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气氛(fēn) 瞥见(piě...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fēn)     见(piě)    如坐针zhān

B.维(qiān)    默(jiān)    恹欲睡(yān

C.镜(léng)    偻(gōu)    身其境(lín

D.对(jiào)    难(jié)     重其事(zhèn

 

C 【解析】 A.“瞥见”的“瞥”应读“piē”,属于习惯性误读; B.“纤维”的“纤”应读“xiān”,属于形声字误读; D.“郑重其事”中的“郑”应读zhèng”,属于前后鼻音误读; 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阅读的最佳时机应该是早晨:耳根清净,满目鲜活,书卷在握,清风徐来,舒适惬意。沉浸书里,或作吮指状,或凝神屏息。看到妙处,或拍案叫绝,或shǒu wǔ zú dǎo;读到悲情,双目红润,泪眼婆娑;①_______。真正的阅读就应该是这种禅定的状态,任尔东南西北风,手握册页,我自kuī rán bú dòng。文字在精神的外围蒙上了一层金刚罩,②_____________。

俗话说得好,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是一天中最______的时间,它不似午的_____,夜的______,却是阅读记忆的绝佳时机。几十年来,晨读的确给我带来了无尽的好处,今后我仍会一如既往,一以贯之。正所谓:书山有路“晨读”为径,学海无涯“坚持”作舟。

(1)根据拼音,用正楷规范、美观地在田字格内书写相应的词语。

                shǒu wǔ zú dǎo                                  kuī rán bú dòng

   

(2)根据语意,分别在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空荡    灼热    畅快    B.畅快    灼热    空荡

C.畅快    空荡    灼热    D.空荡    畅快    灼热

(3)将下面两个句子,还原在文中①②处,正确的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A.管他外面风雨琳琅,翻开书,满目都是晴天

B.读到谐处,抿嘴微笑,喜上眉梢

 

查看答案

半命题作文。

一把伞,撑起的是一份情怀;一棵树,挺立的是一种高度;一张纸,书写的是一个世界……敞开胸襟,渺小与平凡之中,蕴藏着天地的博大。

请以“      小,天地大”为题目,写篇文章。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命题作文。

请以“忽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杷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可以记叙经历,抒发感情,发表见解等;

③字迹工整,书写规范,字数600-800字;

④文中请不要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⑤文中不得引用、抄袭本试题卷阅读理解部分的材料。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折柳”与古人送别的习俗

倪方六

①如果评选古代最有名的“送别”,唐朝诗人王维送别友人元二无疑应名列前茅。王维在渭城客舍中设宴,请即将远行的元二喝酒,还写下了著名的离别名诗《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②王维请酒送行,古谓“饯饮”,是古代最为常见的一种送别方式,至今仍流行。这种送别方式一般在远行者上路前举行,最早源于先秦时已流行的一种叫“祖”的风俗。所谓“祖”,原本是出行时祭祀路神的行为,目的是祈求旅途平安,唐司马贞《史记索隐》称:“祖者,行神,送行之祭,故曰‘祖’也。”后来干脆将送行喝酒称为“祖”,东汉学者郑玄即称:“将行而饮酒,曰‘祖’。”

③古人出行时祭祀路神叫“祖”,因此把送行称为“祖送”。“祖送”颇为讲究,有一套成熟的程序。一半多设宴送行,又称“祖饯”, 这种送别方式在唐朝的文人中间特别盛行,李白的《留别金陵诸公》一诗,记述的就是他当年离开金陵时友人在白下亭为他送别的情况:其中几句是:“五月金陵西,祖余白下亭。欲寻庐峰顶,先绕汉水行。”其实,只要有朋友远行,不论是游玩、回乡,还是赴任、卸任、远征,古人都会“祖”一下。

④出发前,送人者会把远行人一直送到路口,并要折枝相送。所谓“折枝”,就是折取路边的树枝、花草什么的,送给远行人,虽然是随手之物,但“礼轻情意重”,寓意深刻。在春季送别,最流行的是“折杨柳”。“折杨柳”是古代社会生活中最有格调的风俗之一,这种风俗是怎么产生的?

⑤“折柳送别”风俗的形成,与时节和柳本身均有关系。柳树是中国古老的原产树种之一,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古代行道树的主力树种之一,路边、河畔都可见到柳树。古人送别亲友,从路边生机盎然的柳树上折一枝柳条相送,就是希望远行人能像杨柳一样,很快适应,随遇而安。

⑥折柳送别与古人的辟邪诉求也有密切的关系。对远行亲友最好的祝语是“一路平安”,但路途艰险,难免会遇到麻烦,古人认为这是邪气侵扰,路鬼作祟,如何辟邪驱鬼?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带上辟邪物。桃枝、柳枝等在古人眼里皆具驱鬼功能,南北朝已有插柳辟邪风俗。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柳》称:“正月旦,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所以,送别时折柳寓意很明白,就是祝远行人路上平平安安。

⑦细究“折柳送别”的源头,或许在先秦。先秦时杨柳已与出行有了文学上的关联,被赋予了一种感情。《诗经小雅》中有一首《采薇》诗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⑧“折柳送别”流行于汉代,记录汉代都城长安和畿辅地区地理状况的古籍《三辅黄图》记载:“灞桥在长安城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霸桥即灞桥。因为当时送人一般送至灞桥分手,其情其景往往令人肝肠寸断。南北朝时期,“折杨柳”之俗已风行各地。南朝梁简文帝萧纲的《折杨柳》有句:“杨柳乱成丝,攀折上春时。” 隋唐时期,“折柳相送”已成为古代中国文人赠别的普遍现象。因为折柳相送盛行,在当年送别最集中的灞桥,附近的柳树条都被随手折光了。为此,白居易《杨柳枝词八首》(其七)呼吁:“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

⑨古人喜欢攀花弄草,所谓“攀花”,就是采折花朵。宋代王安石《杖策》一诗中有“杖策窥园日数巡,攀花弄草兴常新”的句子。攀花送别之俗起源于何时?准确时代一时也难以说清,至少在唐朝已颇为流行。李白《江夏送张丞》亦称:“藉草依流水,攀花赠远人。”

⑩攀花送行在唐朝为何能流行开来?与其时花卉消费习惯的形成有极大的关系。在唐朝,卖花与买花都很平常。唐戴叔伦《送吕少府》诗称:“共醉流芳独归去,故园高士日相亲。深山古路无杨柳,折取桐花寄远人。”从诗中看,当时由于路边没有柳树,戴叔伦便随手折了桐花送给远行的友人。

桐花即梧桐树花,它的开花周期与柳树发芽长叶相近,古人很早就作为农历三月的物候特征记录了下来。中国最早的农书《夏小正》中已有三月“拂桐芭”的说法,意即三月份桐树花开了,因为花期在清明前后,古人将之视为“清明之花”,与“杨柳依依”,成为这一时节的共同风景。

但古人送别并不一定就是送桐花,梅花、牡丹、山茶花,桃花、杏花,樱桃花甚至不知名的野花只要随手可摘,都可以送。如唐代诗人元稹曾用樱桃花送别,其《折枝花赠行》诗写道:“樱桃花下送君时,一寸春心逐折枝”。

需要强调的是,折柳和攀花如今都属不文明行为,本文只是介绍一下古人的送别习俗与文化而已。

(选自《南国都市报》2016年5月31日,有改动。)

1.古人的送别习俗有哪些?

2.选文⑦⑧两段内客不可调换?为什么?

3.选文第⑧段面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柳树原产中国,生命力极强,插土即活,是行道树的主要树种之一。

B.“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由此诗可见先秦时杨柳已与出行有了文学上的关联。

C.桐花被古人视为“清明之花”,它与“杨柳依依”成为清明前后的共同风景。

D.古人的送别习俗是一种文化,寄寓着对行人的美好祝福,希望一路平平安安。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问题。

肩周炎

李那北

2007年初春,寒潮中的九寨沟比预期更冰凉几分。这是我第一次抵川, 带着一双好好的肩膀进去,出沟时我的肩却废了。

②那是参加一个文学活动,东道主的热情和景色的秀美都难掩一个事实:天寒地冻,足以抵挡福州冷冬的羽绒服,进到沟里却迅速“破功”,哪曾想最不可能倒下的两肩却“中弹”料。

③疼,陌生的、毫无经验的闷疼。锐利的痛也常常交如其来,比如穿衣的某个瞬间,比如深睡中不经意的一个转身。从肩的一端到另一端,身体最外侧的两处突然被来路不明的魔力箍住,胳膊无法抬,身子吃力转,已经安放在它们上方几十年的那一脑袋也没着没落了。在这之前,肩膀于我,就不过是撑起衣服的两个支点,可宽可窄,可平可斜,一夜之间它们却举旗造反,以不可名状的疼痛刷出存在感。

④医生说:肩周炎。一个遥远模糊的名词突奔而至。通常这是迈入老年的一道门槛,所以有“五十肩”之说,可此时我离五十岁尚有几步之遥。那一天,我走出医院时,两肩的痛顿时有了重量。它们压住我,而我从此必须耿着它们,一步一步走向年迈吗?我真是万般沮丧。

⑤医生安慰说能治好。我平躺到一台巨大的床式仅器上,手腕被绑住,随着上方钢丝绳的收紧,两只手被吊起了,肩越来越疼,呀呀呀尖叫。另一种治疗是坐在椅子上,下巴套到一块粗布上,脖子被拉起,一拉再拉,脑袋仿佛随时会凌空飞离。温和点的儿治疗则是推拿、针灸、拔火罐。受寒,炎症,肩周组织粘连了,得把发炎处撕开并让皮肉重新归位。

⑥我突然无助地联想到渣滓洞里的刑具室。活了几十年,居然连自己身上这点肉都没能好保护。看看两肩,无疤无痕,光洁如昨,躲在皮肤之下的骨肉究竟已经乱成怎样的一团了?

⑦几个过来人传授一个简便的自救秘籍:脸贴住墙,做投降状,双手顺着墙面往上爬,痛要忍住。我老实爬了几次,向上,再向上,难以相信这辈子居然要做出试图触摸天空的姿势。但如果自我救赎都放弃,又有谁能救你?

⑧密集的治疗逐步显出成效,在疼痛渐渐减弱的过程中,春天走了,夏天来了,接着初秋又至。九月十九日上午单位开会,一坐下电话就响了,是母亲打来的,说父亲下半夜晕倒,目前神智仍模糊不清。

⑨我立即开车赶去,进门,看到父亲正侧躺在床上,见我进来,笑了笑。一问,才知从晕倒至此时,四五个小时过去,方寸大乱的母亲竟没有采取任何措拖,判断病来自心血管方面,马上打了120。

⑩一会儿救护车来了,另一个家人也赶到。楼房没有电梯,车也无法穿过路障驶近楼梯口,肥胖壮硕的父亲必须靠人工从三楼抬下,再走上五六十米,才能抵达救护车,医院来的两个人说只靠他们抬不了,他们在前,后面必须由家人出力。

刚才还能挤出一丝笑的父亲,眨眼已经没有知觉,眼闭紧,不吭不哼。我说走,快走,三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站到了担架的四个边角,下楼了,楼梯窄而陡,父亲头朝下,身子左右晃动,这样他会再次被外力所伤。

医院的人前在前把担架扛在肩上,后面的必须尽量放低,用手提住担架,让父亲保持住身体的平衡。转弯了,又转弯了,每一次转弯都只能以一只手抓住担架,然后踮着脚、侧着身子才能通过。出了楼梯口已经来不及把担架扛上肩,便用双手托着,一路小跑到车前。

这个过程用时不过两三分钟吧?我却觉得漫长得很。这一天是父亲生命进入尾声的开始,在病床上煎熬了三年零十个月,他还是走了。而这一天则是我肩周炎大兴土木救治的终结。

抬担架以后在医院眼冒金星四下奔走,办理各种手续,我的手臂安然无恙,直至夜幕笼罩,开车回去的路上,才发现它们已经不听使唤了。白天的兵荒马乱中,这双手参与了把一个两百多斤的身体搬运下楼的过程,不时得靠单手分担着四分之一的重量,在当时居然没有丝毫的难度。我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做到的。

但此时,疼痛更尖利地呼啸而至,面积扩充至肩膀前后一整圈,甚至还不断向上蔓延至颈椎、向下延伸至腰椎与手肘。太丑陋了,衣服后背的扣子、拉链都无能为力,半夜痛时竟鬼魂般惊叫乍起。而为了抵消疼痛,肩端起、背驼下,整个身体越来越僵硬、萎缩。可是这与目睹一个至亲的人在眼底下碎断、消逝的惊悚相比,又算得上什么?一座大厦如此轻易就霎时轰然倒塌,某个局部的小修小补实在并无多大意义。

十一年过去,在九寨沟艳丽春天里乐极生悲诱发,又在父亲命悬一丝的秋天加重的这个病,还一直留在两肩,剧痛已消,胀疼却始终未走,在每个季节的转换期总要顽固发作一次。且给它们一席之地吧,人生那么多无奈都必须咽下,何妨再添一处?

渐行渐远的父亲,借亲人体肤内一息尚存的真实痛感,仍顽强驻留人间,久久盘桓。

(选自《解放日报》2018年10月4日)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⑧—段内容。

2.选文第①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第段说“这个过程用时不过两三分钟”,为什么“我却觉得漫长得很”?

4.赏析选文第段加点词语“呼啸”的表达效果。

5.请从修辞角度赏析选文第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6.如何理解选文结尾段句子的含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