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番薯 孙善文 春雨绵绵中,一批成长于故乡...

阅读下面一篇散文,完成下面小题。

故乡的番薯

孙善文

春雨绵绵中,一批成长于故乡自留地里的番薯被锄头一个个从温润的泥土中唤醒。秋日落地,春日回阳,这是南方番薯与大地亲密交流的轨迹。

地是自家的地,番薯却是老家的伯母所种。为了传递深情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一麻袋番薯从家乡雷州市善排村坐三轮车出发,先是到我们村子所在的南兴镇,又从南兴镇坐上长途客车,辗转五百多公里来到深圳。我驱车把这袋番薯接回家中,母亲迫不及待地按每人一个将番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裂开嘴香喷喷的番薯被端上来,真的是粉而甜,甜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着,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盛张。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母亲告诉我们,伯母为种好这一季番薯,给番薯施的全是有机肥,似乎就想证明,来自故乡的味道,那香那甜,都是朴素且发自内心的,独一无二。

把番薯种到瓶子里,任其生出蓬勃的叶,长成一帘绿色,这却是受好友的启发。那天,好友在朋友圈里晒了在自家书房一个玻璃瓶里种出的番薯苗,据说,这棵番薯他已经种了三个春秋。看他拍的相片,这哪里是一棵薯苗啊,简直就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彩画,紫色的薯藤,绿色和淡黄色相间的叶子,相互纠缠,既呈现生机,又藏有诗意。如此诗情画意,我是记在心上了。

这天,母亲又在阳台一角挑番薯,准备送到锅里,我看到一个已经发了芽,便让母亲给我留下。我要带回单位去,要种番薯了。

水乃生命之源,水润万物。我把水像泥土一样装进玻璃瓶里,满满一瓶。薯块的五分之一泡在水中。母亲对我说,只要根长出来,番薯就算养活了。这让我对此甚是期待。每天早上我都要看看薯块上是否有根冒出来。直到一周后,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薯块中挤出来,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起来的时候,我才舒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薯根越长越多,越长越快,不曲不折地伸长着,倒有点像南方的榕树根,一条一绦,却是清晰可见,洁白而纯净。

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薯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片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管娇柔,却饱含真情。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番薯叶或许都有共同的记忆,那时的番薯大多用于煮番薯饭。而到如今,连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这不由让我想起农村的岁月来,那年月的我们是如何也不敢想,番薯会有如此“尊贵”的待遇。

番薯叶长出来,一间陋室仿佛都抹上新的色彩。一片片苍绿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薯藤,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枝上有枝,枝而不蔓,每片番薯叶被一枝枝叶柄举着。同一棵番薯上长出的叶子,形态各异,有的呈裂片宽卵形,有的三角状卵形,有的就像一颗心。叶子越长越密,紧随着时光,南方惯有的艳绿与北方秋季同步的黄,就这样结在了同一藤枝上。经遇风霜,整个瓶子也就变成一幅画,这与好友家的已有几分神似。有同事经过我办公室门口,站在远处好奇地问那是什么花时,我总会笑着让他们先看看,最后他们也都忍不住笑,怎么这么像一枝花啊?

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为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有时我在想,那叶柄上举着的或许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前世,尽管不是花,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便也努力地生发,像花一样绽放,没有那份娇媚,却也多一份随遇而安。

玻璃瓶种上了番薯,自然成不了薯田,因为番薯属于根茎植物,薯块其实就是它根的一部分。但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风景,番薯已换了角色。

换了角色,同样活好,让叶子像花儿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

(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25日,略有改动)

1.请按照顺序梳理文章中与番薯有关的情节,补全下面空缺的地方。

_______——受友启发,决心种薯——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按要求赏析下面的句子。

(1)直到一周后,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薯块中出来,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起来的时候,我才舒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赏析用词)

(2)一片片苍绿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薯藤,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赏析修辞)

3.第⑦段所写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4.为什么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可以温暖“我”的情思?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 老家送薯,味道香甜 番薯生根,叶子浓密 受薯启发,思考人生 2.(1)“挤”写出了薯根艰难地从薯块中长出来的情形,表现了薯根长出来的不易;“摇摆”写出了长出的薯根在水中自由摆动的情形。通过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对番薯生根的期待与欢喜。 (2)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番薯叶子努力生长、长势可爱的情形,表达了“我”对番薯叶子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3.回忆“我”记忆中的番薯,解释了前文“我”和家人对从故乡远道而来的番薯赞叹不已的原因;写番薯由以前农村的番薯饭到现在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为后文揭示“换了角色,同样活好”的主题做铺垫。 4.从故乡远道而来的番薯唤起了“我”记忆中的味道,缓解了“我”的思乡之情;故乡的番薯传递了亲人深切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亲情温暖了“我”的心;“我”种的番薯开始生根长叶,使“我”心生欢喜;番薯努力活下来让“我”受到启迪:换了角色,同样活好。 【解析】 文章解构 散文·故乡的番薯 文章线索 番薯 层次划分 第一部分(第①②段):故乡的番薯从老家送到深圳,让我们尝到了故乡的味道。 第二部分(第③④段):受到好友的启发,“我”决定种番薯。 第三部分(第⑤~⑧段):种下的番薯开始慢慢长出根和叶子,变得生机勃勃。 第四部分(第⑨~⑪段):由番薯得来的启示:换了角色,同样活好。 主要内容 本文通过讲述老家的伯母送了一袋番薯到深圳给我们吃,“我”把发芽的番薯种在水里,最后它长得很旺盛的故事,表达了“我”对番薯的喜爱,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人生的思考。 主题总结 无论处在什么样的环境,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都要努力活出属于这个角色的精彩。 1.此题考查补全文章线索。由已给出的“受友启发,决心种薯”可知,此情节在第③④段,因此第一空答案应在第①②段。这两段讲了故乡的番薯从老家送到深圳,味道香甜,还是故乡的味道,可总结出答案“老家送薯,味道香甜”;第三空和第四空答案应在第⑤~⑪段中寻找。通读此部分可知,第⑤~⑧段讲了番薯的生长过程,从开始的生根发芽,到生机勃勃,可总结出答案“番薯生根,叶子浓密”;第⑨~⑪段讲“我”由番薯得来的启示:换了角色,同样活好,可总结出答案“受薯启发,思考人生”。根据文章大意及已给答案的句式特点,准确概括即可。 2.此题考查语言赏析。 (1)句中的“挤”本义是指“在拥挤的环境中用身体排开人或物”或“用压力使从孔隙中出来”,在这里写出了薯根艰难地从薯块中长出来的情形,“摇摆”指“向相反的方向来回地移动或变动”,在这里写薯根在水里摆动的样子,结合后文中的“舒一口气”“欢喜”等词可知,此处用这两个动词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我”对番薯生根的期待和欢喜。 (2)句中用“认真”一词描写番薯叶,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认真”写出了番薯叶子努力生长、长势喜人的情形,表达了赞美之意,而把番薯叶子比喻成“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写出了番薯叶子形状的可爱,表达了“我”对番薯叶子的喜爱之情。据此赏析即可。 3.此题考查段落的作用。通读全文可知,该段内容属于插叙。结合全文内容,由“对番薯叶或许都有共同的记忆”“这不由让我想起农村的岁月来”可知,此处解释了前文为何“我”和家人对从故乡远道而来的番薯赞叹不已,因为番薯是之前在故乡时很熟悉的东西。番薯唤起了“我”对故乡味道的回忆;同时由“而到如今,连番薯叶已是城市人餐桌上的环保菜”“那年月的我们是如何也不敢想,番薯会有如此‘尊贵’的待遇”可知,“我”在此感叹番薯境遇的改变,也是为后文表达“换了角色,同样活好”的主题做铺垫。据此概括作答即可。 4.此题考查分析概括原因(为什么)。“温暖了我的情思”在文中第⑨段,联系前文可知,从故乡远道而来的番薯是故乡的味道,慰藉了“我”的思乡之情;同时番薯也是老家伯母种下的,番薯里面蕴含着亲情;由“我”种下番薯,看着它蓬勃生长可知,番薯给“我”带来了欢喜;最后由第⑨段“有时我在想,那叶柄上举着的或许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前世……却也多一份随遇而安”可知,“我”看到一个番薯被养在水里也能努力活下来,让“我”把自己的境遇同番薯联系起来,并受到启迪:自己也应该像番薯一样,换了角色,同样活好。据此总结概括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文章和图表,完成下面小题。

脱胎换骨:漆艺术的当代传承

漆器源自中国。早在史前时代,我们的先民已经发现漆的神奇,并开始大量在生活器物中应用。从杭州跨湖桥遗址出土8000年前的漆弓,到7000年前河姆渡时期的漆碗,无不佐证着中华先民曾在不断试错中发现漆的胶粘、防腐等功能。

战国荆楚漆卧鹿、北魏司马金龙墓的漆屏风、元代雕漆名家张成的《云纹剔犀盒》及各地出土的漆帛画,所有这些漆艺术品,以其“千文万华纷然不可胜识”(明·杨明《髹饰录·序》)之美,与青铜器、陶瓷、丝绸等共同构建起一部绚烂华丽的中华文明史。

漆艺术作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元素之一,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刻的精神追求。但是,随着工业化时代的到来,它因材料的特殊性和制作的周期性,在人们的生活中开始式微甚至缺位;而化学材料聚酯漆的广泛使用,似乎替代了人们对天然漆的认知,以致概念混淆到“漆”好像就是指“聚酯漆”,人们对天然大漆的认识甚至需要重新启蒙。

作为一种艺术媒介,中国传统的漆工艺因为历史背景不同,南北气候不同,地域的工艺美术发展状态不同,形成了各地市独具特色的传统技艺。比如,福州脱胎漆艺、北京金漆镶嵌、成都金银平脱、山西平遥推光漆、山西新绛剔犀(云雕)、安徽犀皮漆、湖北楚式漆器髹饰技艺、广东阳江漆、贵州大方皮胎漆器、彝族漆器等,都各具风采。

这些传统漆工艺,是现代漆艺术的源头和基础。自2006年福州的脱胎漆器技艺等首批入选国家级非遗名录,全国各级文化部门通过非遗项目申报、非遗传承人培训等,全方位对大漆传统工艺进行保护与推广,并提出“非遗走进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理念,形成了多种传承与传播的方式,如非遗传承人“师带徒”,非遗传承人走进高校开展技艺教学,非遗传承人进高校学习、进修等,这些都增强了传统手艺人对个人身份的认同感和对行业、对技艺传承的信心。

漆艺术在中国的传承,是艺术家们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抱持坚定信念使然,这既是一种文化自觉,也是文化自信的自然体现。

目前,全国各专业美术院校基本都设立了漆画专业课程,招收漆画本科生、研究生,培养漆画创作人才。而漆艺术从工艺美术范畴向大美术方向转变,也为漆艺术在当代的重焕光彩奠定了坚实基础。

毫无疑问,“漆”不单单是一种工艺材料,它已经是一种文化传承的载体,更是一种东方精神的传达。我们欣喜地发现,艺术家们的创作热情赋予作品的深刻审美意象,艺术家们在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高度文化自觉,无不散发着坚定的文化自信。这是最难能可贵的,也正是当代漆艺对“文化中国”构建的独特贡献。

(选自《光明日报》2019年3月1日,略有改动)

1.“漆艺术的当代传承”中的“漆”在文中具体指什么?

2.分析“而化学材料聚酯漆的广泛使用,似乎替代了人们对天然漆的认知,以致概念混淆到‘漆’好像就是指‘聚酯漆’,人们对天然大漆的认识甚至需要重新启蒙”一句的语言特点。

3.漆艺术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请根据文章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4.根据文章内容并结合提供的图表资料,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A.漆艺术历史悠久,它与青铜器、陶瓷、丝绸等共同构建起一部绚烂华丽的中华文明史。

B.从图一可以看出,传统工艺背后的文化价值是现今消费者所看重的重要因素之一。

C.越来越多的人把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视作对美好生活的表达。结合图二来看,大部分人将制作传统工艺品作为业余爱好与提升个人修养的一种途径。

D.由文章内容可知,漆艺术在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对构建“文化中国”做出了独特的贡献。我们应该对其进行传承与发扬。

 

查看答案

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下面小题。

撞击发生了,但相对来说比我想象的撞得还算轻。我感觉到钢铁冲角穿透的力量,我听到划破声和刮扯声。鹦鹉螺号在强大的推动力作用下,像帆船的尖杆穿过帆布一样横穿过这艘大战舰!

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我发疯了,神经失常了,我跑出房间,冲进客厅里。

他在那里。他神情阴沉,默不作声,冷酷无情地透过左舷嵌板看着外面。

一个巨大的物体正往水里下沉,甲板上满是惊慌失措的黑影。那些不幸的人们扑向船侧桅索,攀上桅樯,在水中挣扎。这简直是一个受海水入侵惊吓的人类蚂蚁窝!

那艘不幸的船下沉得更快。它那挤满了受害者的桅楼出现了,接着是被一群群人压弯了的横木架,最后是大桅杆顶。然后,这团灰黑的东西消失了,船员们的尸体随着船体被大漩涡拖进水中……

我转向他。这个可怕的判官,真正的仇恨天使,一直都在注视着这一切。当这一切结束时,他走向他房间的门,然后打开门走了进去。我的眼光尾随着他。

在房间尽头的嵌板上,在他那些英雄的肖像下,我看到了一位年纪还轻的妇人和两个小孩的肖像。他注视了他们几分钟,向他们伸出手臂,然后,跪下哽咽起来。

1.“我”和“他”分别是作品中的哪两个人物?

2.你是怎样理解“这个可怕的判官,真正的仇恨天使,一直都在注视着这一切”这句话的?

3.联系整部作品,说说“他”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情节进行分析。

 

查看答案

古诗词赏析。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下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诗人运用了“黑”“金”“燕脂”“紫”“红”等浓重色彩,烘托凝重而惨烈的战斗气氛,以色彩斑斓的战争风云,构成了悲壮、奇特的意境。

B.诗歌第一二句运用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既是写景,也是写事,生动形象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

C.“临易水”表达出将士们悲壮激烈的豪情;“霜重”点明天冷霜重,通过自然条件的不利暗示战争形势的严峻。

D.“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运用典故,写出了将士们边城苦战,怀抱为国捐躯的壮志,誓死报效国家的决心。

 

查看答案

阅读文言文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贾谊,洛阳人也,年十八,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文帝初立,召以为博士。是时,谊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言,谊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出。诸生于是以为能。文帝说之,超迁,岁中至太中大夫。

谊以为汉兴二十余年,天下和洽,宜当改正朔,易服色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草具其仪法,奏之。诸法令所更定,及列侯就国,其说皆谊发之。于是天子议以谊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毁谊曰:“洛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于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以谊为长沙王太傅。

谊既以适去,意不自得,及度湘水,为赋以吊屈原。后岁余,文帝思谊,征之。是时,匈奴强,侵边。天下初定,制度疏阔。谊数上疏陈政事,多所欲匡建。

(选自《汉书·贾谊传》,有删改)

1.下列句子朗读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召/以为博士 B.谊/年二十余

C.岁中至/太中大夫 D.易/服色制度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诸生于是以为能                   (2)文帝

(3)乃草其仪法                     (4)谊既以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①人人各如其所出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

B.当改正朔                        ②诚开张圣听

C.①定官名,礼乐                    ②百废具兴

D.①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尽害之    ②神情与苏、黄不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加点字的解释。

(1)诏令议下,诸老先生未能,谊尽为之

(2)谊上疏政事,多所欲匡建。

5.从选文可以看出贾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象。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朝花夕拾》记述了鲁迅从少年到中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抒发了对往日亲友和师长的怀念;《向太阳》《大堰河——我的保姆》均出自《艾青诗选》。

B.《孙权劝学》《周亚夫军细柳》《虽有嘉肴》分别选自《资治通鉴》《史记》《礼记》,其中的《资治通鉴》是编年体通史,《史记》是纪传体通史。

C.“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一种文体;“书”是指书信,是一种应用性文体,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信札”;“记”是古代的一种小说体裁。

D.“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丝竹”指世俗的乐曲;“烽火连三月”中的“烽火”是古时边防报警的烟火,借指战事;《送东阳马生序》中的“生”是后进的人在前辈面前谦称自己,“既加冠”中的“加冠”指已成年。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