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使至寨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

使至寨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本诗重点笔墨在于写景,以大漠、春景为背景,用征蓬、归雁、孤烟、长河、日圆等景物,组成一幅塞外风光图。

B. 第二联用“出”、“入”描绘动态景物,第三联用“直”、“圆”描绘静态景物,动静结合,使画面富于变化,意境深远。

C. 黄河横贯大漠,望不到尽头。一个“长”字,既抓住了景物的特征,又表达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感受。

D.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雄浑开阔,诗中有画,堪称千古绝句,体现这首诗歌哀婉消沉的艺术特色。

2.这首诗作于王维被排挤出朝廷,以监察御史的身份出塞赴边途中。诗题“使至塞上”中“使”的意思是____________,“征蓬”比喻______________

 

1. D 2. 出使 远行的人(诗人自己) 【解析】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出一幅苍凉壮观的塞外风光图,雄奇瑰丽,意境雄浑,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爱国精神以及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之情。D项说这首诗“哀婉消沉”是不正确的。 2.理解诗歌中词语的意思,一般要结合语境,使至塞上:奉命出使边塞。使:出使。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此处为诗人自喻。要想做好此题,必须对课本下的注解多看多记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答。

古语有云:“腹有诗书气自华。”诗,是感情的shèn   ①   (A.渗  B.湛)透,是思想的火花,是理想的光辉,是智慧的结晶。从诗三百、离骚的源头,到乐府民歌,再到   ②   (A.guì  B.guī)丽宏伟的唐诗宋词,以至现代的新诗、散文诗,诗人们以其幽微的洞察力、(甲)(A.愁肠百结  B.悲天悯人)的情愫、妙笔生花的笔墨,显示出多彩的人文精神和历史文化,(乙)(A.镌刻  B.铭刻)出这悠久的诗意中国,影响了平凡而美丽的一代代华夏儿女。

(1)根据①处拼音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只填序号。

①处____    ②处____

(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

(甲)______    (乙)______

(3)文中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横线上。

原句:影响了平凡而美丽的一代代华夏儿女。

修改句: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的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绝句是近体诗的一种,每首八句,两句一联,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

C.《藤野先生》选自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

D.《背影》和《白杨礼赞》都是散文,《背影》写人叙事,《白杨礼赞》托物言志。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树树皆秋色,_____。(王绩《野望》)

(2)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_____,猎马带禽归。(王绩《野望》)

(4)月下飞天镜,_____。(李白《渡荆门送别》)

(5)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_____。(《孟子》二章)

(6)冰霜正惨凄,_____。(刘桢《赠从弟•其二》

(7)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杜牧《赤壁》)

(8)采菊东篱下,_____。(陶渊明《饮酒(其五)》)

(9)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_____。(曹操《龟虽寿》)

(10)《三峡》中与李白《朝发白帝城》中的句子“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其间千二百里。”

 

查看答案

作文。

每个时代都有民族的脊梁,都有他们对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发展。苏轼范仲淹等士大夫“以天下为已任”的奋斗精神和责任意识,谭嗣同“河流大野犹嫌束”冲决落网、追求个性解放的革新精神和牺牲精神,杨利伟带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迈进“空间站时代”的奉献精神和探索精神……他们丰富了民族精神的内涵,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当然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这个世界留下一些什么。

请以《留下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文体不限,除诗歌外;卷面整洁,600字以上;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古诗文阅读。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范文正公集》序(节选)

苏轼

是岁登第,始见知于欧阳公,因公以识韩、富。皆以国士待轼,曰:“恨子不识范文正公。”呜呼!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其文亦不待序而传。然不敢辞者,自以八岁知敬爱公,今四十七年矣。彼三杰者,皆得从之游,而公独不识,以为平生之恨。若获挂名其文字中,以自托于门下士之末,岂非畴昔之愿也哉!

《续资治鉴》卷五十二

性至孝,以母在时方贫,其扣虽贵,非宾客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间请治第洛阳,树园圃,为逸老地。仲淹曰:“人苟有道义之乐,形骸可外,况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无几,乃谋治第树园圃,顾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艰退,不患退而无居也……”

及卒,谥文正。既葬,帝亲书其碑曰“褒贤之碑”。仲淹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数百人哭之如父斋三日而去。

(有删节)

(注)①重肉:两种以上的肉。②义庄:一种慈善救国机构,由范仲淹开创。

1.用“/”给画波浪线的句子划分节奏(限制两处)

其 卒 也 羌 酋 数 百 人 哭 之 如 父 斋 三 日 而 去

2.请归纳文中“而”字的用法,并各举一例。

3.《范文正公集》序选段中划线句子中的“恨”是什么意思?因何事而“恨”?

4.结合以上古诗文内容和《岳阳楼记》,谈谈为何范仲淹“公之功德,盖不待文而显”。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