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②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③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④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⑤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

⑥后来发生了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不过,一切都取决于我。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我想一个两全的办法,找不出;我想拆散一家人,分成两路,各得其所,终不愿意。我决定委屈②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

⑦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她的眼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母亲对我说。

⑧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1.阅读第③段,指出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2.指出第④段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阅读第⑧段,具体说说作者这样结尾有什么作用。

 

1.“总算”既写出了“我”对春天的急切盼望,又写出了“我”对经历了漫长严冬的年迈母亲的担心(流露出了“我”的欣慰,即庆幸自己的母亲又走到了春天)。 2.这段景物描写写出了南方早春万象更新、生机盎然的景象,表现了春天生命新生的活力。为散步设置了背景(写出了一家人散步的目的),同时烘托出一家人散步时感受春天之美的幸福愉悦心情。 3.作者通过再次描写一家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的情形,与题目和前文相照应(照应前文):同时揭示了文章的主旨(点明主旨);又揭示了寓意:暗示了中年人承前启后(即对上赡养,对下培养)的重任(对家庭的使命感)。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语言的赏析能力。 本题是赏析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其实就是让我们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语句。从词语运用角度赏析要走好以下几步:第一要了解词性、感情色彩,分析修辞、表现手法。第二要结合语境揣摩词语确切含义及效果。第三要体会词语所蕴含的感情。①句的“总算”,表示某种愿望终于实现,联系整个句子理解,是表达“我”对春天的渴盼之情,联系“有一些老人挺不住”,这个“总算”里还隐含着对母亲经历漫长冬天的担心,以及对母亲终于迎来春天的欣慰。 2.本题考查对景物描写作用的理解分析能力。第④段中的景物描写,描绘了春天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之美,交代了我们一家散步的背景。同时,“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眼中这美丽的春光春色,折射出我们一家人散步时内心的愉悦。 3.本题考查对结尾段作用的分析能力。解答此题,一般要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进行分析。在结构上,再次描写一家人在田间小路上散步,与题目和前文相照应(照应前文);在内容上,点明主旨,揭示了中年人的家庭的使命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

(1)撒盐空中差可    (2)未若柳絮风起        (3)相而去    (4)下车引

2.翻译下列句子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3.《咏雪》结尾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何用意?

4.上述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且都在字里行间表达了对睿智儿童的赞许之意。文中谢道韫和元方的聪颖机智分别表现在哪个方面?请用自己的语言来回答。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小题。

丰乐亭游春(其三)

(宋)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本诗描写了暮春时节哪些具体景物?

2.“游人不管春将老”,“老”字的表达效果好在哪里?

 

查看答案

捧读经典名著,汲取人生智慧。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

这所谓的“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

我忐忑着,拿下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

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

“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   

(1)这段文字选自《     》,它是     (作者名)唯一的一本散文集《     》中的一篇。

(2)从选文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查看答案

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我寄愁心与明月,______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2)正是江南好风景,______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3)______,受降城外月如霜。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4)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

(5)遥怜故园菊,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6)诗文中蕴藏着四季之景,“山朗润起来了,______,太阳的脸红起来了”是朱自清笔下春日的温暖;“红莲被那密集的雨点,打得左右攲斜”是冰心笔下夏雨的滂沱;“____________”是曹操笔下秋风的肃杀;“未若柳絮因风起”是谢道韫笔下冬雪的灵动。

 

查看答案

请参照画线部分,补写句子。

要求:能从不同角度揭示“关怀”的内涵,表达具体形象。

什么是关怀?在我的字典里,关怀是这样的:它有耳朵,听到叹息和悲伤________;它有手,拥抱凄冷与孤独;它有嘴,述说温暖和力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