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儿子的鱼

我环顾周围的钓鱼者,一对父子引起我的注意。他们在自己的水域一声不响地钓鱼。父亲抓住、接着又放走了两条足以让我欢呼雀跃的大鱼。儿子大概14岁左右,穿着高筒橡胶防水靴站在寒冷的河水里。两次有鱼咬钩,但又都挣扎着逃脱了。突然,男孩的鱼竿猛地一沉,差一点儿把他整个人拖倒了,卷线轴飞快地转动,一瞬间鱼线被拉出很远。

看到那鱼跳出水面时,我吃惊得合不拢嘴。“他钓到了一只王鲑,个头不小。”伙伴保罗悄声对我说,“相当罕见的品种。”

男孩冷静地和鱼进行着拉锯战,但是强大的水流加上大鱼有力的挣扎,使孩子渐渐被拉到布满漩涡的下游深水区的边缘。我知道,一旦鲑鱼到达深水区就可以轻而易举地逃脱了。(A )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一次、两次、三次,男孩试着收线,但每次鱼线都在最后关头猛地向下游蹿去,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15分钟过去了,孩子开始支持不住了,即使站在远处,我也可以看到他发抖的双臂正使出最后的力气奋力抓紧鱼竿。冰冷的河水马上就要漫过高筒防水靴的边缘,王鲑离深水区越来越近了,鱼竿不停地左右扭动。突然,孩子不见了!

一秒钟后,孩子从河里冒出头来,冻得发紫的双手仍然紧紧抓住鱼竿不放。他用力甩掉脸上的水,一声不吭又开始收线。保罗抓住渔网向那孩子走去。

(B)“不要!”男孩的父亲对保罗说,“不要帮他。如果他需要我们的帮助,他会要求的。”

保罗点点头,站在河岸上,手里拿着渔网。

不远的河对岸是一片茂密的灌木丛,树丛的一半淹没在水中。这时候鲑鱼突然改变方向,径直蹿入那片灌木丛里。我们都听到鱼线崩断时刺耳的响声。然而,说时迟那时快,男孩往前一扑,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

我们三个大人都呆住了。(C)男孩的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 但他的声音被淹没在河水的怒吼中。保罗涉水到达对岸,示意我们鲑鱼被逮住了。他把枯树枝拨向一边,男孩抱着来之不易的鲑鱼从树丛里倒着退出来,努力保持着平衡。

他瘦小的身体由于寒冷和兴奋而战栗不已,双臂和前胸之间紧紧地夹着一只大约14公斤重的王鲑。他走几步停一下,掌握平衡后再往回走几步。就这样走走停停,孩子终于缓慢但安全地回到岸边。

(D )男孩的父亲递给儿子一截绳子,等他把鱼绑结实后,弯腰把儿子抱上岸。男孩躺在泥地上大口喘着气,但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自己的战利品。保罗随身带着便携秤,出于好奇,他问孩子的父亲是否可以让他称称鲑鱼到底有多重。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

1.细读全文,在下面的横线上把“儿子”捕鱼的过程补充完整。

拉锯战→ ______→与鱼周旋→________→捕鱼成功

2.请从文章A、B、C、D四处中任选一处,并结合语境做赏析。

我来赏析(  )处:                                                          

3.小说以“儿子的鱼”为标题有什么含义?

 

1. 沉入深水区 拖入灌木丛 2.我来赏析( A )处:这句生动的描写表明这位父亲不但时刻关注着儿子,而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我来赏析( B )处: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对孩子的独立性格的培养。 我来赏析( C )处:父亲终于忍不住高声叫出了儿子的名字,这是情不自禁的担心,又一次点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我来赏析( D )处:因为父亲这时清楚地知道,儿子已经精疲力竭,用尽了最后一点力量。父亲对儿子那种特殊的关爱,至此表露得淋漓尽致。 3.表明这是儿子的劳动成果;强调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 【解析】 1.这道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和概括能力。阅读文本,理清故事情节,根据题目要求筛选相关的词句概括作答。答题时要尽可能仿照题目中的示例形式作答。文章先写“儿子”和鱼的拉锯战,从“鲑鱼显然在尽全力向深水区靠拢”可以概括出:沉入深水区;接下来是“儿子”和鱼在深水区周旋;从“紧跟着鲑鱼钻进了稠密的灌木丛”可以概括出:“儿子”被鱼拖入灌木丛;最后是“儿子”捕鱼成功。据此即可作答。 2.这道题考查的是学生的鉴赏能力。记叙文语句的赏析可以从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入手。答案一般包括赏析角度+写出了什么内容+表现了什么特点(情感)。孩子的父亲虽然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但一言不发,只是站在原地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 A.这句话抓住父亲“早把自己的钓竿插在一旁”的动作和“一言不发”“关注着儿子的一举一动”的神态来赏析。生动写出了这位父亲时刻关注着儿子,并且做好了随时救援儿子的一切准备,体现了父爱的深沉。 B.这句话抓住父亲的语言来赏析。从父亲语言中的两个“不要”可以看出,这里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和尊重,注重对孩子的独立性格的培养。 C.这句话可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父亲高声叫着儿子的名字”中的“高声”一词,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情不自禁的担心,再次点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 D.这句话可以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递给”“弯腰”“抱”三个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在儿子捕鱼成功后筋疲力尽时父亲对儿子那种特殊的关爱。 3.这道题考查的是文章题目的含义。理解题目含义,从表面义和深层义入手。表层含义即标题的字面含义、文中内容;深层含义即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从文章结尾“男孩的父亲毫不犹豫地说:‘请问我儿子吧,这是他的鱼!’”可以看出,题目“儿子的鱼”的表面意思是,这是儿子辛苦劳动后的成果;从全文看来,父亲都没有帮助儿子,也不让别人帮儿子,只是全程关注儿子,做好随时帮助的准备,因此题目的深层意思是,强调了父亲对儿子的尊重、肯定、欣赏。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母鸡

老舍

我一向讨厌母鸡,不知怎样受了一点惊恐,听吧,它由前院嘎嘎到后院,由后院再嘎嘎到前院,没结没完,而并没有什么理由。讨厌!有的时候,它不这样乱叫,可是细声细气,有什么心事似的,颤颤巍巍的,顺着墙根,或沿着田坝,那么扯长了声如怨如诉,使人心中立刻结起个小疙瘩来。

它永远不反抗公鸡。可是,有时候却欺侮那最忠厚的鸭子。更可恶的是它遇到另一只母鸡的时候,它会下毒手,趁其不备,狠狠的咬一口,咬下一撮毛来。

到下蛋的时候,它差不多是发了狂,恨不能使全世界都知道它这点儿成绩;就是聋子也会被它吵得受不下去。

可是,现在我改变了心思,我看见一只孵出小雏鸡的鸡母亲。不论是在院里,还是在院外,它总是挺着脖儿,表示出世界上并没有可怕的东西。一个鸟儿飞过,或是一个什么东西响了一声,它警戒起来,歪着头儿听,挺着身儿预备作战,看看前,看看后,咕咕的警告鸡雏要马上集合到它身边来!

当它发现了一点儿可吃的东西,它咕咕的紧叫,啄一啄那东西,马上便放下,教它的儿女吃。结果,每一只鸡雏的肚子都圆圆地下垂,像刚装了一两个汤圆儿似的,它自己却消瘦了很多。假若有别的大鸡来抢食,它一定出击,把它们赶出老远,连大公鸡也怕它三分。

它教鸡雏们啄食,掘地,用土洗澡,一天教多少多少次。它还半蹲着——我想这是相当劳累的——教它们挤在它的翅下,胸下,得一点温暖。它伏在地上,鸡雏们有的便爬在它的背上,啄它的头或别的地方,它一声也不哼。

在夜间若有什么动静,它便放声啼叫,顶尖锐,顶凄惨,使任何贪睡的人也得起来看看,是不是有了黄鼠狼。

它负责、慈爱、勇敢、辛苦,因为它有了一群鸡雏。它伟大,因为它是鸡母亲。一个母亲必定就是一位英雄。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

1.文章开头写“一向讨厌母鸡”,主要原因有三点: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意在赞美母鸡的负责、慈爱、勇敢、辛苦,但作者在文章开头却先说印象中的母鸡令人生厌,这是采用了          的写法。

3.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何感触?试把你感触最深的一点写出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解释加点词语。

(1)_________  (2)担持刀_______

(3)屠自后断其____  (4)狼亦_______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其一犬坐于前。

(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3.这篇短文选自《__________》,作者______,清代著名文学家。本文按照“屠户遇狼、惧狼、____、杀狼”的顺序叙事,从“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等行为和“_____”的神情可以看出狼的狡猾,这个故事更表现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4.文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哪一句?请谈谈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的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首古诗词,完成各题。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秋词》描绘了一幅鹤飞冲天的画面,在生机勃勃的景象中倾诉诗人的情怀。

B.《天净沙•秋思》精选了多种有代表性的景物,组成一幅暮色苍茫的秋野图画。

C.两首诗词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写法,形象地表达出各自对秋天的独特感悟。

D.在表达手法上,前者是议论、描写兼抒情,后者则是动静结合,借景抒情。

2.同是写秋,两位作者表露的心境有什么不同?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孙悟空的第一个师傅是______________,它的兵器原是大禹治水的定海神珍,又唤____________________,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________________。后皈依佛门,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被如来佛祖封为_____________

(2)看了《朝花夕拾》后,有人出了一副对子,上联是“怀旧情深周树人,回忆性散文追往昔”,请你结合《西游记》有关内容补全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章回体小说话神魔。

(3)“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鲁迅语)《西游记》刻画的众多神魔精魅都具有人的情感。请参照示例,另举一例,具体说明这一特点。

(要有情节、形象,以及所具有的人的情感,如:石猴为众猴觅得水帘洞,被众猴拥戴为“千岁大王”,可以看出众猴的讲信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

猫以它的娇小玲珑、善解人意而深得人们喜爱。班级举办以“猫情猫趣”为专题的活动,邀请你参加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1)[猫在生活中]郑振铎的《猫》讲述了家中养的第三只猫被误认定为杀害芙蓉鸟的凶手,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 同学们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养第二只小黄猫时家中就养了一对黄色芙蓉鸟,鸟也被吃了,“我”会怎么想、怎么做?你从中悟出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在漫画中]仔细观察题为《有鱼吃还捉老鼠》的漫画,然后写出漫画的寓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