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现代文阅读理解 其实,是一种真相 安谅 我愈来愈喜欢“其实”这个词语。 其实,你...

现代文阅读理解

其实,是一种真相

安谅

我愈来愈喜欢“其实”这个词语。

其实,你看,我禁不住又用上了这个词。生活中有很多事物,是需要依仗“其实”来巧妙过渡,和谐衔接,以至于达到某一种境界的。随着阅历增多,有许多东西越来越看明白了,也放得下,舍得多了。一些真实的面相也随之回还了,清晰了,显得更重要了。我得用几则故事来佐证这一说法,一定会更加准确而又生动的。

还是初中时,那时午间休息。我随几位同学在操场闲逛。后来又一齐扒在一楼的窗户往里看。那是紧挨着门道的一个办公室,是体育老师的办公室,一位我素来尊敬的老教师,据说当年他是一位乒乓国手,现在年纪大了,整个大腹便便的模样。此时他直躺在办公桌上睡午觉。已记不清当时是否有呼噜声响起。我们其中一位同学冷不丁说了一句:“像头猪似的。”说完,我们便嘻嘻哈哈就离开了。没过多久,那老师腆着大肚子,摇摇晃晃地走近了我们,他径直走向我们,问道:“是谁这么说的。”

他虽一脸严肃,但语气还是带着一点和气。后来,他又以长者的口吻说道:“我也不追究你们,但以后不要这样说,这是不对的。”而说此话的那位同学躲在人家背后,一付若无其事的样子。原本以为这事就过去了,谁料班主任老师在过道碰到我,扔了我一句:“你真的太不象样了。”我一楞,未及理解,也不容我分辩,老师已走了,扔给我一个冷冰冰的背影。我什么都没说,也无从述说,我此刻才知道,被冤枉原来是多么痛苦和伤悲的事!

其实,我要说,我从来不是一个出口不逊的孩子。

我不想辩解,不是我怯懦。而是,有这样一种观念,如把同学说出来,那我就是一个叛徒,是被人鄙视的。

其实,在委屈和鄙视之间,选择了委屈。

其实,还有一件事。

那年在工地学工劳动。我的脚后跟踩着了一根朝天的钉子,鲜血直流。我被打了破伤风针,并被送回了家。虽走路一瘸一拐的,但毕竟还可走动,闲不住,憋得慌,就叫了隔壁的一位同学A陪伴。又一起打了公用电话,想把另一位在工厂学工的同学叫回来。电话是那位同学的班主任老师接的,她追问找这位同学有什么事情,我们鬼使神差,竟说道:“他父亲工伤了,让他回家。”这事就有点闹大了。人家父亲好好的呢,这不是触人家霉头吗?同学气不过,料定是同学A使的招,就差点和他斗殴起来。A同学也不多解释,直到自己的父亲把他找回去,好好地教训了一顿。

我得说,其实,事情的始作俑者是我,与A同学真的无关,我也是浑浑噩噩撒了一个谎,原只想让同学捞一个假,一同玩耍,却不料惹出了这么大麻烦,冤枉了A同学。

此后,我与A同学再无交往,至今,也毫无音讯。只是,我当年留给他的是年轻的创伤吧,那伤疤完全愈合了吗?我在他和他家人的心目中,是否已确定是一个坏孩子的印象呢?

小学念书那会儿,全国都在宣传蓖麻籽的功用,也都在大量种植蓖麻籽。教室后面正巧有一片空地,老师就让我们去劳动,种植蓖麻。

我从家里拿了工具,是一把精致的小锤子。夜深了,回家后,发现丢了那把小锤子。那可是鞋匠出身的父亲的一件爱物呀。吓得不敢吭声。父亲找不见,又没见到我拿,也无法怪罪我,就嘟囔了几句:“到哪里去了呢?这么好的一件工具?”我心虚,就不敢正视父亲的眼睛。这事一晃就二十多年过去了。直至父亲全身瘫痪,被切了气管,在床上躺了三年。我每每陪伴在他身边,就想和他倾诉。那一天,我就告诉他:“还记得那把小锤子吧。爸爸,不好意思,我现在得承认,其实,是我弄丢的。我是在课余劳动时拿走了它。你能原谅我吗?”我是带着玩笑的口吻说的真相。父亲听明白了。他咧嘴笑了。我明白,父亲原谅了我。忽然,父亲又无声地哭了起来,并引发一阵剧烈的咳嗽。说了这真相,我一阵轻松。但随后,我又在父亲的眼泪和咳嗽里,感受到一种沉痛,无比强烈。是的,为何真实的话,要到了这样的时刻,才终于吐露。我给父亲带来的是轻松,还是刺激了他的烦恼?

其实,确实就是真相。尤其是随着岁月流逝,许多事情已成往事,已经丧失了还原真相的必要。因为它毕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之人的生活琐事。但我还是要说出来,其实,说出来,就是一种直面人生和剖析自我的正直和勇敢。因为,路还要走下去,我要给自己也给别人一个警醒。你并非完人。

(选自《散文选刊》2016.12)

(1)本文为了佐证自己对还原真相的认识写了三则故事。请分别简要概括。

(2)结合语境,品味下面的语句,说说加点词语在表达上的妙处。

谁料班主任老师在过道碰到我,了一句:“你真的太不像话了。”我一愣,未及辩解,班主任老师已给我一个冷冰冰的背影。

(3)三件事情,三种伤害。你觉得哪一次伤害最该避免?并结合相关内容说明理由。

(4)文章开头说还原真相“显得更重要”;结尾却说“许多事情已成往事”,“丧失了还原真相的必要”。你觉得在作者看来还原真相“更重要”还是没必要?请结合全文分析作答。

 

(1)①“我”被班主任冤枉,莫名地成了一个对老师出言不逊的人;②“我”因为撒谎说同学的父亲工伤却让A同学替“我”受过;③“我”在二十多年后才向父亲承认是自己当年弄丢了那把父亲心爱的小锤子。 (2)“扔”使语言似乎有了重量,“丢”使背影有了触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对“我”的反感、鄙夷和不屑,从而也表现了“我”的委屈、难过、痛苦和伤悲。 (3)示例一:我认为最后一件事对父亲的伤害最该避免。因为“我”丢掉的小锤子是父亲的爱物,而小锤子莫名失踪肯定会给父亲留下一个“谜”,让父亲不得其解。更有甚者,掩藏在心底的真相在二十多年后才说出,给父亲的片刻的释然后更给父亲带来悲伤和痛苦,当初向父亲表明,对自己是一种解脱,也不会给父亲带来伤害。所以,最后一事中给父亲带来的痛苦最该避免。 示例二:我认为第一件事对“我”的伤害最该避免。因为“我”本来说是跟着同学去玩,出言不逊的人又不是“我”。说出真相,第一,可以让“我”洗净污点,不至于成为老师眼中的坏学生;第二,可以让那个出言不逊者受到批评,让他明白:对于师长是不能不尊重的。当然,更重要的是,“我”不说出真相,就让真相永远石沉大海,“我”会永远是一个对人不尊重的人。这个污点在老师那里就永远擦不掉了,所以,我认为第一件事对“我”的伤害最该避免。 示例三:我认为第二件事对A同学的伤害最该避免。因为这件事是由“我”而起,也是由“我”一手导演的。“我”撒谎,说同学的父亲工伤,而让A同学无端受到同学的指责和他父亲的批评都是“我”的错,而且“我”完全可以道明真相,不让同学受委屈,而且如果当初说出真相,“我”也不至于一直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在当时对同学是一种解脱,对“我”更是一种解脱。伤害自己,固然不应该,伤害别人,更不该。我认为第二件事对A同学的伤害最该避免。 (4)我觉得作者认为还原真相更重要。原因:一方面作者在文中详细叙述了三件往事,这自然就流露出作者倾向于还原真相的观点;另一方面作者在文末“说出来,就是一种直面人生和剖析自我的正直和勇敢。因为,路还要走下去,我要给自己也给别人一个警醒”的语句也表明他倾向于还原真相更重要。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能力。此题先找到相关的事件,再以“人+事+结果”的模式进行概括。由“还是初中时……在委屈和鄙视之间,选择了委屈”的内容可概括为:“我”被班主任冤枉,莫名地成了一个对老师出言不逊的人。由“那年在工地学工劳动……是否已确定是一个坏孩子的印象呢?”的内容可概括为:“我”因为撒谎说同学的父亲工伤却让A同学替“我”受过。由“小学念书那会儿……还是刺激了他的烦恼?”的内容可概括为:“我”在二十多年后才向父亲承认是自己当年弄丢了那把父亲心爱的小锤子。 (2)本题考查词语的表达效果。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修辞手法、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等;②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③联系句子所涉及人物的深层感情,有时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此题要结合人物的思想感情来分析。“扔”、“丢”这两个词更加有力地表现了老师对“我”行为的反感、鄙夷,也表现了“我”的委屈、难过之情。 (3)本题考查拓展能力。这是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言之有理即可。比如认为第二件事对A同学的伤害最该避免,可围绕以下内容来回答:“我”完全可以道明真相,不让同学受委屈,而且如果当初说出真相,“我”也不至于一直背着沉重的思想包袱。在当时对同学是一种解脱,对“我”更是一种解脱。 (4)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能力。此题具有开放性,不过,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应更倾向于“有必要”,因为“许多事情已成往事,已经丧失了还原真相的必要。因为它毕竟只是一个微不足道之人的生活琐事。但我还是要说出来,其实,说出来,就是一种直面人生和剖析自我的正直和勇敢”的语句具有转折的意思,强调的应是它后半部分内容,即“有必要”说出来。其原因可从作者详细叙述三件往事,以及文末“路还要走下去,我要给自己也给别人一个警醒”、“你并非完人”等语句作答。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昆虫记》“透过昆虫世界折射出社会人生”,这些昆虫所表现出的优秀品质更是令人赞叹。请从“隧蜂”“蟹蛛”“蜣螂”中选择一种昆虫,结合书中内容和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为下列人物选择适合的评语。

①毛泽东     ②贺龙     ③周恩来     

A.浓眉大眼长胡须,温文儒雅真君子。

B.力大如虎远名扬,嫉恶如仇尤爱马。

C.精明老练有魄力,生活朴素爱吃辣。

 

查看答案

根据古代文化常识填空。

(1)《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曰:‘介胄之士不,请以军礼见。’”这里的“揖”和“拜”,从古代礼仪上说,_____的礼更重。

(2)下列不属于古代见面礼仪的一项是_____

A.打拱      B.再拜      C.握手      D.稽首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至于夏水_____

石垦壤_____

③富贵不能_____

④一朔东_____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

花草树木,自古以来都是文人墨客吟诵的对象。《饮酒》中写道“(1)________,悠然见南山”;《春望》中写道“(2)________,城春草木深”;《黄鹤楼》中写道“晴川历历汉阳树,(3)________”;王维在《使至塞上》中写道“(4)________,归雁入胡天”;《野望》中写道“树树皆秋色,(5)________”;《三峡》中写道“(6)________,良多趣味”;除此之外,“(7)________(8)________”两句亦可见古人对花草树木之情感。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