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

请运用所积累的知识,完成各题。

唐僧大惊道:“悟空,这个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髅?”行者道:“他是个潜灵作怪的僵尸,被我打杀,他就现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做‘白骨夫人’。”唐僧倒也信了;怎禁那八戒旁边唆嘴道:“师父,他的手重把人打死,只怕你念那话儿,故意变化这个模样,掩你的眼泪哩!”唐僧果然耳软,又信了他,随复念起。行者禁不得疼痛,跪于路旁,只叫“莫念!莫念!”唐僧道:“猴头,还有甚说话!出家人行善。你在这荒郊野外,一连打死三人,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怎的脱身?你回去罢!”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屡次逐我。”

(1)上文是《西游记》第二十七回的节选,作者是_________,该节讲述了一个精彩的故事,这个故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中“荒郊野外”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文段中画线句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根据文段中的对话描写,概括孙悟空和唐僧的性格特点。

 

(1)吴承恩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三打白骨精) (2)人迹罕至,人烟稀少,空旷荒凉的郊外 (3)倘到城市之中,人烟凑集之所,撞出大祸,教我没法脱身 (4)孙悟空善于识别妖魔诡计,机智勇敢。唐僧不识妖魔(不辨是非)耳根子软(立场不坚定)。 【解析】 本题考查名著知识的掌握。 这是《西游记》中经典的三打白骨精的情节: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全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变成白发老公公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孙悟空能够识别妖魔鬼怪,识破了妖精的诡计,勇打妖怪,体现了他的勇敢;而唐僧则人妖不分,善恶不辨,没有主见,听信谗言,昏庸糊涂。 (1)本题考查文学常识。《西游记》是吴承恩所著,这是经典情节“三打白骨精” (2)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荒郊野外”意思是没有人类居住的荒山野岭,很少有人去的地方。比喻在无人居住的野外。 (3)本题考查句式的变换。此处是将反问句变成陈述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原意。 (4)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孙悟空能够识别妖魔鬼怪,识破了妖精的诡计,勇打妖怪,体现了他的勇敢;而唐僧则人妖不分,善恶不辨,没有主见,听信谗言,昏庸糊涂。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默写。

(1)_____________________,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

(2)_________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3)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4)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_______________。(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5)当别人误解了自己,从《<论语>十二章》中,我们可以知道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7)谭嗣同《潼关》一诗中,借景抒怀言志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按要求写作。

寒风中,有雪花的伴舞,让这个冬天很美丽;雪地里,环卫阿姨的清扫,让这个冬天很干净;除夕夜,长辈亲人的陪伴,让这个冬天很温暖……冬天,总有难忘的人、事、景,让这个冬天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感受……

请以“这个冬天很     ”为题,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写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提示与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自定立意,写出你的经历、感悟、认识,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信息。(3)除诗歌外,可以大胆选择你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不要套作,不得抄。

 

查看答案

    [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乙]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选自《苏武传》)

[注]①卫律:人名。②白:告诉。③羝():公羊。 ④常慧:人名。⑤廩食:粮食。 ⑥旄(máo):古代用牦牛尾装饰的旗子。

1.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岂不大丈夫哉

②往之

③与民

④各置他所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②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

3.[乙]文中的故事可以用_____(填四字词语)来概括,这个故事诠释了[甲]文阐述的道理“_____”(填原文)

4.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著名论断,在苏武身上是如何体现的?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一件小事

①15岁那年,我很迷恋打针,找到母亲一位在医院工作的朋友作老师,向她学会了注射术。

②自从我学会了打针,便开始期盼眼前有病人,不论是家人或外人。我备齐针具,严格按照程序一次次操作着。一天,有位邻居来找我,说她每天都要去医院注射维生素B12,我若能为她注射,便可免去她每天跑医院的麻烦。我愉快地接受了她的请求。

③这位邻居本是天津知青,因病没有下乡,大约在天津又找不到工作,才到我们的城市投奔她的姨母,并在一家小厂谋到了事做,她好像是那种心眼儿不坏,但生性高傲的姑娘,学过芭蕾,很惹男性注意。这样的邻居求我,弄得我心花怒放。

④每日的下午,我放学归来,便在我家像迎接公主一样迎接我的病人。一连数日,事情进行得都很顺利,我的手艺也明显地娴熟起来。熟能生巧,巧也能使人忘乎所以乃至贻误眼前的事业。这天我的病人又来了,我开始做着注射前的准备:把针管、针头用纱布包好放进针锅(一个小饭盒),再把针锅放在煤气灶上煮。煮着针,我就和病人聊起天来,聊着小城的新闻,聊着学生的前途。不知过了多久,我才突然想起煤气灶上的事。[甲]

⑤有句很诙谐的俗语形容人在受了惊吓时的状态,叫做“吓出了一脑袋头发”,这形容正好用于我当时的状态。[乙]我飞奔到灶前关掉煤气,打开针锅观看,见里面的水已烧干,裹着针管的纱布已微煳,幸亏针管、针头还算完好。

⑥[丙]我不想叫我的病人发现我被吓出的“一脑袋头发”和这煮干了的针锅,装作没事人似的,又开始了我的工作。我把药抽进针管,用碘酒和酒精为病人的皮肤消过毒,便迅速向眼前那块雪亮的皮肤猛刺。谁知这针头却不帮我的忙了,它忽然变得绵软无比。我一次次往下扎,针头一次次变作弯钩。针进不去,我那邻居的皮肤上,却是血迹斑斑。我心跳着弄不清眼前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但注射的失败是注定的了。这实在是一个大祸临头的时刻,唯有向病人公开宣布我的失败,我才能尽快从失败里得以解脱。我宣布了我的失败,半掖半藏地收起我那难堪的针头,眼泪已噼里啪啦地掉下来。[丁]

⑦我的邻居显然已知道背后发生了什么事,穿好衣服站在我眼前说:“这不是技术问题,是针头退了火,隔一天吧,这药隔一天没关系。”

⑧邻居走了,我哭得更加凶猛,耳边只剩下“隔一天吧,隔一天吧……”难道真的只隔一天吗?我断定今生今世她是再也不会来打针了。

⑨但是第二天下午,她却准时来到我家,手里还举着两支崭新的针头,她像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对我说:“你看看这种号对不对?六号半。”

⑩这次我当然成功了。一个新的六号半,这才是我成功的真正基础。

许多年过去了,每当我因为一件小事的成功而飘飘然时,每当我面对旁人无意中闯下的“小祸”而忿忿然时,眼前总是闪现出那位邻居的微笑和她手里举着的两支六号半针头。

许多年过去了,我深信她从未向旁人宣布和张扬过我那次的过失。一定是因了她的不张扬,才使我真正学会了注射术,和认真去做一切事。

(选自(人民周刊》)

1.根据文章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语句。

熟练注射术后,忘乎所以→_____→注射失败,流泪伤心→_____→收获成长,心怀感激。

2.下面的句子出自原文,它在文中的位置应该是(   )

我已意识到我受了很大的惊吓,那针无疑是大大超过了要煮的时间。

A.[甲] B.[乙] C.[丙] D.[丁]

3.文中第③段运用了什么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

4.结合上下文,谈谈你对句中“微笑”的理解。

她像没事发生过一样,微笑着对我说:“你看看这种号对不对?六号半。”

5.请结合全文,说说怎样才能避免“因小事成功而飘飘然和旁人无意闯‘小祸’而忿忿然”的情形?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物质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迅速增长,环境隐患比较突出,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据住建部数据,2015年全国设市城市生活垃圾清运量是1.91亿吨,2016年是2亿吨。

数量庞大的生活垃圾如果得不到有效处理,将对人居环境造成严重影响,垃圾分类刻不容缓。“优良的人居环境,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一部分。”安徽合肥读者程华表示,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可以有效破解城乡垃圾难题,改善人居环境,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进行前处置的重要环节,是源头实现垃圾减量化和减小环境污染的关键。”清华大学中国循环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主任温宗国举例说,废塑料填埋难降解,不仅污染地下水,还会永久性占用大量土地资源;垃圾混在一起焚烧,可能释放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给公众带来健康风险。

不仅如此,生活垃圾分类还可以提高后续垃圾处理效率,降低处理难度,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抓手。比如,将热值较高的可燃成分进行燃烧发电,提高热效率;将易降解的有机物质分选出来进行堆肥处理,提高堆肥效率和质量等等。在这条产业链上,瑞典当之无愧位于世界前列。瑞典是垃圾回收率最高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欧盟平均每年需要处理的无法再利用的垃圾占总量的38%,而在瑞典这一数据仅为1%,换言之,该国的垃圾回收利用率高达99%,其中36%被回收使用,14%用作肥料,49%焚烧后转变为能源。

(选自(人民网》)

材料二  城市居民生活垃圾不分类原因调查

材料三

垃圾分类是改善生活环境、促进绿色可特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关系到人居环境改善、资源节约利用和社会文明进步。

截至目前,我省已有8个试点市全面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累计有465个小区、28.8万户居民,994家公共机构、511所学校参与。截至今年一季度,全省投入运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共88座,设计处理能力达到41480吨/日。同时,以规模适度、相对集中为原则,积极推进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目前,合肥、铜陵、淮北、芜湖、淮南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已建成运行,累计处理能力约为700吨/日。

(选自《安徽日报》)

(1)从以上材料看,下列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生活垃圾已经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制约因素。

B.安徽省的多个地市已经开始开展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

C.要实现在源头垃圾减量化和减少环境污染,关键在于垃圾分类。

D.垃圾分类意识和习惯差,是我国以往垃圾分类工作难以有效推进的主要原因。

(2)材料一中的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面句中的加点字能否删去,为什么?

目前,合肥、铜陵、淮北、芜湖、淮南市餐厨垃圾处理厂已建成运行,累计处理能力为700吨/日。

(4)依据以上材料,简述垃圾分类有哪些好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