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名著阅读 (1)学校要开展以“走进名著、阅读名著”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

名著阅读

(1)学校要开展以“走进名著、阅读名著”为主题的活动,请你为本次活动拟一则宣传标语。

(2)在《朝花夕拾》中,鲁迅写了自己最不能忘怀的三个人,请你在横线上写出他们是谁。

“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的人,看人总像在渺视”,这是      ,“其时进来的是一个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这是      ,“她生得黄胖而矮,说话时喜欢切切察察,还竖起第二个手指,在空中上下摇动,或者点着对手或自己的鼻尖”,这是     

 

(1)宜传语略 (2)范爱农 藤野先生 阿长 【解析】 (1)拟写宣传语的要求:①须紧扣主题。②上、下句必须字数相等,要在20字以内。③有两个句式大致整齐的句子或者短语。④结构相对,但不需要从对偶句的高度要求。写法应注意:紧扣活动主题“阅读名著”来写标语。如,润泽经典,濡养心灵;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也可以用读书的名言来做标语,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本题考查名著人物的认识。根据“高大身材,长头发,眼球白多黑少”可判断人物是范爱农,根据“黑瘦的先生,八字须,戴着眼镜,挟着一迭大大小小的书”可判断人物是藤野先生,根据“黄胖而矮”“喜欢切切察察”可判断人物是长妈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父亲是一盏灯

崔立

儿子与父亲在漫无边际的森林中行走。

原本,他们不该迷路。

看时间差不多了,父亲说:“儿子,咱们回吧。”儿子玩得兴起,说:“爸,我想再玩一会儿。”儿子14岁,正是贪玩的年纪。

直到天微微黑了,他们还是找不到来时的路。

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儿子害怕了。往日在电视里看到的一幕幕人的场景,都在眼前跳了出来。

儿子想哭,说:“爸,我害怕。”

父亲拍了拍儿子的肩说:“别怕,我们一会儿就走出去了。”

父亲说着话,拾起头,激动地说:“快看,前面有灯光——”

儿子顺着父亲说的方向看去,黑乎乎的,什么也看不到。

父亲说:“你个子矮,当然看不真切了。”

儿子其实也就比父亲差半个头的高度。

但既然父亲说看见了灯光,儿子心头的恐惧时就淡化了。

父亲在前面走,儿子在后面跟,黑乎乎的森林里,只听见两个人走路的脚步声。

走了好一会儿,儿子有点急了,说:“爸,怎么还没到啊?”

父亲说:“快了,你再坚持坚持,你看,前面就有灯光了。”

儿子顺着父亲指的方向看,黑手乎的,什么也看不见。

继续走,父亲在前面走着,儿子在后面跟着。

走在前面的父亲忽然踉跄了一下,差点儿倒。儿子说:“爸,你怎么了?”

父亲说:“没事,被绊了一下,赶紧走吧。

儿子点点头,两个人继续赶路。

儿子又累又饿,但走在前面的父亲像是有使不完的劲儿。儿子看着父亲的身影,咬咬牙,硬着头皮继续往前走。

终于,儿子也看到灯光了。

一片树林里,有一间小木屋,屋里亮着灯。

父亲拍打着门,门开了,暖暖的灯光亮亮的,开门的是森林管理员,一个老人家。

“你们是不是迷路了?快进来吧。”

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儿子看到,父亲走路一瘸一拐的,应该是刚刚差点儿绊倒时,扭伤了脚踝。

那是儿子14岁时发生的事了。眼下,又有一件天大的事。儿子轻信一个朋友的话,以自己的名义给他贷款好几十万元。朋友生意失败,整个人消失得无影无踪。

儿子还不起钱。追债的上诉到法院,结果只有两个:儿子要么还钱,要么被判刑。

儿子在家里,像热锅上的蚂蚁走来走去。儿子反复说着:“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父亲说:“儿子,别怕,总会有办法的。”

“有办法!有办法!能有什么办法!”儿子忽然歇斯底里地朝父亲吼起来。

儿子被传唤去了法院。开庭半个小时,原告方突然说欠款已付,提出撤诉。儿子愣了半天,想,是谁带自己付的款呢?

直到走出法院,儿子看到了在门口等着的父亲,明白了。

儿子问:“爸,那么多钱你是如何筹集的?”

父亲说:“不管了,咱们回家。”

出租车将儿子带到了另一个地方,一个陌生而狭小的地方,儿子明白了,父亲把他的房子卖了。

儿子的声音哽,说:“爸……”

父亲说:“别想了,一个人住这里也挺好的。”

儿子突然想起了什么,说:“爸,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

父亲没有说话,只拍了拍儿子的肩,像很多年前,在那片森林里一样。

(选自《2017中国年度小小说》有删改)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2.下面两个句子分别使用了哪种描写手法,通过描写表现了人物怎样的心情。

(1)微弱的月光下,只能隐约看见自己的两只手,脚底下一片漆黑,远方也看不见一星半点的灯光。

(2)父亲进门时长舒了一口气,脸上满是汗珠。

3.小说主要写了父子之间发生的两件事,请简要概括。

4.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5.文章结尾儿子问父亲“14岁那年,我们迷路那次,你真的看到灯光了吗?”父亲没有回答。你认为父亲看到灯光了吗?讲说明理由。

6.文章标题采用哪种修辞手法,具有怎样的效果。

7.如果你是文中的儿子,将会怎样和父亲相处?

 

查看答案

课外文言文阅读

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置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郑人有欲买者           ②而之其坐

2.用一个成语概括短文内容。

3.上面短文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人生道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有剩骨。途中两狼,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藏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本文选自______,作者是______,他是______代的文学家。

2.解释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有剩骨________    行甚远________    野有麦场________    一狼________

3.结合文章内容概括狼的形象特点。

4.文章结尾写到“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这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的语言材料,运用对偶知识对出下联。

春天时,湖水涨满,潮天一色,船走湖中,如行天上;

秋日里,山色斑斓,山景如画,人游山中,似在画中。

上联是:春水船如天上走;

下联为: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答题。

①在读完《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这本书之后,坚强的海伦被我深深地感动了。②我看不到海伦丝毫的恐惧、凄凉和悲哀,看到的是她那光明的内心世界、坚强的意志和她那对生活的爱。③我不禁感慨:只要你的心是坚强的,那么哪怕你永远生活在无边的黑暗中,你也能感受到满世界灿烂的阳光?

(1)第③句有标点符号错误,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

(2)第①句有语病,请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在下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