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周乾的《紫禁城古建筑的防火智慧》,完成后面小题 ①法国时间4月15日傍晚,世...

阅读周乾的《紫禁城古建筑的防火智慧》,完成后面小题

①法国时间4月15日傍晚,世界文化遗产巴黎圣母院发生大火。大火过后,这座有800多年历史的大教堂三分之二的屋顶遭到破坏,最具标志性的93米高的哥特式尖塔,在大火中轰然倒塌。这次事件给全球的文化遗产防火工作敲响了警钟。

②同样是世界文化遗产的明清紫禁城(今北京故宫博物院),在建造材料的使用上与巴黎圣母院很相似,都使用了大量木质建筑材料。这些始建于明朝的古建筑不仅核心受力骨架的材料以易燃的木材为主,而且其内外檐还绘制有大量的易燃性油饰彩画,因此建筑防火极其重要。在近600年的岁月中,紫禁城古建筑曾经因为雷击、人为失火或纵火发生过多起火灾。但是历代帝王极其重视防火,建筑工匠在施工中采取了多种科学的防火措施,使得紫禁城古建筑群至今基本完好。

③紫禁城内外均有河,城外有方正形状的护城河,其主要目的是防御外敌入侵。城内的内金水河围绕紫禁城主要建筑布置,其形状弯弯曲曲,尽量靠近部分宫殿建筑。其目的有二:一是切断火源的蔓延路径。文渊阁是乾隆皇帝专门用来贮藏精抄本《四库全书》的场所,建筑防火意义重大。为彻底切断可能存在的火势蔓延,乾隆下令将文渊阁建在内金水河的北侧,使得南侧建筑一旦着火,则受阻于内金水河。二是利用水源来扑火。紫禁城宫殿建筑众多,而仅有的70多口井不能满足所有建筑的灭火水源需求。所以,内金水河的布局方式有利于及时就近取水灭火。

④太和殿是紫禁城最为重要的宫殿,其在历史上曾遭受过数次火灾。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六名烧火的太监在紫禁城西北角的内御膳房用火不慎,诱发大火。大火从御膳房直接向南蹿,跨过乾清门广场,然后从保和殿继续向南蔓延到太和殿,使得太和殿被烧毁。16年后,太和殿开始复建。为避免再次发生别的建筑火势蔓延到太和殿的情况,建造者将太和殿原有的两端木质斜廊改成了砖砌的卡墙。这样一来,别的建筑发生火灾时,就很难波及到太和殿。太和殿两端的卡墙也成为我国最早的防火墙。

⑤紫禁城里还有不同材质的水缸,这些水缸平时贮满清水,宫中一旦失火,即可就近取水灭火。水缸共有231口,每口缸可储水3000多升,储水量比一辆小型消防水车还多。为防止大缸里的水冬季结冰,每到十月至翌年二月,都要在缸外套上棉套,缸上加盖。气温特别低时,还要在缸下烧炭加温。

⑥为阻挡火源,紫禁城部分宫殿建筑的木质屋架还被石材取代。如乾清宫东侧的基化门与龙光门之间、乾清宫西侧的端则门与凤彩门之间,其建筑后檐墙上的木构件全部用石料雕刻而成,且上面亦有彩画,远观建筑表面与其他木质建筑无异。

⑦这些科学有效的防火措施,是几百年来紫禁城基本保持完好的重要保障。这些举措,不仅凝结着我国古代工匠的智慧,也成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或修复的重要参考依据。

(选自《科技日报》2019年4月19日,有删改)

1.除了修凿内金水河,紫禁城古建筑还采取了哪些科学有效的防火措施?

2.选文第⑤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开头谈到巴黎圣母院大火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下面的说明内容,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B.紫禁城建筑群需要防火的主要原因是:其核心受力骨架以易燃的木材为主,而且内外檐的绘制有大量的易燃性油饰彩画。

C.紫禁城古建筑采用的防火措施成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或修复的唯一参考依据。

D.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采用总分总式结构进行说明。

 

1.设计建造防火墙(将木质斜廊改成砖砌的卡墙);建筑前摆放水缸方便取水;部分木质屋架被石材取代。 2.运用了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水缸的数量、储水量,并和小型消防水车的储水量进行比较,具体准确地说明紫禁城水缸数量多、储水量大的特点。 3.C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4段“将太和殿原有的两端木质斜廊改成了砖砌的卡墙”,5段“紫禁城里还有不同材质的水缸,这些水缸平时贮满清水,宫中一旦失火,即可就近取水灭火”,6段“为阻挡火源,紫禁城部分宫殿建筑的木质屋架还被石材取代”都是有效的防火措施。 2.“231口”“3000多升”是列数字,列举了水缸的数量、储水量,“储水量比一辆小型消防水车还多”是作比较,把水缸的储水量和小型消防水车的储水量进行比较,都是为了说明紫禁城水缸数量多、储水量大。 3.紫禁城古建筑采用的防火措施成为当下文化遗产保护或修复的“重要参考依据”而不是“唯一参考依据”,故选C。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李泰伯改字》,完成后面小题

范文正公守桐庐,始于钓台建严先生①祠堂,自为记,其歌词②曰:“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德,山高水长。”既成,以示李泰伯。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起而言曰:“公之文一出,必将名世。某妄意易一字,以成盛美。”公瞿然③,握手④扣⑤之。答曰:“云山江水之语,于义甚大,于词甚溥⑥,而‘德’字承之,似局促,拟换作‘风’字如何?”公凝坐颔首,殆⑦欲下拜。

(选自宋·洪迈《容斋随笔》)

(注)①严先生:严子陵,东汉名士,后辞官归隐富春江边,其钓鱼之处称为严子陵钓鱼台。②歌词:指记文后的赞词。③瞿然:惊讶的样子。④握手:拱手。⑤扣:询问。⑥溥():大。⑦殆:几乎,差不多。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成,以示李泰伯___________

②公之文一出,必将______________

③某妄意一字_______________

换作‘风’字如何________________

2.下列选项中的“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成盛美

A.策之不其道(《马说》) B.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鱼》)

C.其境过清,不可久居(《小石潭记》) D.属予作文记之(《岳阳楼记》)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范 文 正 公 守 桐 庐

4.翻译下列句子。

(1)泰伯读之三,叹味不已。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翁亭记》)

5.从李泰伯改字这件事中,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查看答案

阅读白居易的《春题湖上①》一诗,完成下列小题。

湖上春来是画图,乱峰②围绕水平铺。

松排山面千重翠,月点波心一颗珠。

碧毯线头抽早稻,青罗裙带展新蒲。

未能抛得杭州去,一半勾留是此湖。

(注)①湖:即杭州西湖。②乱峰:参差不齐的山峰。

1.对这首诗理解、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首句点明地点、季节,表明是鸟瞰西湖春日景色,概括了诗人对西湖春天美好景象的感受,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

B.颔联、颈联四句,诗人以幽丽华美的笔触,用一连串精妙的比喻,勾画出西湖的旖旎风光。比喻的精妙,表现在比物与被比事物的密合无间上。

C.全诗由于有了颔联、颈联四句精当传神的比喻,首联中的“似画图”才有了充实的具体内容,尾联中的“勾留”之意才得以顺势推出。

D.根据诗人所描绘的西湖春天的具体景物,我们可以看出诗人记述的是他白天游览西湖的所见所感。

2.颔联中“排”“点”两词用得生动、精当,请作简要赏析。

3.这首诗的尾联和《钱塘湖春行》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在抒情方式和所抒发的感情两个方面很是相似,请作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

综合实践活动。

自强不息的品质,坚韧刚毅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历史上的瑰宝。学校开展了以“君子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扬自强精神)为增强同学们的自强精神,老师拟写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花开花落腊梅傲雪盼新春”,下联由下列词语构成:迎、春去、破浪、春来、中考、长风。请你用这些词语拼出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抒自强豪情)以下是某同学的一段充满激情的演讲稿,请根据划线句,仿写两个句子,使之构成排比。

荀子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立志容易奋斗难,只有坚定信念、不屈不挠的精神,才能在困境中得到突围;只有自强不息、锲而不舍的奋斗,才能让理想得以实现。自强是苏轼在贬谪处境时的那“会挽雕弓如满月”的雄浑气魄,①______,②________自强是杜甫攀登高峰时的那“会当凌绝顶”的坚定步伐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1)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表述,有错误的两项是____

A.艾青的长诗《大堰河——我的保姆》是他在狱中所作,抒发了对抚养他的保姆——大堰河深深的挚爱和无尽的怀念。这首诗是艾青的成名作,发表时第一次使用了“艾青”这一笔名。

B.20世纪30年代,艾青诗歌中的主要意象是“土地”和“太阳”。他的长诗《向太阳》《火把》《光的赞歌》都创作于这一时期,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诗人也因此被称为“太阳与火把”的歌手。

C.《水浒传》描绘了众好汉聚义梁山的情形,在众头领中将“聚义厅”改为“忠义堂”,主张梁山走“招安”之路的代表人物是宋江。

D.武松大闹飞云浦、血溅鸳鸯楼后,被刺配到沧州,路过十字坡,险些遭到母夜叉孙二娘的毒手,后与菜园子张青结拜为兄弟。

E.《范进中举》节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作者对范进虽有一定的同情,但更多的是讽刺;作者把范进作为封建科举制度的牺牲品来写,因而讽刺的矛头更主要的是指向腐朽的封建科举制度的。

(2)阅读下面两个选段,完成题目。

(甲)林冲连忙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A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净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屈。”

(乙)林冲骂道:“奸贼,我与你自幼相交,今日倒来害我,怎不干你事!且吃我一刀。”……将三个人头发结做一处,提入庙里来,都摆在山神面前供桌上。

①选段(甲)中A是_________(填人名)。

②选段(甲)中的“两个公人”和选段(乙)中的“三个人”都是受人指使要来谋害林冲性命的人,请分析林冲对这两拨人的不同态度及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诗文原句。

①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咸阳城东楼》)

__________________,夜吟应觉月光寒。(《无题》)

③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⑤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_______。(《长沙过贾谊宅》)

⑥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爱这土地》)

⑦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这首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明了自己忠君报国的坚定信念。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