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向生命鞠躬
(1)早就想带儿子爬一次山。这和锻炼身体无关,而是想让他尽早知道世界并不仅仅是由电视、高楼以及汽车这些人造的东西构成的。只是这一想法的实现已是儿子两岁半时的初冬季节。
(2)初冬的山上满目萧瑟。刈剩的麦茬已经黄中带黑,本就稀拉的树木因枯叶的飘落更显孤单,黄土地少了绿色的润泽了无生气。因此,当儿子发现了一只蚂蚱并指给我看时,我也感到十分惊讶。我想,这恐怕是山上唯一还倔强活着的蚂蚱了。
(3)我蹑手蹑脚地靠近,它发现有人,蹦了一下,但显然已经很衰老,才蹦出去不到一米。我张开双手,迅疾扑过去将它罩住,然后将手指裂开一条缝,捏着它的翅膀将它活捉了。
(4)我觉得就这样交给儿子,会被它挣脱,于是拔了一根干草,将细而光的草秆从它身体的末端捅进,再从它的嘴里捅出——小时候我们抓蚂蚱,为防止其逃跑都是这样做的,有时一根草秆上要穿六七只蚂蚱。蚂蚱的嘴里滴出淡绿的液体,那是它的血。
(5)我将蚂蚱交给儿子,告诉他:“这叫蚂蚱,专吃庄稼,是害虫。”儿子似懂非懂地点头,握住草秆,将蚂蚱盯了半天,然后又继续低头用树枝专心致志地刨土。儿子还没有益虫、害虫的概念,在他眼里一切都很新鲜。
(6)“跑了!跑了!”儿子忽然急切地叫起来。我扭头看见儿子只握着一根光秃秃的草秆,上面的蚂蚱已不翼而飞。我连忙跟儿子四处找。其实蚂蚱并未逃出多远,它只是在地上艰难地爬,间或无力地跳一下,因此我很轻易就发现了它,再一次将它生擒。我将蚂蚱重新穿回草秆,所不同的是,当儿子又开始兴致勃勃地刨土时,我没有离开,想看看这小玩意儿究竟用何种方法逃跑的。
(7)儿子手里握着的草秆不经意间碰到了旁边的一丛枯草,蚂蚱迅速将一根草茎抱住。随着儿子手抬高,那穿着蚂蚱的草秆渐成弓形,可是蚂蚱死死地抱住草茎。难以想象这如 此孱弱受着重创的蚂蚱竟还有这么大的力量!
(8)儿子的手稍一松,它就开始艰难地顺着草茎往上爬。穿出它嘴的草秆在一点儿一点儿缩短,退出它身体的草秆已被它的血染得微绿。
(9)我张大嘴巴,看得出了神。我的心被悲壮的蚂蚱强烈震撼。它所忍受的疼痛我们人类不可能忍受。它的壮举在人世间也不可能发生。
(10)我相信,自己正在目睹一个奇迹,我想这是并非所有人都有幸目睹的生命的奇迹。等蚂蚱终于将草秆从身体里完全退出后,反而腿一松,从所抱的草茎上滚落到地上。它一定是筋疲力尽了。
(11)儿子手握着草秆再没有动。原来他和我一样,在呆呆地盯着蚂蚱的一举一动,并为之震惊。
(12)我慢慢站起来,随即向前微微弯腰。儿子以为我又要抓蚂蚱,连忙喊:“别,别, 别动它!”我明白儿子的意思。
(13)但是,儿子大概永远也不会明白我弯腰的意思。我几乎是在下意识地鞠躬,向一个生命、一个顽强的生命鞠躬。
1.第(2)段中的自然环境描写有什么作用?
2.文中的哪一个细节最能表现蚂蚱生命力的顽强?
3.根据这篇小说的内容,依次填写出“我”对蚂蚱情感态度变化的词语。
答:对害虫轻视→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鞠躬
4.怎样理解小说结尾“鞠躬”一词的含义?
5.在“我”看来,蚂蚱是害虫,专吃庄稼,因此用草秆穿透它的身体给儿子玩。你对“我”的做法是否赞同?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书上元夜游
苏轼
己卯上元,予在儋州。有老书生数人来过,曰:“良月嘉夜,先生能一出乎?”予欣然从之。步城西入僧舍历小巷,民夷①杂揉屠沽纷然。归舍已三鼓矣。舍中掩关熟睡,已再鼾矣。放杖而笑,孰为得失?过②问先生何笑,盖自笑也。然亦韩退之钓鱼无得,更欲远去,不知走海者未必得大鱼也。
注释:①民:指汉族。夷:指当地少数民族。②过:苏轼的幼子,字叔党。绍圣四年(1097)随侍苏轼于海南。
1.“予欣然从之”中“从”的意思是____________。
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步 城 西 入 僧 舍 历 小 巷 。
3.“步”、“入”、“历”三个动词连用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念无与为乐者(________) ②但少闲人(________)
2.作者想夜游时的心情如何?文中哪个词语能够体现这种心情?
3.“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描绘了月夜美丽景色,请简单分析一下它的高妙之处。
4.画线的句子是全文的点睛之笔,请参考下面的背景材料,说说为什么作者自称为“闲人”,这体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境?
背景材料:苏轼才华横溢,有济世之志,力主政治改革,但对王安石变法的激进之处持有不同意见,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实际如同流放。《记承天寺夜游》即写于此时。
对联,就是要用简介的语言表现宏大的思想,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请你根据给定的上联,展开想象对出下联。
上联:品千古美文;
下联:________________。
(1)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________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李清照《渔家傲》)
(3)崔颢在《黄鹤楼 》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两句抒发了缠绵的乡愁,可谓是言外传情,情内展画,画外余思不断。
(4)富贵不能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富贵不能淫》)
(5)陶渊明在《饮酒》中用行动表现人与自然融为一体,物我两忘,超然乐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语段,回答问题。
去年另一封外甥的家信中说:“外祖母大人因为年老关系,今年不比往年健康,但仍不辍劳作,尤喜仿棉”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做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多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①本语段出自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_________之手。
②“但仍不辍劳作,尤喜仿棉”中“辍”字的读音是_________,其中的错别字是_________,应改为_________。
③划线句的谓语是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