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梅
刘成章
①那年春天,我们陆续给小院栽了一些花木,其中包括一棵三角梅。我们知道三角梅可以开出很繁盛很灿烂的花,所以对它怀着极为美好的憧憬,特意把它栽在房屋山墙边极为显眼的地方,希望无论是谁来到我家门前,一眼就能看见。
②不料遇到了令人非常沮丧的事情。栽的时候,都一样认真,一样施足了底肥浇足了水,栽好之后,管理也没有偏三向四,可是别的花木都长得欢欢势势,到抽条时抽条,到开花时开花,一年下来,都长得很像个样子了,唯独那棵三角梅老是婴儿似的趴在那儿,停滞在那儿,好像完全忘了自己应该长长了。
③第二年,那棵三角梅仍然毫无变化。
④第三年,满院子的花木都长得青春勃发,高大喜人,那棵三角梅的叶片却比当初栽下时还少了好多,病恹恹的,一副要死不活的样子。我和老伴感伤地想,它总有一天会死去的。但自己亲手种下的,还曾怀有那样美好的憧憬,心中仍存那么一丝丝的期盼。
⑤去年是栽下它的第四个年头了。春天,当别的花木都在泛绿、发芽时,那三角梅依然毫无生机,一点要拥抱春天的意思都没有。我和老伴多次站在它面前皱眉,叹息,甚至责备。我们说,干脆把它拔了吧,省得它还占着一块地方,还要天天浪费几勺水。我的女儿和女婿,也是这样的观点。至此,全家的意见都一致了,欲除之而后快。
⑥然而,事情却出现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就在我们说这话后的不长时间,我们惊喜地看见,三角梅可怜兮兮的枝叶间,居然抽出了一枝表皮有着细致纹路的新条,而且长得很快,不久就长到二尺长了,接着又在那新条上旁逸斜出,生出了好几条侧枝。我们高兴极了。可为什么会突然发生这么大的变化呢?也许是我们要挖掉它的议论被它听懂了吧!如果是,对它来说,那可是个性命攸关的大事啊,于是它就拼命一搏,终于把生命的力量给搏出来了。好像每天太阳一出来,它就死盯着周围的花木,与它们比赛着成长。它身上透露出来的生机,非常生动地展现在蓝天之下,是那么醒目耐看。这时候与其他花木相比,它毫无逊色之处。它像沉默了好几年的毛毛虫,蓄满力量,开始向着花蝴蝶的方向蜕变了。
⑦又过了一个多月,我出门要干什么去,忽见山墙边露出一段红色的花枝,仔细一看,才发现竟然是三角梅开了一嘟噜火红的花。它静静地趴靠在墙边,正好长了一人高。我急忙叫来老伴,让她也高兴高兴。老伴的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⑧又是一个春天来临了,此时的三角梅已长成一棵枝茂花繁的大树,比房檐都高,它的红色花瓣就像红金子捶成的薄片,只要轻轻撞击就能发出动人的声音。太阳照射的时候,它的每朵花都泛溢着红色的光晕;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⑨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
(选自《光明日报》,有删改)
1.在栽种后的四年里,三角梅的生长经历是怎样的?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梳理。
生长阶段 | 第一年 | 第二年 | 第三年 | 第四年 |
生长状态 | (1) | (2) | (3) | 由毫无生机到开始抽枝,生长,开花 |
2.请从修辞角度,赏析文章第8自然段中画线的句子。
“风儿一吹,每朵花都像一只火红的蝴蝶张开了翅膀,扇动着,奋争着,仿佛急欲挣脱枝头,翩翩飞去。”
3.下面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这篇文章按照时间线索,记录了三角梅从种植后了无生机到繁华怒放的生长经历。
B.第①自然段交待作者栽种三角梅的原因,只是希望每一个经过他家门前的人,都能香到小院中的花。
C.第④自然段描写三角梅“病恹恹”“要死不活”的样子,凸显了它后面的“枝茂花繁”,前后形成对比。
D.因为看到三角梅终于长出旁逸斜出的枝杈,老伴眼中闪耀出多年来少见的美丽光彩。
E.文章采用欲扬先抑的写法,并综合运用了记叙、描写、抒情和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
4.文章第⑨自然段,作者发出了“生命,在坚韧中真是蕴藏了无法言说的奥秘和潜能”的慨叹。请简要分析这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不同的体裁的作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任选下面一部作品,借助材料,解说应该采取的阅读方法及理由。
A《红星照耀中国》1936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收集第一手资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出了客观的评价,并向全世界作出了公正的报道。
(选自胡愈之《中文重译本序》)
B《昆虫记》我竭力坚持真实第一,一丝不苟。我为了学者、哲学家。将来想去解决本能这个难题的人而著述,我想使他们爱那自然史。
(选自法布尔《昆虫记》序言)
C《飞向太空港》李鸣生的作品既是中国航天发射的大写真,也是在一个特殊的角度对中国社会历史与现实生活的文学审视和观照。他不像有的作家那样摆不脱事件的约束,把作品完全等同于事件的自然过程。他既注重报告事件过程的完整性,有非常看重对人物不同性格、不同命运、不同科学精神和科学行为的表现。
(选自宋玉书《建构民族记忆的史诗性文本》)
名著阅读。
它们身体鼓鼓的,像半粒豌豆,鞘翅光滑或有绒毛,通常黑色的鞘翅上有红色或黄色的斑纹,或红色、黄色的鞘翅上有黑色的斑纹,但有些鞘翅却是黄色、红色或棕色,没有斑点,这些鲜艳的颜色具有警戒的作用,可以吓退天敌。
(1)这段文字主要描写的对象是 。
(2)《昆虫记》是公认的文学经典,语言很有特色,请结合选段加以分析。
下列有关传统文化知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古文中的“公”有着较多的意义。《愚公移山》中的“愚公”指的是旧时对男性长者或老人的尊称。
B.汉语很有意思。有时候某个意思不便或不愿直言,就用一个委婉的说法来代替,这叫婉词。如《背影》中“大去之期不远矣”一句中的“大去”就是“婉词”,表示“死亡”的意思。
C.典故指诗文等所引用的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运用典故可以含蓄的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言简意丰。如《雁门太守行》中用典“易水”、“黄金台”表达作者对官兵誓死杀敌的豪情壮志的赞美。
D.古代的男子成人要举行冠礼。《富贵不能淫》一文中“丈夫之冠”是古时男子十六岁行冠礼。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1)其将固可袭而虏也。(______)
(2)河曲智叟亡以应(______)
(3)入则无法家拂士(______)
(4)亲戚畔之(______)
古诗文名句默写。
(1)采菊东篱下,________。
(2)微动涟漪,________。
(3)争渡,争渡,________。
(4)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
(5)古诗词中常见花鸟的形象。杜甫在《春望》中借花鸟发出“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晏殊在《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中借花鸟吟出“________,________”的喟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