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泰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孙泰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取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

众皆服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

(注释)①姨妹:姨母的女儿②二子:两个女儿③女弟:妹妹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师皇甫颖  少____

②泰亟往之  还____

2.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那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能出嫁了。

B.那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不能嫁了。

C.其中一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不能嫁了。

D.其中一人身体有残疾,不嫁我孙泰就能出嫁了。

3.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具体表现:①____;②____

4.文中与“古贤之风”相照应的一个词是____

 

1. ①年轻 ②归还 2.B 3. ①娶了残疾的姐姐 ②归还银烛台 4.义 【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常用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常见的文言现象: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这些是文言文词语考查的重点,也是学生需要重点识记的知识要点。 ①句意是:年轻时拜皇甫颖为师。少,年轻。 ②句意是: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还,归还。 2.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句子翻译。 B.重点词语是:其,那个人;适,出嫁。翻译: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故选B。 3.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归纳。做此类型考题需要理解文意概括归纳。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表现在:从“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可以看出,孙泰因为同情娶了残疾的姐姐;从“却银也,泰亟往还之”可以看出,孙泰诚信不贪财,主动归还银烛台。 4.此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先要理解“古贤之风”的意思:很有古代贤人的风度。文段具体写了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两件事:娶了残疾的姐姐,主动归还银烛台。文段议论孙泰的语句只有 “众皆服泰之义”这一句话。而孙泰娶了残疾的姐姐和主动归还银烛台这两件事正好表现了这句话中的“义”。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其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上段文字选自由____(人名)编的《列子》一书。

2.用现代权语翻译下列句子。

甚矣,妆之不惠!

3.上文中的面线句可以看出愚公具有________思想品质。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诗歌中“不胜簪”的意思是____

2.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  )

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人回家途中的艰难。

B.额联中“感时”一语承上,“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

C.颈联中用“抵万金”来形容家书的珍贵,尾联中用“搔更短”和“不胜簪”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苍老之态。

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意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

 

查看答案

默写。

(1)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雁门太守行》

(2)________,沉醉不知归路。《如梦令》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________。《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4)________,星河欲转千帆舞。《渔家做》

(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表明诗人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董卿在《朗读者》第二期开场白中说,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生命里,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陪伴。朋友的陪伴,让时光多了一份友爱;父母的陪伴,让生命多了一份温暖;好书的陪伴,让头脑多了一份智慧;《朗读者》的陪伴,让心灵多了一份震撼……

请以“陪伴,让岁月多了一份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请先补充完题目,再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戏剧、诗歌除外);②不得抄袭、套作;③有真情实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余光中永在

王蒙

①“乡愁”诗人余光中先生走了,乡愁时代却没有就此结束。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在不舍昼夜的逝者以外,重要的是跳动的中国心,还有美丽且鲜明的中国诗文,以及你我的记忆与吟诵活泼如初。

②1982年,纽约,圣约翰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讨论会。我听到香港中文大学教授、作家、评论家黄维梁先生发言,他高度评价余光中的诗文,而且认为余先生应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散会后,黄教授将余先生的作品集和自己的评论集赠送给我。我一路上饶有兴趣地阅读着,感染着余先生的清晰、明白与真诚。当时,大陆更热衷的是朦胧诗,是诗语言的锤炼与变幻莫测,而这位台湾诗人的诗明白如话,深入浅出,不跩(zhuǎi),不做作。我甚至觉得他的诗还欠一点发酵与点燃。

③1993年,我参加《联合报》召开的两岸三地文学四十年讨论会,我与余诗人是仅有的作晚餐演讲的主讲人。我听到演讲的两个主题,一个是说小岛也能产生大作家,一个是他严厉抨击所谓“台语写作”的自我封闭的愚蠢与狭隘。他有他的天真和明朗之处,他有他的红线。

④大陆改革开放后,两岸关系有了长足进展。我们见面越来越频繁了。而且余先生在大陆文坛,有了越来越高的威望与越来越大的影响。记得轻易不夸奖谁的四川资深诗人、学者流沙河就对余光中作品评价甚高。邀请余光中访问做客的大陆文学团体与大学越来越多。有一个笑话,说是南京大学邀请了余光中与其他几位台湾诗人到访,打的横幅是“热烈欢迎余光中先生一行”,有一位也是台湾资深诗人的客人,长得高高大大,他一到场,立刻被青年学生围上,唤道:“您是余先生吗?”他回答:“我不是余光中,我是‘一行’。”

⑤2001年,我三次参加香港中文大学“新世纪征文”活动,我与白先勇是小说终审评委,而余光中是文学翻译的终审评委。我们变成了同事。

⑥2006年,评出第三次征文的优胜者以后,我还参加了香港中文大学授予余先生荣誉博士学位的活动。会后,我把他与白先勇及文学院副院长、翻译家金圣华教授请到了青岛的中国海洋大学做客,还举行了包括余先生作品在内的诗歌朗诵会。他的《乡愁》再一次赢得了热烈掌声与欢呼,而他的英语诗朗诵,尤其令人赞美。他是我听到过的国人中不列颠式英语发音的佼佼者,从他那里,我感觉到的是不列颠之梦。

⑦他的学养很好。21世纪初我访问爱尔兰的时候在都柏林欣赏了爱尔兰的话剧团演出的王尔德名剧《莎乐美》,回北京后我从国家图书馆借到了余光中翻译的《莎乐美》,书中附有他谈文学翻译的文字。我在香港、青岛的大学也亲耳听到他讲翻译的课。他有在美国求学与任教的经历。他关于中英文比较的文章极有见地,例如他不赞成由于英语的影响而在中文写作被动态语句中滥用那么多“被”字,饭吃了,水喝了,当然用不着说成饭被吃了与水被喝了。他说的这些文字上的毛病我也有。他的英语很高明,他的中文很地道,绝对不带翻译语调,好得很。即使从这里,也看出他的中国心与大陆情结。

⑧他定居在高雄。他在台湾反对过可能有某些左翼色彩的乡土文学,还说过什么“狼来了”。然而,他的后半生在他的诗中惦念缠绕的长江黄河华山、济南南宁……到处留下了他的音容笑貌和足迹。他说,他要住在台湾的西部,从窗子望出去,就是故乡大陆,而如果住在台东,看过去是美国,有什么意思?当然,他的梦与愁跟你我一样,在中华,不在美利坚,也不在不列颠。

⑨陈水扁主政期间,余先生公开反对文化教育“去中国化”,当陈不通至极地用“罄竹难书”赞扬台湾义工的业绩时,台湾教育部行政负责人居然为陈“擦皮鞋”,他愤然予以指责。“擦皮鞋”一词我是从他那里听来的,应该是拍马与掩饰的意思吧。

⑩文化是一种力量。文化是一种分野。文化是一种天命。余光中走了。我想着应该怎么样安慰与他同命运六十余载的夫人范我存……两岸各地友人与读者怀念着他,默诵着“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外头里头,情意超越生死。长江黄河,奔流澎湃汹涌。中华是屈原、李白、杜甫的中华,也是鲁迅、艾青的中华,还是余光中、郑愁予,以及欢迎他们接待他们一行的男女老少……的中华。余光中永在,中华诗歌永存,乡愁永远,仍然是那么明白,那么简单,那么深情,那么不可抗拒也不可分割。

1.贯穿选文的线索是什么?

2.结合全文,说说选文第①段有何作用。

3.余光中先生的“大陆情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4.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对第⑩段中画线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5.余光中先生于2017年12月14日逝世。阅读选文,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和怀念之情补写下面的挽联。

上联:深情书诗歌,恋祖国志士之愿;

下联:含泪写____,盼统一____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