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挡住风吹雾霾?树不背这“锅”! 游雪晴 ①1月15日—1...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挡住风吹雾霾?树不背这“锅”!

游雪晴

①1月15日—17日,又一轮大范围雾霾笼罩华北黄淮等地。连续几天的重污染天气,更让人们期盼冷空气带来大风,吹走雾霾。往往这个时候,“三北”防护林和内蒙古风电场就成了“背锅侠”。

不过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三北”防护林不但没有加重雾霾,反而对雾霾有清除作用。这个锅背得真冤。

③基于长期的数值模拟和观测研究,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建民和其团队科研人员分析得出,与1982年相比,2010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对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吸附和清除作用增长了60%,对PM2.5的吸附和清除能力增加了30%。马建民介绍,自1999年到2010年间,该工程清除了我国北方约3000万吨的PM2.5,其中清除最多的地区是华北片,清除量达到PM2.5总量的0.9%。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表示,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发展风电对局地风速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丹麦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风电场对下游几公里到几十公里范围的地面风速有明显影响,但超过100公里,影响可忽略不计。北京市中心距离内蒙古400多公里,距离张家口约200公里。所以内蒙古和张家口地区的风电不会对北京地区风速产生显著影响。

⑤防护林带对风场的作用主要是大气边界层以下的近地层影响。而能驱散京津冀区域重污染天气的是大范围冷空气来袭或降水“湿清除”效应。冷空气影响范围垂直方向远远超过边界层或1500米以上的,其水平尺度可达百公里以上,“三北”防护林不可能阻挡冷空气或寒潮,并影响下游大范围区域风场。

⑥可近几年确实感觉大风越来越少了呀!“从气候条件看,主要是最近几年,冬季冷空气来的不那么频繁了,强度也不够。”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研究院朱荣解释道,近几年气候资料显示,华北地区、北京的大风日数和年平均风速都有明显下降。尤其是大风日数,与前30年的均值比,可谓是断崖式暴跌。

⑦朱荣告诉记者,其实风的本质是空气流动,导致空气流动的根源是空气温度和密度的差异。由于陆地和海洋性质不同,冷热变化有差异,冬季陆地冷于海洋,风从亚欧大陆的腹地(西伯利亚)吹向太平洋,所以北京冬季多西北风。由于全球变暖,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暖冬的增多,减小了冬季海洋和欧亚大陆的温差,因此空气的流动也就不如之前快,风速也相对应减小。

⑧从冬半年强冷空气和寒潮次数的年代变化来看,60—70年代的寒潮和强冷空气相对较多,80年代明显减少,90年代以后又稍有增多;对应风速变化来看,60—70年代北京平均风速较大,80年代明显减小,90年代又有所增大。如此看来,北京的风速变化还是自然因素起了主要作用。除了全球变暖,城市化发展增加了地面附近的摩擦作用,高大的城市群会产生绕流阻力,也使得风速可能会减弱。

选自《科技日报》

1.选文第①段从“又一轮大范围雾霾笼罩华北黄淮等地”有什么好处?

2.阅读全文,说说选文主要围绕什么问题?从哪两个方面来进行说明的?

3.请说说文章题目“挡住风吹雾霾?树不背这“锅”!”有什么特点?用这个题目有什么好处?

4.从文中看,近几年北京地区风速减弱的原因是什么?

5.选文②、③、④、⑥段有五处划线句子,它们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

 

1.从最新天气状况写起,便于读者接受和理解,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 2.主要围绕“风速减弱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从“三北”防护林和内蒙古风电场并不影响北京地区风速;以及从气候条件看,风越来越少的原因两个方面进行说明的。 3.文章题目运用了感叹语气,强调了树不是加重雾霾的“罪魁祸首”;同时以设问的修辞手法引发读者的思考。 4..①最近几年,冬季冷空气来的不那么频繁了,强度也不够。②暖冬的增多,减小了冬季海洋和欧亚大陆的温差,空气的流动也就不如之前快,风速也相对应减小。③城市化发展增加了地面附近的摩擦作用,高大的城市群会产生绕流阻力,也使得风速可能会减弱。 5.这类文字表明后面阐述是科学研究的成果,强调阐述内容的真实性,权威性;进而增强文章的说服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科学性特点。 【解析】 1.说明文开头的作用一般有:①内容上概括本段内容,引出说明对象,说明这个对象的特征; ②形式上主要从说明方法的作用回答; ③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④引出下文的说明。选文第①段从“又一轮大范围雾霾笼罩华北黄淮等地”写起,便于读者理解,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吸引读者阅读。 2.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本文主要围绕“风速减弱的原因是什么”这一问题进行说明。结合第④段“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认为,发展风电对局地风速虽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的范围非常有限。”第⑥段“从气候条件看,主要是最近几年,冬季冷空气来的不那么频繁了,强度也不够。”可作答第二问。 3.考查标题的作用。一般来说,标题在内容上有点明说明对象,交代对象的xx特征的作用;在表达上,运用了XX方法,形象生动说明了XX事物XX特点,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引用诗句作标题的,还能增添文学色彩,让题目充满诗情画意。本文题目“挡住风吹雾霾?树不背这‘锅’!”一问一叹,设问的修辞,突出强调“树不是加重雾霾的‘罪魁祸首’”;新颖别致,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4.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中第⑥段“从气候条件看,主要是最近几年,冬季冷空气来的不那么频繁了,强度也不够。”第⑦段“由于全球变暖,尤其是上世纪80年代以后暖冬的增多,减小了冬季海洋和欧亚大陆的温差,因此空气的流动也就不如之前快,风速也相对应减小”第⑧段“除了全球变暖,城市化发展增加了地面附近的摩擦作用,高大的城市群会产生绕流阻力,也使得风速可能会减弱”整理分条概括作答。 5.本题考查理解重要语句的作用。“不过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教授马建民和其团队科研人员分析得出”“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徐祥德院士表示”“丹麦科技大学和清华大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文字表明表明这些知识是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有科学依据的,而不是凭空捏造的,这样不但使说明文的语言显得准确,而且也使文章内容真实可靠。增强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和准确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父去茶凉

王海霞

①长期高强度、超负荷的体力劳动给父亲的腰椎和膝关节都埋下了隐患。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这些隐患慢慢发作,后来,父亲慢慢地丧失了行走的能力,不得不长期困坐在家中。

②晚年活动不便的父亲,常爱喝一种廉价的,用烧焦的干红枣泡的所谓的“枣茶”。儿子也很喜欢这种透着淡淡煳香的枣甜味儿,并想当然地给这种茶起了一个好听名字—香枣茶。每次和我一起回老家,儿子总是一副欢天喜地的样子,嚷嚷着说:“又可以喝上爷爷的香枣茶喽。”

③父亲去世后的第一个暑假,我和十四岁的儿子一起回农村老家探望母亲。一进家门,儿子便像往常一样,想要去拿放在堂屋桌子上的大茶壶。可当他转了一圈也没有发现那把大茶壶时,不由自主地“咦”了一声后,用无比失望的口气问奶奶道:“盛香枣茶的那个大壶怎么没有了呢?”

④听完孩子的话,母亲先是一怔,刚见到我们时的喜悦眼神随即黯淡下来。而往日回家时父亲坐在桌子旁喝茶的画面,刹那间也浮现在我眼前。我的心一沉,眼泪差点儿要流出来。为了不勾起母亲伤怀,我刚想岔开话题,母亲却颤巍巍回身从里屋里将那把大茶壶抱了出来。

⑤母亲没有喝茶的习惯,但那把大茶壶却被母亲擦拭得锃亮。看到那把熟悉的茶壶,儿子立刻兴奋起来。可当他得知壶里并没有他所期待的“香枣茶”时,禁不住再一次像泄了气的皮球。为了不让孩子失望,母亲又开始手忙脚乱地寻找父亲在世时烘焙好的红枣。

⑥母亲苍老了很多,记忆力似乎也明显不如从前,她找了半天也没有能找到一颗枣子,最后呆呆琢磨了半天,才想起什么似的苦笑了一声后摊开双手说:“唉,脑子真是糊涂啰,泡枣茶的枣子发了霉,前天才刚刚被我扔掉了……”

⑦看到孩子垂头丧气的表情,母亲连忙又找来干枣准备烘焙。烘焙红枣还得生炉子,我不愿让母亲再麻烦,便连忙制止她,劝她不必再折腾那一套。但母亲却不顾我的劝说兀自忙活起来,我只好默默地在背后看着老人。

⑧父亲活着时,母亲侍候父亲吃喝,每天忙得有滋有味,拾掇起这些家务来也显得干净利落。但自从父亲走后,母亲似乎一下子老了许多,做家务时也常常丢三落四,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在我的记忆里,晚年的父亲常常搂着一个大茶壶的样子,我觉得父亲似乎只是个“喝茶的人”。父亲刚去世时,母亲常常一个人默默发呆,偷偷落泪。父亲年轻时为家庭付出了太多,我理解母亲对父亲的心痛和亏欠心情,所以后来家务几乎都由母亲一个人来打理。我以为,父亲的离去,从体力上来讲,对母亲也算是一种解脱,或许母亲不会悲伤很久。可通过父亲去世后母亲的变化和今天这个冷冷清清的家,我才意识到,一切显然都不是我想象的样子。

⑨发现壶里重新沏上了“香枣茶”,儿子兴奋起来。但看着孩子喜悦的样子,母亲触景生情,又开始无声地垂下了泪。我连忙用“父亲活着又无法自理,反而拖累家人这么多年”来宽慰母亲。想不到,母亲听完我的话伤心地更厉害了,她呜咽着对我说:“你爹在家里虽然只能喝茶,但毕竟还能给我做个伴儿的,可现在呢……”

⑪过了会儿,母亲停止了啜泣接着又说:“你爹刚走后好长时间,我每天都会沏好枣茶,可结果还不是每天都白白凉了又倒掉……

⑫母亲的话让我的心一紧——父亲走了,茶也凉了。而母亲如果再走了呢?我忽然意识到,我早就应该陪在母亲身边了……

1.选文表达了母亲和“我”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选文的内容分别概括并分析其原因。

2.文章题目为《父去茶凉》,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选文题目的妙处。

3.文中的“对母亲也算是一种解脱”和下文的“伤心的更厉害了”是否前后矛盾?为什么?

4.选文主要是表达“我”和母亲对父亲的感情,为什么文中还用不少篇幅写儿子呢?

5.为什么听完孩子的话,“母亲一怔”?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唐太宗论举贤

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已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节选自《资治通鉴》)

(注释):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③致治者:使国家达到大治的人。④异:其他的。⑤正:只。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上

(2)正已不能知

2.翻译句子

(1)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

(2)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3.太宗批评封德彝“诬一世之人”的理由是什么?(用自己的语言回答)本文阐述的道理是什么?

4.针对上文中唐太宗“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的观点,谈谈你对用人之道的看法。

 

查看答案

默写

(1)几处早莺争暖树,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____,崔九堂前几度闻。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  (许浑《咸阳城东楼》)

(4)____________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

(5)纷纷暮雪下辕门,____________________。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6)__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7)____________________,皆出酒食。  (陶渊明《桃花源记》)

(8)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____________________。  (孟子《鱼我所欲也》)

(9)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愉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夏荷濯清涟,出淤泥而不染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项是

A.《雨的四季》——《散文》——刘湛秋——当代作家

B.《伟大的悲剧》——《夺取南极的斗争》——茨威格——奥地利作家

C.《智取生辰纲》——《水浒传》——施耐庵——元末明初小说家

D.《唐雎不辱使命》——《战国策》——刘桢——西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