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古诗词鉴赏。阅读《饮酒(其五)》,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

古诗词鉴赏。阅读《饮酒(其五)》,完成各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请说说“此中有真意”中“真意”的含义。

(2)本诗中诗人的精神追求与刘禹锡在《陋室铭》中所表现的颇为相似,请结合他们这两首作品说说其相似点。

 

(1)指归隐田园,在大自然中享受远离尘俗,悠然自得的人生乐趣。 (2)《陋室铭》中,刘禹锡虽身居陋室,但却结交君子,过的是闲适高雅的生活;《饮酒(其五)》中,陶渊明的归隐生活虽清苦,但他却乐在其中。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不为名利所累,追求高洁情操,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 【解析】 《饮酒•结庐在人境》是晋朝大诗人陶渊明创作的组诗《饮酒二十首》的第五首诗。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以及返回自然的人生理想,又写出了作者欣赏以及赞叹大自然给人带来的情感。 (1)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与掌握。作答此类题目,一定认真分析指定的句子,正确理解其意思,然后即可作答。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意思是这里面蕴含着人生的真正意义,想要辨识,却不知怎样表达。“真意”的意思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据此可作答。 (2)考查对诗歌情感的解读。这首诗主要表现隐居生活的情趣,写诗人于劳动之余,饮酒至醉之后,在晚霞的辉映之下,在山岚的笼罩之中,采菊东篱,遥望南山。全诗情味深永,感觉和情理浑然一体,不可分割。表现了作者悠闲自得的心境和对宁静自由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和厌恶,抒发作者宁静安详的心态和闲适自得的情趣。《陋室铭》托物言志,通过对陋室的环境、交往的人物、日常活动的描绘,突出“陋室”不陋,表现了作者不慕名利、安贫乐道的情趣和高洁傲岸的节操。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各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 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 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七里之 (郭:外城)

B.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震慑)

C.寡助之(至:到达)

D.亲戚之(“畔”同“叛”,背叛)

(2)下列“而”字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

A.委而去之           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成礼而去           D.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3)下列不属于判断句式的一项是

A.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B.莲,花之君子者也。

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D.孔子云:何陋之有?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文。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5)作者是如何论证“人和”的重要性的?

 

查看答案

古时,父亲去世,孩子即为“孤儿”,历史上有不少“寡母”精心培养“孤儿”成为栋梁之才的故事,请写出两个(写出名称即可,如:欧阳修母“画荻教子”)。

_____;②_____

 

查看答案

吴地人孙山,为人幽默。某年,赴外地赶考,同乡把自己的儿子托他带着同去参加科考。同乡的儿子没有考中,而孙山只中了最后一名,就先行返乡了。同乡问孙山他的儿子考得如何,孙 山答到:“解名尽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

由这个故事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_____,意思是_____

请写出一个与之意思相反的成语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示例,请为《红星照耀中国》中的一位中国共产党和红军重要领导人写一段简短的人物简介(不超过 100 字)。

示例:他出身书香门弟,是大官僚家的儿子;他外表清瘦英俊,眼睛深邃充满了热情;他在青少年时期就有了为中华的崛起而奋斗的觉悟,他就是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星照耀中国》不仅客观地评价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还成功地刻画了众多人物,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B.埃德加•斯诺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等作 了广泛深入的调查。这体现了他作为一个新闻人实事求是的职业精神。

C.埃德加•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星照耀中国》这部传记文学终于诞生了。

D.斯诺此前对中国红军,中国共产党并不很了解,他是怀着一种冒险的心情开始这次深入采访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