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苗族传统文化 ①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起源于5000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

苗族传统文化

①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起源于5000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后来,由于战事等原因,被迫向西南方向迁徙,黔、湘等地便成了其聚居区。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苗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如服饰、建筑、节日文化等。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指出苗族服饰是”中国服装史上的活标本”。苗族的服装款式众多、图案多样、颜色丰富并配有银饰。苗族服饰的图案不仅有花、鸟、虫、鱼、蝶等动植物形象,还有锯齿纹、同心圆纹,雷纹和云纹等表示祖先崇拜和图腾的形象,以神话传说为题材的人物画和岩画也有出现。黔西北妇女裙角绣上的三条横线表明祖先之前生活在黄河、长江和平原。“黄河”“长江”“洞庭湖”等图案也被使用于黔东南苗族服饰中,这些图案表明了苗族历史发展的轨迹。苗族服饰图案既包括记载祖先的战争迁徙图案,也有缅怀祖先的祭祀图案等。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再现历史,成为苗族的“无字史书”,这种体现在服饰并穿在身上的“历史”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其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功能堪比文字。

③苗族大多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苗族建筑文化丰富多彩,特色鲜明,有着浓郁的民族文化底蕴和较高的人文历史价值。“吊脚楼”是苗族建筑富有特色的建筑形式,一般建于山坡或河岸边,以湘西凤凰古城吊脚楼最为典型。其充分利用水面空间,在河岸外悬挑建屋,下用大木构架支撑而形成吊脚,有些下面还有通到水畔的石踏步,极具地域特色。而湘西南的城步苗族吊脚楼,依山而建,设计巧妙。横屋和正屋配置合理,枋柱之间以木榫相扣。楼屋一般为四层,正屋顶层是天楼,用来置放杂物。最底层的下楼用于圈养禽畜,或者用来堆放柴草、粪肥。堂屋位于正屋中楼中央,左侧为茶堂,右侧为住房;横屋中楼通常为客房。正屋上楼为仓库,储放稻谷杂粮,摆放石磨、风车、谷桶等;横屋上楼为子女住房,外有走马栏杆,用于姑娘绣花、缝衣,也可观赏风景,对唱山歌。

④苗族传统节日是苗族节日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类:跟劳动生产活动相关的节日,主要是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如:活路节、赶秋节、开秧门、跳香会等;跟纪念英雄相关的节日,如:湘西苗区纪念苗族起义首领亚努的“四月八”;跟祭祀相关的节日,如:六月六、跳马节等;跟社交游乐相关的节日,如:七月七,樱桃会、上刀梯等。

⑤历史悠久的苗族传统文化,增强了民族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发展,具有传承民族历史的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1.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合的一项是(    )

A.苗族历史悠久,在发展过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如服饰、建筑、节日文化等。

B.苗族叙事性服饰图案再现历史,其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功能堪比文字。

C.湘西南的城步苗族吊脚楼,依山而建,设计巧妙,堂屋位于正屋中楼中央,正屋下楼为仓库。

D.湘西苗区的节日“四月八”与纪念英雄相关,是苗族节日文化的载体之一。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本文按照逻辑顺序,说明了灿烂的苗族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B.第②段画线句主要运用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说明苗族服饰的文化价值,权威且富有说服力。

C.第③段“一般建于山坡或河岸边”中加点的词语“一般”不能删去,否则会影响原文的意思。

D.第②至④段分别说明了苗族的服饰文化、建筑文化、节日文化。这三个段落是并列关系,可以调换顺序。

3.请你根据上文有关知识,结合下面的链接材料,回答问题。

(链接材料)苗族最早的银饰艺术萌芽于巫术图腾活动之中。苗家笃信银器能驱邪逐祟。古时苗民戴上银脖圈,据说能辟邪,确保合家平安。闻名遐迩的黔东南苗族大银角,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旨在祭祀祖先,获得其保佑。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对银饰爱惜备至,奉若神明。他们创造了各式各样图案,款式的银饰造型,既散发出浓郁的乡土民间气息,又表现出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同时也显示了一个大民族的辉煌与气势。

(1)请说说苗族银饰艺术表现的文化内涵有哪些?

(2)妈妈去湘西苗族聚居地旅游,为小琪买回一个苗族的银手镯,说是有辟邪的作用。小琪认为是封建迷信,心理上并不接受妈妈的礼物。请你谈谈对这件事的看法。

 

1.C 2.D 3.(1)①有着驱邪逐祟的力量,能确保合家平安;②有祖先崇拜和图腾文化,祭祀祖先获得保佑。 (2)看法:苗族银手镯所代表的银饰文化有着驱邪逐崇,祈求保佑的美好心愿,表现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具有传承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封建迷信。(意思相近即可) 【解析】 1.C项对应文章第③段,由“堂屋位于正屋中楼中央……正屋上楼为仓库”可知,C项正屋下楼为仓库”与原文意思不符合,故选C。 2.全文采用总分总结构。第②至④段虽为并列关系,分别说明了苗族的服饰文化、建筑文化、节日文化;但第①段结尾的总起句,提到“苗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如服饰、建筑、节日文化等”,第②至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的内容形成照应的逻辑关系,所以第②至④段间不能调换顺序。故选D。 3.(1)题考查对链接材料内涵的理解。“笃信银器能驱邪逐祟”的文化内涵就是有着驱邪逐祟的力量,能确保合家平安。“其造型源自祖先蚩尤‘头有角’的形象”的文化内涵就是有祖先崇拜和图腾文化,祭祀祖先,获得保佑。 (2)题考查对文本、链接材料及实践运用的深入解。从链接材料可以归纳出苗族银饰的文化内涵,以此确认妈妈的做法并非简单的封建迷信思想。然后上升到民族传统文化的高度,谈对传统民族文化的包容与理解。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文章题目 苗族传统文化 说明对象 苗族传统文化 说明顺序 逻辑顺序 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第①段):总写苗族创造了灿烂的民族文化。 第二部分(第②~④段):分别介绍了苗族服饰文化、建筑文化和节日文化。 第三部分(第⑤段):总结全文,苗族传统文化具有传承民族历史不可替代的文化价值。 说明方法 列数字:第①段“起源于5000年前居住于黄河中下游的‘九黎’部落”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苗族历史的悠久。 引资料:第②段“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指出苗族服饰是‘中国服装史上的活标本’”科学、准确地说明了苗族服饰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功能。 举例子:第④段“跟社交游乐相关的节日,如:七月七、樱桃会、上刀梯等”,具体地说明了跟社交游乐相关的各种节日。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人。才思清丽,一时文人少能及之。性沉静,不苟求人知,每僚吏至阁,宾主交欢,秀夫独敛焉无一语。至察其事,皆治,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己。德佑元年,边事急,诸僚属多亡者,惟秀夫数人不去。庭芝上其名,除司农寺丞,累擢至宗正少卿兼权起居舍人。

二王走温州,秀夫与苏刘义追从之,使人召陈宜中、张世杰等皆至,遂相与立益王于福州。宜中以秀夫久在兵间,知军务,每事咨访始行,秀夫亦悉心赞之,无不自尽。

王以惊疾殂,群臣皆欲散去。秀夫曰:“度宗皇帝一子尚在,将焉置之?古人有以一旅一成中兴者,今百官有司皆具,士卒数万,天若未欲绝宋,此岂不可为国邪?”乃与众共立卫王。

至元十六年二月,崖山破,秀夫走卫王舟,而世杰,刘义各断维去,秀夫度不可脱,负王赴海死,年四十四。

(节选自《宋史·陆秀夫传》,有删改)

(注释)①庭芝:即李庭芝,南宋名将。②亡:逃跑。③走:指逃亡。④殂(cú):死亡。⑤度:估测。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其事,皆治/纳雅言(《出师表》)

B.庭芝上其/有仙则(《陋室铭》)

C.每事咨访始/三人,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

D.天若未欲宋/多生怪柏(《三峡》)

2.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遂相与立益王福州

A.皆以美徐公(《邹忌讽齐王纳谏》)

B.万钟我何加焉(《鱼我所欲也》)

C.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两峰之间者(《醉翁亭记》)

D.其一犬坐前(《狼》)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庭芝益器之,虽改官不使去已。

4.请用自己的话概括文中陆秀夫的人物形象。陆秀夫和诸葛亮,都有一个特点——“忠”,请你结合本文和《出师表》,谈谈对“忠”的看法。

 

查看答案

中秋夜南楼寄友人

李群玉

海月出银浪,湖光射高楼。朗吟无渌酒,贱价买清秋。

气冷鱼龙寂,轮高星汉幽。他乡此夜客,对景钱多愁。

(注释)①李群玉(约808~862),字文山,唐代澧洲(今湖南澧县)人,极有诗才。唐宣宗称赞其“所进诗歌,异常高雅”,并投弘文馆校书郎。三年后辞官回归故里,死后追赐进士及第。②朗吟:高声吟诵。③渌酒:美酒。

1.下面的理解或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这是一首怀人诗,表达了诗人对远在他乡的友人的思念之情。

B.本诗以景衬情,首联以乐景衬哀情,颈联以哀景衬哀情,正衬反衬相结合,彰显艺术魅力。

C.首联“出”“射”二字动感十足,形象地描绘出中秋夜月光的皎洁,诗人的视角在远近高低之间切换。

D.颈联借“鱼龙寂”衬托天气的寒冷,加上明月高悬,渲染了凄清冷幽的氛围。

E.尾联运用侧面描写,间接塑造出一个身在异乡的孤独游子形象。

2.该诗尾联中的“钱”字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查看答案

文学作品中不只有温情和童趣,还有冷漠和专制。对阿廖沙时好时坏的外祖父,在“我”兴高采烈要去看迎神赛会时勒令“我”背书的父亲,与女儿断绝关系的刘四爷,请分别指出他们的性格特点。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忧患能激发人的斗志,使人成长。保尔在艰难的环境中锻炼出顽强不屈的可贵品质;阿廖沙在重重困境中,克服困难,坚强成长。

B.软弱的人也会奋起反抗。祥子在经历三起三落后忍无可忍,辞去工作;林冲虽然逆来顺受,但在风雪山神庙后愤而投奔梁山泊。

C.安徒生的童话故事在鞭挞丑恶、歌颂善良中,既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也流露出了忧郁情绪,代表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

D.鲁滨逊在岛上种粮食的第一年收获了两斗大米和两斗大麦,他用这些粮食成功烤出面包。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填空

(1)明月代人传相思。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被贬友人的同情和关切之情。

(2)春色飘零,象征时光易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的事物再现,正如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所说“____________”。

(3)临危受命,方显忠君本色。恰如诸葛亮《出师表》所言“受任于败军之际,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