐他在全班展示研究成果,胆小的他却反复推辞。在你的鼓励下,赵新终于点头答应。请写出你鼓励他的话。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当那个可怜的蝗虫移动到螳螂刚好可以碰到它的时候,螳螂就毫不客气,一点儿也不留情地立刻动用它的武器,用它那有力的“掌重重地击打那个可怜虫,再用那两条锯子用力地把它压紧。于是,那当时个小俘虏无论怎样顽强抵抗,也无济于事了。接下来,这个残暴的魔鬼胜利者便开始咀嚼它的战利品了。它肯定是会感到十分得意的。就这样,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地对待敌人,是螳螂永不改变的信条。

(1)文段选自《昆虫记》,其有“    ”之美誉,作者是法国作家   

(2)鲁迅评价《昆虫记》是“一部很有趣,也很有益的书”,请说说鲁迅这么评价的原因。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

(1)________,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2)天接云涛连晓雾,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3)《三峡》中侧面描写山之高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使至塞上》中描绘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雁门太守行》中,从听觉、视觉角度描绘战争惨烈场面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加点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头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

B.做学问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应该踏踏实实,不能好高骛远

C.在他杂乱无章的房间里,我终于找到了那本册子。

D.在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传销集团锐不可当地被捣毁。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弓驽    因地治宜    殚精竭虑    自出心裁

B.锃亮    摩肩接踵    油光可鉴    冗务缠身

C.遒劲    劲疲力尽    抑扬顿挫    轻舟短棹

D.狼藉    春寒料峭    合颜悦色    隐天蔽日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