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阅读
新年出行
①年初一,鸡叫头遍,尽管天还未亮,财叔便从被窝里钻了出来,揉了揉睡意惺忪的眼睛,急急忙忙穿好衣服,点燃香烛,诚惶诚恐地敬过先人,准备出行。
②本来财叔是不打算新年出行的,孤零零一个人,屋里穷得叮当响,哪有那么多讲究?
③年前,眼镜三毛来送年货,怂恿他说:“财叔,新年只要你第一个出行,包你捡到宝贝,若打空转身回来,我封个大红包赔你!”三毛说这话时紧盯着财叔,镜片后那双小眼睛闪闪发亮。灶台上焙的那挂满地红的万字鞭,就是那天他带过来的。按照老祖宗留下的规矩,新年出行,鞭炮要一炸到底,万万不可中间熄火,炸哑。
④他们这儿至今仍保留着新年出行的习俗。沿着村边转个圈,惊喜中捡回件颇具象征意义的物件,也有预先藏好的,讨个好彩头,求得一年的好兆头。
⑤财叔打开门,炸响鞭炮,一股冷风扑面而来,让他打了个寒颤。这要下雪又不下雪的鬼天气,贼冷。财叔伸长的颈脖赶紧缩了回去,手连忙插进大衣里,身子一趔趄,心里打起退堂鼓:自己几斤几两算得清楚,能有甚好兆头?
⑥但一想到三毛那双闪闪发亮的眼睛,若是看到他并不领情,出个行都畏缩不前,不知会有多失望。
⑦财叔走出屋场坪,见前方影影绰绰中有两个黑影立在路中间,吓了一大跳,这么早谁会站在寒风中等他?莫非是传说中的小鬼挡道?硬着头皮走近一端详:两捆半大小子高的棍子柴。估摸着是三毛弄的,“柴”“财”谐音,愿他今年发大财,过上好日子。
⑧去年财叔走背字,养猪猪瘟,养鸡鸡死,养鱼,一场山洪掀个底朝天,倒霉透顶!虽说这些都是三毛捣鼓来的,但他却从此一蹶不振,打不起精神。希望的火苗在心里也一点点熄灭。财叔叹气说:“命里只有八升米,无论如何不满斗。”索性打起懒主意,反正现在政策好,干脆等着吃低保。三毛多次来劝他:“穷不能穷志气,输不能输信心。”三毛就是说破天,财叔也不为之所动。
⑨三毛是大学生,读了一肚子的书,却把人读呆了。这些年村里人像中了邪似的往城里跑,财叔要不是小时得过小儿麻痹症,一条腿长一条腿短,也会跟着跑的。三毛却从城里踅回了村里,看到财叔没起色,总想帮一把。
⑩这两捆哑巴柴棍,未必就是三毛所说的宝贝吧?这也太平常了吧,鬼才稀罕!诓他来吹北风,就这宝贝?黑暗中财叔鼻子眼里重重地哼了声,一脚将其踹倒在路旁,心中十分恼火,恨不得就转身打道回府。
⑪新年出行,要的是一路顺风走到底,切忌打转走回头路,风架着财叔只有继续前行,浑身冷得筛糠。
⑫再往前走是眼山塘,更是个大风口,无论是顺时针出行还是逆时针出行,想绕都绕不过去。
⑬走在山塘的堤坝上,果然风更大,呜呜地叫。凛冽的寒风割肉的刀子,一刀一刀割在财叔脸上,辣痛。如今村里人少,山塘无人管理,堤坝上的灌木丛长成了小树林。风刮得路旁的树枝像拿着无数根鞭子,毫无情面地死劲抽打他,抽得他抱头鼠窜,样子十分狼狈。
⑭突然眼前掠过道白色的弧线,如同沉沉黑夜里的一道闪电,一条白练从水中一跃跳到了堤坝上,刺亮。猝然惊愕,定睛一看:树枝下一条大鱼摇头摆尾活乱跳。顿时财叔只觉得血往上涌,心咚咚咚地都快跳到了子眼儿,不顾一切地扑了上去,手忙脚乱中抱住这条大鱼就往家跑。兴奋得一路狂奔,大声喊道:“我抓到大鱼了!年年有余!年年有余!”
⑮财叔高一脚低一脚地刚跑到屋场坪里,还没进屋,朦胧中只见三毛匆匆赶来。老远就冲他道喜:“恭喜财叔!贺喜财叔!鲤鱼跳龙门,好兆头啊!好兆头!”
⑯阴云密布的天空终于绽开道缝,泻下一线亮光。就着熹微财叔看清楚这是条金丝鲤,翕动的腮帮上还系有一截被扯断的细线……抬头再看三毛,镜片后那双小眼睛里有两颗亮亮的泪珠滚动。财叔再也控制不住,破天荒头一次当着小辈的面痛哭起来。
⑰这时天已大亮,静谧的山村里,出行的鞭炮声渐次响起此起彼伏,如阵阵春雷……
1.填写表格,归纳情节。
开 端 | 准备出行 |
| 发 展 | 看见柴棍 |
| 高 潮 | ② |
| 结 局 | 明晓真相 |
打退堂鼓 |
| ① |
| 兴奋 |
| ③ |
2.有人认为将第⑧段删去小说情节更加紧凑,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理由。
3.文中有多处伏笔暗示了财叔新年出行的经历是三毛策划的,请找出来并简要概括。(答出两点即可)
示例:第③段写三毛怂恿财叔新年出行,保证财叔能捡到宝贝。
4.最后一段环境描写富有意味,一方面起到________的作用,另一方面也暗示着_________。
5.阅读下面材料,了解本文创作背景,然后做题。
材料一: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这一概念,国务院制定出台了《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由此在全国范围内拉开了精准扶貧工作的序幕。截至2018年末,全国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8239万人。
材料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这两者是“精淮扶贫”必要素。“贫穷”本身并不可怕,精神上的贫劳比物质的贫困更可怕。贫因群众是个主体,只有帮助他们彻底扶起“志气”和“智气”,才能激发他们脱贫的动力。
(1)小说主要是围绕________这一矛盾冲突展开故事情节的。
(2)结合材料二可知,三毛极力怂恿财叔“新年出行”是为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鸟与人》一文,以寓言故事的形式,道出了“人性的贪婪”的一面。其实,人性是复杂多元的:《三字经》有“人之初,性本善”的高论;《秋天的怀念》,诠释了母爱的伟大;《散步》,演绎着亲情的真挚;《陈太丘与友期行》,折射出人性的睿智与灵动、无信与无礼。……总之,人性形形色色,多姿多彩,融汇在大大小小的日常事务中。
请以“这就是人性的 ”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把标题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要有具体事件,适当运用议论抒情画龙点睛的句子。③书写认真,卷面整洁。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鸟与人
珍妮·古多尔(英)
小鸟问父亲:“世上最高级的生灵是什么?是我们鸟类吗?”
老鸟答道:“不,是人类。”
小鸟又问:“人类是什么样的生灵呢?”
“人类……就是那些常向我们巢中投掷石块的生灵。”
小鸟恍然大悟:“啊,我知道啦!可是,人类优于我们吗?他们比我们生活得幸福吗?”
“他们或许优于我们,却远不如我们生活得幸福。”
“为什么他们不如我们幸福?”小鸟不解地问父亲。
老鸟答道:“因为在人类心中生长着一根刺,这根刺无时不在刺痛和折磨着他们,他们自己为这根刺起了个名字,管它叫做贪婪。”
小鸟又问:“贪婪?贪婪是什么意思?爸爸,你知道吗?”
“不错,我了解人类,也见识过他们内心那根贪婪之刺,你也想亲眼见识吗,孩子?”
“是的,爸爸,我想亲眼见识见识。”
“这很容易,若看见有人走过来,赶快告诉我,我让你见识一下人类心中那根贪婪之刺。”
少顷,小鸟便叫了起来:“爸爸,有人走过来啦。”
老鸟对小鸟说:“听我说孩子,待会我要自投罗网,主动落到他手中,你可以看到一场好戏。”
小鸟不由得十分担心,说:“如果你受到什么伤害……”
老鸟安慰它说:“别担心,孩子,我了解人类的贪婪,我晓得怎样从他们手中逃脱。”
说完,老鸟飞离小鸟,落到来人身边,那人伸手便抓住了它, 地叫道:“我要把你宰掉,吃你的肉。”
老鸟说道:“我的肉这么少,够填饱你的肚子吗?”
那人说:“肉虽然少,却美味可口。”
老鸟说:“我可以送你远远比我的肉更有用的东西,那是三句至理名言,假如你学到手,便会发大财。”
那人 :“快告诉我,这三句名言是什么?”
老鸟眼中闪过一丝狡黠,款款地说道:“我可以告诉你,但是有个条件:我在你手中先告诉你第一句名言,待你放开我,便告诉你第二句名言,等我飞到树上后,才会告诉你第三句名言。”
那人一心想尽快得到三句名言,好去发大财,便马上答道:“我答应你的条件,快告诉我第一句名言吧。”
老鸟说道:“这第一句名言便是:莫惋惜已经失去的东西!根据我们的条件,现在请你放开我。”那人放开了老鸟。
“这第二句名言便是: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说完,它边叫着边振翅飞上了树梢,“你真是个大傻瓜,如果刚才把我宰掉,你便会从我腹中取出一颗重量达120克、价值连城的大宝石。”
那人听了, ,把嘴唇都咬出了血。他望着树上的鸟,仍惦记着他们刚刚谈妥的条件,便又说道:“请你快把第三句名言告诉我!”
狡猾的老鸟讥笑他说:“贪婪的人啊,你的贪婪之心遮住了你的双眼。既然你忘记了前两句名言,告诉你第三句又有何益?难道我没有告诉你‘莫惋惜已经失去的东西,莫相信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吗?你想想看,我浑身的骨肉羽翅加起来不足100克,腹中怎会有一颗超过120克的大宝石呢?”
那人听此言,顿时 ,好不尴尬,脸上的表情煞是可笑……
一只鸟就这样耍弄了一个人。
老鸟回望着小鸟说:“孩子,你现在可亲眼见识过了?”
小鸟答道:“是的,我真的见识过了,可这个人怎会相信在你的腹中有一颗超过你体重的宝石,怎会相信这种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情呢?”
老鸟回答说:“贪婪所致,孩子,这就是人性的贪婪!”
1.根据上下文语境,依次填入横线处的一组词语是
A.急不可耐 乐不可支 目瞪口呆 懊悔不已
B.急不可耐 乐不可支 懊悔不已 目瞪口呆
C.乐不可支 急不可耐 目瞪口呆 懊悔不已
D.乐不可支 急不可耐 懊悔不已 目瞪口呆
2.文中的老鸟语言富有个性,极具特色。请结合划线句子,赏析老鸟的语言艺术。
3.本文是则寓言,以对话推进故事的发展是寓言的一大特点,请从小鸟问句的角度,谈谈选文的这一特点。
4.选文中的“人类”是贪婪的,那么,从“老鸟”身上,读出“鸟类”又具有怎样的特点呢?请加以概括。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后面小题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
鲁迅
⑴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拥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⑵长的草里是不去的,因为相传这园里有一条很大的赤练蛇。
⑶长妈妈曾经讲给我一个故事听:先前,有一个读书人住在古庙里用功,晚间,在院子里纳凉的时候,突然听到有人在叫他。答应着,四面看时,却见一个美女的脸露在墙头上,向他一笑,隐去了。他很高兴;但竟给那走来夜谈的老和尚识破了机关。说他脸上有些妖气,一定遇见“美女蛇”了;这是人首蛇身的怪物,能唤人名,倘一答应,夜间便要来吃这人的肉的。他自然吓得要死,而那老和尚却道无妨,给他一个小盒子,说只要放在枕边,便可高枕而卧。他虽然照样办,却总是睡不着,——当然睡不着的。到半夜,果然来了,沙沙沙!门外像是风雨声。他正抖作一团时,却听得豁的一声,一道金光从枕边飞出,外面便什么声音也没有了,那金光也就飞回来,敛在盒子里。后来呢?后来,老和尚说,这是飞蜈蚣,它能吸蛇的脑髓,美女蛇就被它治死了。
⑷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⑸这故事很使我觉得做人之险,夏夜乘凉,往往有些担心,不敢去看墙上,而且极想得到一盒老和尚那样的飞蜈蚣。走到百草园的草丛旁边时,也常常这样想。但直到现在,总还没有得到,但也没有遇见过赤练蛇和美女蛇。叫我名字的陌生声音自然是常有的,然而都不是美女蛇。
⑹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啄食,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⑺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我却不大能用。明明见它们进去了,拉了绳,跑去一看,却什么都没有,费了半天力,捉住的不过三四只。闰土的父亲是小半天便能捕获几十只,装在叉袋里叫着撞着的。我曾经问他得失的缘由,他只静静地笑道:“你太性急,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
⑻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选文第⑴段“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句式,写景思路清晰,层次井然,逻辑性强。请仿照这个句式,描写一处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景物。
2.鲁迅先生称百草园是他儿时的“乐园”,请提炼几个理由,予以支撑他的这一说法。
3.有人说,“赤练蛇”故事部分,具有迷信色彩,建议删去。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简要阐述你的观点。
4.结合加点词的内涵,品析划线句子的表达效果。
比较阅读两首诗歌,完成后面小题
(甲)观沧海
东临碣石,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乙)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解释加点的词。
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③枯藤老树昏鸦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3.对两诗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诗作者曹操,三国时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乙曲作者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
B.甲诗想象丰富,意境宏阔,为诗歌的达志蓄势;乙曲开头,意象罗列,富有特色,为后面的抒情铺垫。
C.两首诗歌都是借景抒情的名篇:甲诗表达了诗人远大的志向和抱负,乙曲抒发了游子的乡愁之苦。
D.甲诗是一首律诗,讲究押韵和对仗,句式整齐,韵律感强。乙曲中的“天净沙”是词牌名;“秋思”是题目,意思是对秋天的思念。
4.两处划线句子都是写景,甲诗划线处海阔天空,境界宏大;想象丰富,富含哲理;语言整齐,节奏感强。请自选角度,赏析乙曲划线句子的写景之妙。
5.甲诗最后一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的套语,与诗的内容无关。那么,乙曲最后一句“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整首曲中有怎样的作用呢?
默写填空。
(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_____________,唱出_______________,跟轻风流水应和着。(朱自清《春》)
(2)“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博学而笃志,_____________,仁在其中矣。”由此可见孔子对“思”的高度重视。(《〈论语〉十二章》)
(3)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________”,流露出淡淡的离别之意;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中“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__________”,洋溢着浓浓的重逢之情。
(4)岑参的《行军九日思长安》中“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____”,以乐景写哀情,更增情之哀;李益的《夜上受降城闻笛》中“_______________,一夜征人尽望乡。”以声传情,以近怀远,愈添情之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