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自传(选段) 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鲁迅自传(选段)

①我于一八八一年生于浙江省绍兴府城里的一家姓周的家里。父亲是读书的;母亲姓鲁,乡下人,她以自修得到能够看书的学力。听人说,在我幼小时候,家里还有四五十亩水田,并不很愁生计。但到我十三岁时,我家忽而遭了一场很大的变故,几乎什么也没有了;我寄住在一个亲戚家里,有时还被称为乞食者。我于是决心回家,而我底父亲又生了重病,约有三年多,死去了。我渐至于连极少的学费也无法可想;我底母亲便给我筹办了一点旅费,教我去寻无需学费的学校去,因为我总不肯学做幕友或商人,——这是我乡衰落了的读书人家子弟所常走的两条路。

②其时我是十八岁,便旅行到南京,考入水师学堂了,分在机关科。大约过了半年,我又走出,改进矿路学堂去学开矿,毕业之后,即被派往日本去留学。但待到在东京的豫备学校毕业,我已经决意要学医了。原因之一是因为我确知道了新的医学对于日本维新有很大的助力。我于是进了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了两年。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我便弃了学籍,再到东京,和几个朋友立了些小计划,但都陆续失败了。我又想往德国去,也失败了。终于,因为我底母亲和几个别的人很希望我有经济上的帮助,我便回到中国来;这时我是二十九岁。

③我一回国就在浙江杭州的两级师范学堂做化学和生理学教员,第二年就走出,到绍兴中学堂去做教务长,第三年又走出,没有地方可去,想在一个书店去做编译员,到底被拒绝了。但革命也就发生,绍兴光复后,我做了师范学校的校长。革命政府在南京成立,教育部长招我去做部员,移入北京;后来又兼做北京大学、师范大学、女子师范大学的国文系讲师。到一九二六年,有几个学者到段祺瑞政府去告密,说我不好,要捕拿我,我便因了朋友林语堂的帮助逃到厦门,去做厦门大学的教授,十二月走出,到广东做了中山大学教授,四月辞职,九月出广东,一直住在上海。

(选自《鲁迅全集》)

1.文中作者决定弃医从文的原因是什么?

2.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本文是一篇传记,以时间为顺序叙述鲁迅一生的经历,展现鲁迅思想的几次重大转折, 叙述真实可信 。

B.文中作者是用轻描淡写的语气来表达对段祺瑞政府及其反动文人的蔑视,也透露出作者无声的控诉。

C.本文暗含了“4·12”反革命政变。作者认清了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不愿在反革命统治区任职,因而毅然决然地“辞职”。

D.本文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上体现了语言简洁、感情含蓄深刻的特点,平淡叙述中蕴含强烈的爱国热情。

3.你从鲁迅对自己人生道路选择中,获得了哪些启示?

 

1.发现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治疗国人的精神,而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方法。 2.A 3.此题回答角度要扣住“要以国家利益为最高利益,在人生的转折点能做出明智的选择,”内容健康积极向上 【解析】 1.本题考查对信息的筛选。根据“这时正值俄日战争,我偶然在电影上看见一个中国人因做侦探而将被斩,因此又觉得在中国医好几个人也无用,还应该有较为广大的运动……先提倡新文艺”可知,作者学医医好几个人无用,还应该有更为广大的运动,提倡新文艺是最好的办法。 2.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文章叙述从鲁迅出生到住到上海的经历,故选项中“叙述鲁迅一生的经历”说法错误,故选A。 3.本题考查阅读感悟和启示的表达,解答此题抓住鲁迅先生人生道路选择是以国家的需求出发点,从人生道路的选择与祖国利益关系去思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节选自郦道元《三峡》

(乙)登山里许,飞流汩然下泻。俯瞰其下,亦有危壁,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然业已上登,不及返顾,遂从三姑①又上半里,抵换骨岩,岩即幔亭峰②后崖也。岩前有庵。从岩后悬梯两层,更登一岩。岩不甚深,而环绕山巅如叠嶂。土人新以木板循岩为室曲直高下随岩宛转。

——节选自《徐霞客游记》

(注)①三姑:地名。②幔亭峰:山峰名 。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虽乘御风         (2)亦有壁         (3)不及返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疾也                  自康乐

B.春冬时                  山川

C.间千二百里              择善者而从之

D.环绕山巅如叠嶂          三十

3.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用“/”表示。

土 人 新 以 木 板 循 岩 为 室 曲 直 高 下 随 岩 宛 转 。

4.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泉从壁半突出,疏竹掩映,殊有佳致。

5.甲文写“水”,各写了三峡“四时之水”的什么特点?乙文写“山”,作者前往“换骨岩”,途中俯瞰到什么“佳致”?请简要概括。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

(2)赏析“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中“乱”和“浅”二字的妙处。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新闻,为其拟一个标题,填写到下面的横线处。(不超过20个字)

新华社日本大阪9月29日电  中国女排夺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成功卫冕。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致电,向中国女排全体队员、教练员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 。

习近平指出,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比赛中,你们以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夺得了冠军,成功卫冕,为祖国和人民赢得了荣誉。你们在比赛中不畏强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充分展现了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女排精神。我向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

(选自《人民日报》)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名著选段,完成题目。

我第二次到北京期间,读了许多关于俄国情况的书。我热心地搜寻那时候能找到的为数不多的用中文写的共产主义书籍。有三本书特别深地铭刻在我的心中,建立起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我一旦接受了马克思主义是对历史的正确解释以后,我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就没有动摇过……到了一九二〇年夏天,在理论上,而且在某种程度的行动上,我已成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而且从此我也认为自己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了。我被派到上海去帮助组织反对赵恒锡的运动。那年(一九二二年)冬天,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可是忘记了开会的地点,又找不到任何同志,结果没有能出席。我回到湖南,大力推动工会的工作。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1)文中的“我”是谁?原著中作者对“我”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2)下列有一本书不属于材料中提到的“三本书”,它是:

A.《共产党宣言》   B.《资本论》   C.《阶级斗争》   D.《社会主义史》

(3)第二次党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我”本想参加,结果没有能出席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著回答 。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列古诗文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

(1)_______,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2)________,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龟虽寿》)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________,窥谷忘反。(吴均《与朱元思书》)

(4)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中运用奇特的想象,写出月光的澄澈、皎洁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